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为王[快穿] 第2章

作者:甲子亥 标签: 快穿 爽文 穿越重生

  为前身凄惨的遭遇,也为自己眼下糟糕的境地。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响起一道冰冷的机械音。

  “宿主你好,代理复仇分系统,编号0715,竭诚为您服务。”

  说完,孟则知眼前凭空出现一面透明的显示屏,鲜红色的字体熠熠生辉。

  姓名:孟则知

  年龄:73

  魅力值:82

  灵魂强度:95

  智商:290 -80(中毒状态)

  功德:3360

  技能:物理学(登堂入室)、数学(初窥门径)、化学(初窥门径)

  成就:6323号小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

  “嗯。”孟则知冷静自若,在他再次睁开眼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他的目光落在智商一栏‘-80’的字样上,以前身后世的成就来看,智商最多不会超过170(达芬奇的智商为230,爱因斯坦的智商为200,霍金的智商为170)。中毒之后,一下子就减去了80的商数,智力水平直接降到普通人层次,难怪再也做不出创造性的科研成果。

  “请容我先自我介绍一下,”系统冰冷的机械音再次响了起来:“本系统编号0715,为地府考功司名下代理复仇主系统管理下的分系统。”

  “代理复仇系统,顾名思义,就是枉死者以自身功德为代价,委托考功司代为复仇,经主系统甄别之后,再将相关任务下发给分系统宿主。”

  “三千大千世界,地府精力有限,总有监管不到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容易滋生一些魑魅魍魉,扰乱世界秩序,比如穿越,重生,野生系统等。”

  “以孟则知为例。”

  这里说的是前身。

  “孟则知本为三世善人,命中注定前二十年生活疾苦是为抵消前世恶业,后七十年大富大贵是为消耗其一身功德。却因为蒋启扬的缘故落了个名声扫地,妻离子亡,英年早逝的下场。”

  “此事为地府失职,如何补偿孟则知暂且不提。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地府就有拨乱反正的责任。罚恶司本可以直接拘捕蒋启扬等人问罪,但孟则知觉得这样并不解气,便以自身一部分功德为代价,委托考功司代为复仇。这样一来,蒋启扬等人在人世间所受的折磨就不能用来抵消他身上累积的恶业。”

  简而言之就是,孟则知献出功德,代理复仇系统宿主负责出手报复蒋启扬,等蒋启扬死了,到了阴曹地府,权当他从来没有受过那些罪,该怎么判还得怎么判。

  就相当于在死刑犯临死之前再揍他一顿让受害者解解气。

  明白了。

  孟则知觉得挺有趣的。

  他看着面前的透明显示屏,问道:“请问灵魂强度是什么?”

  “在普通世界,灵魂强度越强,智商越高。在异能世界或修真/世界里,灵魂强度越强,资质越好。宿主进入委托者身体之后,身体综合素质会根据宿主灵魂强度进行调整。”

  不用孟则知提问,系统接着说道:“宿主的灵魂强度超过绝大部分普通人,远低于修真/世界平均水平。”

  孟则知并不觉得失望,他又问:“那功德又是怎么算的?”

  “详细解释太过麻烦,不如给宿主您简单举个例子,救活一条人命,为五点功德值。”

  这么说来,他的3360点的功德也不少了。

  只听系统继续说道:“宿主现在的状态只能算是地府编外人员,但只要宿主努力工作,功德超过十万,灵魂强度达到一千,通过考核即可转为正职。”

  阴司正职,那不就是成神吗?

  孟则知两眼一暗,不可避免的被系统画下的大饼诱惑到了。

  毕竟人活着,总逃不过功利二字。

  但他很快就又恢复了镇定,问道:“那如果任务失败了呢?”

  “宿主放心,我们是正经、有身份的系统,不会让宿主承担太大的风险。”系统说道:“所以失败一次,只扣除宿主一半功德,十点灵魂强度。但连续失败三次,会解绑系统,送宿主转世投胎。”

  “明白了。”孟则知做好了心理准备。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

  “为提高宿主任务完成质量,主系统专门为宿主开通了系统商城功能。”

  说完,孟则知身前显示屏界面一转,出现了一个九宫格,每个格子里都放着一个商品,下面标有用途和价格。

  商城里的东西不少,名字大多简单粗暴,入眼第一个便是灵魂强度增长液,一瓶可增加十点灵魂强度,售价一千功德点。

  孟则知默了默,他决心收回自己刚才他想的3360点功德也不少了的话。

  再往下翻,东西不多,都是些基础的丹药、功法、法宝什么的,稍微有点科技水平的东西一件没有,挂在后面的是连着好几页的野生系统,比如神兽养成系统,超级修复系统,百变异能系统,学霸笼罩光环系统……

  这些商品里,价格最低的是初级解毒丹,售价两百点功德,价格最高的是一个一百立方的储物戒指,售价两万功德点。

  最后一页是商城使用守则,只有寥寥一行字。

  自系统商城购买的商品只能用于宿主自身。

  看到这儿,孟则知粗略的估算了一番,以他现在的状态,要想达到转正的要求,起码还需要二十万点功德。

  孟则知沉了沉气,他现在只想知道,他做完一个任务,能拿到多少功德点。

  像是猜透了孟则知心中所想一样,他身前显示屏界面一换。

  主线任务:报复蒋启扬、陈应龙两人(功德奖励1000点,任务完成度依孟则知满意程度而定。)

  支线任务:恢复孟则知名誉(功德奖励500点,任务完成度依孟则知满意程度而定。)

  系统任务:回收明星养成系统(功德奖励500点。)

  系统解释道:“功德奖励的多少,是由任务的难易程度决定的。这个世界任务总体来说比较简单,相当于是新手任务,所以功德奖励比较少。”

  “明白了。”孟则知想了想,问道:“初级解毒丹能不能治好我身体里的神经毒素和艾滋病。”

  “神经毒素可以,艾滋病不行。”系统如实回道:“不推荐宿主使用洗髓丹,因为原主只是个普通人,并非修真者,必然承受不住洗髓丹的药力。”

  不用系统提醒,孟则知也不会把主意打到洗髓丹上面,毕竟商城里一颗洗髓丹就要八百功德点,在没有彻底摸清情况之前,孟则知不想太过浪费。

  他并不觉得失望,只说道:“麻烦帮我购买一颗初级解毒丹。”

  精神毒素的杀伤力太大,孟则知从来都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他担心自己在任务过程中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至于他身上的艾滋病……

  他想他知道该怎么对付蒋启扬和陈应龙了。

  孟则知两眼微暗。

  “好的宿主。”系统应道。

  下一刻,孟则知个人资料页面上功德一栏的数值从3360变成了3160,紧接着他手心里出现了一个白色小瓷瓶。

  孟则知毫不犹豫,拔开瓶子上的木塞,倒出来一枚黑褐色的药丸,而后一仰头,将药丸塞进嘴里,咽了下去。

  没一会儿,一股暖流自腹中窜上大脑皮层,孟则知喉间一甜,他咬紧牙关,从沙发上爬起来,冲进卫生间,掀开马桶盖,这才将口中混着毒素的鲜血吐了出来。

  洗完澡,一身清爽,然后拉开浴室门就对上了一屋子的狼藉,堆成小山一样的外卖盒、脏衣服,连带着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恶臭味。

  之前孟则知专注理清剧情,顾不上这些。这会儿看见了,肚子里条件反射一般的翻滚了起来。

  自许佳晴流产,到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月,前身就自己把自己关了足足一个月,哭累了就睡,睡醒了就吃,吃饱了继续哭。

  该感谢陈应龙,为了彻底将前身打入深渊,特意安排人给前身送了一个月的外卖,要不然前身哪能活到今天?

  孟则知沉了沉气,认命的挽起袖子,收拾起屋子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就是写捉鬼小说的后遗症﹌○﹋

第3章

  孟则知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将客厅里的垃圾清理干净,然后将屋子里的生活用品按照前身的习惯全都换了一套新的,连碗筷都没放过。

  第二天一大早,他开车去了京城大学。

  作为教授,前身在京城大学是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的。地方不大,四十来平,配一张办公桌,一组文件柜和一套沙发茶几,还有就是一整面墙的书籍和期刊。

  许佳晴是在七月末出的事,当时正值暑假,因而前身虽然颓丧了一个多月,对工作倒是没什么影响。

  正值开学,按照惯例,孟则知在学生群里发了条消息,让学生分批带着论文来找他。

  前身是研究数学的,但和恩师万哲先教授主要从事典型群和几何方面的研究不一样,前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数论。

  他名下一共带了六个博士生,十五个研究生,都是三年制的。

  发完消息,孟则知走到书架前,循着记忆抽出两本期刊。

  期刊名字叫《华国数学学报》,在国内十九种数学核心期刊里,《华国数学学报》的影响力只能排在中下游。前身被爆出学术造假丑闻的两篇论文,就是刊登在这两本期刊上。

  主线任务孟则知暂时没法做,蒋启扬这会儿正在好莱坞呼风唤雨呢。至于陈应龙,能随随便便拿出五千万来投资蒋启扬的电影和电视剧的,又怎么可能是个普通人——据说当年他爸咳嗽一声,国内制糖业就要抖三抖。

  他一个做学问的,无权无势,真要上去和蒋启扬两人硬刚,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所以孟则知才决定从支线任务——恢复前身名誉入手。

  前身身上的污点有三,家暴致使妻子流产、学术造假、私生活混乱。

  留给孟则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五个月后,这两篇论文被爆剽窃,成为前身跳楼自尽的导火索。

  孟则知将这两篇论文粗略的过了一遍,心里有了考量。

  研究数论的,总是不可避免的会畅想自己有一天能解决一个或是多个世界性的数论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猜想、黎曼假设、费马大定理……

  其中最为国人耳熟能详的,应当是哥德巴赫猜想。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华罗庚为代表的华国解析数论学派兴起。

  1956年,王元院士先后证明了“3+4”、“3+3”、“2+3”、“1+4”问题。

  1962年,潘承洞院士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5”问题。

  1966年,陈景润院士证明了 “1+2 ”问题,并在1978年证明了“1+1”上限公式。

  正是因为华国数学家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使得这个猜想早早的就被国家打上了超越学术意义的‘政治标签’,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后辈数学家。

  受此影响,前身入选长江学者之后,就艺高人胆大的将研究方向转移到了哥德巴赫猜想上面。

  不过可惜的是,前身到底是没能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并不是说他的研究没有一点用处,三十五年之后,他的独女在他的研究基础上,成功证明了这一猜想。

  只可惜,那孩子已经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