熊猫穿越异世娶夫郎 第574章

作者:白云上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种田文 甜文 穿越重生

真的建出来了。

不再是纸上空谈。

也不在是农司部和白大人几个异想天开。

是真的建出来了。

下半夜,京城城门大开,各臣心腹策马向岭南奔去。

还是不敢信。

虽然皇上亲口说了,可怎么就建出来了?那水哪里来的?

怎么没塌下来呢?

太奇怪了。

简直闻所闻问见所未见。

众臣一宿都没睡得着,隔天上朝大家都还议论这事儿,真建出来了,当初老夫就说了,白大人乃国师之弟,肯定有两把刷子!

先头不同意的,这会儿脸拉不下,有啥啊!梯田是建出来了,那土豆可不一定能行。

这几个见人做出这么点政绩,就迫不及待拍人马屁,等着吧!等下头饿死人了……

“报……”

刚上朝没一会儿,外头有声儿传来,急急忙忙的,莫不是有什么大事?

众臣皆扭头往外看。

马公公看了周初落一眼,才一甩拂尘,粗着嗓子喊:“喧……”

一官兵风尘仆仆从外头跑进金銮殿,行至中央后噗通跪下,低着头,不敢直面龙颜,只两手托着一折子举过头顶,踹着气说:“皇上,方洲来报。”

方洲?

周初落让马公公把折子拿来,打开一看,瞳孔骤然一缩。

方洲,方河镇,石山村,土豆春收,共计二十八万八千一百二十六斤。

石山村记录在册的田地共四百八十亩。

人户六十七户。

再看,山平村,土豆春收,共计三十万九千八百九十三斤。

记录在册的田地是六百二十九亩。

人户共七十六。

别的先不论,四百百八十亩,听着好像很多,可真平摊到六十来户人家头上,一户也不过六七亩。

六七亩能种个啥?

二十八万八千一百二十六斤,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亩将近五百斤的产量。

够吃了。

再也饿不死人了。

周初落没忍住,接连说了三个好字。

大臣们又纳闷了。

又来什么喜事儿了?昨天也没见皇上这么激动啊?莫不是?

太傅:“皇上?”

周初落靠到龙椅上,单手把折子卷起来,马公公双手接过,托着递到太傅跟前。

太傅迫不及待开了折子,而后全然不顾,仰头大笑,眼眶发热:

“好、好,我大周有望,我大周有望啊!”

折子一传下去,先头想等着吧的,这会儿呐呐的,啥话都说不出来了。

周初落看着先头上蹿下跳说皇上三思的几个老臣,问:“唐爱卿,廖爱卿,这土豆,如今是否可继续推行?”

两老头子说不出话。

咋的还不行?

都给种出来了。

周初落没再说话,当初这几个跳得厉害,为啥他也是懂,怕种不出来,觉莽撞,觉该谨慎,百般阻挠,但都是为民着想的。

如今能留殿上没被他砍了的,不说全是好的,但起码还算端正。

第一批土豆出来了,被证实可行,当初种的时候,老百姓是战战兢兢,整整三个月没一夜能睡踏实,就怕种不出来,毕竟这土豆真的没听过,也没吃过,怕种不出来,也怕吃不惯,可朝廷让他们种,他们有啥子办法。

那就种吧!

村里人是隔三差五的去地里瞅瞅。

土豆苗长出来时候,大家也没能安心,那心依旧是悬的,直到开始结出了小土豆,有那实在是熬不住了,看见那土豆只鸡蛋大便咬咬牙挖了几颗,想回家试试。

整整两个来月啊!没一晚睡过好觉,一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小雪飘风的冬季,他们一家子饿死在了屋里头。

现在土豆结出来了,提着的那口气松了一半,剩下那口气,那汉子盯着锅里看。

身后是一大帮人,整个村的几乎都过来了,为啥不挖自家的,别问,问就是舍不得糟蹋粮食,毕竟当初上头来的人都说了,这个玩意儿可以跟拳头一样大,三月收。

当初朝廷的人说了,这土豆煮的时候和红薯一样,筷子能插进去就是熟了,烤的时候捏起来软了就是熟,炒了当菜吃,也是软了就行,发芽的不能吃,煮或烤的时候,可以沾点辣椒面。

这会儿那汉子拿筷子一插,哎,软了。

可以吃了。

刚挖出来的土豆不咋的甜,可软软的,糯糯的,和红薯差不多一个样,要是沾点辣椒面,比糙米还要好吃。

大家原还想问他啥个味道啊?是不是真像官爷说的和红薯一样。

可一看那汉子狼吞虎咽的样,还用问啥问啊!不行,糟蹋就糟蹋,他们回去也尝尝啥个味。

好吃。

沾了盐巴比玉米窝窝都要香。

然后眼里有笑了,脸上有盼头了。

直到一月,哪怕下着小雨,寒风呼呼,大家也顾不上了,扛了锄头就往地里去,一锄头下去,好家伙,一窝一个,两个,三个……

那人是数了数,七个,我滴个老天爷啊,没眼花吧。

当然是没花,一窝土豆差点的有三四个,好的是七/八个,有比拳头大的,也有跟鸡蛋小的,一亩完,一称,七百多来斤,大家是都要吓着了,哪怕先头官爷已经说了可这会儿还是震撼,缓了半天都没能缓过来。

是不是搞错了啊?爹,刚才你仔细看了没有。

爹,你咋的不回话。

扭头一看,哦,爹晕了。

称了不可能会有错,而且那么多个麻袋呢!即使不称都能估出来。

后头老百姓们挖完了,堆在屋子里,满满当当的,先前还怕饿肚子,这下还饿啥饿?不撑死都算好的了,这么多,都能够他们吃大半年,现在一月,等开春他们再种一季,到五月底收,比种玉米缩短了整整两个多月,一年三季四季,还饿啥肚子?

吃不完,就拿一两亩地出来种种玉米红薯,养几头猪,猪吃好长得快,一年能养两批,那一年下来就能赚六七两银子。

等楼宇杰和王俨然亲自下到村里去验收时,那老百姓脸上不见愁苦麻木了,眼里有了光,个个脸上都是笑,看见他们来,没了当初的慌张害怕,还热情的招呼他们进家里坐。

大家好像变了,可好像又没变,村子还是那个村子,到处的泥墙茅舍,看着还是那么的穷,那么的贫瘠破旧,可不再是一片死寂了,村里有了声,也到处是生机。

孩子在村里撒着欢玩儿,他们脖子上还挂着个网兜,里头搁着土豆,在路边跑来跑去的嬉闹,玩累了饿了就坐路边啃两个,连皮都吃了,啃着土豆小脸鼓鼓囊囊的,哪怕还光着被冻得通红的脚丫,穿的也还破旧,可却是一脸满足的样子。

楼宇杰低着头不说话,心里五味杂陈。

当初下到地方来,村里的孩子是怎么个样呢?瘦瘦的,小小的,穿的灰扑扑,跟镇上要饭的乞丐一样,明明小小个,却跟大人似的,脸上没半点孩子该有的天真。

饿啊!吃不饱啊!谁天真得起来。

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是和阿爹阿娘想法子填饱肚子,没空玩,得挖野菜,不然要饿肚子。

可挖了野菜,也吃不饱,没心思玩。

那次来时还是这个村,村里的孩子在河边挖野菜,在山脚捡柴火,没人玩。

这次还是这个村。

明明不过三个月,可再来时孩子们在笑,他们在嬉闹,在玩乐,在做他们这个年纪该做的事儿。

大家精气神都变了。

耳边是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嬉笑声,远处几个老叟坐路边烤土豆,嘴里一颗牙都没了,可笑呵呵的,时不时看一下孩子,眼里都是盼头。

民安,孩乐,这可能就是国家富强起来的意义。

王俨然不知咋的眼眶有些湿润,当即写了折子送往京里。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

这两件事风一样,一下就吹便了整个大周。

蒋小一忙忙碌碌之际都听了一耳朵,激动得拳头直握,眼睛更是亮晶晶的,马不停蹄回了京,谁知临到祥柳镇码头,船靠不了岸了。

“咋的了”蒋小一问。

船老板为难,说前头邓家船支占了位,没驶出来。

寻常商船,货船,卸完货卸完人后就得驶出码头停靠到另一边去,祥柳镇的码头虽说大,可一次也就能停靠八艘船。

邓家下头产业是以河道运营为主,寻常都是帮人运货,还有些装客的客船。

上次好几个商户过来谈合作,他们那边不通水路,只能先水路到府城,然后在转官道,那些商户大概是嫌麻烦,也没背景怕被人盯上让交保护费,便让利,同蒋小一说能不能让蒋小一帮忙出货,送货上门。

这没什么。

蒋小一算算,送货上门他还能赚的更多,结果找货船的时候运上了一点麻烦,原是定好了两货船,货都搬到船上了,结果人出尔反尔,说不愿拉了,宁可赔银子。

这不是赔不赔银子的问题,而是已经和商户说好了送货日期,逾期不送,那咋的行?岂不是耽误人做生意?

生意人讲究的就是信誉。

蒋小一后头一查,原来那船是邓家的,而且那码头还有邓家一半,其他船商停码头还得给邓家交银子。

他奶奶个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