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33章

作者:路归途 标签: 生子 美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那奇了怪了怎么没人?

汤显灵睡得好好地,结果到点也醒了——生物钟害人啊,他裹着被子打算接着睡,就听前头拍门声,于是墨迹了三秒,穿了衣裳出门去看。

估摸是熟客——

昨个好像崔大爷走得快走得早,没听到他家歇业两天这话。

汤显灵出了屋门,见东屋蒋芸也出来了,便说是估计是崔大宝在拍门,娘你接着睡。等他到了铺子前头,隔着门板,果然听到崔大宝声焦急嘀咕:莫不是出什么事了,汤老板你怎么了?

“我没事。”汤显灵先应,开了一扇门,“昨个您走得早,忘了说今明两天歇业。”

崔大宝张着嘴,一句‘没事怎么今个还不准备’,硬生生给卡在了喉咙里,发出茫然的啊了声。

“那、那——诶呀我家豆子爱吃肉松面包,还在家等着,粟米粥都熬好了,唉,也怪我昨个回去说今个继续吃,怪我怪我,馋了我俩一晚上,他早上送我出门眼睛都是亮的。”

汤显灵:……

你都这么说了,我哪里好意思让你空手回。

“你要是不介意,我之前准备的肉松还有些,我全给你带回去,这个可以用来佐粥。”

崔大宝:!!!

“真的?汤老板你可真是大好人。”

汤显灵笑了笑,崔大宝也算是他家老顾客且最捧场的,“那你等等,对了牛乳要吗?我昨个定的牛乳多,你要的话给你也装一罐,这个牛乳要烧开喝,养身体的。”

他想到有人乳糖不耐受,又说:“有的人喝牛乳喝不惯,可能会闹肚子,你不要也没事,不收钱。”

他家真喝不完,送隔壁太早,崔大宝歪打正着撞上来了,又是客人,送客人正合适。

“要,少来一些。”崔大宝听‘养身体’心里一动,又听‘闹肚子’便纠结,最后想少来一点,不行他喝了,他身体壮,闹闹肚子没事。

汤显灵:“那您等会。”

他进灶屋,点了蜡烛,取了两个罐子,油纸往里塞上,这个倒肉松,之前做的肉松剩的不多,全给了。剩下的罐子,倒牛乳,折了一半多,就收手。

崔大宝拎着回去路上也不会洒出来。

汤显灵端着这两样,送给了崔大宝。

“不要钱,送您了。等后日营业,这罐子您顺道送过来就行。”汤显灵道。

崔大宝应了声,笑呵呵说:“成。”他本来扑了个空也有点不高兴,但汤老板人挺好的,此时得了东西,只有高兴了。

回家喝粥!

也不知道肉松配粟米粥如何味道。

第24章

回去睡了个回笼觉,本来以为睡不着,没想到倒头就睡,可能知道没食客在等,外加上前几日太累了。

汤显灵一觉睡到自然醒,精气神十足。

另一头崔大宝拎着食篮到家。

崔父一看儿子进门就说:“那面包你们俩吃,我吃不惯。”

“你想吃今个还没有。”崔大宝拎着篮子哼着歌,“今明两天,汤老板歇业。”

崔父不信,没买到面包,扑了个空,儿子还这么高兴?

“没事,我粥正好熬稠了些。”孙豆子在灶屋探出个身影说,之前锅盔、面包配粥,大宝说要配稀饭,不能配粥,尤其是吃锅盔,最好清汤寡水的稀饭。

结果今个起早了天黑,给锅里下粮下多了。

孙豆子本想着,大宝没回来前再添点水,和稀,现在看不用了。

“早上只喝粥够吗?我再烙两张饼。”孙豆子想爹要上工,只吃稠粥也不顶饱,当即是去面缸舀面和面。

崔大宝:“那你多烙一张,我也懒得跑了,刚去的早,正街吃食铺子都没开门,我也懒得等其他家了。”主要是有肉松面包吊在前头,想了一晚上,就算汤五哥朝食没开门也不想吃别的了。

“汤老板见我扑了空,送了些肉松和牛乳,说肉松能佐粥吃。”

崔父:“难怪你乐呵呵的,没闹脾气。”

“爹,我都多大了,又不是七八岁儿郎。”崔大宝嘟囔。

崔父笑呵呵顺嘴提起来:“他七八岁上私塾,有一次攒了钱要去吃什么肉粽子,结果拿着粽子到家一吃说滋味变了,整整哭了三日。”

灶屋里孙豆子听闻,眼睛都瞪大了,好奇看向男人。

崔大宝被爹说了糗事,也没觉得下面子,但是豆子这般看他,双眼圆圆的,他心里还有点痒,献宝似得跟豆子说全了,“是个摆摊的,我记忆很深,第一天我吃到嘴的肉粽,咸咸的有点沙沙的像是蛋黄,咱们奉元城多吃蜜枣粽子,我第一次吃肉粽不习惯先吐了一口,然后越品越香,又折返回去买了。”

“那粽子还挺贵,一个要六文钱。”

“我攒了两日的钱,想着多买几个回去给爹也尝尝,结果拿回去吃了一口可难吃了,根本不是第一次吃的那般滋味。”

崔大宝气得半死,在家哇哇哭。

崔父本来笑着,听到大宝说好吃想给他尝尝,笑容慢慢凝固了,为此事,他笑话大宝好几次,以为大宝没吃到好的跟个小孩闹脾气,没想到是为了他没吃到那口好吃的。

“爹不馋,没事的。”崔父此时说。

他以后不拿这个笑话大宝了。

崔大宝不知道他爹心思,见豆子听得逗趣,眼里都是笑意,巴不得多掏空几个自己小时候糗事告诉豆子,甚至进了灶屋,说:“汤老板说牛乳要热,我来热。”

“我来吧。”孙豆子接了篮子。

哪能让男人干活。

崔大宝用胳膊轻轻撞豆子,“我小时候丢脸的事你都知道了,你的呢?”

“我?”孙豆子见男人好奇,想了好一通,硬是在发苦的记忆里找出来一件,说:“我八岁那年上山打猪草,尝了几个新鲜果子,后来肚子疼的死去活来,我还以为自己要死了,就去我爹娘坟前睡了一晚,第二天就好了。”

崔大宝:这算什么糗事。

他听着听着心里不舒坦。

“你哥嫂没找你吗?啥时候几月的事?”

孙豆子见大宝不高兴了,忙说:“没事没事,那会是夏日。”其实是秋日,天很冷,夜里很黑,他倒在坟头很害怕。

崔大宝捏豆子脸蛋,“你没说实话。”

“是秋日……我怕你担忧,都没事了。”

崔大宝本来是捏豆子脸颊,改成了轻轻地摸了下,说:“下次回村我们一起,我也去爹娘坟头看看。”

“好。”孙豆子应上,有点高兴,“大宝,我现在日子就很好了,你别不高兴。”

灶屋外崔父是很高兴,见夫夫俩说话,便背着手进屋了。

大宝以前跟个小孩似得光知道吃,现在娶了夫郎知道心疼人了,这般就好,等以后豆子身体养好了,生个孩子,他再给存些钱,就能有脸下去见夫郎了。

好啊。

没一会,崔家吃早饭了,粟米粥有些稠,黄黄的米香夹杂着一些白米,孙豆子还剁了点自己腌的咸菜,三张薄薄的死面饼,他烙的火有点大,但幸好没糊。

吃饭了。

崔大宝虽然心疼自家夫郎,但尝了口饼还是不动了——有点苦味,不好吃。

“肉松罐子呢?”

“忘了拿出来了,我去拿。”孙豆子进灶屋捧着肉松罐子出来,递给男人,“你不吃饼,拿这个佐粥。”

崔大宝拿了双干净筷子,先扒拉一口肉松在粥面上,那肉松蓬松黄亮亮的,放在稠粥面上也没塌陷进去,因为轻,他换勺子挖了一口粥同肉松送进口中。

清淡有些粟米味的粥,混着咸香蓬松入口即化还带着一丝丝嚼劲的肉松,组合成了无比的美味,清爽又不单薄。

“好吃!这肉松用来佐粥别有一番风味。”崔大宝让爹和豆子都尝尝,“你俩别省着给我吃,我一个人吃有什么意思。”

崔父想到儿子给他买肉粽哭了三日,如今是明白过来,大宝好吃爱吃却也孝顺,只有至亲之人,才能让大宝拿出好吃的分享一二。

“豆子你也尝尝,要是吃完了,不行咱再问汤老板买一些。”崔父跟儿夫郎说,别辜负了大宝的热心好心。

崔大宝端着粥碗,“我怎么没想到这处,回头我去问问。”

“爹、豆子,你们快尝尝,这肉松真没有一点猪肉腻味。”

孙豆子和崔父才吃起来,一尝确实好下饭,崔父还喜欢再拌点咸菜丝,这般更有味。崔大宝不爱拌咸菜丝,嫌太咸了。

“我人老了,口味重,这般吃着好。”崔父说。

孙豆子都行,他其实很喜欢肉松的,但他舍不得全用来下粥,有个肉松味就行,因此也混了些咸菜丝,肉松多给大宝吃吃。

崔家人吃完朝食,炉子上牛乳煮沸了,崔父喝不惯羊乳牛乳这些,让俩孩子喝,崔大宝跟豆子说:“你先少喝一些,我听汤老板说有的人喝不惯要闹肚子。”

“知道了。”孙豆子应声,汤老板家做的猪肉荤腥,他吃了从不闹肚子,但这是牛乳,还是听大宝的话。

吃过饭,崔父去上工,崔大宝在家无事,一想到明日也吃不到汤五哥朝食,便有些无味,换了身衣裳,说:“豆子我去街上转转。”去瞧瞧还有没有新花样。

孙豆子:“成。”等大宝一走,他把院门拴上。

之前崔大宝同崔父闹起来,往西市客栈住了三日,那三日说起吃喝来,还有几位富贵少爷给了崔大宝一些钱,崔大宝没想过做帮闲,意外赚了钱,也不是心高气傲的人,家里几斤几两他知道,既然少爷们给了赏钱,不要白不要。

其实崔大宝在奉元城市井坊间还是有些些名气的,说起来都是‘会吃的’,有些帮闲同崔大宝关系还挺好,见了面都喊‘崔大爷最近哪里吃去了’、‘大哥可有什么新馆子能吃吃’。

帮闲得对奉元城吃喝玩乐新鲜花样一手门清,好方便在少爷跟前伺候得赏。

这不,崔大宝打了车刚到西市,就碰到帮闲。

“诶哟这不是我崔哥么,好几日不见了,崔哥可是在哪里发财?”

崔大宝便笑哈哈说:“你拿我打趣呢,我这懒汉能去干甚。”想到早上的肉松佐粥,不由美滋滋说:“你别说,我家坊间正街最近新开了家朝食……”

二人相识,一说一唱就往西市去。

八兴坊正街汤家。

汤显灵才睡醒,伸了个懒腰,一脸的精神头,果然睡够了人看什么都鸟语花香——老汤头除外。

“娘,几时了?”

蒋芸抬头看天,“估摸巳时多了,你这一觉睡得够长的。”

那就是九十点钟,也不算太久。汤显灵一边去打水刷牙洗脸,一边说:“今个太阳好,一会把菜搬到院子里晒。”

“还有我一会去采买,晌午娘你自己买着吃。”

“昨个儿我带回来的点心,你也吃了吧,别放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