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霸靠签到系统养夫郎 第17章

作者:晟归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系统 日常 穿越重生

赵岁岁心思灵,在旁看了一会儿便隐约有了些想法,无论是做活做事都自有其技巧, 翻来覆去总归不过是那么几步。赵岁岁以前看过他爹杀鸡,好像是要给赵年年炖鸡汤补身子,对肉类的渴望远远战胜了对血腥场面的惧怕,他爹杀鸡时他就坐在房檐下面, 一边掰着苞谷粒子一边忍着饥饿看完了全程。

割喉放血拔毛……说来说去都是这样, 至多只在顺序先后中存在着些差别,夜里睡了梦里似乎都充斥着独属于鸡汤的香气。

他还从没吃过鸡肉呢, 没想到竟马上就要吃到兔子了。

想到这里,赵岁岁的眸子便不自觉地弯了起来。

他脸上被癞子掐出的红痕已经淡去了不少, 不仔细观察几乎看不出来, 身上的伤口也逐渐结痂愈合,虽然仍是早起晚睡忙忙碌碌的,但日子却要比过去充实上太多。

每一天、每一刻都充满了盼头。

赵岁岁不再耽搁时间,将盆子放下便径自进屋收拾起来, 自他来后戚家的院子每日都是干干净净的, 大小家具俱是一尘不染,灶房里的那些装着油盐酱醋的瓦罐坛子也都被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了其应在的地方。

兔子在后世可有着不少吃法,但戚家有的调味料有限,村人做菜都大同小异,反倒是镇上县里存在着不少特色花样。毕竟村里的大多数人家连最基本的填饱肚子都难, 每天每顿做多少米面都恨不得拿个小秤细细称过,糊了几粒米都能心疼上好几天去,在日常温饱都没解决的前提下就敢用珍贵的粮食去钻研美味的人虽然也有,但到底还是少数。

村人做肉基本都是炖汤,逢年过节或者遇到什么喜事当然另说,就连鸡蛋也是同样——几个鸡蛋炒了煮了总共就那么大几块,家里人多的一人一筷子还没尝出来什么滋味就已经吃进肚了,炖成了汤却能熬出满满的一大锅来,孩子再多也能挨个分上一碗喝上几口。

他们家倒是不需要这个,他们家里总共就只有三个人,吃喝都要随意一些。

赵岁岁提起装着田螺的木桶,将桶里的水换了一轮,沉淀了两日田螺倒是将泥沙都吐的差不多了,戚桐这两日时不时地就要蹲到桶边看上几眼,眼巴巴地盯着盼着戚长夜将它们下锅。

桐哥儿还以为今晚就能吃到田螺了,可惜他的期望注定要落空,毕竟家里多出了只兔子,赵岁岁却相信桐哥儿只会更加惊喜,毕竟这可是实打实的肉。

他捡了几个树莓用盘子装着,进到屋里给戚桐送了过去。

这样的日子实在太难得了,赵岁岁不是第一次感慨,但他仍旧抑制不住地反复去想,总觉得这样的生活像是场梦境一般。

可以自己去决定一些事情、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想今天吃米还是吃面、不用再每日都畏畏缩缩地朝着阿奶要灶房门锁的钥匙、不用担心在灶台前忙的满头是汗时猝不及防对上警惕凌厉的怀疑视线。

他第一次拥有了决定的权力。

桐哥儿给自己编了两双草鞋,见赵岁岁忙碌也想帮他分担些活,但他年纪太小很多事都不方便做,想来想去便想学着赵岁岁的样子编个竹篮。

只不过他白日里却一不小心被没处理干净的竹篾划伤了手,鲜血立时流淌下来,赵岁岁被他吓了一跳,伤口不算特别严重,却也还是仔仔细细地给人包了起来,说什么都不肯让人再出来干活了。

戚长夜将兔皮单独收着,一斤多的兔子则被他剁成了小块,现在做饭仍有些早,他便将院子清理干净,将装着兔肉的盆子放在一边,自己则是打水进屋简单洗了个澡。

这几日戚家用水飞快,毕竟他们洗澡洗衣都在家里进行,哪次都得费上大半缸水去,很多村人喜欢直接在河里洗澡说不定也有不想挑水的原因在。戚长夜边洗边想着事情,想到昨日他们回村的路上已经托了戚三帮他留意下哪家有狗,戚三为人爽利心思也灵活,和村里的不少汉子都交情不错,村里的事情托他去办要比戚长夜自己乱撞要方便上太多。

等有了狗,赵岁岁他们无论是出门还是在家戚长夜都能放心上一些。

他自己要是想进深山身边最好也应该带上两条。

洗完了澡浑身清爽,戚长夜简单擦了擦身上的水珠,戚大伯先前拿了不少东西过来,都是些农家园子里常种的菜。他这人倒也用了些心思,挑的都是能放上一段时间的,单是这些菜就够吃个三五日了,何况戚长夜还能时不时地进山里弄些东西加餐。

今日签到送的是一包生菜种子,共二百粒,倒在掌心几乎感受不到什么重量,这次他倒是没像先前那些芸豆种子一样交给赵岁岁——主要是隔三差五就给这么点种子也实在是太引人怀疑了,还不如等他攒上一段时间等数量多点一起交给他。

况且全依着系统给的种子种植也不是回事儿,农家人都会自留菜种,镇上也有店铺售卖这些,不过戚长夜不太会挑选种子,只隐约知道要挑粒大饱满的,戚长夜想着等过些时间和赵岁岁一起去镇上看看。

他身上的水渍擦的不是很干,尤其是那一头长发,刚穿过来时实在是不太习惯,甚至想借着受伤的借口一剪刀剪了,但转念一想反正早晚都是要适应接受的,最后还是留了下来。

长发被用根布条简简单单地绑在了脑后,湿湿嗒嗒地往下坠着水珠,身上的水汽在阳光下走上几圈就蒸发干净了,发间的水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干透的。赵岁岁提着个木桶从灶房里面走了出来,一眼瞧见他正蹲在院墙下面思索着什么,他甚至见着戚长夜伸出手来在墙面上敲打几下,似乎是在试探这面墙的结实程度。

赵岁岁想说这样湿着头发容易生病,就算仗着自己身体强健也仍旧不是很好,况且他还将头发束在了脑后,这样一扎就更不容易干了,即便是外面干了头发里面也仍湿润着……赵岁岁想去找块干布帮他将头发擦干,又担心这样的动作太……

“你说我要是在这面墙上打出个洞,穿根竹管引水进来如何?”戚长夜突然问他。

“——引水?”赵岁岁猛地回神,条件反射地重复了遍。

戚长夜转过头来:“对,引水。”

“泉水离我们院子的距离并不算远,这一路上也没有什么阻碍,刚巧这附近生长着片毛竹林,可以将竹子做成竹笕引水。”

起初赵岁岁还不是很懂,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他仔细地思索了会儿,越想越觉得这办法可行,不过他不是很赞成直接打穿墙面的想法,总觉得好端端的外墙被破开口子便不结实了,村里老人也说那样就会不聚气了。

况且他们这地方本就离山脚太近,遇见蛇虫鼠蚁的可能性也要比村里大上一些。

戚长夜想了想,遂也放弃了这个念头。

他也就是想想而已,就算想打他手里也没有合适的工具,依照这外墙的破旧程度只怕刚一开工就彻底塌了。虽说这房子要比冯大河家好上不少,但冯大河家一直都有人住着,他这里却中途空置了那么长的时间,老人常说房子一旦没人住了就会迅速老去,戚长夜早就想着等有了银钱就将这房子好好翻整上一遍了。

他习惯了在家随时都能接到水的现代生活,考虑问题时也不自主地往这方面想,打洞的念头虽然没了引水的想法却已经构思了好几天,这几日戚长夜每次上山打水时都在有意观察着地形,本身他就对这方面非常敏感,闭上眼睛几乎能模拟出从戚家院子到山泉处的每一步路,这么一会儿光是路线方案就拟定出了好几种来。

戚长夜能语气平静地对赵岁岁说“活什么时候都能做,没必要这么着急”,落到自己身上却想到便做说干就干,全然看不出一点劝人休息时的态度。

他同赵岁岁说了晚上的兔肉,由于家里调料不全的缘故也没选择什么太过复杂的做法,赵岁岁也是在灶台前忙活惯了的人,心思灵敏一点即通,很快就点起了头。

虽然他心里仍旧有些担忧,毕竟是第一次上手做这样难得的食材,要说他内心毫无波动那肯定是假的,戚长夜已经去柴房取了刀锯,“别紧张,弄不明白就放在那里等我回来。”

赵岁岁赶忙摇头。

没有什么弄不明白的,他六七岁时第一次进入灶房忙一大家子的饭时也是自己摸索着学的。

戚长夜的神色柔和了些:“嗯,不用担心,我会看着天色早些回来。”

竹子这东西看似不怎么样,实际上却颇具重量,搬运竹子绝对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尤其是林子里的毛竹根根都又粗又高,拖一两根回家做竹弓削竹篾倒还可以理解,要是做引水的竹笕就完全没有扛回来处理再搬回山上的必要——那纯粹是吃饱了撑的没事闲的,有那来回折腾的功夫都能耕出两亩地来了,戚长夜准备全部都在山上完成。

他与赵岁岁打了声招呼,带着他的那些工具,径自出门上山去了。

第27章

赵岁岁将从灶膛里掏出来的柴灰拎入了后院, 草木灰在村里可是珍贵的宝物,既可以当做肥料又可以代替皂荚洗衣,甚至还能用来止血, 家家户户都会将这些柴灰仔细收集起来, 无论是哪户人家房里都囤着一大筐。

掏这东西看似轻松,实际上也需要些技巧,这东西轻飘飘的要轻拿轻放, 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扬到身上吹到地上。赵岁岁小时候第一次做这些事时还什么都不懂,那时候他也不会判断灶膛里的火星子到底有没有熄透,读书人里有个成语叫死灰复燃,他直接被燎着了身上的衣服, 好在火苗不大往地上一滚就熄干净了, 也是因此赵岁岁被吓得好几天都没敢再进灶房。

他被烧两下倒没什么事情,要是将屋子点了将粮食毁了那可才是真的完了。

做完这些, 他又去园子里看了看新翻出的地,眼前地里还没种什么东西, 戚长夜带回来的黄瓜秧和紫苏正一左一右地遥相对望着。赵岁岁摸了摸地表, 回身进院子里舀了小半桶水,这几日一直都没有下雨,少浇一点倒也无妨。

那几颗大葱也分别浇上了些,由于它们正处于开花打籽的阶段, 赵岁岁倒没给它们挪动地盘, 几个大葱花似乎又长大了一圈儿,赵岁岁轻轻摸了摸葱叶,带着他的小木桶回到了院中。

戚长夜有个非常不错的习惯,秉承着“来都来了怎么也得顺点东西走”的态度,戚长夜每次上山从不空手, 就算是去打水也背着竹弓,就算是没什么收获也要顺手捡点树枝回家晒干充作柴火,再不济也要挑根大小适中的竹子扛回家里,平时就这样放在院子里晒着,等晒的差不多了就能加工一下做些东西。

削几根竹箭啊、砍几段竹节做几个杯子啊、削些竹篾方便赵岁岁平时编些东西啊……反正总归是有用的上的地方,家里备着用的时候也不用上山现找。

戚长夜每次都不多拿,愚公移山一般一次带回来一点,那点负重对他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就算是当前用不上也无所谓,先在家里囤着放着,反正山脚戚家院子够大,多少东西都能放下。

赵岁岁将木桶放回原处,院子里的一些树枝已经晒的差不多了,赵岁岁便想着将柴劈了好将它们收进柴房,免得放在院子里面占着地方。刚来到戚家时赵岁岁就被戚家柴房里的柴火惊了一下,码的整整齐齐不说,比赵家的柴火还要多上一倍,不过戚家消耗也快,单是每日烧饮用水的柴火就够一些普通村人热好几顿饭了。

不过等他去取柴刀时才反应过来院里的劈柴工具已经被戚长夜一起带走了。

赵岁岁只能暂且搁置下这个念头,转而去看晒在簸箕里的蘑菇。戚长夜在第一次上山时一并采了些回来,只是他对蘑菇的了解不多,只挑着自己认识的摘,耽误的时间不少摘回来的数量也很有限,一个大些的簸箕就足够晒了,现下倒也可以收起来放好。

晒干的蘑菇能存放上很久,到了冬日也是门吃食,他们村子在大燕朝的北部,每年冬天都格外难熬。

戚家没有布袋子,赵岁岁便将先前戚长夜买米面时粮铺给的袋子找了出来,这些东西他都不舍得丢,洗过之后仔仔细细地叠起来收好,如今正好到了用上的时候,他正往里装着蘑菇,门前突然传来一声响动。

是有人在叩门。

赵岁岁心里一紧,拾了根棍子屏住呼吸靠近门边,门外的人叫了一声:“老五在家吗?我是戚三。”

戚三前日刚来过院里,赵岁岁仍记得他的声音容貌,听了声音他倒是稍稍放松了些,但也依旧没有要松开木棍的意思,也没有去开院子的大门。

“戚……戚大哥出去了,有什么事吗?”

他没说戚长夜去了哪里,也没说人是什么时候走的什么时间回来,戚三同样没有多问,得知人不在就准备回去:“没什么大事,等他回来你和他说上一声,他让我打听的狗有着落了,让他有空去我那一趟。”

“还有就是明天早上和大伯一起去镇里的事儿,大伯同王叔约了牛车,明早让老五直接到村口上牛车就行。”戚三交待了一声,没有多留直接走了。

直到门前彻底捕捉不到一丝声音,赵岁岁才终于放下了棍子,他现在是不怎么怕戚长夜了,但对村里的这些人也依旧戒备陌生着。他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这一打岔又过去了不少时间,瞧着天色快要暗淡下来也顾不得去惊忧害怕,急急忙忙洗净了手,进到灶房里引火烧柴忙起那只被戚长夜带回来的兔子。

清洗切块等活戚长夜已经提前做完了,赵岁岁便往锅里舀了几大瓢凉水,回忆着早年见过的赵母炖鸡肉的样子和戚长夜临出门时与他说的那些做法——先将切好的兔肉下入锅中,又切了些姜片一并扔入锅里。

姜是戚长夜去镇上买米面粮油时顺手买回来的,戚家的园子里倒是也种了一些,不过姜不耐寒,没人打理也没能顺利地存活下来。好在这东西可以久放,戚长夜一次买了不少,赵岁岁也盘算着在园里分块地出来重新种上。

生姜料酒是给肉焯水的必备之物,戚长夜在镇里没见着料酒这东西,便让赵岁岁直接拿米酒代替了,原主时常喝的大醉伶仃,家里倒是还留了些酒,如今正好可以用上。

等水烧开的功夫赵岁岁又去取了葱蒜过来,待水煮沸撇去浮沫,将锅里的兔肉捞出放到一旁用清水冲净,他往锅里舀了些油,等油热了再将那些切好的姜蒜倒进锅里,这过程中一不小心捎带进去了几滴水珠,大铁锅里顿时炸响开来。

铁锅太深油点没能崩出来,他又往里放了两片八角香叶,这些东西价格实在昂贵,赵岁岁放时心疼极了,待到锅里炒出香味时重新将兔肉倒回一并翻炒起来。

浓烈的香气自锅中蔓延而出,赵岁岁不禁深吸口气,即便他中午吃了不少东西却也仍旧被这股肉香勾出了馋虫。

兔肉表面被翻炒出了金黄的色泽,赵岁岁重新倒了些酱油酒等调味品进去,他甚至往里面添了一点点糖,这是戚长夜让的说什么加糖提鲜,赵岁岁不太理解他的意思,但也仍旧非常听话地加了进去。

他在心里估算了下时间,等炒的差不多了就往里倒了清水炖着,一偏过头就见着桐哥儿也被这股香气给勾了出来,眼巴巴地站在门口盯着锅看。

赵岁岁不由莞尔,这种时候竟有些庆幸多亏戚家住的偏远,这要是在村子里面只怕现在门口早就围满了小孩了,连带着大半个村子都要议论猜测他家到底做了些什么。

赵岁岁摸了摸桐哥儿的头,蹲下身子用炉钩挑了几根木柴出来,转成小火慢慢炖着,边削竹篾边同戚桐一起守在院里等戚长夜回来。

夕阳和煦天色晴暖,泛着凉意的清风轻轻柔柔地吹打在他们的身上,锅里的炖肉咕嘟嘟滚着热气,赵岁岁拿了几个馒头热上,只觉人世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时光。

---

次日一早,戚长夜便背着个背篓到了村口。

村里有户姓王的人家,王老头当年和戚老汉一起逃难过来,某次进镇卖柴火时被人蒙骗,低价买了头病牛回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卖牛的喂了什么东西,小牛在镇里时瞧着还挺活泼精神,到家以后却开始病恹恹地半死不活起来。王老头急的满嘴是泡,头发也大把大把地掉,村里人都笑话他偷鸡不成蚀把米贪小便宜吃大亏。

王老头买牛花了全部的身家,连逃难时藏在里衣里的一小块碎银子都咬牙掏出去了,结果却落得了这么个下场……老头又挨个村去给牛请郎中,这附近也没有专门的兽医,也不管人吃的药材牛能不能用,晚上睡觉都不回屋了,扯了个毯子直接躺在牛棚里面,生怕哪天早上眼睛一睁伸手一摸发现身边的牛断气息了。

那段时间可把老头折腾走了大半条命去,谁承想这么提心吊胆了一个多月……小牛竟然真的活了下来!

王老头坐在地上就开始哭,戚老汉在旁拽了半天都没拽起来,十里八乡各路神佛求过的没求过的都谢了个遍,后面又仔细养了小牛许久,直到确定牛是真的好了才靠着这头牛做起了来回接送村民进镇的生意。

来回一趟需要两枚铜板,并不算贵,但村里的大多数人仍舍不得出,戚大伯已经提前与人打了招呼,他到的也要比戚长夜早上一些,见着戚长夜过来忙冲人招手:“小五,这边。”

牛车旁的汉子也同他打了声招呼:“戚五哥。”

这汉子是王家的老三,名叫王丰,比赵岁岁还要小上一些,偶尔会替他爹分担赶车的活计,此刻正帮着个妇人往牛车上搬运东西。

戚大伯脚边也有个偌大的背篮,想来是准备着带到镇里卖的,戚长夜跨上牛车坐到他身侧,“大伯早,丰弟早。”

自见着戚长夜过来就不再说话的妇人闻言偷偷瞥了戚长夜一眼,像是没想到这村霸今日会这么好说话。

以前戚五在村里可是从来都不搭理人的,就连路上遇见了戚家的人他的态度也好不到哪儿去,没想到今日竟然转了性子,但即便如此妇人也依旧不太敢主动同他搭话,连坐在人的身侧都畏畏缩缩战战兢兢的,悄悄朝侧面挪了不少。

王丰自己也同样惊讶,他和戚五也不太熟,只是人都过来了也不好当做没见着般,打完招呼便不再言语了,牛车上霎时安静了不少。

牛车就像是现代的班车一样每日都有着固定的发车时间,戚长夜在车上等了一会儿,又等来了两个哥儿和一个妇人。

哥儿们各提了个精致的竹篮,里面约是些布料一类的物品,戚长夜无意窥探别人的隐私,余光扫了一眼就略了过去,不过倒是想起了赵岁岁给他缝的那些衣服,赵岁岁的手艺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妇人则提了一大篮子的鸡蛋,许是怕一路颠簸给摔碎了明晃晃地捧在怀里想看不见都难,篮子里垫了厚厚的稻草,应当是攒了不短的时间。

牛车上的空位有限,人多了牛也拉不过来,王丰见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启程离开,戚长夜则同戚大伯轻声交谈起今日的安排。

第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