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迟归鹤
萧定昊看了眼萧恪,心知对方明明一肚子鬼主意,此刻却偏要装作事事都问自己的意思,不过是装腔作势。朝中都知晓老晋王过世后,现在的晋王与东宫亲近,以他如今的立场,帮与不帮都容易留下口舌。
“父皇已明旨令荣亲王监国,吾虽为太子,却不敢违逆父皇的旨意。朝政大事,自然仰赖荣亲王裁度。若有真有不当之处,吾必然不会视而不见。”
“太子殿下说的是,那臣便谨遵陛下圣谕了。”萧恪同太子说话自然是半分礼法规矩都不差的,可一扭头看向晋王时,便又是那个杀伐决断的监国亲王。
晋王那颗心还没落下,便听得萧恪笑着说道:“我倒是以为…晋王方才所说有几分道理,急病乱投医,这时候胡乱攀咬也是有的。我瞧着杜慷方才还瞧了常远伯、淮阳侯、高昌侯和…韩国公世子楚大人一眼,想来诸位都与晋王一样,都是被攀咬的。”
萧恪挨个将人都点了出来,那些私下有来往但没被点出来的不由松了一口气。
而被杜慷指望的这几个人中,晋王亲近东宫、韩国公世子则是太子的妻兄、常远伯则是祁太尉的连襟、淮阳侯多年前与萧恪不睦,后转投了叡王、高昌侯原先是奉承萧恪的,但萧恪出事的那段日子,属他变节最快。
他们要么同东宫或是昭王亲近,要么是单纯与萧恪有嫌隙,当着百官的面被一个个点出来,难免让人联想到是萧恪有清算之意,一时间人人自危,既不敢驳萧恪的话,却又不能不说。
萧定昊在旁开口道:“既是攀咬,多半便是诬陷,不过要拉个人下水罢了。杜慷此人品行不端,做出这等卑劣之事也不稀奇。”
晋王与祁太尉先前所为无疑是给太子添了负担,他虽不满舅舅莽撞行事,但东宫与祁氏、韩国公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不开口回护却是不成的。但于东宫的立场来说,此时开口不仅仅容易与权倾朝野的萧恪产生更大的矛盾,更是置自身于不利之地的举动。
果不其然,在太子刚刚说完,昭王萧定闻便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殿下慈心。只是……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杜慷便是攀咬,这满朝文武怎么旁人不攀咬,偏偏攀咬他们。无论怎么说,恐怕都逃不掉过从甚密的过错。虽说此时不宜妄议,需得等大理寺有了定论再行推断,但殿下过分信任只怕也会让人心存侥幸。”
萧定闻也是这些年才逐渐在朝中站住脚的,若换了从前,他决计不会同太子这样言语冲撞,可此刻皇位之争已随着齐帝年老而逐渐摆到了台面上,不争也是不可能的。
相较于昭王,之前一直气焰嚣张的叡王倒是安静了不少。不仅仅是因为陈国公出事,让他失了膀臂,更因为刚刚被牵扯进去的淮阳侯正是投了他。
淮阳侯与萧恪不睦、他之前又对贺绥的求助视而不见,如今还未修补与萧恪的关系,他断不可能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淮阳侯去寒了萧恪的心,加上萧定闻已然开口替他说了,叡王也就没再强出头给自己惹麻烦了。
众臣都瞧着萧恪,只见他笑着朝太子和昭王拱手道:“二位殿下说得都是,陛下最是圣明,想来也不会相信有罪之人肆意攀咬,此事便等大理寺有了定论之后再行商议。”
萧定昊无意同昭王口舌争执,便颔首道:“如此甚好。”
昭王也随即表态,自是由萧恪拿主意。
“诸位大人今日可还有何事奏报?”
殿内一片寂静,今日这朝会一连发生了这么多事,众人都还没昧过那个味儿来,此刻心力交瘁只想快点散朝回府,哪还有人主动提什么,便一个个都没了声音。
萧恪微微一笑,朝裴东安示意,大太监一扫拂尘,高声唱道:“退朝!”
……
朝廷风云变幻,但京城却祥和依旧。
“驾!”贺绥一身常服,趁着休沐,策马出城直奔京郊一处庄子。
远离京城喧嚣,庄子建在靠山的地方,依山傍水倒是个休养的好去处。守庄子的家丁得了主人吩咐,见到贺绥策马而来,面上倒也没有意外。
一人主动上前询问道:“是贺绥贺大爷么?”
贺绥点头称是,那家丁主动上前接过贺绥手中的缰绳,一边说道:“少爷有吩咐,贺大爷来了便直接让小的们领您进去。这马便交由小的带去照顾,您放心。”
今日本是赴约,贺绥闻言微颔首道:“有劳。烦请带路。”
一人牵马从另一条道绕去庄子偏门,另一人则主动上前为贺绥引路,直奔着主人所在的院子去了。
庄子伺候的人不多,一路走来倒也十分安静。贺绥被引着来到主院外时,便听得院中兵器挥舞破空之声。
甫一走进,便见偌大庭院中只有两人,并无其他伺候的丫头仆从。而那二人,一人持双刀于场中舞弄那些刀法招式,异于齐人的金色长发未束,但却丝毫不影响男人舞刀的力道;另一人则席地而坐,抬头正痴迷瞧着对方,却没有出手较量的意思。
家丁本想通传的,被贺绥按住。直等着那异族男人舞完了一套刀法,贺绥才抚掌上前。
“靖之,你来了!”祁风见是贺绥,便立刻站起身迎上去,脸上也难得露出些笑容来。
贺绥点点头,由着祁风将他拉到席上坐下后方道:“近来公务在身,一直不得空。听说你搬到了京郊的庄子上休养,这才寻了机会过来一趟,也瞧瞧你。云扬兄…近来可还好?”
祁风微微一笑,说话前却又下意识瞧了萨桑一眼。回过头时,却见贺绥的目光落在自己脸上。知他是在看什么,便伸手抚了下颊上的印记,随后说道:“靖之不必介怀,不过是黥刺罢了,大丈夫立于世,无愧于心便够了,不过一副皮相,没什么可在意的。”
贺绥颔首认同,但要说完全不在意却是不能的。祁风虽算不上什么美男子,但到底也是模样周正的官宦公子,若没有那件事,他也会是前途无量的年轻将军,如今却被革去了一身功名,受黥刺之刑,一辈子脸上都要带着这印记,受人白眼。只能以休养的名义,被迫‘躲’在处京郊的庄子里。
祁风是怎样的性子,贺绥最是清楚,那样骄傲的一个人却要被困在这方寸之间,何其可悲?!
“不说我了。听说萧恪如今成了荣亲王,又揽了监国之权?”
“是。”
祁风闻言,忽得正色道:“太子尚在,陛下却越过储君将监国之权交给臣子,此非吉兆。我说这话虽不合适,确是担心你将来夹在中间为难。”
“云扬兄但说无妨。”
“殿下如今看似劣势,但能当上储君的人,必然不会坐以待毙,任局势被萧恪拿捏。殿下他……杀伐决断并不输谁,若是有朝一日真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你们……须得小心。”
祁风神色凝重,贺绥自不疑有他。如今萧恪监国,势必与太子再不能相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无法预料,但有些事……他注定是要下决断了。
“多谢你。”
第一百五十二章
祁风的话如雷贯耳,贺绥虽从未逃避过这些事,但真到了不得不面对的地步,说一点不去想也是不可能的。
贺绥清楚萧定昊身边养着死士,当初为了他能够拿回抚宁侯的爵位,就曾牺牲过其中一人。如今外甥白琮又与东宫有着数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确如祁风所说,一旦萧定昊真的同萧恪撕破脸,不说自己,便是整个抚宁侯府都会被夹在中间,难以两全。
许是心中压着事,贺绥席间便贪了几杯,虽不至于醉到东西南北不分,但脸上也泛起醉意来,只是心中惆怅未减分毫,倒真应了那句举杯消愁愁更愁。
“靖之。”祁风按住了贺绥的手劝道,“你醉了,别再喝了。”
贺绥叹了口气,倒是没再坚持,其实他并没有醉,只是辩也无意义。
“是我的错。原是说好了过来陪云扬兄一日,我却只顾着自己喝个痛快。”
祁风却摇摇头道:“我知你心中忧愁,原也是我说出来给你添了烦恼的缘故,合该我自罚一杯的,只是身上不方便,近来便戒了这一口……”
萨桑虽会说会听大齐官话,但他并不明白齐人朝廷里那些勾心斗角的事,他只知道祁风被卷进其中受了委屈,脸上还被刺了字,若不是对方拦着,他非要把主使之人剁成几段喂狗。此刻听祁风提起戒了酒,便忙将手中晾到适口的汤羹递了过去,也不多说什么。
祁风接过却没有动,只放在面前,随后道:“于蓝,你…先回屋坐坐,我同靖之说说话便回去。”
萨桑点点头,二话没说便起身离开了。
贺绥瞧着对方离开的身影,扭头再见祁风脸上淡淡的笑意,倒是有些意外。
“云扬兄,你当真与他……”
祁风转回头,十分肯定地回道:“对。正如靖之同荣亲王那样。原以为不过是个脾性相合又都好切磋的挚友罢了,可后来我发觉萨桑他虽出身异族,却比与我血脉相连的亲人更懂我。现下,比起高官厚禄,我更向往他所说的那些奇山异景,和他的……家乡。”
“云扬兄准备离开这里?”
祁风却摇了摇头,只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若说从前是要戍边为民,倒还说得过去。如今我不过一白丁,虽说如今境遇是因为被卷入朝廷纷争,但到底是我自己不舍得萨桑才惹出来的祸事,我不想为了功名利禄舍弃本心,也不能为了我自己一人痛快而抛弃父母与姊妹兄弟,就这么同萨桑一走了之。所以无论将来如何,我都会和祁家共进退。但靖之你却不必因为我而畏首不前。”
祁家与太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论如何,他都是祁家子弟。他并不会主动出手害萧恪或是贺绥,但也不会因此抛弃母家去帮他们,其实两难境地根本不必贺绥轻松多少,但祁风面上却看不出半分忧愁,盖因他心中已有了决断。
“云扬兄的心意我已知晓,允宁那儿我也会同他说清楚,不过将来如何,我不会左右他的想法。”
“自该如此。”
祁风端起汤羹,趁着未凉透前舀了几大勺。那是萨桑跟庄子里的厨娘请教后又忙了几个时辰才熬炖出来的汤羹,连其中放的莲子都被炖得软糯适口,其中心意自不必说。
“说来……自回京之后,你我确实没能好好坐下来说说话了。”祁风放下汤碗,说这话时眼睛却并未看向贺绥。
“确实。”回京之后,贺绥受封右金吾卫将军。虽不似萧恪那样整日忙得脚不沾地,但也鲜少有休息的时候,他每日城内城外跑也是一样劳累,有时连王府都没空回,更不要说和祁风聚上一次了。
到后来,祁风背上通敌之嫌就更不必说了。贺绥当日还未来得及问候挚友,萧恪便险些丢了命进去,一连数十天,贺绥的心都悬在萧恪身上,待他终于腾出功夫来,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是而今日才得来相见。
只是他心中忧心于萧恪的安危,说好了要在祁风这儿住上一宿,好好叙一叙话,如今却自己先喝了个半醉。
祁风瞧出他心中纠结,便开口道:“靖之与前次分别时又有些不同了。从前的你不涉朝政,虽心中记挂萧恪,却不会为此伤神。”
“弟惭愧,让云扬兄看笑话了。只不过如今不比从前,我明知前路艰险,如何能放心让允宁一人去淌。不管将来如何,但求无愧于彼此,若真等到无可挽回的那一日再来后悔从前种种,那才真是晚了。总不能期待…有一日到了阴司地府还能再转世重来一回吧?”萧恪曾坦白了重生之事,贺绥不信神佛,重活一次听来惊骇,但他愿意相信萧恪并非信口雌黄,只是这样的天赐机缘并不是谁都能碰到,故而无论如何,贺绥都不愿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祁风闻言沉默了片刻后还是点点头道:“靖之向来胸有见地,你既拿定了主意,想来是斟酌已久的,我也不便多劝什么。你如今是掌握禁军的将军之一,萧恪手握朝中大半官员,但表兄稳坐储君位子多年,禁军中应当是有他自己的人在……如今陛下身子欠佳,保不准什么时候便有不测,靖之若想护佑心爱之人,禁军那边你还需多走动些。”
贺绥颔首,又再次道了声谢后道:“弟知道云扬兄能告知我这些已是仁至义尽,余下的便由我们自己去探好了。”
“嗯。那靖之今晚还要留宿我这儿么?前几天收到你的书信,我便命人打扫出了一间干净屋子。你若是急着回去,不妨先在我这儿散散酒劲,我去命小厨房给你熬完醒酒汤来,你喝了歇歇再回。”
祁风瞧出来贺绥心不在此便没有多拦,站起身时还伸手拉了人一把。
“有劳云扬兄了。”
“小事而已,别跟我客气。”
祁风亲自将贺绥扶去客房安顿好了才离开,不多时有仆役送来解酒汤。陈皮葛花熬制的汤水入口酸甜适口,当中加了些莲子,在陈皮香气化尽之后微微泛起一些苦味来,好在他白日里饮的酒不算太多,一碗下去倒是能很好醒神理气。
尽管屋内只有他一人,贺绥仍是端正坐在小榻上,眼神却是看向窗外天色。因是夏日,如今外面瞧着刚近黄昏,此时折返倒也算合适。
不知坐了多久,贺绥才起身拉开房门走出去,外面留候的仆役见状立刻转过身来招呼道:“爷有什么吩咐?都交给小的们去办便是!”
“不必麻烦。天色渐晚,我需在城门关闭前返回,烦请将我的马牵去庄子门前,我这厢去向你家主人告辞便离开了。”
那仆从应了一声,随后给贺绥指了去主院的路,末了又问了句:“爷可需要小的领您过去?”
“不必了,方才来时走过一遍,还记得路。”
“诶!那小的去给大爷牵马去!”
终归是贺绥今日毁了约定,便想着离开前去向祁风道个别。顺着来时的石子路向主院径直走去,一路上却不曾看到其他看院子和往来的仆从,连院门也没个把守的。许是和萧恪一起的日子长了,他们已习惯了事事谨慎小心。此刻见到祁风院中无人看顾,不由有些担心,便想着一并与人说了。
可刚一靠近主屋,一声压抑的喘息便从房中传了出来,贺绥立刻停住了脚步。
那声音还在断断续续传出来,纵使主屋门窗都掩着,却架不住院子寂静空旷,且贺绥又是习武之人,教寻常人更耳聪目明些,那声音便听得尤其清楚。依稀有些像祁风的声音,却让他不敢确信。
“别咬自己,院里没人。”
此时,房内传来另一个人的声音,较先前的更低沉喑哑些。而在这人说了话之后,先前的低喘明显有了压制不住的趋势。
贺绥并非不经人事,相反的,他对于这样的声音十分熟悉,但也因此,一时愣在了原地。
他知道祁风同那异族男人情意相投,但光天化日听到他们的活春宫又是另一码事,饶是贺绥已被萧恪锻炼得脸皮不是那么薄,此刻也再站不住了,转身便往院外走。
而房内金发的异族男人听到脚步声较远后,警惕的神色才收敛了起来,一面将祁风紧捂着嘴的双手拉开按在一边,俯身凑近了些低声道:“他走了,别怕。”
……
“吁!”贺绥策马回到侯府的时候还不算晚,天刚擦黑。好巧不巧撞上霍子溪正由梁砚秋带着,准备从旁边的巷子里往侯府的侧门去,他们名义上都是萧恪的亲随,论理是不能从侯府的正门进的。
二人听见声儿,齐齐停住脚步转过身朝贺绥行了一礼,待贺绥颔首后方准备朝侧门去,却被叫住了。
“你二人不必往侧门进了,虽我进府便是。”
梁砚秋闻言便携了霍子溪凑上前道:“谢侯爷。”
贺绥点了点头,将缰绳抛给赶过来的门房后便迈开步子往府里走去,梁、霍二人等他上了门前台阶后方提步跟上。
梁霍二人来侯府必然只能是来向萧恪禀事的,贺绥也不需要多问什么,只带着两人直奔主院去了。因为今日听了祁风的话,贺绥路上不由多问了句:“允宁召你入府是为何事?”
梁砚秋是和洪喜一道从王府挪过来照常伺候的人,自没有特意传召这一说,贺绥开口问的正是霍子溪。
上一篇:拒绝攻略后成了赛博男菩萨
下一篇:虫族之圣廷秘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