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亡国昏君??? 第25章

作者:戏问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爽文 古代幻想 穿越重生

“这钥匙……”

——不必。

萧珩留下这一句话,神色淡然地转身走出了刺史府。

仍留在正厅的宋时裕心疼得不行,“殿下真的不收吗?”

自从离开洛阳之后,镇北军的粮草与军饷每日都耗费巨大,毕竟有三万张嘴其中还有一万是骑兵,每天都嗷嗷待哺地等着吃饭呢。

这次他们大败钱勘、韩虎,夺回晋州后许诺给下面军士的赏赐都还欠着。

原因无他,他们世子实在拿不出钱了,再这样下去就要变卖身家了。

一旁的王沐川捋了捋胡须,目不斜视地小声道:“殿下这是效仿古来圣贤,行三辞三让之礼。”

宋时裕感叹,“公主不愧博学广识,眼界胸襟就是和我们这种武夫不一样,这般沉的住气。”

王沐川:“殿下自然是。”

宋时裕侧目看了眼王沐川,只见对方面上神情自若、一副胸有沟壑、不为所动的模样,心道王侍郎不亏也是祖上世代封萌、做过宰相的人,气度胸襟也如此不一般,他不禁感慨,“这五十万两银子,要是我……”

“什么?” 王沐川下意识惊呼出声。

旋即,他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立即用手捂住嘴,压低了声音道:“五十万两?”

这够三万兵马两个月的军饷和粮草还有余啊。

“对啊……”

还未待另一侧的宋时裕把话说完,王沐川已似一阵风似地追随萧珩而去……

什么三辞三让,什么古来圣贤。

陛下,陛下,您可一定要收下钱啊!

……

张志诚经过一番拉锯,终于将钱库钥匙交到了萧珩身边的太监李进喜手中。

傍晚,他回到张府,整个人几乎都瘫在了太师椅中。

张夫人给他沏了杯茶,“老爷这两日真是忙坏了。”

张志诚连连叹气,这几日他感觉自己仿佛在趟雷池似的,稍有不慎便会被劈个五雷轰顶,“这公主真不是个寻常人物,不简单,不简单呐,从此以后我们张家与镇北王是绑死了,断然没有退路了……”

张夫人:“那这,如今天下局势那么乱,那楚王万一出兵晋州……”

张志诚安慰她,“倒也不必太担心,虽说李冀昌如今看着得势、地盘大,我反倒看好镇北军,李冀昌这江山绝对坐不久,你且等着吧。”

张夫人好奇道:“老爷何出此言?”

张志诚:“镇北王父子本就是一等一的猛将,原本呢,当个割据一方的诸侯王是断然没问题的,但若说要一统中原,还是缺了些火候,但如今他们军中多了位运筹帷幄、能掌控大局的人,这形势就大不同了。”

“你就看昨日,那韩虎带来的可是五万楚军精锐,镇北军先是一招诈降,挫了楚军先锋部队的锐气,并一举激怒了楚军主帅,这韩虎一怒之下,不顾行军疲敝强行下令攻城,而镇北军这时又坚守不出,待楚军撤退后再不断派小股部队进行骚扰,这一招敌进我退、敌疲我扰,直接重挫了楚军的士气。”

张夫人听他这么说便放心了下来。

张志诚抿了口茶,他忽然凑近了张夫人,压低了声音道:“你最近不是在找人给青青说媒吗?依我看,不如就在这……镇北军中找一个合适的呢,这年头,什么家世、爵位啊都是虚的,有兵有马才有话语权,才靠得住。”

张家既已决心归附镇北军,倒不如再结个姻亲,如此一来,萧珩既能对他们放心些,他们也可以傍上镇北军这艘大船。

张夫人闻言来了兴致,“老爷说的有理!我看那镇北王世子段云枫不就生得很好吗?”

张志诚一拍大腿,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哎呀!”

张夫人:“怎么了?”

张志诚用手指着她,“你真是路走窄了,糊涂啊!”

张志诚:“且不提段云枫已经有了正妻,再怎么样,我们青青嫁过去都是给人当妾,你要不要看看他那世子妃是谁呢?那昭义公主是什么人!”

“当初李冀昌在洛阳设宴伏杀世子,据说是公主带人杀上了城楼开的城门,光那一晚上,她就杀了几十个人。”

张夫人吓得忙捂住胸口,“哎呀,那刀不都得砍钝了?”

这公主如此凶悍,自己女儿要是嫁过去了,前方简直是地狱啊。

她当即不再提段云枫,反问张志诚道:“那老爷可有相中的人?”

张志诚:“我看他那副将宋时裕,人还挺不错的,能给段云枫当副手,想必十分吃苦耐劳,他现在又深得段云枫器重,日后前程定然不差。”

“确实,他那副将模样生得也斯文。” 张夫人显然被说动了,“既然如此,老爷明日就让人去打听打听?”

第22章

宋时裕与张家小姐相看过后, 他回营不语,只一味地催促段云枫快些让公主替自己与张家说亲。

段云枫:“你当时怎么说的来着?”

他闭着眼,阴阳怪气地撇着嘴角道:“姓张的绝对是个人精~”

“小~心~公~主~给~你~吹~枕~边~风~”

“合着原来吹的是你的枕边风。”

宋时裕:“…………”

“世子若是不愿意,我直接去找公主……”

“诶!” 段云枫扳住他的肩膀, 好笑道:“你急什么, 公主不是正在替你说吗?就没见过你这么迫不及待要成亲的,你急什么, 怕张家小姐后悔了, 自己没人要是不是?确实, 你年纪也不小了, 啧……”

宋时裕:“……”

他隐隐攥紧手掌,很想说“当初不是有个人比我还急吗?”, 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萧珩很快替宋时裕将亲事说定了。

张家小姐与宋时裕的婚事定在这个月十五, 时间十分紧张,因为镇北军不日后便要启程向东, 挥师凤翔。

张家只得匆忙地操持起来。

晋州一役大败楚军后,段云枫以镇北王的名义广发檄文,称自己要即刻前往凤翔勤王、拥护燕室, 同时抨击了李冀昌谋逆窃国的行径, 号召天下诸侯共同讨贼,匡复大燕江山。

这份讨贼檄文由王沐川主笔,这位景和年间的榜眼, 将自己毕生的文学涵养都用到了这篇檄文中, 一篇檄文写的是热血激昂、铿锵有力, 把李冀昌骂了个狗血淋头。

做完这一切准备工作,段云枫派使者前往西京长安,号召西京尹加入自己的讨贼队伍, 借道让自己的军队前往凤翔。

只是使者出发后的第十日,仍没能给段云枫带回消息。

自从京都洛阳沦陷后,西京长安似乎也彻底与周遭的县郡失去了联系……

……

那日,段云枫的檄文发出去后,除却一些来投奔镇北王的零散势力,来的最多的反而是从陕北延州一代逃难来的流民。

这些人苦陕北“土皇帝”孙皓邯的暴政久矣,仅仅三天时间,晋州城内外就聚集了近两万的流民。

如何处置这些流民令张志诚十分苦恼,毕竟晋州城的农田有限,本就已经分配得差不多了,又哪来多余的田地分配给这些流民呢?

段云枫决定将一部分流民青壮收编进镇北军。

眼下正逢战乱,是用兵的关键时刻。

但收编的过程进展得并不顺利,这群自陕北而来的流民中有许多人曾辗转于各地战乱烽火,称得上身经百战,战斗力亦十分彪悍,他们当中已如同军队部落一般划分出了大大小小的流民帅。

若要把这群流民打散了,加入到镇北军中,不少流民帅都变成了不服众的刺头,镇北军的将帅也不乐意重新训练一支鱼龙混杂的队伍。

于是萧珩提议单独组建一支流民军,与镇北军分开管理。

他让张志诚全权接手了收编流民军的工作。

这可愁坏了这位晋州别驾,面对凶悍的流民兵,他时常感觉自己像只进了狼窝的兔子。

张志诚接手收编工作的这几日一直效果甚微,结果一听萧珩要亲自来视察了,他当即命下面的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无论如何都要在萧珩面前体现出他们收编工作的严格与规范。

“殿下……” 张志诚见萧珩来了,当即将人请到刚搭建好的大棚下,他给萧珩递上一杯热茶,“这些流民大多缺失户籍文书,因此审查起来格外费劲些。”

就在萧珩坐下的间隙,负责收编的官吏又打发走了两个不符合要求的人。

今日的雪下得额外大,后面的队伍见这官吏和盘查户口似的什么都要问,不少人都等得不耐烦了,便吵嚷起来。

“肃静!肃静!”

当即有官吏走上去试图让这群人安静下来。

整个队伍仍是失去秩序地拥挤成了一团。

见萧珩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闹剧,张志诚心中是愈发忐忑。

就在这时,人群的最前方忽然有人大声道:

“你们将军有匡复河山的宏图之志,却不愿不拘一格降人才,想当年太宗皇帝不嫌刘穆之出身贫寒,让他当自己的征北军先锋,最终一战收复北境十一州,成就了一番春秋霸业,你们如今却放着能人义士不用,如何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张志诚心下一咯噔,当即示意官吏赶紧将这闹事的拉走。

谁想,那人竟力大如牛似的,几个官吏都拉不走,他越说越生气,指着几人道:“你们如今收编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根本不是真的想要一支能够作战的军队。”

萧珩的目光落在张志诚身上:

——这是怎么回事?

张志诚身上冷汗险些就要下来了,他解释道:“这人不符合收编的要求,哪想到他竟因此心生怨怼,下官这就让人……”

萧珩伸手拦住他:

——把人带过来。

张志诚哪敢说个“不”字啊,只好让官吏将人带上来。

待那人被带到棚檐下后,萧珩才看清了他长相。

对方个头很高,生得十分健壮,皮肤黝黑,一看便是常年干活的练家子。

萧珩问张志诚:

——他为何不符合收编的要求?

张志诚立马看向负责审查的官吏,“此人为何不符合要求啊?”

那官吏答道:“他以前犯过事、杀过人……”

因为今天萧珩来巡查,所以张志诚特意强调有作奸犯科记录的不要。

那人当即嗤笑道:“当年我们县有一户地主,他家儿子是个无赖,仗着权势霸占佃农的女儿,后来他欺辱到我家人头上,我看不下去,与他起了争执,失手将人杀了,因此下了狱,且不论我犯事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