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霸靠签到系统养夫郎 第19章

作者:晟归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系统 日常 穿越重生

戚长夜点头,塞了包树莓给他。

小二拆开叶子看了一眼,惊讶地看向戚长夜,又引着他到了一张桌边坐好:“您先等等,我们掌柜一会儿就到了。”

褚掌柜每日来酒楼的时间都差不太多,至多也差不出一炷香的功夫,一看就知道是个严谨又认真的性子。

戚长夜耐心等了一会儿,这期间倒是也没闲着,借着树莓的引子同小二寒暄了几句——给小二的那包当然不可能再要回去,店小二心里也稀罕这山里的东西,他在酒楼里做活时不时地也能吃上些贵价的瓜果,前几日天气最热时甚至分到了块珍贵的寒瓜。

真论起来很难说树莓和寒瓜哪个更精贵,他们本地很少有人种植寒瓜,能吃到的多是从其他州府运送过来的,树莓倒是更常见上一些,可寒瓜好采摘运输,放上几天也没什么事情,树莓却一压就坏一放就烂,想吃一口新鲜的着实是难。

起初戚长夜还没反应过来寒瓜是什么,后来才回忆起是西瓜的古称。

店小二看着绿叶包着的树莓,不免有些赞叹:“我还是第一次在镇里见着这么大这么好的树莓呢,看起来还这么新鲜,就像是刚摘下来一样,以前酒楼里也上过这东西,但运过来时就已经压坏压伤了一大半,剩下的那些也捂了蔫了。”

戚长夜很是赞同:“是啊,这东西确实不好采也不好运。”

对他这个习惯了大力出奇迹的人来说轻摘轻放的确是件极其耗费精力的事情。

要不是有空间协助戚长夜宁愿摘些皂荚进镇来卖。

物以稀为贵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道理,除非镇里刚好也有人在自家院子里栽种了这么大面积的树莓,稀有罕见味道好品相好,有了这几点他的树莓想卖低价都难。

第30章

果不其然, 褚掌柜见到这东西也非常惊喜。

褚掌柜比戚大伯还要大上一些,今年应当已近天命之年,初时还想往下压压价格, 只不过才刚谈了两句就知道戚长夜不好糊弄。

这是毋庸置疑的卖方市场, 全镇甚至全县城也只有戚长夜能提供出这样品质的树莓,他们酒楼正处于吃过去老本的不温不火的状态,这年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迫切需要一些新东西来稳定旧客人吸引新客源。

戚长夜在摘的过程中就格外小心,挑的都是个大饱满的,单是看着便格外让人欣喜,这种品相的树莓就算是往年也很少能在镇上看到, 没有人能狠心拒绝。

褚掌柜看着手里的东西, 捋着胡须沉思了片刻:“你这东西还有多少?”

戚长夜想了想:“八九十斤吧。”

褚掌柜瞬间瞪大了眼睛。

其实他空间里的并不止这个数,不过真要卖了肯定不能当人的面将空间暴露出来, 中途肯定还是要遮掩一下的,这样一倒手损耗就出来了。

他背篓里只放了一小部分, 从村子到镇上总共也不过几个时辰的功夫, 最底下的树莓却已经有些被压坏的了,可见这玩意儿究竟多难存放。

“八九十斤全是这个品相的?!”褚掌柜不可置信地盯着他看。

“对”,戚长夜将整个背篓都推到了他的面前,“个头小的品相差些的也有不少, 你要是想要也可以谈, 我能保证我提供给你的都是这样的,进酒楼前的所有损耗全部由我承担,我若骗你验货那关就过不去。”

褚掌柜深吸口气,原地转了一圈。

八九十斤听着不少,但对这样大的一个酒楼来说着实算不得什么, 哪怕是直接上桌也不过只能供应上几十个客人,这些斤数光是给酒楼的老顾客们一人送上一份都不太够,更不用提做成饮品熬成果酱了,这可是整个镇里都独一份儿的东西!

这东西不缺卖,全镇哪家酒楼见了都一定会买下来,褚掌柜当然也不例外,当即便拍板决定:“二十五文一斤,有多少要多少,这些东西我全包了。”

戚长夜却皱起了眉。

“二十五文不太合适吧?这东西不好摘不好放不好拿不好运,又不压秤不出量,路上的损耗都由我担,一路颠簸着从镇外的泥土路上运进来,一筐子里能废去三四成,二十五文还不够来回折腾这一趟的。”

存放和运输向来是浆果类水果面临的最大难题,这朝代又没有急冻速冻没有航运速运,即便在科技水平相当发达的后世浆果的价格也不是很低,在这朝代就更不用说了。

褚掌柜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商人么,总要先报个低价再等着对面抬价。

戚长夜想了想:“二十五文倒也不是不可以,褚掌柜若是能自己派人去村里接货的话这个价格我也能接受。”

褚掌柜:“……”。

褚掌柜当然不同意。

他笑了笑,猛地一拍自己脑门:“哎呀,瞧我这记性,一时间没想到运输的事。”

日头渐渐升起,酒楼里也零零星星地有客人进门,不过还没到用正餐的时间,多是点些点心茶水一类的东西填填肚子,店小二给某位客人送去了茶点,回后厨时正好撞见褚掌柜同戚长夜一起从二楼包间里出来。

“掌柜的。”阿福叫了一声。

褚掌柜笑眯眯的,“嗯,让阿才去清点下冰窖里冰量,点完尽快报给我。”

阿福一愣,随即点头,转身快速跑了。

褚掌柜让人取了称来,称了戚长夜背篓里剩下的那些树莓,去了那些坏的共称出了六斤多的重量。经过刚刚的一番商议,他和戚长夜最终谈出了每斤三十二文的价格——当然,这是精品大果才有的价格,且每一粒都有质量要求,有一点坏的他都是不肯收的。

这六斤多的树莓共收获了二百一十七文,褚掌柜当场就结了银钱,随后他们又一同去了官府衙门处,在当差的录事吏员的见证下签订了份买卖契书。

褚掌柜在镇上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平日没少往这边跑,同官府的吏员已经相当熟悉了,轻车熟路地带着戚长夜找到了人。

戚长夜也耐心地将这一切都记了下来,小镇上的官差人员职能分工并不细致,否则也不会有衙役轮班去城门口当守卫的事情了,这位录事吏员同时也负责地皮变更户籍人口等相关内容,可以说,附近村落的所有事务登载记录都由他一人负责。

也就是说戚长夜和戚大伯下午过来还得找他。

这也是戚长夜提议签下契书的缘由。

总共只有八九十斤树莓,满打满算也到不了三两银子,对农人来说三两银子是不少钱,但对褚掌柜这样的人而言完全算不得什么,起初他根本就没想着要多走一趟签份契书,不过既然戚长夜坚持,褚掌柜也没有拒绝。

何况戚长夜说了签订契书的税金由他来出。

这是戚长夜第一次接触这个朝代的契书,上面明确仔细地记载了双方信息和交易内容,从收购价格到树莓的品相要求等无一遗落,满满当当写了一大张纸出来。

戚长夜与褚掌柜各自在吏员的见证下按了手印,一式两份一人一张,随后吏员便将这两张纸并在一处,于两张契书的押缝处书写了个大大的“同”字。

戚长夜拿过自己的那份,契书上的半个“同”字墨迹还没有干,想要验证就要将这两张契书合券在一起,这也是后世之中“合同”一词的由来。

他们约定的是第二天早上过来送货,眼看着已经快到中午了,就算现在让戚长夜赶回去马上送来也得折腾到下午去了,褚掌柜还得好好想想怎么最大化利用这批浆果,与其让他这样忙碌,不如第二日赶早送来。

他们两个并肩朝着官衙外走:“对了,同福酒楼还收别的东西吗?”

褚掌柜眼前一亮:“还有什么?”

“还不知道呢,总得知道什么好卖才好去抓。”戚长夜回他。

褚掌柜点头:“这倒也是,戚小侄是猎户?”

戚长夜摇头:“不算是,只是我家离山很近,平时没事时会进山里走走。”

戚五是农籍,戚长夜目前也并没有改为其他户籍的想法,褚掌柜也没有多问:“收些像树莓这种外面少见的东西,越少见越好。野鸡野兔山蘑蜂蜜等也收,当然,要是有野猪小鹿就更好了。”

戚长夜想了想:“这东西在外面不好抓,得往深山里去。”

褚掌柜叹气:“是啊,可不好弄呢。”

戚长夜倒是对此有所听闻,去年镇上的一家酒楼收了头小鹿,当即敲锣打鼓办了桌鹿肉宴来,可在镇上热闹了好几天呢。那酒楼算是同福酒楼的对家,起初戚长夜也想着要不要将树莓送到那边的,不过倒是在原主记忆中发掘出了些东西。

——好像那头小鹿最开始是要送到同福酒楼的,对面酒楼用了些不正当的手段给截了下来。

具体他也不太清楚,自那日后同福酒楼就开始大肆收起野猪野鹿,只不过都一年多了也没人送上门。

“河里的呢?田螺河蚌螃蟹河鱼这些?”

褚掌柜想了想:“不收鱼,其他三种都收,分量最好多上一些,否则只有一斤两斤的我们这儿也不方便做。”

“这些东西都按市价算钱,你要有货随时都能送来。”

戚长夜安下心来。

想来也是,鸡鸭鱼肉这种东西这么大的酒楼肯定早有了专门的供货渠道,哪是随随便便就能卖进去的。

他们在官衙门前分开,戚长夜背着已经空空荡荡的背篓忙活起了自己的事情。

先是去铁匠铺子里取了之前预定的箭头和捕兽夹子,背篓里顿时又沉重了不少,继而到了杂货铺子买了张鱼网,总不能真的让他天天现削木叉扎鱼。

值得一提的是这间杂货铺子是吴四家开的,只不过戚长夜去时吴四并不在家,吴四他爹也不认识他,权将他当做是普通客人招待着。

戚长夜也不在意对方认不认识自己,他会来这儿主要是因为戚大伯说这家铺子有他想要的东西——弓箭的弓弦。这段时间他上山时也在寻摸着合适的弓身材料,眼看着弓弦到手,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制作出一把真正的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弓来。

有了适合的材料,改日做出弩箭和复合弓也不是问题。

皂荚树上摘的那些尖刺也被他卖了,借着背篓的遮掩从空间里取出了一大堆来,虽然这东西的单价并不算高,但因为数量多的缘故也卖了二百多文,算上刚刚的那六斤树莓今日他总共收获了五百多文,对普通农人来说已经是很多很多钱了。

不过他买鱼网买弓弦买其他东西也用了不少,钱才到手转手又花了出去,途径肉市时戚长夜又割了一长条肉,转眼又出手二十七文,花到最后手里只剩了一百二十五个铜板。

这也没什么办法,他换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刚需物品,虽说价格贵了一些但都能用上不短的时间,无论是打猎还是干活都能省下不少力气。

树莓与皂荚刺换的银钱通通变成了一件件填满背篓的物品,那一块肉则被戚长夜放入了空间,他找了个僻静些的地方将背篓整理了下,从空间里摸了个饼子出来填填肚子,等他吃完,差不多也到了同戚大伯约定好的时间。

第31章

他们约的地方并不难找, 正是先前戚长夜曾暂放板车的那处,戚大伯正蹲在角落里的某个位置,同样在啃早上带来的一个饼子。

“大伯。”戚长夜走到近旁叫了人一声。

戚大伯抬起头, 往旁边挪了挪, 示意戚长夜坐下。

戚长夜看向他身侧的背篓,仍能在筐底见到些许绿意,估计是没将带来的青菜卖完。

戚大伯也看到了他的表情, 语气轻松安慰着他:“没什么,卖不完家里也能吃下。”

反正他们戚家人多,总不会将这些蔬菜浪费了去。

戚长夜点头。

“吃了吗?”戚大伯将饼子掰了一半。

戚长夜拒绝了他的好意:“吃完了,从家里带的。”

二人一时又是无言。

录事吏员未时当值, 等戚大伯吃完了东西时间便也差不上太多了, 两人便一起朝着官衙的方向走了过去。官衙正门他们自然是不能随便进入的,那是官老爷审案办事时才能走的地方, 民间百姓若有事情都是从侧面的一扇小门里通行,戚长夜上午才刚刚来过一趟, 走起来竟比戚大伯这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要熟稔上一些。

录事吏员才刚刚坐下, 盏里的茶还氤氲着热气,见戚长夜过来还有些疑惑,一时间还以为是上午写的契书有什么问题。

戚长夜已经知道了戚大伯的性子,也不指望戚大伯能担负起社交的重任, 朝着对方拱了拱手, 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又走一趟的缘由。

当朝吏员俸禄并不算多,日常生活都靠各种“私下收入”,戚长夜给戚大伯使了个眼色,自胸口处缝着的袋子里取出两张对折了一扣的纸来,正是他的户贴与赵岁岁的卖身契。

戚大伯当然也照着做了, 两人各自将户贴婚帖放到了吏员的桌上。

录事吏员抿了口茶,伸手拿过戚长夜递过来的那份,纸间坠下个小小的荷包,吏员捏在手中掂量了下,里面约有二百文钱。

戚大伯的那份也是同样。

吏员将两个荷包放到一边,看起属于原主的户贴。

古代习惯于以职业称户,似是“民户”、“烟户”、“医户”等等,有了户口就需得缴税服役,户税丁税田税等等名目众多,是以历朝历代都对户籍格外重视。

前些年水患虫灾百姓流亡,当地府衙的户籍黄册几乎失去作用,为了防止这些流民乱窜惹是生非官府特意遣了官员过来分别给这些流民登记落户,将这些流民打散后安插入下辖的各个村镇当中,以户籍来管辖约束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