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现代后向古人直播日常 第91章

作者:妙机 标签: 打脸 系统 爽文 直播 日常 穿越重生

这一番钻研下来,他直接等到了舅舅薛兰鹤归家。

“这么晚了都还没睡?”薛兰鹤随手将外套搭在玄关的挂衣架上,见着坐在沙发上的小外甥,有些吃惊。

元宁是个很自律的小孩,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醒,做事皆有规章,不怎么让人操心。不像某些孩子拿到手机和电视遥控器,又见家长不在,看电视刷视频都能玩到大半夜还不肯休息。

小孩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

“舅舅,这一旬的问题难倒我了。”他臊眉耷眼,恹恹地开口。

往常明亮的眼眸都黯淡不少,看得人着实心疼。

薛兰鹤眉峰不自觉地拢紧,语气冷漠:“既是答不出,那就说明这个问题怪为难人的,便不答就是了,何苦让自己受罪。”

他眼神凉薄,神情也很平淡。

没了天幕这个捷径,难不成大盛朝人就不活了么?他也不在意那些人在自己驳回了问题之后,会不会对他破口大骂。

当初他在战场上杀敌时,敌军的叫骂更是难听,直接骂到你祖宗十八代。那时他掏掏耳朵就不在意了,现在大盛朝人都不在他面前,更加不会让他掀开眼皮去介怀。

而元宁却是想到大盛朝京城中的乞丐。

那是他去舅舅家时,途径沿路的街角瞧见的。

母妃省亲回家不像一般的嫔妃那样大动干戈,她从不让人清场,于是小小的元宁也得以掀开马车帘子窥见城中悲哀凄凉的一角。

那些衣衫褴褛,头发脏乱的乞丐饿得只剩一把骨头,趴在地上哀哀戚戚地请求人给点吃的。

多数人都是漠然走过,有些心肠好的倒是会扔下几个铜板子。

如若今日运气好,他们讨得几个馒头就直接啃了。运气不好还不只是讨不到钱和吃食,而是被城中的衙役驱赶。

元宁当时就觉得这些人好可怜,他用无助的目光看母妃,问:“他们好可怜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凄惨呢?”

他的母妃美眸里流露出悲伤,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摸摸他的头,说:“因为粮食不够,吃不饱,所以他们就不得不出来乞讨。”

当时的元宁想不到更深层次的缘由,还说要将自己的压岁钱都拿出来买粮食,善给这些乞丐。

如今元宁明白了母妃之所以沉默那么长时间,不过是因为乞丐流民出现根本不是简单的一句吃不饱可以说明的。

但是粮食增产的话,类如那些乞丐的可怜人是不是会少些呢?

他用乞求的目光看向薛兰鹤:“舅舅……”

不过一个照面,薛兰鹤就知晓自家小外甥想做什么了。

他叹了口气,到底心软了:“先去睡吧,舅舅查些资料,明日来教你。”

元宁忍不住雀跃,可又冷静下来,对薛兰鹤说:“舅舅,先不要急,你要好好休息,待空闲了再做此事也不迟。”

他是怜悯那些百姓不错,可他更在乎这个世界与自己相依为命的舅舅。

薛兰鹤眸中一暖,亲亲他的额头,温和地说:“我知道的。”

一夜好眠。

元宁知晓薛兰鹤答应了自己的事一定会做到,是以他也不着急,慢吞吞地做着自己的事。

而在剧组拍戏的薛兰鹤确实在空闲时间查看起了资料,他做这事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可以让系统积攒的能量更多,二来则是教教元宁如何归纳总结资料。

想到这,他放下了手中的平板,暗中问系统:【如今你能量积攒得如何了?】

系统顿了顿,才说:【还差一些。】

【一些是到底多少,还需要我做什么?】薛兰鹤的语气都显得有些急躁。

自从他有了系统之后,就能得知大盛朝那边的消息,在清楚惠襄王和勤王联盟都快打到皇城脚下之后,心情也一日比一日浮躁。

这场战争早晚会分出胜负来,而皇帝元盛昭的结局可想而知,不管是哪一路军队胜了都不可能让他好过。

可是比起对方被诸侯王杀死这个结局,他更想亲自手刃仇人!

系统提点了他一两句,他深呼吸一口气,沉静下来:【好。】

不论如何,在皇城被攻破那一日,他必须让元盛昭血债血偿!

……

薛兰鹤带着自己收集整理好的资料归家。

元宁看着他准备好的模样,高兴的神色直接写在了小脸上。

薛兰鹤却没在第一时间就把所有东西都拿出来,而是对元宁说:“在小学有门课程名为信息技术,之后你就会学这门课。”

元宁不明所以,却还是耐心地听着薛兰鹤说话。

“虽然上回我教了你一点,但那些甚至连皮毛都算不上,我打算多教你一些内容。不光是让你之后可以直接回答问题,往后查资料也能驾轻就熟。”

他俩一个敢教,一个敢学,偏偏没人觉着让一个五岁大的小孩听这些深奥的知识有什么不对的。

约摸过了一个小时,薛兰鹤才清了清嗓子,说:“现在岁奴来讲解一下归纳之后的大致内容,若是有没说到的,我来补充便好。”

大盛朝人原本昏昏欲睡,听到他这话,总算是打起精神来,屏息凝神地听着关乎粮食大计的要点。

元宁颔首,深呼吸一口气之后,才慢条斯理地讲解起来。

他说得很有条理——第一点就是摆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由浅入深地让相差千年的人能够听懂其中的含义,尤其是那些老百姓。

“两个身体健壮的人更能生出健康的婴孩,优良品种的宝马配种之后能生出更好的马匹,这也同样能适用在其他物种身上,哪怕是稻种麦种。”

这番言论先是让大盛朝的百姓们一惊,旋即又觉得此话不无道理。

尤其是拿马匹举例时,他们就更能理解了。

为何他们在买血统优良的马儿时,北方那些胡人会特地卖些阉了的马来,不就是担心他们将好马充做种马,借此培育优秀的马儿出来么。

原来他们不把这些个当回事,现在被人提点之后,简直是一通百通。

薛兰鹤突然在一旁说:“这也是为何现代女子总是二十几岁时才怀孕生子的缘由。”

众人还未从前面的话中反应过来,就由被这个惊雷砸中。

他们有些难以置信,狐疑道:[小将军真不是诓人的?怎么会那么晚才生子?]

[那个世界的人寿命如此长,怎能相提并论呢……]

[你们也先别急着反驳啊,听听人家怎么说的吧。]

他们叽叽喳喳议论了半会儿,薛兰鹤余下的解释也从天幕传至大盛朝的千家万户。

“女子在十五六岁时,自个还没长大,尚且不算发育完全,本就还是一团孩子气,却要成亲养育孩子。这时候便是怀了,生下的孩子也很难立住,因此而早夭的比比皆是,自己也伤了身体,难以养好。”

他的嘴角扬起一抹嘲讽的微笑:“不过大盛那边么,向来是不将女子当人看待的。父兄对女子也如豺狼般狠心,听与不听就看他们的了,因此我觉得提了也无甚用处。”

好些人听到这话,简直勃然大怒——

[胡说八道!红口白牙的就冤枉人,都是自家的孩子,谁还不疼了?反正今后我定是要心疼自家女儿的。]

[哼,人又不是禽兽,满脑子都是繁衍,开枝散叶的事儿再等等又能如何?]

[薛兰鹤也太小瞧人了吧,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将妻女老母放在眼中的,这种人本就是要遭人唾弃的。]

也有人看出了薛兰鹤此话是在反激他们,嘀咕着薛兰鹤怎么总是将目光放在此等小事上边。

但也有不少人将此事记下,哪怕是为了将来的孩子着想,也不能再令女子早早诞子。

说完了这些,就该讲讲怎么培育良种了。

理论知识已经到位,元宁见铺垫得差不多了,便跟大盛朝的众人说要如何选优良的品种,再进行单独种植和培育,通过多代筛选后就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作物了。

之后就是施肥、种植技术的改进,此前他本也就提过一回了,现在不过是讲得更细了些,给老百姓整理得更明白易懂,方便实践,还添了些规律上的理论知识,便于之后继续学习总结。

毕竟培育良种这种事,本就有人在做,元宁他们也不过是做了一把推手,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其中,将这件事坚持下来,并不断推广而已。

薛兰鹤在他嘴巴说干之后,还奉上了水给他润润喉。

等元宁结束了授课,他又告知对方:“等后天舅舅带你去中医馆参观一下,再学个一星半点的急救知识。”

元宁没问为何非得是中医馆,舅舅又为何是有些迫切的模样。

他只是点头,抿出笑来:“好。”

第69章

因着今天是工作日, 所以关飞渡要去上课,遗憾错过陪元宁去中医馆的事。

元宁却不觉得这有什么,还欢欢喜喜地约了关飞渡, 要同他下次再见。

薛兰鹤却抽了抽嘴角,对俩小孩日渐亲厚的关系也不知该说好还是不好。

他早就跟中医馆那边的人都预约过了, 这会儿直接过去就行。

薛兰鹤今日的行动对许多人而言就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乱世是极其要命的,多学点救命的法子准没错。

……

元宁想象中的中医馆恐怕是和大盛朝那种古朴韵味差不多的,毕竟店外面瞧着都是雕栏玉砌的门, 牌匾也是古时的模样。

没想到走进去之后,却依然是现代的装潢, 让他不禁有些失望。

好在医生身后的中药柜倒是和大盛的坐诊医馆相差不大,完全不同于现代药房那种全是玻璃柜和亚力克板货架。

他跟在舅舅身后,好奇地左右打量。

最终他们被邀请到了一间敞亮屋子里, 房间里也有药柜,中间放了一张木桌, 坐了个看起来仙风道骨的老先生, 看着就很让人信服!

左边还悬挂着不知道是不是病人送来的锦旗,上面写着“悬壶济世”“妙手回春”之类夸赞人的话。

元宁觉着眼睛一直乱转着打量人家房间不太礼貌,只匆匆扫了两眼就收回了目光, 一心看着眼前的老先生。

老先生邀他们入座, 介绍自己姓徐, 喊他徐大夫就可以了。

大盛朝人看见天幕之中的这一场景, 难得感到了一丝熟悉, 看来中医馆也和如今差不多,至少学中医的怎么也断不了传承。

就是不知薛兰鹤此举用意在哪,他们这也有药铺医馆, 有什么特地让他们见识的必要性吗?

寻常老百姓仍在心中不解地嘀咕,而坐诊的那些大夫、营帐中的军医乃至太医院的御医全都打起了精神,比昨儿个那些农夫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薛兰鹤并未在一开始就说出自己的来意,而是先同徐大夫话了几句家常,再让他来看诊。

中医看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徐大夫也不例外,他先是观薛兰鹤的面色,再听他的声音、呼吸和气味,又问他近来的状态,最后便是把脉。

如此看来,便有了定论,于是乎,徐大夫说:“薛先生食欲差、目干涩,太过劳累。劳倦不顾者,多成劳损。是以哪怕工作再如何忙碌,也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我这里给你开些汤剂调理一下。”

年轻人大都有这个病灶,徐大夫也早就习以为常,开起方子来动作都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