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炮灰签到躺赢日常 第151章

作者:人生若初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爽文 科举 签到流 穿越重生

“没有可是。”陆二夫人无比的坚持,“池儿,你听娘的,有些事情不是你能插手的。”

陆彦池低下头,不敢吱声。

车厢内,陆大夫人脸色扭曲,最恶毒的字眼从她口中喷出,落到曾经疼爱的长子身上。

与她的歇斯底里相反,陆彦筠面色不改,只静静听着。

“我在跟你说话,你到底有没有听见。”

“你爹死了,你弟弟也死了,两条人命啊,杀父之仇,杀弟之仇,你都忘了吗?”

“他们死不瞑目,顾清衍却青云直上,我不甘心!陆彦筠你还是不是男人,你若是还姓陆,认我这个娘,就该为他们报仇雪恨。”

无论多少咒骂,陆彦筠只是静静听着。

一直到女人上来撕扯他,他也只是放任,直到她力竭瘫软在地。

“我不会放过他,我绝不会放过他。”

陆彦筠吐出一口气,终于开口:“娘,你还不明白吗,现在不管你想做什么,都不可能成功。”

“你费尽心思,耗费钱财使出的手段,根本到不了他跟前。”

“曾经吹捧陆家,敬畏陆家,以陆家为荣的读书人,如今都恨不得将陆家踩在脚下,跟陆家彻底划清界限。”

“当年的温如凉如此,如今的吕翰林也是如此。”

最后的希望被戳破,陆大夫人哀嚎起来:“凭什么,凭什么他可以安然无恙。”

陆彦筠没有再理会她的歇斯底里,离开了窒息的车厢。

“二叔,我要走了。”

陆二老爷听了大惊:“走,你要去哪儿?”

“去我该去的地方。”陆彦筠将所有东西交给陆二,“二叔,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日再见,定会让陆家重回青云。”

陆二正要阻止,却发现陆彦筠头也不回,上马离开。

第二天清早,顾清衍就带着章念去了衙门,领到了自己的凭证和秀才袍。

秀才凭证是一块小小的木牌子,看着材料很一般。

但就是这块小牌子,代表着身份的变化,从今天开始,顾清衍就是士族阶层,享受大周给与的免税赋的特权。

再到公堂上,即使顾清衍没有靠山,也不能随意用刑。

甚至翻了犯错,能够从轻处理,是古代的第一个免死金牌,虽然含金量一般,但确实有用。

顾清衍知道秀才的一道道特权后,才慢慢领悟顾童生的执念。

童生和秀才,看似只差了一场院试,实则天差地别,压根不是一个级别。

顾清衍将凭证放好,若是丢了,再想要补很是麻烦。

大周发放的秀才袍是蓝色的,系扣式的中衣加上长衫,斯文秀气,很不适合干活。

同样,衣服的改变,也象征着主人从“劳动”转向“书生”,也就是以后可以不事生产就能过活。

古人科举,几乎是唯一的晋升路。

顾清衍看到,有秀才刚领到秀才袍,就迫不及待的穿上。

他能理解这样的兴奋,毕竟从这一日开始,大家的阶级就不同了。

章念比他更兴奋,低声问:“顾大哥,等回去咱们也穿上看看,您穿上肯定比他们更英俊,更好看。”

顾清衍哭笑不得,方才他都瞧见了,秀才袍是同一个款式,腰身宽大,两百斤的大胖子都能塞进去。

他身材不算矮,可人痩,穿上后能好看才怪。

不过看着章念的眼神,他还是点头纵容:“好,等回去穿给你看看。”

“等回到陵川县,顾大哥穿上秀才袍再回梅岭村,大家伙看了肯定都羡慕。”

顾清衍很是无奈。

一想到自己穿着秀才袍招摇撞市,一时忍俊不禁。

“顾秀才,学政大人有请,请上茶楼一见。”

顾清衍眉头微动。

学政吕翰林?这时候找他做什么?

吕翰林可是洪山书院的学生,陆院长的弟子,虽然裴玄说吕翰林很是“识时务”,顾清衍还是警惕起来。

“顾秀才,这边请。”

吕翰林有请,顾清衍警惕,却不能不去。

进了酒楼,章念整个人都紧绷起来。

他还记得上一次陆家设宴,结果顾大哥在宴席上中毒,幸好随身带着解毒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后来知道并非陆家下手,但那件事也是因陆家而起,自家顾大哥是被陆家牵连。

上楼梯的时候,章念忍不住低声道:“顾大哥,待会儿小心些,别吃东西。”

“安心。”顾清衍安慰道。

章念完全不能安心,尤其是他被拦在了雅间之外。

顾清衍朝他点了点头,这才进入了雅间。

吕翰林正站在窗前,他的位置往下看,应该正好能看到门前来来往往的行人。

“学生参见吕大人。”顾清衍开口行礼。

吕翰林回头,他是典型的读书人,模样儒雅,气质也较为温和。

唯有眉宇间一个川字,略显严肃。

“你就是顾清衍,果然是一表人才,小小年纪连中三元,是个可造之材。”

顾清衍眉头微动:“多谢大人赞赏,学生只是侥幸,还需苦读学习。”

吕翰林笑了一声:“虽稚嫩一些,但却有才华,否则此次院试也不会选你作为案首。”

话锋一转:“听说你之前在陵川县县学读书?”

“正是。”

“你们马教谕我也认得,不知道他现在可好?”

顾清衍心底更加奇怪,吕翰林这番话,倒像是跟他套近乎。

不过用马教谕来套近乎,顾清衍不但没觉得亲近,反倒是更警惕。

“马教谕在县学多年,一直勤勤恳恳,正因为有他精心教学,学生才能考中秀才。”

吕翰林也是人精,一听这话便知道,顾清衍跟马教谕亲近不到哪里去。

也是,能攀附上裴家,哪里看得上一个乡野之地的教谕。

吕翰林直接撇开:“瞧我,看见少年人心底高兴,都忘了让你坐下。”

“快坐,喝茶。”

顾清衍有些拘谨的坐下来。

吕翰林看在眼中,心底闪过一丝诧异,想到顾清衍堪称神奇的经历,故意问:“说起来,本官与你养父李侍郎还是同期,私底下也有些交往。”

“虽说你不是李家亲生,到底在李家养了十五年,恩情是斩不断的,若是你想,不如由本官出面,认作义子,岂不是两厢便宜?”

顾清衍心底警种大震,忙起身道:“多谢大人厚爱,倒不是学生忘恩负义,而是两子互换,让许夫人难以接受,看见学生便新生不喜。”

“幸得丁知府从中调解,让学生得以偿还养育之恩,如今桥归桥路归路,各自安好。”

吕翰林眼眸微沉。

他几次三番递出橄榄枝,顾清衍不知是没听懂,还是不想接。

顾家有什么,不过是山沟沟里的童生,父母双亡,家境贫困,能给顾清衍什么助力。

李家却不同,顾清衍毕竟在李家养了十五年,若能回去,看在这些年的份上,只要顾清衍出息,李侍郎肯定不会吝啬提拔。

这般好处,顾清衍居然一口回绝了。

吕翰林眯起眼睛来:“哦,竟是如此,倒是本官多事了。”

他喝了一口茶,又笑了一声:“如今你考中了秀才,可有想过将来如何?”

顾清衍回答:“自是闭门苦读,来年参加乡试,争取一鼓作气。”

吕翰林哈哈一笑:“本官是此次主考,也算你半个恩施,如今跟你说一句实在话,这天底下考中秀才的多,考中举人的少,若想要高中进士,则难上加难。”

这番话倒是也中肯。

顾清衍十分赞同:“正是如此,读书人十年寒窗,实属不易。”

不过对不起来,顾清衍还是觉得读书已经是最轻松的活儿,在梅岭村,其他孩子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

吕翰林笑看着他:“对于别人而言,自然不易,可若有名师,则事半功倍。”

“如今你已经考中秀才,勉强符合洪山书院的入学要求,在青州府地界上,还有什么书院能比洪山书院更好,何不一试?”

顾清衍愣住,他没想到吕翰林见他,是要让他入洪山书院。

谁都知道他跟洪山书院的恩怨。

不提陆院长,当初青州亭死了四个人,三个都是洪山书院的书生。

虽然他不是凶手,可在洪山书院的口碑极差,但凡在洪山书院读书的,多对他极为敌视。

这样的情况下,洪山书院再好,顾清衍也不可能去书院里头受罪。

“多谢大人提点,洪山书院乃是青州府泰山北斗,读书人向往之地,可惜学生胸无大志,不愿意外出求学。”

吕翰林眉头一皱。

“若是因为陆院长,你不必担心,洪山书院还是有这个气量。”

吕翰林不知出于什么目的,透露一个消息:“陆家确实有人心怀不轨,想在院试中栽赃陷害,不过本官早有准备,这才让你顺利考完。”

顾清衍一怔。

他想起在考场之外的时候,好几次都感受到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