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三思啊 第26章

作者:雾十 标签: 古代幻想 轻松 权谋 穿越重生

闻时颂已经做好了下场的准备。

当然,前提是试探到了沈里对这件事的态度。

一开始闻时颂七拐八拐的给韩仆射设套让他下场,主要原因就是闻时颂当初听沈里的态度,他选择了尊重清河公主的选择。

怎么说呢,是沈里能够干得出来的事情,他就是这种无可救药的、总在考虑别人的傻瓜。

有时候闻时颂真的挺生气沈里这种谁都挺好的态度,有什么可对别人笑的呢?又有什么可关心、在乎别人的呢?但是有时候闻时颂又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沈里是这样的性格,他俩小时候才能勉强和平共处,拥有如今的未来。

就像月亮,他喜欢月亮在他身上倾斜而下的银光,又没有办法让月光永远只照在自己一人身上。

他的皇兄告诉他,你不能自以为是的对别人好,强行给别人并不需要的东西。

但如今看来沈里也并没有那么坚定嘛,闻时颂想,至少在他说清河公主的案件也许有转机的时候,沈里的眼睛是亮的,是充满了希翼的。

那他就没有做错。

也就没必要再遮掩什么。

当然,闻时颂也不是说他就非要对沈里好了,他凭什么要对沈里好啊?沈里都不领情的。他之前只是觉得,他和沈里之间的关系已经很糟糕了,完全没必要再因为他的插手而更上一层楼。如今也只是不用再有这方面的困扰了而已。

他真的不是要对沈里好,他只是想救下他皇祖母最心爱的养女!

太子的亲自下场,让如今呈现掎角之势的朝堂格局,立刻蒙上了一层非常闻时颂色彩的纱。

闻时颂的底色是什么呢?

那自然是永远年轻,永远斗争,永远不会让贱人好过啊!

当然,闻时颂在这里必须得强调一下,他进行的是对等报复,就像是一面镜子,别人是怎么对他的,他就是怎么对别人的。如果别人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问题,那他的行为就是没有问题。而如果对方觉得这很有问题,那这就是因果循环,是他们应得的报应!

东宫的左春坊当了替太子在朝堂上开口说话的那个人。

但不少朝臣却有志一同的看向了韩詹事,并携带着一脸“别装了,谁还不知道谁啊,想帮自家亲戚就大大方方帮”的表情。

是的,从这个姓上就能感觉到,韩仆射和东宫的韩詹事是亲戚来着。

两家的关系不算特别近,唯一的交集就是同出自五姓七望的韩家。虽然两位韩大人心知肚明事情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但在其他人看来就是韩仆射差点被赵家翻盘,只能临时摇人,摇来了自家亲戚倚仗的最大靠山。

不得不说,给太子干活就是有这点好,虽然太子殿下的性格比较捉摸不透,但他护短啊,绝不会让自己人吃亏。

就是韩詹事实在没必要如此遮掩,还让生性胆小的同事出来说话。

是的,如今代表东宫出来辩论的,就是那个看起来非常男妈妈,曾经对自己官场最大的梦想也只是给自家当了王爷的闻殿下当王府长史的左春坊。

左春坊*本名姓田,又被称为田春坊。品级不算高,职事官的官职仅是个四品官,但在朝中说话往往很有分量,因为他代表的是太子的意思。哪怕田春坊其实本质是个很社恐的官员,在自家战斗机一样的太子殿下的多年培养中,也形成了不错的口才。

他上来就旧事重提,把前朝那桩轰动全国的楚国公主案翻了出来。

也就是让博陵赵氏当今家主的祖父名扬大启的那一桩“光荣”旧案,赵老登的坟头草都几米高了,依旧有人记得他做下的孽。

具体发生了什么?往简单点来说,就是驸马通奸,被高龄产妇的楚国公主发现,气不过的与他在床上产生争执,驸马却在怒火中把楚国公主推下了床,还用脚踩踏了公主的肚子,导致公主流产,不治身亡。等驸马理智回归知道害怕之后,就畏罪潜逃了。

很显然的,皇室当时的态度十分明确,那就是缉拿驸马,杀无赦,甚至要连坐让他全家赔命。

这种事是个人都不太可能站在宛如畜生一样的楚国驸马一边吧?但是偏偏博陵赵氏不是,当时的赵家主看到了翻案的漏洞,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站在驸马那边,并真的帮他免去了死刑,全家也不用跟着满门抄斩。

赵老登切入的角度,首先一点就是当时的楚国公主并没有死,虽然已经因为流产陷入了昏迷,但毕竟还有一口气吊着,尚在人间。

那就不算打死公主。

虽然按照大启律法,只要伤害了皇室成员,就要按谋逆处置,但赵老登舌战当时的门下省群臣说,楚国驸马失手害死的只有公主腹中的胎儿,这孩子算皇室成员吗?或者说,他已经算一个人了吗?

一场诡辩就此展开。

田春坊会提这件事,就是因为博陵赵氏当年走的也是以情动人那一套。

他们诉说驸马与楚国公主感情甚笃,驸马的出轨是旁人恶意勾引,并无主观恶意的故意杀人,只是失手,并且出事后认错态度极其良好,伤心的日日夜不能寐。

田春坊以此类比:“在清河公主一事上也是一样的啊。清河公主与驸马感情甚笃,公主不是故意杀人,只是怒发冲冠下的失手,出事后她一力承担了全部罪责,没有丝毫的反驳,这样的认错态度,不比还畏罪潜逃的楚国驸马好吗?”

博陵赵氏被怼的哑口无言,因为这事确实是他们家办成的,甚至是他们这些年一直引以为傲的本事,如今面对过去的自己,他们也只能苍白又无力的说:“两件事情况不同,又怎能混为一谈?”

“哪里不同?”田春坊一副不吝赐教的模样,还摆了个请的手势,有请对方辩友回复他,楚国公主和清河驸马有何不同。

是死法不一样啊,还是死的地点不一样?亦或者楚国公主只是个普通人,而清河公主觉醒了血脉?

没关系,关于这点太子这边也早有准备:“当年博陵赵氏经手公主案时一力主张,这事到底该被定性为是驸马杀公主,还是夫妻之间的口角事。当时你们说的是,这是夫妻之间的感情问题,驸马和公主在拥有这个头衔之前,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人。那如今也是一样的啊。”

田春坊用了一模一样的话术,主张不应该把清河公主案定性为觉醒血脉者枉顾力量肆意杀害普通人,而是这只是小夫妻之间的感情纠纷。

他们在成为觉醒血脉者之前,他们也只是有七情六欲的人。被伤害了,自然会伤心。

老皇帝和朝臣频频点头,觉得田春坊说的很有道理。

历史的回旋镖正中眉心。

博陵赵氏戴上了痛苦面具,偏偏又无法反驳,因为那是他们的先辈不知道想了多久才好不容易想到的恶毒之言,角度十分刁钻,很难反驳。

田春坊最后总结陈词:既然两方是一样的,有例可循,那当初是怎么判的那位驸马,如今就该怎么判清河公主。

如果你们觉得自己判的没错的话。

那博陵赵氏还能说什么呢?自己打自己老祖宗的脸吗?

至于当年是什么结局,也是很简单啊,驸马没死,博陵赵氏一战成名,人人都称他们秉公执法,一心为民。

所有朝臣最终齐齐看向了龙椅上的皇帝,等待着他的圣裁。

沈里坐在显德殿内,和一猫一狗一起眼巴巴的等着闻时颂:“所以呢?你们成功了吗?”

他只恨自己这个时候什么都做不到,在朝堂上几乎不认识什么能帮到闻时颂的人,甚至连敲敲边鼓都做不到。

他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他在北疆当大将军的阿姊沈青起。

可先不说这事会不会给阿姊带来麻烦,只说他阿姊非常愿意帮他,并不觉得麻烦,可她人在北疆,鞭长莫及,等沈里临时修书一封,再等阿姊传回解决办法,清河公主的下一世大概都已经一岁了。

以前沈里总觉得当个咸鱼挺好,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他可以是个咸鱼,但他不能真的是个毫无本事的咸鱼。

否则这种时候他就只剩下了焦虑又内耗的等待。

尤其是在闻时颂黑着一张脸走进大殿的时候,沈里从没有那么难受过,不只是因为他以为结局并没有改变,也因为他在这件事里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他想帮到闻时颂。

很奇怪,明明一开始刚穿过来的时候,沈里只想离这个崆峒太子有多远算多远的。

可如今看着穿着从省服的对方,沈里的眼前却会无数次的闪回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白幡频晃的灵堂,以及明明看起来只是冷硬着一张少年意气的脸庞,却仿佛整个人一碰就碎的闻时颂,他正轻声对他说,从今天开始,我就没有任何家人了,里里。

不,沈里想告诉他,你不是什么都没有,你还有我。

一如这一天,沈里慌乱上前,对闻时颂展开乱七八糟的安慰:“怎么了吗?别怕,我我我这就给我阿姊写信,我可以去求太后,我还可以再和韩仆射的妻子王夫人谈谈,我……”

“对不起,是我没用。”闻时颂看起来真的懊恼极了,他从不做无把握之事,也只想在事成之后再和沈里通知结果,但之前还是太过得意,功败垂成。

“我理解的,清河姨姨也理解,这不怪你,你已经做到了最好,清河姨姨本、本也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死?”闻时颂一愣,一双狭长的眼睛里写满懵逼,“谁和你说她会死了?”

沈里也是一愣:“啊?”

所以,你们还是成了?

那肯定是成了啊。

虽然韩仆射很没用,可他在战队方面的才能永远不能小觑。

在关键时刻,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响应太子的,是的,即便之前没斗过博陵赵氏,韩仆射也并没有就此心生退意,摇摇摆摆又重新稳了回来,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为了一个儿子的官职,值得和五姓七望中的博陵赵氏开战吗?

韩仆射的回答是,值啊,这可太值了。

首先,博陵赵氏的势微已经很多年了,韩家根本没什么好怕的;其次,如果赵氏真的垮了,韩家反而能因此大涨声望,对家族更有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以韩仆射多年和老皇帝打交道的经验来看,他未必就真的对自己的妹妹如此无情。

至少皇帝不会对年事已高又有头疾的太后彻底无情,看着已经病糊涂的母后一遍遍的追问他,清河在哪里,我的清河在哪里,皇帝其实也是有些于心不忍的。

也是在试探完老皇帝的态度之后,韩仆射才雄赳赳气昂昂的下了场。

当年在楚国公主的案子里,起到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呢?是当时的皇帝对楚国公主的态度其实并没有很在乎。而如今的关键是,虽然老皇帝对清河公主的态度也不算很好,可他在乎他年迈的老娘啊。

所以,他们肯定会赢。

只是,闻时颂垂头,不甘的对沈里说:“清河姑母不会死,但他们竟然不允许把她无罪释放,还要把她软禁在越王府。”

沈里:“……?”所以呢?你刚刚一进门在失落个什么劲儿啊?

闻时颂的生气看起来是如此的真情实感,他真的觉得他还是没有做到最好:“那可是年久失修的越王府,让姑母住在这种地方,也亏他们想得出来!……还不允许带太多人进去伺候,滚灯大概还要和我们住一段时间……连厨子都只有一个……”太子殿下举了很多他觉得很过分的例子,然后才对上了沈里微妙的眼神,“怎么了,你这是什么表情?”

沈里正瘫坐在椅子上,一边因为清河公主的命总算是抱住了而松了好大的一口气,一边心累的对闻时颂挥了挥手:算了,和你们这些封建阶级说不清楚。

作者有话要说:

*左春坊是东宫一个机构的名字,比照着三省六部中的门下省而设立。实际长官应该叫……左庶子_(:з)∠)_是的,庶子,就叫这个官名,未免大家误会,所以就采用了左春坊的叫法,望周知,么么哒。

*这个被驸马踩踏殴打流产而死的公主,历史上是发生过类似的事情的,和文中描述的不太一样,但真的存在过这种例子,而这个驸马最后竟然真的没死成(虽然是因为正好赶上大赦天下),服了。

第33章 入主东宫第三十三天:

在这个清河公主案被迅速解决的早上,太子闻时颂刚从光大殿里醒来,就已经对这个早上有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规划。

上朝,喷傻逼,顺便投桃报李帮韩仆射解决他儿子的工作问题;

下朝,和遛完狗的沈里一起吃早膳(或者用沈里的话,早午餐?),顺便听沈里夸他;

等吃完早膳,他就要在显德殿开始一天的忙碌了,沈里可以在旁边的软塌上窝着,看看话本啊,给狸奴梳梳毛发啊,顺便再夸夸他……

一切听起来都是那么的合理与完美,让人对这个高效的清晨充满向往。

但那已经是两个时辰以前的事情了,上述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发生,除了上朝和批改奏疏的部分,闻时颂至今没有看到沈里。

按照以往闻时颂的性格,他只会什么都不说,把不爽埋在心里,然后开始折腾全世界。

但如今的闻时颂觉得自己不一样了,他也说不上来哪里不一样,大概是沈里给上次专门等他回来一起吃饭给的底气吧,他如今也终于能直接问:“太子妃呢?”

洪梁都颇为意外,他本来还想着找个合适的时间拐弯说一下呢,没想到太子学会自己问了,感动的洪梁恨不能去先后和先太子的坟前好好哭上一场,一边内心哗哗感动,一边赶紧着说:“殿下今天去太极宫看太后啦,本来是想等着您下朝之后一起吃个早膳再去的,但……”

今天太子殿下下朝又有一点点迟,沈里实在是有点等不及了。

闻时颂在内心激情辱骂傻逼朝臣一刻钟,表面上也只是风轻云淡的点了点头,表示他知道了,然后就起身去看奏疏了,看也没看桌上的早膳一眼。

事实上,闻时颂回来时间,也就比沈里出门的晚了没一会儿,此时此刻沈里还在前往太极宫的路上。

清河公主的事情以超乎沈里想象的速度和结局收尾了,他也就终于敢去看太后了。

带着清河公主亲笔写的家书一起。

老太后的糊涂病还没有好,但身体倒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