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晟归
想去卖货当然要趁早, 晚了便占不到什么好位置了,戚大伯带的都是自家种的蔬菜,今天早上摸黑现摘的, 现在还水灵灵的正翠嫩着, 等蔫了干了就卖不出去了。
蔬菜尚且如此,树莓更好不到哪儿去。
由于车上仍有其他人的缘故,两人倒没说的太过仔细, 虽说这也不是什么需要背着人的事情,但也没必要平白无敌地拿自家事情给人充作谈资——尤其是家里哥儿的事情。
戚大伯只同他约了个集合的时间和地点,等各自的事情都办完后再一起汇合,他们两个的交流内容相当简单, 以至于侧着耳朵听着他们谈话的几个妇人哥儿都没太听懂。
这次的牛车倒没有上次那么颠簸, 或许是因为道路的缘故,虽然杨溪村到镇上的道路也没好到哪儿去吧, 但和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的冯家村比到底还是要好上一些,且这牛车也是专门用来往返拉客的, 王家汉子将车赶的极稳, 不至于像上次那样过一个坑能直接颠进筐里。
戚长夜与戚大伯交谈时另两个哥儿一直在偷瞄着他。
他们的动作非常隐蔽,生怕自己的目光被村霸注意到,不过戚长夜对这方面本就敏感,只不过是懒得回望过去吓他们一跳罢了。戚五连戚家的人都不太熟悉呢更不用提村里的其他百来户人家, 他能觉得面熟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这些哥儿妇人更是一个都不认识,站在他面前他都叫不出名来。
他不认识人家对方却认识他,整个杨溪村就没有不认识戚长夜的,就算是有在见着他的身高长相后也能反应过来了。由于他也在这架牛车上的缘故,起初牛车上的气氛非常拘谨, 不过许是后来见他一直都没什么反应,也可能是这段进镇的路程实在是漫长无聊,几个哥儿妇人最终还是轻声说起话来。
戚长夜则在一旁闭目养神。
他们特意挑了某个衙役不当值守城门的日子——就是那个雁过拔毛见着好东西就要抓上一把的,哥儿先前去镇里卖绣好的手帕发带时被抓走了一大把,哪怕事情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他想起来还免不得肉痛,后来甚至将绣的好的贴身藏在了身上,毕竟对方总不能朝他身上上手。
帕子发带能藏,鸡蛋这种就实在是藏不住了,一众村民记他的当值时间记的甚至比他本人都牢,哪天进镇碰见他了背地里都要大骂上半天。戚长夜倒完全没想这些事情,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些衙差的当值时间,牛车晃晃悠悠地往前走去,等到了镇门口时他才骤然听到一个妇人的骂声。
“呸!这狗东西今儿怎么来守门了!”
“你小点声儿!可别让人听见!”另一个妇人急忙碰了碰她。
戚长夜睁开眼睛,顺着戚大伯的目光望了过去,城门口站着个精瘦的汉子,正懒洋洋地靠在那里打着呵欠。
有个哥儿背过身去,已经开始往身上塞起东西了,戚大伯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任谁见了会明抢自己东西的人表情都不会太好。
来都来了,都已经到了城门口了总不能再临时折返回去,戚大伯的这些蔬菜也不宜久放,只能硬着头皮往入口处走。况且他和戚长夜今日进镇都是有正事要办,总不能为了这么点东西耽搁了改户籍这种大事,就算要被抢些东西戚大伯也只能咬牙认了。
他拿的都是大院里的菜,并不属于他自己,卖出了银钱也是要全部交给戚老太太的,戚大伯至多只能拿上三五文钱的辛苦费。
不只是他,大院里无论是谁都是一样,要是卖菜的钱归了个人这院里的人或事就早该乱套了。戚大伯拿的菜都是有数量的,家里住着这么多人整日在院子边上来来往往,就算没人会刻意盯着哪里被摘了被采了也都有数,过会儿要是被拿了菜走……戚大伯还得自己出钱将少的菜钱补上,此刻脸色能好就怪了。
守城的守卫见有人过来顿时来了精神,摇摇晃晃地站起了身,一副吊儿郎当的惫怠模样,看着确实不太着调。
不是所有人在见着这人后都准备继续进镇的,卖鸡蛋的妇人满脸为难,进镇吧要被抢走好几个蛋她心疼的厉害,不进又已经花了一文钱的车钱,今儿这一趟就真的白来了,在边上犹豫了半天也没拿定个注意。
“要进城啊?过来,上这儿排着。”守卫眯着眼睛拿开椅子,狭长的眼睛盯着戚大伯身后的背篓。
不过他没能看上几眼,余光一扫便瞥见了戚大伯身后的戚长夜,守卫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后露出一个笑来。
戚长夜看向他:“好久没见,今天是你在守城门啊。”
“是啊,还真是好久没见着戚老弟你了……本来今儿个是小周当值,明天才轮到我,不过我明日有些事情,临时找小周换了一下。”守卫漫不经心道。
戚大伯看了看面前的人,又看了看戚长夜,脸上的表情掩都掩饰不住,显然没想到这两人竟然认识。
——这人确实同原主认识,只不过是酒肉朋友没什么真心可言,喝酒吃肉时都是过命兄弟,真遇见事儿了跑的比谁都快,这样的“朋友”原主还有不少,这段时间戚长夜已经将原主的交际圈梳理干净了。
戚长夜递过去了两枚铜板:“昨日进山摘了些东西,趁着天早进镇卖了,劳烦陈兄行个方便。”
陈姓守卫笑眯眯地将铜板接了过去,“应该的,应该的。”
戚长夜又递了一包树莓过去:“一点山货,尝个新鲜。”
陈守卫看了一眼,不由得惊叹起来:“这东西可难弄啊!”
戚长夜点头:“所以才急着进镇,耽误了时间就不好卖了。”
他本就没想着要为难戚长夜,如今见人这么识趣更没了要拦他的理由,守卫朝后摆了摆手,到戚大伯那儿也没多问,戚大伯一脸不可置信地跟在戚长夜的身后进了城门,后面的哥儿反应极快,见状也急急忙忙递了枚铜板过去,还不忘补充了句:“我们是一起的!”
戚长夜没拆穿他,权当自己没有听见。
哥儿带的绣品已经藏进了衣服里面,竹篮里只余了零星几条,守卫瞥了一眼,见没什么能拿的也没当回事,转眼间哥儿就已经步履飞快地跟在戚长夜身后过了镇门,余下几人的反应则要慢了一步,面面相觑地看了半天,心里都有些懊悔。
戚长夜走了几步,微微回头看了那守卫一眼。
陈守卫正两指捏着个树莓往嘴里丢,并未注意到他的目光,戚长夜似是在思索着什么,片刻后又收回视线,一侧的哥儿怯生生地打断了他的思路:“那、那个……谢谢你啊。”
戚长夜与戚大伯一同看向了他。
“没事。”戚长夜道。
他的态度有些冷漠,甚至有些不近人情,这让对方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怎样接话,哥儿咬着唇犹豫了瞬,从身上抽出了条绣工精致的帕子:“这个送给你。”
戚长夜:“?”
戚大伯的视线在对面人身上转了一圈。
“不用了,你收着吧,我和大伯急着去找位置。”
哥儿也不是第一次来镇上,知道市集里的好位置就那么多,刚刚他们已经在镇门口耽搁了一段时间了,也不好再与人多说些什么,只能站在原地看着人离开。
“那也是郑家的哥儿,村子西面的那个郑家。”戚大伯为他介绍起来。
郑姓是杨溪村的大姓,村子里几乎半数以上的人都是郑家的人,他们可不像戚家这样分个家都困难,其中的复杂的亲戚关系外村人一时间很难捋清。
戚大伯带的都是农家最常见的蔬菜,要去官府专门划分出的区域售卖,戚长夜倒没想着直接撂地摆摊,但他们到的时候天色还早,镇上的酒楼茶馆还没开门,他便也随着戚大伯一起到了市集里面。
他们去时已经有些晚了,戚长夜见着守卫身侧那个装着凭证的箱子里已经空了大半,在这儿摆摊又要花上一文铜板——实际上是三文钱,不过有两文是凭证的押金,等离开时交还凭证是可以拿回来的。
戚大伯不知道戚长夜对这些了解多少,不过仍旧是非常细心地给他讲述着,他的确是个非常淳朴的农家汉子,连哪个位置最惹眼哪个位置更偏僻哪个地方日头起来时晒的人都不愿意过来都讲的明明白白的。
这都是他们常年卖菜卖出的经验,日头晒些倒也无妨,人都能撑,可摆在地上的青菜在那样炽烈的日头下直晒上一会儿就不水灵了,要租那几个位置必须得自备个能给摊位遮挡阳光的东西。
戚长夜听的也非常认真。
坊市门口的衙差他不认识,不过戚大伯也很顺利地从对方手中拿来一个棕黑色的牌子,应当已经有些年份了,牌子右上角缺了一块,像是被什么东西给磕出来的,木牌上甚至有些被盘出来的包浆。
他们很快就到了租好的摊位前,直到这时戚长夜才知道戚大伯背篓里的叶子是何用处,先前他就瞧见了戚大伯背篓里的卷起来的荷叶,当时戚长夜还有些纳闷儿呢好端端地从村里带荷叶过来干嘛,戚大伯动作飞快地将一片片荷叶展开平铺在地上,戚长夜也帮着搭了把手——原来是蔬菜直接放到地上难免脏污,他们又不像其他人能找块布料铺在地上垫着,布料那么昂贵哪舍得用来做这种事情?只能摘了干净的叶子垫在下面。
这周围有不少人都这样做,绿油油的一片看着也惹眼。
“什么叶子都行,铺地上瞧着也能干净一些,要是赶上雨后地上到处都是泥泞脏污,带的菜根本没法直接往地面上放。有时候会遇到那些要将东西包着带走的客人,也不至于手边什么东西都没有。”戚大伯叮嘱道。
戚长夜点头,换他自己未必能第一时间注意到这种小地方,不由深觉这世上还有不少需要他慢慢学习的东西。
第29章
戚长夜陪着戚大伯卖了会儿菜。
这世间的物品多是数量多了价格便少了, 家家户户都能种上一把的东西根本就卖不出价格,戚大伯在旁吆喝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吆喝来了一位客人。
这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 穿着一身一看就是新做没多久的细棉衣, 早晚交替时温度仍是凉的,老妇人又不像年轻人那般火气旺盛,穿件厚些的挡风外衫实属正常。
老妇人看着同戚老太差不多大, 精神矍铄中气十足,立在戚大伯的摊前挑挑拣拣选了半天,出乎戚长夜预料的是戚大伯这人看起来忠厚老实不善言辞,在和人讲价时反倒很有主意, 可能是从小就做这种事情已经培养出经验养成习惯了, 谈起价时一套一套的,一点都看不出在冯家院里时的木讷样子。
两人你来我往交谈了好几个回合, 最后才以两文钱的价格卖出了三捆菜走。
戚大伯还搭上了几片不算太新鲜但卖相也还不错的菜梆子。
“我小时候和你一个性子,沉默寡言不爱说话, 甚至我还不如你呢, 一棍子打不出三个屁来。”戚大伯见着老太太走远,蹲下身子整理了下被翻乱的菜摊子,将一捆捆菜重新摆好。
他一抬头就见着了戚长夜略带着惊讶的眼神,也不意外, 反而继续说道:“不过我瞧着你要比我强上太多, 起码你遇到事情的时候敢说敢站出来。”
戚大伯捻去一片菜叶上的泥土:“有些人讲价……你甚至觉得他们下一刻就要打起来了,扯着嗓子能在大街上在人群中嚷嚷上半天,我刚卖菜时头一回遇见这样的人,说了许久也谈不下来,对面掐着嗓子喊的来来回回的路人都扯着脖子往我这儿观望, 那个时候脸皮也薄,咬牙想想干脆就算了,不过就是几文钱的事情,让就让了。”
“对面那人带着菜走了,我在那里却开始没来由的后悔,等长大了也开始逐渐反应过来,过日子就和做生意一样,这儿让一步那儿让一步,让来让去自己的好日子就给生生让没了。”
戚大伯抬起头:“卖菜——卖菜!早上现从园子里摘的青菜——”。
他的声音很大,周边的不少人都被吸引了过来,戚大伯朝他笑笑:“这世道可不会管你脸皮是薄是厚,张不开嘴就吃不上饭,卖不上银子就得忍饥挨饿,现在我家哥儿回来了,以后的事情我管不了,但起码现在说什么我都得多给他攒些银子傍身。”
有个汉子蹲下了身子,戚大伯也转过了头:“您瞧瞧,都是今个早上起早现摘的,嫩的都能掐出水来,回去添点油炒了或打个蛋炖点汤都不错……”。
戚长夜在原地站着,戚大伯仿佛变了个人,不遗余力地推销着摊上的蔬菜,哪怕那汉子明显只是随意看看一点都没有想买的意思,他也没有要放弃的念头。
冯家院子里的人是他,回村的牛车上坐在戚渔身侧唉声叹气的是他,现在孜孜不倦滔滔不绝地顶着对面汉子明显不耐的视线介绍青菜的也是他。
戚长夜的目光扫过地上的东西,那老妇人用了两枚铜板买走了三大捆菜,这一地的青菜就算是全卖出去充其量也只能赚到几十枚铜板。
三文钱能买到两个鸡蛋,十五文钱能买到一斤位置相当不错的猪肉,百来文钱能交上一个百姓一年的人头税费,一二两银子能够一户普通农家吃穿用上一整年的时间,这就是这个朝代的普通农户的平平淡淡的一生。
那汉子将摊上的青菜翻了个遍,到最后也没买,只随意地将其中一棵丢在了摊上,站起身子扬长而去了。
“天色不早了,你不是也有东西要卖吗?再过一会儿就该上人了,再不摆出来就来不及了。”
戚大伯面色平淡地将被汉子掐断的菜叶摘了下来,重新放回其应有的位置。
他给戚长夜让了让地方,却见戚长夜摇起了头:“不用,大伯,我不在这儿卖。”
戚大伯不解地看向了他。
戚长夜向来不爱解释,但对着眼前的中年汉子……不免还是多说了几句:“我这东西不适合在外面摆着卖,一是露天放着容易变质,摘下来本就放不了多久,强光一晒就更容易坏了,二也是散卖太过浪费时间,也卖不出多少数量价格。”
戚大伯隐约听懂了些。
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戚长夜在这儿也不是只顾着和戚大伯交流来着。
自进了坊市起他就在观察着周围,观察两侧已经摆好的摊位上售卖的物品、观察往来行人的衣着打扮,最常见的莫过于戚大伯这样的售卖自家种的蔬菜的,家家户户都有园子,长出一茬就摘了进镇上卖上一茬,其余人卖的也都是些寻常物品,譬如自家编制的藤筐竹篮、用木头雕刻出的雕工拙劣的发簪摆件、亦或是估计也是从山里摘来的山瓜野果。
这些东西的售价都不算高,十文钱到随便哪个摊前都能带走好几样东西,戚长夜没见着这附近有同树莓相似的水果,他要是在这种地方将树莓拿出来卖……价格高了估计没多少人舍得掏钱,价格低了半斤一斤地卖也不够他折腾这一趟的,卖到日落都卖不完他手里的存货,来来回回看了半天更坚定了戚长夜一开始就有的那个想法——直接找大客户走量批发。
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戚大伯也没拦着他。
---
戚长夜循着原主的记忆直接去了镇上的某座酒楼。
这是原主以前最常光顾的几家酒楼之一,这些日子戚长夜彻底梳理了遍原主的记忆,镇上的这些流子平时没少打听这些背地里的腌臜事情,原主这人常年与三教九流之徒混迹在一处,多多少少也知道了不少消息,戚长夜来回挑选了许久,最终选中了同福酒楼的褚掌柜。
同福酒楼也算是镇上的老字号招牌了,几十年前褚掌柜从他爹手中接过了家业,一晃至今差不多也有了三四十年的时间。酒楼的饭菜味道还行,不至于有多么惊艳难忘但也绝对说不上是难吃,是镇里不少人的“童年回忆”,因此一直有着非常稳定的顾客群体。
稳定。
戚长夜想着这两个字,朝着酒楼的方向走了过去。
其实树莓更适合找点心铺子或者茶楼,不过他们镇里根本就没有茶楼,想去就得跑到县里,至于点心铺子……镇里的点心铺子规模太小,估摸着也没法一口气将他的树莓全部定下。
他去时还早,同福酒楼才刚刚开门,店小二正打着哈欠擦着桌子,见有人过来还有些奇怪。
酒楼酒楼,又不是街边路口的早点铺子,做的都是炖鸡炖肉这样的硬菜,哪有一大早上来酒楼吃饭的啊?且镇里的人都清楚他们酒楼这点儿才刚刚开门,后厨的菜还没备完呢。
不过他见人过来还是迎了上去,走的近了看清戚长夜的脸后不免也惊了一下:“戚五爷?这可真是好久不见啊!”
戚五是酒楼常客,店小二们认识他实属再正常不过,戚长夜同他一起进了酒楼大门,也没怎么耽搁时间:“褚掌柜在吗?”
小二疑惑地看向他,不明白这位客人好端端地提他们掌柜做什么,不过他在这里也做了好几年了,见着戚长夜身后的背篓大致也能猜出些什么。
酒楼经营这么多年,时不时地也有着附近的农人百姓带着东西上门问收不收购,他们酒楼有着专门的供货渠道,大多数东西都是不需要的,不过要是真的碰上了罕见的东西——比如野物啊山蜂蜜啊当然还是会出钱买下的。
小二想了想,没回答他的问题,“您是有什么东西想让我们掌柜的看看吗?”
上一篇:路人,但怀了邪神子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