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妙机
元宁一想也是:“好,谢谢叔叔教我。”
他练习了一会,谢蒙就会提醒他别继续看电脑屏幕,去窗台看看远处的风景,放松放松眼睛。
不过他说这话时还是有些心虚的。
毕竟连他自己都还拿着手机哼哧哼哧玩着呢。
好在元宁是个听话的乖孩子,站在落地窗前,瞭望白蒙蒙的天空。
这是家江景酒店,他放眼远眺,就能看到滚滚翻滚的碧色江河,巨大的渡轮在江身上渺小得就像是一叶小舟。
飞鸟停在渡口,江边有修建起来的宽敞道路,行人沿着高高的栏杆行走,不时洒下些喂鸟的面包碎屑。
如此看着那条江,简直心旷神怡,胸口不知阔达开朗了多少。
仿佛不论多少的忧愁和烦闷,在见到那条浩渺江波之后都会一扫而空。毕竟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比,他们自己心头的那点子郁气似乎也不算什么了。
元宁怔怔地看了一会,突然问:“谢叔叔,您现在来照顾我,那我舅舅身边还有人照料吗?”
一天还好,舅舅到底是成人,怎么也能看顾好自己。但是三天两头的都这样,舅舅那缺了人终归是不行的。
谢蒙没料到他这个小孩子会考虑这么多,愣了一下,含混道:“没事的,还有老文那个经纪人在他身边呢。”
最主要的是,还有个堂堂一位总裁在那儿献殷勤,他们这些助理有时候都没有用武之地。
为了不显得自己一无是处,这不就给老板外甥当保姆了么。
*
元宁提前来了教室坐着,而那位老师亦是提前了两分钟,师生都没有踩点到。
亓老师翻开了课本,拿出早就备好的PPT,照常上课。
“今天讲讲远古传说和早期的国家雏形。”
元宁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老师,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大盛朝一听要上课了,有的头都大了,恨不能捂住耳朵,不愿意看、听这些无聊的课。有的人却是竖起耳朵,明显来了兴致,兴奋雀跃地听着。
[嚯,今日讲的还是传说,这可有意思了。]
[不知那个世界又怎样的神话故事,他们又是如何解读的。]
[我看那些个写话本子的和茶楼里的说书先生可有福了,这些个传说故事随意拿来改编一两个,不就吃香了么。]
“嘿,这些人可真是,看破不说破嘛。”留着山羊胡的老头乐了。
他手里还握着笔,看那架势,俨然是打算把天幕上那位老师所说的话给记下。
尚未童子的学徒还在一旁打呵欠呢,那老头一拍他的脑袋:“还这样懈怠,竟不好好听着?我看你以后如何继承你爹我的饭碗!”
童子苦哈哈地说:“爹,我今后不能再继续讲您说过的故事吗?”
“哼,要成天吃老本,客官早晚会腻味的,好生学着点吧。”
天幕之上,亓老师已经说到了炎黄二帝打败蚩尤的故事:“后世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大家根出同源,对彼此的认同感就更高了。”
大家还没来得及理解他这话的深意,亓老师就已经转头说起了其他的内容:“在其他国家也不是没有远古传说,古希腊、欧洲同样也有各种神话,他们那些体系待我日后有空了就说给你听,当作课外资料补充。”
元宁点点小脑袋,还是得先学明白自家的,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我们从神话人物的一些记载当中,也可以推断出来各种历史知识——”
“例如黄帝以玉为武器,指的是石头做的武器被打磨得光滑圆润,看起来就像是玉石一般。这就说明啊,那个时候打磨石器的技艺已经非常高超了。而炎帝被称之为神农,则可以看出来,农耕技艺得到了发展……”
现在的历史无愧于唯物主义历史这个称号,不会从神话传说中追求什么玄学虚无,反而是从各种玄妙神秘的描述中抽丝剥茧,找出符合历史轨迹的发展。
不说元宁得到了怎样的认知,仿佛醍醐灌顶一般。
大盛朝的众人也听得张口结舌——历史还能这样解读?厉害!
不少人决定将家中那些史书翻出来好好研读一番,看看去掉那些玄虚神幻的描述,又能从中发现些什么。
也有些人心中不服气,可是却又哑口无言,不知该怎么把这话驳回去。
若说他们是神仙,可神仙怎么还会过得这么一般,还会受当时的生存条件所限呢?
不过和他们一样,都是些凡夫俗子,最后被后人的笔墨加工成神仙圣人了。
亓老师老神在在地喝了口茶水,润润嗓子,也是在等着小朋友消化知识。
过上一阵子,他才说起了下一个知识点——禅让制。
类似的故事其实在大盛朝也有,哪怕每个时代的故事、人物不太相同,但是历史周期一致,事件也不会差到哪去。
这种将头领的位置传给有贤德之人,而彼此没有血缘关系的事,对于世家士族而言,早已听过数遍。
如今他们自然是嗤之以鼻的。
为国为民数十载,好容易打拼积攒下来的家业却要传给一个外人,他们扪心自问,可没有这样好的气量和风度!
百姓们听得讶然,家学渊源的还好说,怎么也对这些故事耳熟能详了。
可是祖祖辈辈都是在地里勤勤恳恳劳作的农民就不同了,他们听到这个制度时,眼睛都惊得差点眶中脱出——
“俺滴个娘嘞,没想到当初的皇帝这样大度,连那个位置都能白白给别人?”
别说是皇位了,就是一家子的几兄弟都要为了一亩三分地打出狗脑子,就比如现在,哪里会让别人占便宜。
但是这种领袖更迭的方式对百姓而言却是最有利的,天下共主理所当然该是能者居之。像是当今这样的废物坐在皇位上,只会让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北方的事到现在是争出结论了,可是拨下去赈灾救济的款项经过层层剥削之后,最后又能剩下多少,又有多少会进了哪位的口袋呢?
听说流民都已经在四处蔓延了,普通百姓也愁啊,生怕最后会流亡到他们这边。届时耽误了他们春耕不说,有些人还会聚集作乱,弄得是人心惶惶。
众人恍惚,不去想太多,继续听着天幕之上那位亓老师讲课。
没成想这禅让制不过经历了几人,最后就成了父死子继。
大家不仅撇嘴,果然,能大大方方将权力都让渡出去的终归还是少数。
也正是因为这人,家天下的血缘继承开始了,宗法制开始了几千年的统治,至今都还延绵不绝。
终于到了大盛朝百姓们所熟悉制度后,众人更感兴趣。
这些分明是他们寻常都会接触到的事情,可是从未像是现在这样仔仔细细地细究其中的来历。脑中被梳理一番,竟然有了种通透之感。
历史历史,怪不得那么多人会特地去记载,去学习,果真有趣。
后面就是王朝的建立、更迭,都是那些上层贵族打打杀杀的,跟他们老百姓沾不了关系。大家听着那样遥远的历史,没有太多的感受。
就连现在也是一样,头顶那位皇帝要是换了,平民百姓都可能还不知道换成了谁,还不如县令更让他们熟悉。
谈到这些历史,每个老师都会提上一句商朝的妇好,她可是不只是一国之君的妻子,更是位赫赫有名的女将军。
她的功绩当然也不可能被抹杀。
元宁也在笔记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下这两个字。
大盛朝的女子们听愣住了,她们嘴唇紧抿着,不知晓该说些什么。
原来女子并非是自古以来便该相夫教子,不是不可抛头露面,不是应当三从四德。人家千百年前的女子可比她们风光不知多少,甚至还名留青史。
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榜样。
相比起来,她们现如今是不是被束缚得越来越多了?
谈及早期国家,自然不可避免地会说起西方的文明,同一时期,他们那的国家也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元宁一上午都听得如痴如醉。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明天我再同你讲讲风云变幻,群英荟萃的时代。那可是人才和文化的盛世啊。”
这个精瘦的老头在说起它时,眼神里闪动着敬叹的光。
元宁不由对明天的课拭目以待。
其实亓老师讲的很笼统,并没有细细地把每个时代的琐碎之事都掰小了再给他讲。
元宁也问过这个问题。
老头喝了口茶,慢吞吞地问他:“你是打算在这学个寒假,还是每个假期都来?”
元宁茫然,回了句:“我也不知道。”
他今后的安排还要看舅舅如何决定,现在就信誓旦旦地承诺并不是很负责。
老头心下了然,就告诉他:“既然如此,那我就只能拉个框架,给你讲讲大概的历史内容了。我不会去细讲,要是你对哪一板块感兴趣,私下里也可以去翻看资料。”
此后他又推荐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书给元宁,要是以后长大了,还对历史感兴趣,就可以去看看。
他如今年幼,不用急,吃好玩好才是正经的。
元宁都应下了。
他慢慢收拾书包,本来以为等在门口的会是谢蒙,却没想到竟然是关飞渡。
元宁惊讶地喊了一声:“飞渡哥哥!”
关飞渡是过来跟元宁说个好消息的:“宁宁弟弟,我们今天晚上一起吃火锅吧。将你舅舅喊上一块来,我小叔也会到,人多热闹嘛。”
元宁想到自己昨天就已经拒绝过对方了,要是今天再拒绝也太不给面子了些,就点头道:“好吧,飞渡哥哥,我会跟我舅舅联系的”
但是他还没明白,应该结束比赛的关飞渡不去回家修养,再次来兴趣班干什么。
关飞渡理直气壮地回答:“来接你呀,你先到我家吃午饭,我们下午再去买菜处理一下,晚上大家就可以一起吃了。”
火锅的食材竟然要处理这样久,元宁吃惊。
他想了想,说:“嗯,我跟我舅舅说一声。”
关飞渡就喜欢他决定好了之后的痛快样儿,旁人都不能一句两句动摇他的安排。
大盛朝人终于挨到了元宁下课,那些听不进去学识的人最是喜不自胜,这会儿听他们又打算捣鼓出来什么好吃的,更是乐不可支。
除了那些之前拒绝VR感官共享的人,就没有不高兴的。
唯一遗憾的,恐怕就是他们难以在现实中仿出滋味一模一样的美食这事了。
*
听元宁说起找书的事情,关飞渡沉吟道:“我家刚好就有那书,好几本册子一起,还都很厚,看起来有些无聊。”
他对历史不感兴趣,所以在看到厚厚的书册时都望而生畏了,放在书架上早已积灰。
若不是元宁提出想看看,恐怕还不知道要尘封多久才能重见天日。
“那我就不用再特地去店里面买了。”元宁也很是惊喜。
上一篇:死遁后徒弟他彻底疯了
下一篇:每天一个离婚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