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怀了敌国质子的崽 第45章

作者:觅唐 标签: 生子 宫廷侯爵 朝堂 腹黑 穿越重生

王知治看着宁诩飞快吃饭的模样,也呆了一刻,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陛下喜欢的话,臣殿内还有几小罐,也一并送来吧。”

宁诩感觉自己这一个月来都没吃过这么尽兴满足的饭了,心情松快不少,高兴道:“好啊,朕白拿了你这么多东西,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王知治眼巴巴地望着宁诩,小声说:“陛下知道的。”

宁诩:“……”

坏了,一时嘴快。

他和王知治对视了一会儿,忍不住问:“你真心想要吗?”

青年赶忙点头,目光期待。

宁诩叹了一口气,想了想,反正是多发些月例银子,王知治一人的月银,国库还发得起。

“传朕的旨意,”宁诩放下筷子,对宋公公道:“王知治伴驾有功,着晋为侍君。”

王知治愣了一下,大喜过望,出来谢恩时差点绊倒,慌张跪在地上:“臣谢过陛下!”

“免礼。”宁诩看了看原先盛有甜椒的空荡荡的碟子,又说:“朕多给你指派两个宫人,你替朕酿些甜椒出来,做好了,还有赏。”

除夕夜里昭国皇帝一时兴起,又新封了一位侍君的消息,很快传出了宫门,传到各府耳中。

陪在父母身边的夏潋闻言怔了怔,又打听了缘由,摇头笑了一笑,不做多言。

在尚书府的吕疏月正在家宴角落里发呆,听见这个消息,惊得猛地站起来,把旁边席中的人吓了一跳,又被吕尚书训斥一番,红着眼跑出府外。

几日后,这个仿佛无足轻重的皇宫趣闻,经过探子们的口耳相传,飞快地,传进了相隔千里的燕国宫中。

第36章

虽有甜椒续命, 但除夕后的几日,宁诩依旧不好过。

守岁夜堪堪过了子时,没顾得上休息片刻, 就要沐浴更衣, 品级高的臣子们也要进宫,新年的第一日, 从凌晨开始便要去宫外的古寺烧香、祈福, 又要到郊外的祭坛处祭天, 最后还要给各臣子及家眷分发新年福禄……

折腾来折腾去,宁诩睡不好觉,大清早的下了榻便扶着床柱干呕了几声。

没等宫人们进来, 宁诩就直起腰, 擦了擦唇畔, 感觉胃里那阵翻涌的恶心很快消失了, 又打消叫御医来看的心思。

反正上辈子也时常呕个一两下的, 大多是肠胃不适的缘故,自己等几天就没事了。

宁诩是真不太想见到那群御医,仿佛都能幻觉闻到他们衣袍上沾染的中药苦味, 而一想起那些黑乎乎的药汤, 他就真要吐了。

从初一到元宵,宫中都免早朝, 因此宁诩只需要换好常服,刚刚洗漱完, 就听见宋公公从外边绕进来,对他道:

“陛下,早膳已经备好了。”

宁诩点了点头,见宋公公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问:“怎么了?”

“陛下……”宋公公愁眉苦脸地说:“吕小公子,又候在外边呢。”

宁诩无奈扶额。

自从知晓王知治被晋为侍君的消息后,吕疏月找上门来闹过不少次。

只是他也学聪明了,不在殿前大喊大叫,而是一大早地就等在外面,一等到宁诩出来,就赶忙跟上来,从黑白分明的眼睛里挤出两大泡眼泪。

“陛下……”宁诩刚踏出殿,小黄又凑过来,一张脸在雪天被冻得通红,嗓音委屈地连叫了好几声:“陛下!”

宁诩看向他,无可奈何:“怎么了?”

吕疏月扁了扁嘴:“那姓王的今日设宴,叫我们这些公子都过去,摆明了是要炫耀……”

宁诩见他年纪最小,也难得多了几分耐心:“大过节的,各殿设宴乃是寻常事,也想让宫中多热闹一些,你若是不想去,那就不去好了。”

“才不是因为这个!”吕疏月脸上的情绪根本遮掩不住,忿忿问:“陛下,王知治根本没有给您侍过寝,为何他可以逾矩封为侍君?”

宁诩停下脚步,看了看他,叹气:“王知治进献了朕爱吃的甜椒,朕心里高兴。又恰逢新年伊始,普天同庆的时候,宫中多一桩喜事不好吗?”

“还有,”宁诩忍不住又开口道:“今后能不能别总把侍寝二字挂在嘴边了?也未免太过……咳,太过不矜持!”

说得他像是种马似的,忒怪。

吕疏月蔫头蔫脑的,小声说:“什么甜椒啊……我或许也可以种出来呢……”

“……”宁诩想了想,索性问:“那朕现在也给你封个侍君,好不好?”

吕疏月猛地抬起头,但眼里的光芒亮了一瞬又黯了,别开脸嘟囔道:“才不要陛下的施舍!”

他狠狠地跺了一下脚,生气地说:“我自会证明自己的本事,陛下,你就等着好了。”

说完,吕疏月头也不回地跑了。

宁诩:“……”

小屁孩心思真难猜!

他摇了摇头,正要踏上去御书房的轿子,忽然见不远处一个宫人匆匆走来,对宋公公耳语了几句。

宋公公听了,脸上露出几分诧异神色,又走过来,对宁诩道:“陛下,有一封火漆封印的贺信,被飞骑快马加鞭送至了御书房中,等您拆阅呢。”

“贺信?”宁诩不解:“谁送来的贺信。”

宋公公犹豫了一会儿:“呃……是燕国皇室,差使臣送到边关的……”

宁诩的神情一僵。

见他不动了,宋公公又低声安慰道:“陛下,辞旧迎新之际,各国之间都是会互呈贺信的,或许是燕国朝廷的臣子代笔,不一定是……”

他欲言又止,不过宁诩知道最后半句话是什么。

宁诩沉默了半晌,垂下睫说:“燕国新帝登基,是朕忘记要让礼部草拟贺文了,宋公公,你代朕和礼部尚书说一声吧。”

至于这一封从燕国送来的信,他心中有数,估计就是段晏亲笔写的,不可能让其他人代劳。

毕竟那人的性子……

宁诩蹙着眉地上了轿辇,生怕待会拆开信,就看见段晏说已经带着兵站在边境线上……

因为被吕疏月耽搁了一点时间,宁诩到御书房的时候,夏潋已经在里面了。

昭国的礼部尚书也在,同样脸色怪异。

话又说回来,自从段晏逃走,又被立为燕国太子继任大统后,这些老臣们的脸色,就始终不太好看。

如今他们是骂不动宁诩了,也消停不少,能唉声叹气地静下心来想一想对策,偶尔献出些防范燕国的计谋,宁诩都一一照做了。

“陛下,”见宁诩进来,夏潋忙迎上去,将手里的物件递出:“这是燕国送来的贺信,但加了火漆密印,要您亲验过后才能启封。”

宁诩接过来,见是一个柱形的小筒,用带有祥云纹路的金纸密封,还用火漆盖了印。

外边看不出什么来,他正要随手拆开,旁观的礼部尚书睁大眼,猛地扑上来阻止:“陛下,且慢!”

宁诩:???

礼部尚书严肃道:“燕国来的信,外面虽没有问题,但难保里头不会涂有毒层和放暗器!陛下,请让老臣一试。”

说完,他抢过那信筒,放在小桌上,屏气凝神地用帕子包了手,将信筒拆开。

宁诩欲言又止,反复两次,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没把话说出口。

其实段晏若想害他,曾经的机会也太多了,不至于千里迢迢送来带有暗器的信筒。

而礼部尚书当初在朝廷上骂得最大声,现在却又不顾生命危险挡在前面,宁诩看了看他,心中滋味颇有几分复杂难言。

礼部尚书小心地拆开了信筒,从里面抽出一张薄薄的信纸,反复确认过只是普通宣纸,才大大松了一口气。

信的内容他是不敢私自阅看的,于是呈给宁诩。

宁诩抿了下唇,才将目光放在那些铁画银钩般的凌厉字迹上:

“陛下亲启:岁序更新,恭贺新禧,愿陛下龙体康健,诸事顺遂。闻知陛下新纳嫔妃,喜上加喜,想必宫中欢乐倍增。朕新近登基,若有机缘,定当早日觐见陛下,以叙兄弟情谊。”

宁诩:“。”

他看了又看,把信塞给夏潋,问:“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夏潋和礼部尚书:“……”

宁诩摸了摸下巴,喃喃道:“朕怎么觉得,他语气很奇怪呢?朕宫中新封了一个侍君,如此小的事,也值得他写进信中么?”

夏潋迟疑了一下,还没开口,礼部尚书先急切道:

“他必定是暗指曾在陛下的宫中为侍君一事!最后一句又说要早日过来昭国,这意思,岂不就是要借机报复,攻打我们吗!”

宁诩吓一跳:“他真这么说?”

礼部尚书:“信中正是此意!”

宁诩:“…………”

*

七八日后,燕国皇宫收到了昭国礼部的贺礼,顺带了一封宁诩的亲笔回信。

段晏屏退了左右,坐在大殿中,静静盯着宁诩那封不起眼的信纸看了许久,才伸手拿起展开。

黑眸中神色沉静,瞳孔倒映出信纸上勉强能看清的毛笔字。

即便过了这么久,宁诩那一手狗爬字依旧没有太多长进。

青年不知想起什么,唇角很轻地扬了一瞬,但又很快压下。

他凝神看宁诩究竟给他回了什么。

“燕国陛下,您好,新年好!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段晏:“……?”

什么。

“朕的新侍君会酿朕爱吃的辣椒,是有功之臣,朕提拔他在情理之中,不劳您费心,也不要再打听我们宫中的事情。”

“朕很好,就是近来胃口不佳,这点小事,不需要您特地过来探望朕,有机会也不用再见面。”

“最后,祝贺您登基当皇帝。”

段晏:“……”

青年沉默了许久,又伸手去拆另一封昭国礼部的信件,这上面的用词倒是正常了许多,大意是恭贺他登基一事,又在信中列明送来的一批礼品清单,但也聪明地闭口不提质子的往事。

看完后,段晏的视线又落在那封宁诩的“亲笔信”上。

这些颠三倒四、措辞粗鲁的胡言乱语,竟能经过礼部审校,送到他燕国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