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霸靠签到系统养夫郎 第96章

作者:晟归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系统 日常 穿越重生

“也不知道村子里的其他人家都是什么样子。”

柴米油盐酱醋茶,古人既然将柴火排在米的前面就一定有其自己的道理,村里的人倒还好说,毕竟距离大山不远,若真到了那种程度发起狠来拼上性命也能进到山里面去弄些柴火,只是镇上甚至县里的人就没这么容易了。

城里虽然居住着不少大户人家,但更多的还是普普通通的寻常百姓,也不知晓会有多少人熬不过这个寒冷的冬日了。

第134章

——正如戚长夜想的那般, 今年冬日城里的日子极为难过。

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这场严寒,温度降的实在是太快,很多人都染上了风寒, 镇上的医馆人来人往日日都处于嘈杂之中, 连那几味常见的去烧退热的药材匣子都被抓得干干净净。

降温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一个镇子,周边挨着的其他县镇也没能够好到哪儿去,更为严重的是前段时间一连下了几日的暴雪, 次日清晨大雪封门戚长夜甚至都没能在第一下就将门给顺利推开。

他家毕竟是新盖的房子,墙砌得厚实挡风保暖,村中那些仍旧住在茅草屋里的人家可就遭了殃了,好在至今没有出现什么大的事故, 只有一户倒霉人家被暴雪给压塌了牛棚。

村长那头也召开了大会, 嘱咐大家都提起精神盯着点周边邻居的动静,倘若出了什么事情第一时间通知村里, 尽可能地避免人员伤亡。

为此戚大伯甚至还专门冒着风雪往他们这边跑了一趟,积雪都已经覆盖到了他的膝盖上方了, 也不知道这一路走的多么艰难。他家住的实在是偏远很难收到村里的消息, 戚大伯又担心万一这边出了什么事情村子里面没人发觉,待在家里和戚奶奶一起担心了好几天的时间,最终实在是按捺不住朝着这边跑了一趟。

好在戚长夜这头一切都好,甚至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好上太多太多。

戚长夜将人迎进了屋里, 刚一进门戚大伯就被屋里的暖意给惊了一跳, 戚长夜盖这房子的时候戚大伯全程都在旁边,自然清楚他在屋子里面搭了几个名叫火炕的东西。当时他就有些心动,尤其是在听说了火炕的作用以后更是恨不得当场就给自己家里也搭上一个,奈何那时候他手上的银钱全部都花在了渔哥儿的身上,实在是挤不出更多的银子, 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事到如今再想这些也都已经来不及了,戚家的环境根本就不适合他弄这些东西,火炕又不是搭建出来就能立即投入使用的,戚大伯只得长长地叹息一声。

戚长夜仔细问过了他最近村里发生的事情,尤其是戚家有没有受到暴雪的影响,好在戚家一切都好,因着家里人多的缘故每年都会提前备下不少柴火准备过冬,戚奶奶又在察觉到今年温度不对的第一时间就将院里的人给召集了起来,她将戚家众人分成两组在两个大房间里一起取暖,这样便节省下来了不少柴火,家里每日吃的东西也都变成了热汤泡饭。

不过戚家虽是暂时不缺柴火了,水却不是可以任他们自由使用的,在这样的村落里面冬天取水可谓是一个相当相当严重的问题,如今的温度连河水都能冻结成冰呢。村中百姓日常用水总共也就两个来源,一为河水一为井水,只是相较于村民的数量能够用上井水的人到底还是少数,更多的人都是要从河里取的。

夏天的时候随意在河边找个地方就能打水,入了冬后村中却有了专门固定的取水地点,每天早上都会有村民带着工具将新冻上的那一层冰给用力凿开,到了夜里温度降低这一处又会被重新冻上,村民们需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样的枯燥行为,一直到第二年冰雪消融春暖花开。

况且在这样的严寒天气里挑水回去也是一件非常非常折磨人的事情,挑水这活无论是在什么年代都不轻松,严重些的甚至能够直接将手脚给冻得青紫开裂,住得近些的村民还好,要是住的再偏远一些……真不知道怎样才能将这日子给熬下来。

所以有些村民甚至直接将雪水化了用于日常饮用生活。

戚家每日挑水的汉子也由两个变成了四个。

“前几天我去将渔哥儿给接回家里了,等着气候暖和一些再让他回去。”戚大伯喝了口热气腾腾的白水,暖意顺着喉头一路向下流入四肢百骸。

渔哥儿住的房子本就不是很好,堪堪只能称得上是一个勉强能够容身的地方,天热时住着还没什么问题,到了冬天则一点儿都不能御寒。

戚大伯实在是不放心他这种时候还自己在外面居住,何况当初盖房的时候就与戚奶奶说过这个打算,早在第一场大雪到来时就将人给接回去了,一切都要等到温度转暖再说。

家里面或许也有人抱有不同意见,只是这段时间戚大伯家赚了不少银钱,也没人敢当面说什么不好听的。

戚长夜很快就了解了自己想知道的所有事情,戚大伯顺便又问了几句关于村里的鸡蛋生意,戚长夜没有思考太久:“雪停以后也可以继续,村里要有就收上一些,要是没有也无所谓。”

很多母鸡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不再下蛋了,或许有些将鸡笼给拿进了房间里面的村民家里还能照常捡到鸡蛋,戚长夜这儿还有一些鸡蛋的存货,倒也不是特别着急,戚大伯闻言松了口气,这才终于放松下来站起身子准备离开。

戚长夜也没再多留他,在院里面拾了一只冻成冰坨的野鸡,让戚大伯一并捎带了回去。

等到戚大伯彻底离开,戚长夜才关了大门回去收拾起了院子。

现如今室外天气寒冷,外面就是个天然的冰箱,戚长夜便借着这个时机将空间里的不少东西都转移到了院子里面。赵岁岁只知晓他为了过冬提前准备了不少食物,却也不是很清楚东西的具体数量,见着东西突然增多了还以为是戚大哥出门新带回来的,一直到现在都没怀疑。

不过也是戚长夜谨慎,他只会在外出回来才会将东西往家里拿,通常都是带着个筐子直接进了柴房或地窖,除他以外也没人知晓筐里究竟有多少东西。

囤积的物品在以一个缓慢又稳固的速度逐渐消耗着,戚长夜那堆得满满当当的空间也终于能挤出一些空余地方来。

这些日子赵岁岁忙着在家里准备喜服被褥,戚长夜当然也没有闲着,下雪的时候不方便出门,他就在家里研究蜡烛酱料及乱七八糟的各种物品,一天里面有大半天的时间都要窝在灶房里面,连赵岁岁都忍不住调侃他是不是要直接住进了灶房里了。

做好的东西大部分都直接被他收入了空间,少部分则留在外面免得引来家里人生疑,等到第二年开春以后继续他的赚钱大业,日复一日地折腾下来转眼间空间里又存下了许多。

要是哪天没有下雪他就会出门清理道路,虽说过几天再下一场清出来的地方就又会被积雪覆盖,但清了总比不清要强,最起码要弄出一条能够进出村里的道路,哪日要往镇里面去时也能节省不少时间。

这日便是难得一个明媚的晴天。

村里人在家中憋了许久,可算是寻到了一个能够让他们出门的机会,又恰好正赶上了逢五大集,一大早就三三两两地背着东西朝镇里面赶了过去。因着这些日子的风雪缘故也没有货郎往村里面跑了,家家户户都有一些要买的东西,有些人也要趁此机会去抓一些风寒的药物,不仅仅是镇里的医馆,村医那边的草药也被消耗了个七七八八。

戚长夜的空间里面倒是提前存了些药材,只是数量并不算多,不过他家总共也就只有他们三个,这点存货也足够用了。家里面的保暖措施做得到位,时不时地再熬一些姜汤一类的东西喝着,因而大半个冬天过去也没有人染上什么疾病。

这次他们只推了板车,桐哥儿的年纪太小便没让他跟着过来,带来的东西都在车上,赵岁岁空手跟在他的身边,前前后后的道路上面到处都是同样要往镇里面去的村人,绝大多数戚长夜都不认识,偶尔才能碰到两个脸熟的人,至于赵岁岁这个外来的哥儿就更不用说了。

阳光照耀在道路两旁的积雪上面,折射出星星点点的耀眼亮芒,温暖的光芒将他们与这片天地一同拥抱笼罩,赵岁岁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打量过前方行走着的那些村人:“咦?戚大哥?他们是不是背的木炭?”

戚长夜闻言抬起头来,顺着赵岁岁的目光望了过去,视线在前面几人的沉重背篓上停顿了一会儿,又垂下头看了看他们走过的位置上偶尔洒落下的几簇黑色粉末,思索了片刻才点头回他:“应该是。”

不仅仅是背着木炭,还有不少人担着柴火。

“今年天冷,这些取暖的东西应当能在镇里卖出不低的价格。”

“是之前的那批跟着我们一起烧炭的人吗?”赵岁岁又问。

戚长夜“嗯”了一声。

——这件事情说来还和戚长夜有关。

之前他们在山里开了个炭窑,陆陆续续地烧了不少木炭,被不少村人都看在了眼里。

戚长夜烧这些炭火本意只是为了方便自己使用,毕竟工序并不复杂,真要放到镇里面买价格其实也不算便宜,但村里人却不清楚啊,还以为戚五心里打着什么主意呢,有几个心思多的便学着他的样子悄悄摸摸地也烧了一些。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冒烟起火也瞒不过别人,一来二去地又有不少人也跟风加了进来,反正对这些村里人来说左右不过是多浪费些时间体力罢了,谁想到最后竟在村里小小地形成了一股风气,不少人家里都囤了几筐。

有些心急的直接就将炭火带到镇里面卖了,只是他们大多都是临时起意,烧出来的炭的质量远远比不得那些专门做木炭生意的村户,区区这么几户人家烧出来的那一点炭也不至于对镇上的炭价造成什么波动威胁,折腾一通卖炭得来的银钱数量还没有直接去卖柴火多呢。

村人们这才歇了心思,有些人直接将烧好的木炭留在了家里准备等到冬天再说,反正这几筐炭也占不了多少空间,没想到最后竟是靠着这几筐炭在冬日里小赚了一笔。

戚长夜拍了拍他的肩膀:“村里人就是这样,什么都想打听一下什么都想凑个热闹,多赚些银子明年也能好过上不少。”

赵岁岁点头。

尽管他们已经预料到镇上应当会缺少这些御寒物资,却没想到稀缺的程度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镇门前依旧如往常那般由守城的衙役收取费用,戚长夜排在队伍当中慢吞吞地往前挪着,几个背炭担柴的村民恰好排在他们之前。

今日看守城门的衙役也算是个戚长夜的“熟人”,周衙役隔了老远就看见了那一大担捆好的柴火,排到那人时他只随意地翻弄了两下,也没去接对方递过来的那枚铜板:“上头有令,凡是带着木炭柴火等取暖用物进镇的百姓这几日都可免除进镇费用。”

那汉子不可置信地摸了摸自己的耳朵,随即便露出了个大大的笑来,傻乎乎地将铜板给小心揣回怀里,又将那担沉重的柴火重新挑到了肩膀上面,扯着嗓子极为嘹亮地喊了一声:“谢、谢谢大人!谢谢老爷大人!”

周守卫:“……”。

周守卫笑了笑,又对着他补充了句:“若是要去市集那边售卖,也不会收你的摊位费用。”

几个汉子欣喜万分地结伴走了,戚长夜则推着板车朝前挪了一步,目光落在两人的身上,眉头微皱似是有些惊讶。

他在听到第一句话的瞬间就明白了镇上现状,所谓的“带着柴火免除费用”无非就是催动百姓们多多进镇卖柴火的手段之一罢了。

眼下天寒地冻风雪难行,大多数村民都不会轻易出门,寒冷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很多村人囤的柴火也就够他们自己用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戚长夜这般天生就有着囤积东西的习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甚至银钱去准备这些的。

如戚大伯那般有了想法却碍于现实无法付诸于行动的人也有上不少。

能够拿出多余的柴火去镇里售卖的人终归还是少数,戚长夜他们并不知晓的是这段时间镇里的物价已经涨到了个相当可怕的数字,开始时明明只有柴火炭火价格飞涨,到了后面却连带着连米面粮食等其他生活物资都往上窜了一截。

官府当然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早已遣衙役去了周边村镇收集炭火,那几个带头哄抬物价的商人姓名也被送进了县太爷的宅邸,只是衙役的数量有限,收集采购柴火的行动也在风雪的阻拦之下变得困难重重——若是有人在暴雪天里有过外出的经历就会知晓,狂风席卷风雪肆虐,四下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莫说是能不能看清东西了,在那样的大风里面甚至连眼睛都睁不开,耳边也都是风在呼啸,根本就听不出是风的声音还是人的呐喊。

而柴火这东西又大又笨重,运送起来极为困难,长靴和车轮一同扎入雪地里面,光是拔出来都要费上不小的力气。

每一趟运送都格外艰难,费时费力不说送回来的那点数量在镇上的缺口面前也是杯水车薪,且受灾的又不只有这一个村镇,府城下的县镇村落多多少少都被波及。雪天砍柴固然危险,但在这种情况下也顾不得许多,官府已经临时招募了一批人去周边山上,同时也在尽力劝导周边百姓自发将家里的柴火卖到镇里。

戚长夜转念之间就想明白了一切,刚好队伍也排到了他的面前,前段时间他日日都要出入镇里售卖枣糕,守城的人就没有不认识他的,甚至他们基本都吃过戚长夜铺子里卖的糕点。

周守卫甚至连翻都没翻,只瞧了一眼就摆了摆手示意戚长夜过去,不过他还是多看了戚长夜的板车上面高高摞着的柴火一眼,似是调侃般地说了一句:“这时候卖柴火可比卖枣糕赚钱。”

戚长夜的车上也有柴火——今日进镇本来是想开上一天枣糕铺的,枣糕这东西都是现烤,柴火材料都是每天早上从家里现带,只是没想到他也能因为这点柴火省了今日的进镇费用。

“……现在啊,只要不是数量少的实在说不过去,只要你带便让你过,带的多的还可以免去排队直接进镇呢。”穿的如同一个圆球的周守卫叹了一声。

他在镇门前站了一早上,全身上下早就已经彻底冷透了,周身麻木手脚冰凉,说出的话都带着白气,但这毕竟是他的职责,他得一直在这儿守着直到等来换班的人。

他也没能再与戚长夜多说上几句,毕竟后头还有不少排队的人,大家在外头都冷得厉害,这样让人在外头受冻着实是有些太过分了。

两人一起进了镇子,这段时间这条道路早就已经走过不知多少遍了,镇上的景物倒是与往常没什么差别,只是要比先前清冷上不少。这样的温度应当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在外头游荡,若非实在是生活所迫大多数人都不想出门,今日还是难得的一个晴暖且有大集的日子呢,前几天镇里恐怕要比现在更萧条数倍。

他们才刚刚走了几步,便有一个穿着厚重衣物的汉子走了上来,这人直接拦在了他们的面前。虽说戚长夜并没在他的身上察觉到什么恶意,却也仍是向前一步将赵岁岁给护在了身后,这汉子长得高大猛壮,体格也要比常人结实,岁哥儿瞧了说不准会害怕。

“有事?”戚长夜的神情冰冷,语气也是冷冰冰的。

汉子干咳了一声,视线自他们板车推着的柴火上扫过,开门见山直接问道:“兄弟,你这柴火卖吗?”

“三百文钱,我全要了。”汉子又接着说了一句。

戚长夜:“?”

赵岁岁瞪圆了一双杏眼:“多少?”

“三百文。”汉子毫不犹豫。

戚长夜带的柴火不少,毕竟是够枣糕铺子连轴烤上好几炉的分量,整整齐齐地堆在车上远远瞧着格外惹眼。事实上自他们两个进入这镇子以后便有不少人在关注着这边,只是戚长夜看着不太好招惹一行人也不敢轻易上前,如今见着汉子开价又有不少人走了过来:“小兄弟,我出三百五十文!”

戚长夜在村里买这一车柴火总共也没花上三十文钱,没想到转眼就翻了十倍有余,可见这镇上究竟成了什么模样。

但他同样眼尖心细,还不至于被这突如其来的泼天富贵给冲昏了头脑,仔仔细细地将面前的几人都观察了一番,总觉得这几个人都……不太像是普通镇民。

真要说来他们几个更像是那种……戚长夜想了想形容词。

更像是那些想借机发财炒价囤积的古代版黄牛。

三百文一车着实是贵,但等他们买回去后完全可以将其分开拆成数份倒卖出去,届时一份几十文钱,数量虽少但也尚在一些镇民的承受范围之内,真正缺少柴火的人总不能看着自己被活活冻死,由此他们便能赚到一大笔银子。

也难怪那周守卫说现如今卖柴火都比卖枣糕赚钱。

可戚长夜却不太情愿。

他侧过头看了一眼,赵岁岁的表情也不是很好,显然已经想明白了内中缘由。

这是害人性命的生意,无论如何百姓的贫苦都不应该被拿出来交易买卖,岁哥儿虽然喜欢银钱却也接受不了这种事情,戚长夜便转身欲走:“不卖。”

那汉子的表情僵硬了一瞬,随即又很快换上了一副笑脸继续纠缠过来:“可是觉得银钱太少?那……三百七十文,不能再多了。”

他的心理底价是四百文钱,再往上就没什么利润了,尚给自己留了三十文的讲价余地。

戚长夜的脸色彻底阴沉了下来。

“多少钱都不卖,滚。”

第135章

几人见他面色难看, 到底是没有再多说些什么,反正今天可有不少人都来到了镇上,又不只他一人带了柴火, 既然他这儿不愿意卖, 那也没必要再继续浪费时间,还不如尽快将精力放在其他人的身上,别一会儿过去都被其他人给全部买光了。

这帮人看在戚长夜这儿买不到了, 非常干脆地就直接去找其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