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做裁缝 第207章

作者:西枫 标签: 天作之合 爽文 轻松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纪轻舟疑问地挑了下眉,才反应过来自己方才说了什么。

他眼珠一转,一派镇定地辩解道:“我打个比方而已,假如说他和你们俩合影。”

“嗯?”解予安眼神狐疑。

“别问这个了,”纪轻舟收起相框放到了桌面上,转而便侧了个身,抬手环绕上解予安的脖颈,面对面地坐到了他腿上:“要不要摸摸,里面都泡软了。”

解予安无意间瞧见他松散睡袍内若隐若现的柔粉,面庞顿时浮起一层淡淡的薄红,半晌才故作冷静地点头“嗯”了一声。

纪轻舟轻轻咋舌:“这么久才回我?小元宝都比你应得快。”

他说着意有所指地低头瞄了眼他的西裤。

解予安喉结滚动,手掌交叉着揽在他后腰间,犹如商讨公事般努力镇定问:“抱你去床上?”

“不行,你都没洗澡。”纪轻舟皱了下鼻子,佯作嫌弃道。

随即又往前挪了挪位置,凑到男人耳畔低声道:“就在这吧,试一试新姿势。”

第174章 上映

中秋节的前一日, 是被起名为《秋意撩人》的时装秀记录影片上映的日子。

因是纪录片,张导就没有办什么首映仪式,只是提前一周在报纸上放了些宣传广告而已。

同时各大影戏院也都在门口挂上了相应的手绘海报, 海报中那“五分一场”的价格是尤为突出的重点。

相比《真假凤凰》一块大洋一场的电影票价,这片子的票价着实可称得上实惠。

许多从未进过影戏院,从未看过电影的民众,望见这票价也不由心动, 想借此机会带上家人、约上朋友,一道去体验一番,见见世面。

恰好这日周末, 学校放假, 因此相约来看这场影片的学生也相当之多。

首场影片从下午两点开始上映,几乎场场满座,城中心的奥林匹克影戏院甚至都开始排起了长队。

例如裁缝学校的女学生, 全校三十人集体出动, 是由副校长带队, 学校出钱,带着她们来观看的, 毕竟这影片的主内容便与她们的课业息息相关。

树蕙女中学的学生孟莲同样是排队的人之一。

她只看过一次电影,就是《真假凤凰》, 当时是和要好的同学悄悄用积攒的零花钱买票来看的。

家里并不允许她看电影, 觉得影院里播放的多是洋片,她容易因此而学到坏思想。

孟莲看了那电影有没有学坏, 她倒不清楚, 不过确实因这影片而暗暗迷恋上了里面的男二号。

尽管那钢琴老师出场不多,但其俊雅的外表与忧郁的气质相比英挺俊朗的男主演,却给她留下了更为深刻印象, 为此还偷偷地搜集了一些印有祝先生宣传照片与采访的报纸给收藏了起来。

不过今日来看这场电影倒是与祝先生无关,只是恰好同她要好的那位同学是施玄曼的影迷,又在报纸广告上看到施玄曼会在这部影片中出镜,便商量着一道过来凑凑热闹。

影院附近人流众多,用着和同学交流课文的理由偷偷出来看电影的孟莲却有些害怕被认识的人看见。

排队买票时,特意避着马路,面向影戏院门口悬挂的手绘海报而站立。

边等候下一场的开始,边和身旁的好友聊天。

“这会是什么故事呢?如此多的女角色,却只有一个男角色。”

她望着那大幅的手绘海报嘀咕道。

“也许是某老爷和他的十三房姨太太。”好友数着海报上的女演员人数,猜测道:

“我猜,说的就是姨太太们争风吃醋的故事。里面多半会有个女主角,贫苦出身却生着副好相貌,因她顽强不屈、思想独特,吸引了老爷的目光,施玄曼演的或许就是这个角色。

“你瞧,就是距离那长袍男子最近的那个女子,穿着黑旗袍,看起来最为端庄优雅,画的大概就是施玄曼。”

孟莲心里不大认同,海报上的男子容貌画得并不怎清晰,但显然很是年轻,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姨太太。

正暗自疑惑着,忽然队伍往前行进了一大截,原来是上一场已经结束了,轮到了她们这一波入内观看。

孟莲同好友暗怀着期待,跟随人群入场,还有些奇怪这一场电影怎结束得如此之快,恰逢此时,她们在离场人群中望见有认识的同学走了出来。

好友朝那认识的女学生招了招手打招呼,待她们过来时,便问:“好看吗这电影,你们怎出来得如此迅速?”

“嗯,有些出乎我意料,片子很短,却是好看的。”

那学生轻快地回道,想了想又补充:“不过并非《真假凤凰》那种电影,另一种意义的好看。”

“另一种意义?”来不及询问过多,二人就被人群裹挟着,挤入了宽敞的放映厅。

没有座位号码,两个女学生动作却是灵巧,快速地占据了前排中央的位置。

落座不久,待放映厅内观众满席,嘈杂喧嚣的聊天声中,银幕骤亮。

首先跳出的是一个硕大的影片名称,紧随其后则是一段对这部影片主要内容的文字概述,大意便是说,这是一部时装表演的记录影片。

“咦?时装表演?什么意思,没有故事吗?”

孟莲听见好友这般询问,心里也腾起浓烈的好奇。

看着那文字介绍以后,一间装饰漂亮的洋房时装店出现在了银幕上,她感到如同第一次观影般新奇亢奋的情绪涌上心头,不禁挺起后背,安安静静地观看起电影。

.

此时影院二层的一间豪华放映厅内,纪轻舟和解予安正坐在观众席上,等待着影片开始播放。

豪华放映厅与普通观影厅其实没有太大差别,除了拥有较为舒适的椅子之外,就是配备了钢琴乐手,在电影放映时,现场演奏钢琴乐。

普通放映厅同样配有音乐,但乐手水平较为参差不齐,不管电影到了哪个情节该配什么音乐,都只顾拉自己的乐谱,充当一个气氛组而已。

不过此次的记录影片则算是例外。

毕竟就一个小短片,没有什么情节,无需配上什么音效之类的,纪轻舟就提前让张导和影院打了声招呼,全部演奏同一曲谱即可。

即便节奏错乱也没什么关系,反正他的走秀现场,模特也不见得会跟着音乐节奏行动。

短片的播映较为快速,观众席刚坐满不久,便有一束强光直射前方幕布,银幕随之亮起了黑白色的画面。

“你好像还是第一次看我的秀吧。”

望着银幕上出现的片名,纪轻舟侧身凑到解予安耳边,小声回忆说道,“我办第一场的时候,你眼睛还瞎着,办第二场的时候,你又去了南京。”

“我在报上见过关于这场的新闻。”解予安低声回道。

这事纪轻舟自然也知晓,他出租屋桌上放着的全是登载有关于自己时装秀新闻的报刊。

有的八卦小报为博眼球,分明连这时装秀是什么都不太清楚,却从别的报纸东抄西抄的,直接将他描述成了“中央空调”,甚至是花丛浪子。

他好奇问:“那你当时看见那些报道是什么心情?”

“和今日看见影片名称同一心情。”解予安不假思索回道。

纪轻舟闻言不禁失笑,知道他是在讽刺这擦边的影片名。

“那除此之外呢?没有别的想法?”

解予安想了下,说:“觉得你像一枝木樨花。”

“啊?”纪轻舟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疑惑地微挑了下眉:“什么意思?”

“招蜂引蝶。”解予安侧头看了他一眼,幽暗的眼神里多少带着点怨尤情绪。

“呵,我就知道。”纪轻舟扯了扯唇角,恰好此时影片开始正式播放,便抬头望向了幕布。

虽是这场秀的设计者,他却也是第一次站在观众的角度观看,心中同样很是期待。

只见银幕上方,熟悉的时装店内景闪过后,镜头就聚焦到了那装饰着丝绸缎带的弧形楼梯与楼梯顺延的中央走道处。

走道两侧可见有宾客就坐,但摄入并不完全,即便是前排观众也只有小半个身体入镜,拍得较为模糊。

见此画面,放映厅内响起交头接耳声,似乎有人认出了这是世纪时装屋的店内环境。

影片的剪辑较为明快,那弧形楼梯刚清晰显现,不一会儿便有一位穿着中性风格时装的女子出现在弧形楼梯上。

与此同时,放映厅内的乐手开始弹奏钢琴,演奏的正是与那日时装秀现场所播放的唱片相同乐章的夜曲。

轻缓的钢琴乐演奏,令在座的观众不由放松下神经,既好奇又专注地望着银幕上那穿着时髦的女郎不急不缓地登场。

她先是在楼梯转角处稍作停留展示全身,接着径直地朝着镜头方向走来。

跳动的黑白银幕并不能很好地展现她身上服装的颜色,连模特的五官都不怎清晰,但其款式搭配的新颖潮流、行走时悬垂弹性的面料质感却能直观地观察到。

见此情景,一些状况外的观众下意识地认为这开场模特就是本部片子的女主演,见她直直靠近电影镜头,还以为接下来会有什么情节发生。

结果那女子只是站在那,近距离地向镜头和两旁观众展示了下衣服,便掉头返回楼梯了。

“这是何意?”

纪轻舟听到隔壁座位的男子不解地朝他的同伴询问。

另一人显然看得较为仔细,回道:“片头不是介绍了吗,这是记录影片,拍摄的是时装表演,约莫就是展示衣服的。”

“哦……会动的《摩登时装》。”

纪轻舟听闻这评价眉毛微扬,还以为这位先生没搞清状况就来了影院看这纪录片,会觉得失望不满,或是无聊愤懑,结果这男子倒是分外平静,问清了没有故事演绎后,就靠回座椅看起了时装表演。

时不时还会和同伴交流几句模特的样貌和服装。

“这套衣服像是学生装,不过太洋风了。”

“我有朋友在树蕙教书,那学校的校服便是类似的式样,甚至比这更为西式。”

“这位小姐身姿甚为曼妙。”

“不知办此展览者从何处招来这许多女演员,寻常影片女角色都无人肯参演,恐怕出价不少。”

“衣服倒确实甚为新奇,真是丰富了我们这些老东西的眼界。”

“哦,这位小姐我认识,是秀蝶。”

纪轻舟听着他们的聊天内容,看得似乎还挺津津有味,心忖看来张导对观众的心理把握得还挺准,此时的人们来看电影,多数就是看个新奇,看个热闹,想见见寻常看不到的新事物而已。

即便是一场纪录片,能从银幕上看见过去另一时空发生过的事情,也令他们觉得很有意思。

随着一个个女模特不间断地穿着新款登场展示,在场观众都已明白了这是场什么片子,对银幕中那些样式时新的洋装津津乐道。

固然没有故事片那些戏剧化的情节,但首次知晓有时装表演这样的活动存在,能够一次性瞧见诸多美丽的女演员与二十几套时髦洋装的展示,观众们也觉眼界大开,五分钱的票价还真是值了。

片子的结尾,当那位令许多观众觉得眼熟的“秀蝶”小姐穿着旗袍与大衣的搭配登场之后,十几位模特排着队再度上场,各自摆着定点姿势站立于楼梯两侧。

紧接着,又见一位穿着浅色长衫的青年带着一女子自模特之间穿过,来到楼梯口,向观众略施一礼。

于是大家就知晓了,这青年便对应着海报中心的那个男子,大概率就是这场展览的举办者。

“这是外面那广告画上的一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