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唧唧喵
姜乐一直看到频繁打哈欠,才被俞和衷提醒去睡觉,最近他已经习惯了,在俞和衷这边洗个澡,然后看几个小时书,直接在这边休息。
姜乐不太想睡,可眼睛太酸涩了,要是继续看下去,效率也不高,反而浪费时间,他只好点点头,去休息。
他看了眼依旧很有精神的俞和衷,有些郁闷的问:“你不困吗?”
俞和衷说:“还好,我把这段看完再睡。”
比不过,真的比不过。姜乐算是发现了,天才不仅是在智商上碾压你,精力方面也是碾压,普通人根本没办法比。
不过姜乐已经习惯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他眯着眼睛,回房间睡觉了。
脑袋忽然出现瓜瓜打哈欠的声音。
姜乐也不自觉的跟了一个:【瓜瓜,你还没休眠吗?】
瓜瓜又打了个哈欠:【不是啊,本系统已经休眠过了,看你还没睡,过来看看是咋回事。】
打哈欠真的会传染,姜乐快速上了抗,然后闭上眼睛,秒睡。
瓜瓜都看愣了,小心翼翼的压低声音:【宿主?】
很好,没有任何反应,看样子读书比下地干活还累,看给孩子累的。
瓜瓜感慨一番,然后也去休眠了。
安静的俞和衷家,只剩堂屋留着一盏昏黄的灯,以及若有若无的翻书声。
——
姜乐抽空把四十斤棉花拿了出来,系统商城真贴心,这棉花都是弹好的,可以直接用来做被褥和棉衣。
姜奶奶这两天正准备跟家里人商量着,去买棉花的,他们村其实也种了棉花,但一年到头按人头发,像姜军庆这样的壮劳力,才只能分到一斤。
一斤够啥啊?做个棉衣都很勉强。
所以棉花肯定是要买的,家里的褥子都薄薄的,这不是有钱了吗?多少弄点棉花,睡着也舒服点。
结果,姜乐就拿出来四十斤棉花。
棉花压的实实的,就这,还老大一袋。
姜奶奶已经很淡定了,但还是忍不住说:“这……这也太多了吧?”
姜乐就说:“不多,家里的褥子都太薄了,重新拆了弄厚一点,还有棉衣,一人做件新棉衣呗。”
赵美莲把这些棉花看了又看,听到这话才说:“我跟你奶才做了新毛衣,这啥日子啊,又是新毛衣,又是新棉衣的。”
她这么说着,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能不笑吗?这是好日子啊。
毛衣虽然都织好了,但是还没穿呢,虽然现在是深秋,可没到穿毛衣的地步,倒是俞和衷有穿。
姜乐当初给他做那身衣服的时候,就考虑过上面要配马甲,所以他还留了一点毛线,专门织了个V领的马甲。
当时织马甲的时候,瓜瓜还很惊讶:【宿主,你怎么还会这个?】
姜乐:【我以前跟村里的婶子学的,挺简单的。】
其实在现代,很少有人织毛衣了,一件毛衣要买又不是多贵,买的还比自己织的好看,有设计感,还是直接买方便。
但姜乐不是穷吗?毛线比毛衣便宜多了,他想穿毛衣,就自己织。
那些教姜乐的婶子手艺都可好了,姜乐跟着学了不少,之前织的毛衣是真好看。看起来跟买的也没啥区别了。
要不是姜乐太忙了,他都恨不得把家里织毛衣的活都包了,但显然不现实。
他这人做事有始有终,做衣服的时候,就想着给俞和衷搭配毛马甲,所以这毛马甲必须得做。
话说回来,家里人看着这一兜子棉花,喜气洋洋,现在离穿棉衣的时候还远着,不着急做,就商量着挨个把褥子拆一拆,把里面的棉花重新弄一弄,加点棉花,做新褥子。
大家一致决定,先做姜奶奶和姜欢房间的褥子,姜奶奶原本想拒绝,她想先单独做新的被褥,用来给姜军庆结婚用。
可家里人都说,姜军庆结婚得明年春天了,不急。
姜奶奶觉得有道理,最终还是先从她跟姜欢房间的褥子改起。
姜家又风风火火地忙起来了,这天姜乐正在帮忙,就听到外面有动静。
“家里来人了?”姜奶奶问。
姜欢立刻积极道:“奶,我出去看看!”
说着,一溜烟跑出去了,没一会儿,又跑回来:“不是咱家来人了,村里人都去大晒场那边了,说是拖拉机买回来了!”
没错,坎子村买拖拉机了!
这可是村里的大事,村干部做这个决定后,在大晒场开了大会,把这件事说了,问问村民的意见。
村民一部分觉得没必要,买啥拖拉机啊,多贵啊,那些地里的活,他们自己都能干,买拖拉机花的可是集体的钱,有自家的一份,他们心疼。
还有另外一部分是赞同的,他们也羡慕别的村有拖拉机,每次收庄稼的时候,人家村里收的最晚,忙完最早。
自家村有拖拉机的,走到外面,头都仰的高高的,可得意了。他们看的眼馋,也盼着村里能有拖拉机,但他们说了不算,现在村干部好不容易有这个意思,他们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了。
两边的人都说服不了对方,就在大晒场闹哄哄的吵开了。
赵满仓听的脑袋嗡嗡的,抬高声音:“吵啥吵呢?都跟我停喽!”
村长还是有威慑力的,大部分村民都不说话了,少部分还在争的,见大家都不说了,自己也只好住嘴,
赵满仓肃着脸,看了眼张万兴,这才说:“我们把大家叫来,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不是让你们来吵的,咋了,这事是谁声音大,就听谁的不成?”
他说完,看了一圈,见都安静下来认真听他说话,这才满意,说道:“我先说说我个人的意见,我是不赞成买拖拉机的,那些买拖拉机的,人家村是情况特殊,壮劳力不够啥的。可咱们村,这老些小伙子,哪用的上这个?”
赵满仓其实本身持中立态度,买不买都行,反正买拖拉机这事,是张万兴提出来的,就算村民有不满,他也不需要担责任。
但他也不想反对,怕得罪张万兴。
结果赵政华听说了村里要买手扶拖拉机的事,当即就跟他说:“爹,这事不管你能不能决定,都得反对,而且要在村民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
伤筋动骨一百天,赵政华的腿还在恢复中,勉强能下地,但大部分时间还得在炕上躺着。
能恢复这么快,还是得益于张大民家的方子,人家敢收十块钱,是真有用。
“啥意思?”赵满仓不解:“书记是一直想买拖拉机的,我要是反对,那不是得罪人吗?”
赵政华对他这个爹已经失望了,可以后还得靠他爹,只能耐下性子说:“爹,你只管听我的,你就信我这一次,我是你儿子,我还能害你不成?”
事实上,赵政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将来他们村买的那辆拖拉机有问题,买的时候还好好的,回来还没用呢,就坏了。
他们村被人坑了。
这算是他们村的一件大事,赵政华记忆犹新。
当时他爹虽然没支持买拖拉机,但是也没反对,以至于拖拉机出问题后,村民不光对书记心有怨言,对他这个村长也多有不满。
但赵满仓的问题到底没那么严重,毕竟前面还有个书记顶着,所以他村长的位置也就保住了,可书记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村民闹得太厉害,最后他被停了职,书记换了人干。
所以,赵政华就想,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他爹现在虽然是村长,但是在这个村里,并没有绝对的话语权,可如果,他爹成了书记呢?
也不是没有可能。张万兴注定是要在这次的拖拉机事件中下台的,他爹如果没有像上一世那样也犯了错误,那他爹就是最有希望接替张万兴做书记的。
而他爹一旦成了书记,加上拖拉机事件里,他极力反对,村民觉得他是对的,会更加信任他,到时候,他爹的话语权会大大提高。
而这对他的好处是大大的,他爹从村长成了书记,这点好处很明显,他又算是帮他爹当上了书记,对方在以后肯定会更加相信他的话。
这大大有利于他实行后面的计划。
所以,说什么赵政华也得说服他爹。
他说完之后,见赵满仓还有些犹豫的样子,只好换个说法:“爹,你了解张万兴吗?他是会因为别人跟他意见不一样,就给人穿小鞋的人吗?”
赵满仓虽然不满张万兴,但是也知道,对方不是这样的人。
见他爹摇头,赵政华道:“这就对了,所以你哪怕反对,也顶多是跟他意见不一样而已,张万兴也不会做啥,你为啥就不能试试呢?而且,我提前得到消息,那辆拖拉机有问题。”
赵满仓闻言,惊讶的看向自己儿子,皱眉道:“这要是真的,那我得说道说道,不能让买那拖拉机。”
赵政华闻言有些心烦,他爹真蠢,他只好叫住对方:“你不能去,而且,你虽然表面上反对这事,但还要想办法促成才行。”
赵满仓看向儿子。
赵政华:“只有这样,才能扳倒张万兴,爹,你难道不想当书记吗?”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赵满仓才会在这么多人面前,和张万兴唱反调。
他这么一说,有本身就不同意买的村民就道:“就是,买了干啥,这些大小伙子都闲着?”
“拖拉机多贵啊,不成不成。”
张万兴早就预料到有人反对,所以倒还算淡定,让大家先别说了,他说两句。
“我之所以提出买拖拉机这事,也是有考虑的,大家先别急,我先跟你们说道说道,说完了,你们要是还是觉得没有道理,那再反对也不迟。
村里的小伙子是多,可大家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地里,咱们一辈子都没办法靠别的致富。
拖拉机短期来看是贵,我也是咬一咬牙买的,可长期来看,好处可是大大的有……”
张万兴说着种种好处,有些村民,听的认真,也跟着思考起来。
当然,也有即便张万兴说的口干舌燥,也依旧坚持不同意的,他们也有自己的考虑。
说完了话,张万兴端着茶缸子喝了口水,最后说:“咱们村是一个集体,我们这些村干部也要听群众的声音,不能让村子成了我的一言堂。
把大家叫过来,也是想问问大家的意见,咱们以家庭为单位,投票表决,每个家里出来一个人,做代表,是同意买拖拉机还是反对。
你们都回家商量一下,统一一下意见,等下午的时候,再过来一趟,咱们举手表决。公平公正公开!”
村民们各自回了家,当天下午,又聚在大晒场,开始举手投票。
第78章
最后, 支持买拖拉机的人数多于反对的,所以村里最终决定买拖拉机。
赵满仓看着这个结果,故作忧愁地在旁边叹气:“书记啊, 我还是觉得, 现在买拖拉机太仓促了,要不再想想?”
张万兴见他一直为村里考虑,倒还高看他一眼, 笑着道:“想啥想?买拖拉机那是群众的呼声, 咱们得顺应群众!而且我这么着急是为啥, 还不是现在买便宜。”
现在就算最慢的村子,抢收以及种植都结束了, 一年到头需要拖拉机的时候, 也就是双抢的时候。
你要是想在这时候买, 那拖拉机指定贵, 说不定还买不到呢。
可双抢结束, 拖拉机就便宜很多了, 也容易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