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做裁缝 第42章

作者:西枫 标签: 天作之合 爽文 轻松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直到走进店铺东侧专供贵客的挑选区,他的视线顿时被悬挂于横架上的一匹白色真丝绡吸引了。

这素绡本平平无奇,令他看中却是那轻薄面料上自由散落的梨花刺绣。

细碎的白花、浅青的绿叶,一簇簇看似无规律又布局合理地装饰于半透明的素绡表面,使这平淡无奇的面料在增添了几分鲜活感与重量感的同时,也更为的清新秀雅。

看到这匹料子的瞬间,他就联想起了春日清晨被盈盈朝阳笼罩的花园与草坪。

“这都是手绣?”纪轻舟拿起面料仔细查看上面的绣花。

斜向的线迹精细均匀,紧密而平展,正反面有着相同的缎纹效果,自然光下透着柔和的光泽感,看来是苏绣。

“那自然是手绣啊!”骆明煊一脸的理所当然,“早几年,我娘还买过什么绣花机器,结果绣出来的那是个什么东西,根本没法细看。”

纪轻舟点点头,摸着那绣花真丝绡思索了几秒,接着便转头询问掌柜怎么卖。

他想自己已经找到沈南绮那套礼服的主面料了。

掌柜一直注意着他们的动静,闻言就快步小跑过来,看了眼纪轻舟所指的料子,露出温和笑容道:

“先生,这料子是按整幅卖的,若要裁开,难免会破坏了上面的绣花。”

“那这一幅是?”

“这一幅长约两丈,幅宽二尺半,您要的话,给你八银圆包下。”

“八元?”纪轻舟愣了下。

近九十的幅宽,七米长的手绣真丝绡,只要八元!

那差不多便是四角一尺,比骆明煊给他的苏罗定制价还便宜!

纪轻舟简直被这价格震惊,当即道:“我要了。”

因为前两日才收到了沈南绮给的三十元零花钱,眼下他买起布料来也没那么抠抠搜搜了。

之后抱着淘宝贝的心态,他一层层架子、一匹匹布料地细瞧过去,结果还真被他又挑到了一匹好料子。

那是一匹浅蓝色的乔其纱,没有任何装饰或印花,就是单色的乔其纱。

但它的蓝却是如今市场上少见的低彩度低纯度的蓝,是一种淡雅甜美的奶油蓝。

纪轻舟记得解玲珑当初在他的画稿本上一眼相中的就是一件天蓝色的抹胸裙,故之后他给那小姑娘设计的裙子,主面料所想使用的就是蓝色的真丝雪纺纱。

但因为一直未找到合乎想象的蓝,他也就一直没有动手,这回总算是被他给遇见了。

纪轻舟招呼掌柜过来,询问价格后,请他帮忙裁十尺的料子。

这一笔又花费了一块半。

在等候掌柜裁布包装的时候,纪轻舟一边朝门口走去,一边问骆明煊道:“为何这的料子色彩花纹都要比上海的泰明祥齐全?”

照理说,上海的市场应该更大才对,而他去南京路的那家泰明祥选料时,就没见到有这般色彩齐全的雪纺纱。

“还能为何,上海的市场都快被洋布挤满了!你敢想象,那边的仓库甚至还有十年前的存货堆积?诶,如今乐意买传统丝绸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喜欢洋布……”

骆明煊撇了撇嘴,一副无精打采的腔调,“但也没办法,谁让洋布花纹又多又新鲜,价格比丝绸便宜,产量还大……”

纪轻舟略微蹙眉,问:“你们没有考虑办个印花厂吗?”

“我大哥倒是有提过,被我父亲否决了,说是要坚持传统染印,实则就是怕投入大量资金买了机器办了厂,结果还是干不过那些洋人的厂子,最后亏得血本无归。”

纪轻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据他所了解,国内至今还未有人投资创办过机器印花厂,等于说这条道路上的创业前景对国人而言还属于空白未知状态。

尤其骆家又是百年老字号的绸缎庄,卖的就是传统风味,对新事物有所顾虑也很正常。

两人闲聊着走到了店铺大门旁。

听见两人脚步声走近,被冷落了足有十几分钟的解予安心情稍霁,刚想佯装悠闲地端起茶杯浅喝一口,手里的瓷杯便被一只手夺了过去。

纪轻舟正有些口渴,见解予安端着茶杯又不喝,便直接拿过来咕噜两口把杯里的水喝了个干净。

他随手把空茶杯塞回了解予安手里,侧身看向骆明煊,接着方才的话题问:“那如果有比洋人更多更新鲜的图样,你敢于一试吗?

“毕竟是苏州第一绸缎业巨商,你也不想眼睁睁自家产业被时代抛弃吧?”

这次他用的不是“你们”这个称谓,而是“你”。

“纪兄这是在怂恿我办厂吗?”骆明煊瞧着大大咧咧的,有些缺心眼,某些事情上却是直觉敏锐,稍加思索就明白了纪轻舟的意图。

“所谓更多更新鲜的图样就是你绘制的是吧?”

他笑了一笑,“不过你上次所给的图样确实新奇少见,连我们染坊的老师傅都说那匹罗染出来相当之漂亮。”

“那看来我们是有合作空间的。”纪轻舟说道,“你要是愿意出资办厂,我可以技术入股。”

“亏你也信我,我可从来没自己做过生意……”骆明煊闻言勉强一笑,有些纠结地搔了搔后脖子。

随后一歪脑袋道:“这样吧,回头我去找我哥他们谈谈,若他们愿意支持我,我就听你的,去办个印花厂。”

骆明煊确实对投资创业之事缺乏了解,但他自小就是个胆大敢于尝试的性子,又有家人兜底,故敢于做出承诺。

“可以啊。”纪轻舟欣然应声。

他本就是临时想到此事就提议了一下,若成了,于他肯定有好处,不成也不损失什么。

聊到这,掌柜也将他要的料子包好送了过来。

纪轻舟便止住话题,将棉布包裹的卷成一卷的两匹料子夹在了臂弯里,满足地回家。

·

下午,前往上海的火车上。

窗外景色流动不迭,不变的是笼罩原野的湛蓝天空与丝丝舒卷的白云。

回程因多了个人,纪轻舟四人正好填满了一个包厢。

纪轻舟和解予安坐一侧,隔着小桌,对面是骆明煊和黄佑树。

骆明煊嫌无聊,火车发车后不久,就问乘务员要了份《沪上日报》,兴致冲冲地翻到后面第四版快速浏览,随即一拍报纸道:“诶!果不其然,这一期信哥儿评的是状元楼美食。”

状元楼也就是解予安上次请客吃饭的那家宁波菜馆。

纪轻舟刚从包里拿出未读完的《福尔摩斯》,闻言好奇抬头:“是吗,给我看看。”

解家订的报纸基本都是专注报道时事新闻的大报,而邱文信父亲所办的《沪报》则为小型报,专注于登载本地民生衣食住行等日常琐事,内容包含短评、小说、剧谈、笑话,以及一些名优名妓的八卦等。

还别说,这小报的发展相当不错,销量有时甚至能超过那几个老派报社。

只能说民众都是八卦的,越通俗的反而越受欢迎。

纪轻舟平时除了给解予安念报,自己甚少翻阅报纸,这还是他第一次拿到《沪报》。

翻到后面一瞧,果然看到了邱文信所写的《谈状元楼》。

纪轻舟大致地浏览了一遍,邱文信所写的纯粹就是对于当日所点菜品酒水之评价,没怎么提及同席的伙伴。

他的文字简短而幽默,大部分是推荐,但也给其中两道菜色做了犀利的批评和排雷,闲暇读来其实还蛮有意思的。

纪轻舟正想着给某位请客的东道主念一念这文章,目光一瞥,却被上面的一则短评吸引过去。

——【近日上海女子风行新装,乃旧式旗袍所改。此新装衣身既长且窄,衣袖紧束,腰身更是异常狭小,太太小姐们穿上此衣,则玲珑曲线尽显,看似窈窕婀娜,斯文秀雅,实则胸凸于前,股凸于后,轻浮佻达,甚不雅观,与妓家无异,殊非自重之道。

而此等不雅服饰,竟惹女学生纷纷效仿,委实有害风俗。吾以为,这等不良风尚,当局应严查禁止,否则恐变本加厉……】

“什么玩意儿!”纪轻舟没读完,便忍不住咒骂出声。

扫了眼短评作者的名字,“鞠谨钦”,一看就是个顽固不化的老东西。

“哪来这么大脸,女士们爱穿什么穿什么,关他屁事。”

他直接将报纸拍在了桌上。

一看到这种老古董言辞,他便又想到了昨晚之事。

于是故意用左腿撞了下身边人的右腿,嘲讽道:“竟还有人比你思想更迂腐,真是开了眼了。”

解予安偏过头:“我惹你了?”

纪轻舟轻哼了一声,没有接话。

“哪呢?给我瞧瞧。”骆明煊见他神色激动,忙拿过报纸,扫了遍上面的短评。

随后附和说道:“哎那些死脑筋的冬烘先生,平日没事干,就爱管这些闲事。

“别说他们了,我家便有一个老顽固。就你给我做的这件皮衣,当日我从你店里穿回家后,便被我老爹骂了一通,说我像个吊儿郎当的纨绔子弟,一点不正经,非要我穿回那花花绿绿的绸子长袍,说看着吉利。但我哥、我娘和我养的狗都说这一身好看!

“这说明什么?我爹的审美连三旺都不如!”

骆明煊这不孝子显然私下对他爹积怨颇多,骂起他爹来真是声情并茂。

纪轻舟和黄佑树一时间都被他的口吻逗笑。

也就解予安还老神在在的,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骆明煊见纪轻舟不再生气,也跟着挂起了笑脸。

随即眼珠一转,前倾身体道:“诶,你做的这件皮衣着实不错,实不相瞒,它已成了我出席各种场合的战袍,我一天不穿它就没有自信。

“但战袍只有一件不太够穿,你能否再给我做上两件,别的款式的也可以。”

纪轻舟听到一半便知他的意图,后靠座背摇了摇头道:“排队等着吧,反正这两个月是没空了。”

“两个月都没空?这么忙啊,你都在给谁做衣服?”

骆明煊语气有些失落,顿了顿又问:“你给元哥做过吗?”

纪轻舟抬眸扫了身边人一眼,轻笑了一声:“他哪需要我给他做,整个衣帽间都是他的衣服。”

闻言,安静了许久的解予安总算开启嘴唇,道:“你便是做了,我也不敢穿。”

“放心吧,就没想过给你做。”

“……”

话落,包厢内气氛骤然间冷了下来。

连火车的噪音都无法掩盖那令人尴尬的寂静。

骆明煊眼珠转溜着看了看纪轻舟,又看了看解予安,直觉告诉他,这两人都有些生气。

尤其他元哥,从他那微微下沉的嘴角与冷若冰霜的面色来看,估计气得还不轻。

“额,哈哈,元哥你的头发有些长了嘛,是不是回国来就没剪过?”

为了缓和气氛,骆明煊刻意岔开话题,提议道,“不若等会儿到了上海,就顺便去理个发吧?我知道有家理发店师傅手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