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晟归
郑家宝的衣服是全家最多的,别人家都是一件衣服大的穿完小的穿,她家却是恰恰好好反了过来——一块布料要先可着郑家宝用,郑家宝若是有穿腻了不想要了的旧衣才能裁剪给其他兄弟。
“我有用。”郑家宝懒洋洋地回答。
“什么?”雨婶子还想再问,郑家宝却开始不耐起来:“唉呀娘,你少管我,一天天的怎么这么多废话!”
雨婶子这天本就不太高兴,戚五弄回来了那么多东西、徐氏这个新嫁到他们村里的小娘子居然也敢和她顶嘴……她这人性格本来就不好,即便面前的是她素日最最疼爱的宝贝儿子也难免冒出了些火气。
“我管你?!我是你娘!我不管你谁管你!”
“你看看你,每天就知道在屋子里一躺,吃个饭都要三催四请,长到这么大年纪连锄头都没摸过几次,现在能靠着我和你爹和你哥哥们养,以后你又该怎么办?”
雨婶子越说越气:“你瞧瞧你,你再瞧瞧山脚那个!这段时间也不知道是撞了什么好运结交到了镇上的贵人,一车车的东西往家里面拉!连那老不死的戚老婆子都能吃上牛肉,我这辈子却连你的一根野菜都没吃上过!”
郑家宝猛地坐了起来。
“隔壁家的四材子都去议亲了,八字都合过了就等着下聘礼等吉日,你呢?一听说是给你找婆娘一个个都找各种借口,你什么时候能让我省上点心!”
雨婶子仍在那边滔滔不绝,郑家宝却转过了头直勾勾地盯着他看:“山脚那家怎么了?”
雨婶子话音一顿,被他的目光骇了一跳。
“他、他……”,她这才想起她家阿宝根本就不知道戚家的事情。
她简单地与郑家宝说了几句,郑家宝却蓦地笑了起来:“呵……他命好?他命再好能有我好?”
雨婶子瞪大眼睛:“阿宝?”
郑家宝不屑冷笑:“娘,我只是没同你说,先前我在镇上偶然结识了位兄弟,我们两个一、一什么……”,郑家宝想了想:“哦对!一见如故!”
“他在镇上有家铺子,一直劝我过去帮忙呢!”
雨婶子觉得自己的心跳都停了。
她蓦地伸出手来,死死抓住郑家宝的袖子:“阿宝?阿宝你不会是在骗娘吧?你在镇上结识大人物了?人家还要给你个活计?!”
郑家宝一脸高傲地抬起了头:“可不是吗娘,你看,我这正在收拾东西呢。”
雨婶子眼眶通红,过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止不住地连连点头:“好啊、好!”
“他戚五算是什么东西,还是我家阿宝有真本事!好啊!!”
“什么时候去?都要带些什么?阿娘这就帮你备着!”
雨婶子激动极了。
郑家宝要住在镇里,据说那兄弟给他安排了住处,雨婶子对此自然没有任何意见——住镇里面好啊!她家阿宝是有大出息的孩子,说不定还能结识上几个镇子里的姑娘,那可真是彻底翻身了!等她家阿宝搬去了镇上看村子里的那些人看那个戚五还怎么和她们横!
郑家宝明日就要动身,他要带的东西不少,雨婶子在屋收拾了半天,干脆咬了咬牙拍板决定去王家那里借明日的牛车。
郑家族里也有几户有牛车的人家,但雨婶子和对方家关系不是很好,掏银子给讨厌的人比杀了她还让她难受,想来想去还是选了王家。王家住的同样偏远,离她家有着不短的距离,雨婶子手里捏着铜钱喜滋滋地走着,几乎已经想象到了她家阿宝在镇上扎根、回来接她们去镇里享福的好日子来。
她心里面想着事情,迫不及待地想定了牛车回去找她的宝贝儿子,步伐飞快又心不在焉的,拐过弯时险些就与对面的一人撞了个正着,好在另外一人眼疾手快一把将人扯了过去。震耳的狗叫声猛地响起,雨婶子终于回过神来,刚抬起头就见着戚五正皱着眉头盯着她看。
眼神极冷,雨婶子不由得打了个寒颤,鸡皮疙瘩霎时起了一大片。
赵岁岁就站在他的身边,戚长夜手里还抓着他的衣袖,雨婶子险些就与赵岁岁撞了个正着,大汪站在他们的身边“汪汪汪汪”地吼着,那声音……撕心裂肺震耳欲聋的,也不知道这么点儿的小狗是怎么发出的这样大的声音。
也是巧了,戚长夜今天刚好把大汪给带出来了。
“婶子以后可要看着点路。”戚长夜的声音并不算大,他说起话来基本都是同样的声调同样的语气,大汪却蓦地没了声音,甩了甩尾巴蹲坐在了赵岁岁的脚边。
雨婶子不服气,却又不敢说些什么,两次被戚五追着满村子打的经历给她留下了不少心理阴影,如今只敢在背后悄悄说道上两句,当面见着了便立时觉得头皮开始疼痛起来。
上次要不是大柱大牛死命拦着她就真的被戚五这狼心狗肺的东西给扯着头发丢进河里了!
“是、是婶子没注意……不会有下次了……”雨婶子怯怯道。
倒不是戚长夜欺负人,戚长夜看的清清楚楚,确实是她自己突然撞上来的,不过戚长夜同时也看出来了雨婶子不是故意撞的,她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走路上,提醒一句便也罢了。
戚长夜点了点头,没再应声,拉着赵岁岁继续往前,态度冷漠极了。
赵岁岁跟在他的身边,走了几步又转过头去瞧了一眼,若有所思地回过头来。
第67章
若无要事, 他二人其实很少往村子里来,即便进村也都是往戚家大院的方向走,好端端地怎么突然跑到了这里?
雨婶子将这附近居住的人家都思索了个遍, 也没想出什么人来, 不过在宝贝儿子的面前什么事情都得往后面放,雨婶子纠结了片刻也不多想了,急急忙忙地朝着老王家走。
赵岁岁与戚长夜并肩向前:“家里和她的关系不好吗?”
戚长夜点头:“算是吧。”
“她在背后说家里坏话, 被我听见教训了几次。”
赵岁岁懂了。
每个村里似乎都有几个这样的碎嘴子,赵岁岁在杨东村时就深受其害,他掉水里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一个村子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个人, 太阳下无新鲜事, 哪个村子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啊?至于这样大惊小怪吗?
偏偏就是那些碎嘴子的村人可着劲儿地盯着他说,说就说了还要添油加醋意味深长地顺口污蔑上几句, 仿佛他们一个个的都在现场站着亲眼目睹了全程一般,闹到最后传出了七八个版本传的人尽皆知。
赵岁岁也清楚, 事情之所以闹成这样……一方面是有着赵年年在背后推波助澜的缘故,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娘。
魏桂香在他们村里的名声也不太好,和雨婶子一样恨不得每天都找人吵上一架,那些平日里就与魏桂香结过仇怨的人家可不得借着这机会狠狠踩上一脚?
赵岁岁心里什么都明白。
他日后也是要在杨溪村里生活着的,戚长夜大致给他讲过些原主的人际关系, 免得赵岁岁哪日出门碰上连个心理准备都没有。两人白日里吃了不少东西, 坐在院里都撑得厉害,干脆决定离开院子去外面逛上一圈消消食。
正巧赵岁岁想到了戚长夜说过的家里缺些装水的东西,两人简单商量了几句,这才一起来找村里的木匠。
木匠是家里祖传的技术,祖孙三代都是做这行的, 虽是代代相传的手艺质量却是一代差过一代。爷爷的手艺最好,孙子的手艺最差,只能说有的人纵然有着家学传承也终究不是干这行的料子。
戚长夜本来有着一大堆东西想做,到木匠家里逛了一圈后却立时打消了这个念头,思索片刻只定下了两个木桶四个盆子。木桶都是最大号的,容积甚至比他家后院竹笕下的那个水缸还要再大上一些,盆子则是两大两小,戚长夜想着以后要是想折腾什么东西也能有个放置的地方。
六件物品共付给了六十文押金,依旧是赵岁岁付的银钱,戚长夜只站在一旁静静看着,从等待的时间到定金的多少全部都由赵岁岁与人商议,全然一副什么都由赵岁岁来当家做主的态度。
村子里面由媳妇夫郎管家的情况并不算多,年轻些的上面有婆母压着,大多数人家都像戚家大院那般所有的银钱开销都由家里的老一辈掌管,像戚长夜与赵岁岁这样的实在少见,木匠家里并不清楚赵岁岁在戚家付银子的事情,乍一看到满心都是不可置信。
他们要的木桶太大,全弄出来也得要上好几日的时间,年轻的木匠与赵岁岁说定了个大概的日子,等东西做好会直接送到山脚戚家去,倒是省了戚长夜自己搬运回去的这段路程。
村子里面并没有能烧制陶土的人家,坛子罐子这些得去七八十里外的某个村子,过去一趟最少也要一整天的时间,与其跑上这么一趟戚长夜还不如多花上些银钱直接在镇子里买。
他们两个回了戚家,戚长夜又往山里去了一趟,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才终于带着几大截木头赶了回来,赵岁岁忙帮着他将木头拖到院里放在地上。
木头立起约至戚长夜的胸口那么高,每一截都有他的小腿般粗细,赵岁岁见着他又往柴房里面跑了一趟,将家里的锯子刨子都拿了出来。
“要做些什么吗?”赵岁岁问他。
戚长夜点头:“本来想着画个图纸让村里的木匠来做的,只不过刚刚走了一趟,觉得还不如我自己动手试试。”
赵岁岁也点头。
杨东村里也有户木匠人家,赵家的家具都是由那家人做的,有了对比就有了差距,杨溪村里的这家木匠手艺确实被比下去一大截。
戚长夜没有能测量的尺子,不过这压根就难不倒他,他仿照着尺子的形状削了根木条出来,心念一动便召唤出了系统页面,将系统光屏设置成了1x1厘米的显示大小。
而后他挪动了下“尺子”的位置,将光屏投影在尺子之上,拿出匕首在木条上面用力划出两道痕迹。
以此类推,一把按照现代厘米来计量长度单位的尺子便这样产生。
系统:“……”。
省点是点,系统商城里一把木尺子最低也要近百积分呢。
戚长夜想做出个折叠式的架子。
他仔细地测量了下木头的长度,思索了片刻将其纵向剖开,一根根地截成木棍,而后认真磨去了木棍上的毛刺。单单这几步就耗费了他近两个时辰的时间,待他弄完这一切时夕阳也快落下山去,戚长夜盯着一地的木棍思索了一会儿,仿照着现代常用的翼型折叠晾衣架搭建出了个折叠式的木架子出来。
他在院里忙来忙去,赵岁岁也不进屋,搬了他的小凳子来坐在门前不远处的位置忙活起了自己的事情,只时不时地抬起头来看上戚长夜一眼。
赵岁岁与戚长夜都不是多热闹的性格,两人同处一间院中,各忙各的也不觉无趣。手锯划过木头的声响一下下地响彻在赵岁岁的耳畔,正如当日戚长夜在院里磨刀那般极有节奏地一声叠着一声,无端让人心安下来,松懈下了所有的心事安逸享受着落日的暖光。
戚长夜并不算是第一次接触木工活计,只不过严格来说以前做的根本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木工活,刚开始时遇到了不少问题,奈何他人聪明脑子又灵,每次都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找到解决方案,没过多久这张改造后的折叠式木质晾衣架就有了雏形。
为了防止木架倒塌,戚长夜特意将核心支撑的几根木棍加固了遍,待到天色开始昏暗他才终于停下忙活,拉着赵岁岁一起进了屋子点上蜡烛:“来,看看我弄的东西。”
赵岁岁的眼睛不自觉地瞥向了戚长夜抓着他手腕的那只手上。
原有的蜡烛已经燃尽,戚长夜便将他们上次进镇时新买的蜡烛点了起来,这架子在全部展开时呈“大”字形状,一左一右分别有四个卡槽固定,下方呈三角形来稳定重心,戚长夜伸手将赵岁岁下午编制出的竹篮子给拿了过来,稳稳当当地放在了架子上面。
赵岁岁惊讶地伸手摸了摸。
“不过只是暂时的雏形,等到天亮还要好好改进一下,届时还要再刷上一层防水的漆油,晾晒几日才能投入使用。”
他正说着话,余光瞥见一侧烛台里的蜡烛上倏地冒出了几缕黑烟,这蜡烛的质量似乎并不是很好,烛焰也是忽大忽小的并不稳定,空气中隐隐飘散着股刺鼻的气味,戚长夜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现在还没到最冷的时候,暂且还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再过段时间等门窗紧闭时难道也要日日使用这种窜黑烟的劣质蜡烛吗?
赵岁岁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戚大哥,蜡烛怎么了?”
戚长夜摇头:“没事,只是觉得这蜡烛不好。”
他挥了挥手将烟雾散开,先前家里用的那几支其实也有类似的毛病,只不过没有这批明显,姑且还在戚长夜的忍受范围之内。
这批他却有些用不下去了。
刺鼻的气味暂且不提,赵岁岁的眼睛不好,冬日里天黑的早,家里的蜡烛肯定是要时刻备着的,总不能让他眯着眼睛在黑暗里摸索,且通风不良容易导致烟雾积聚,到时候房间里面雾气缭绕的,密闭环境下很容易会出现各种问题。
他得想个解决方法。
戚长夜若有所思。
赵岁岁也看向了蜡烛,不过却没戚长夜的这诸多想法,蜡烛灯油都不便宜,农家很少舍得使用,即便是买也都是买最低价的那种,赵岁岁早就习惯了这样的蜡烛。
甚至在他的认知里面,蜡烛就是这样带着味道冒着黑烟的。
戚长夜摇了摇头,将注意力落回到架子上面:“这几天有空我收拾一下,到时候就用它来晾晒东西,要是落雨下雪了也方便挪动位置。”
院里只有一张石桌,桌子的面积也不是很大,放上盘子后再放上几双碗筷就摆的满满当当了,赵岁岁常常在石桌上面晾晒东西,但有的时候他做活时也要用到这块地方,便只能临时将盛了山货的簸箕放到其他地方晾晒。
小木凳的凳板面积太小,很容易让簸箕掉下去甚至倾倒过来,赵岁岁便只能暂且放在地上,下面用个东西垫着。
后来他索性不用石桌子了,自己带着小木凳子到院子里做活。
赵岁岁不知道他是怎么发现的。
第68章
次日清晨, 戚长夜早早出了院门,先是绕着山脚戚家跑了一圈,又进山里巡了一趟, 最终背着一大捆柴火回了院子。
他至今仍是不太习惯使用扁担, 总是难掌握好前后的平衡,好在这人天生就有着一股子蛮横力气,大力弥补了不少问题。
上一篇:路人,但怀了邪神子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