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制霸影视圈 第161章

作者:言朝暮 标签: 娱乐圈 爽文 穿越重生

  到达目的地, 盖路仍是一脸笑意的说:“韩老师, 这次知道你要去, 邵舰长特别高兴, 说要跟你聊聊电影。”

  韩训反应了过来, “邵舰长想聊《代号枭鹰》?”

  “对。”盖路说,“邵舰长说《代号枭鹰》讲陆军部队,他们正在拍海军的电影, 请的也是郑爷爷。他说立项的时候,就想请《代号枭鹰》的三位编剧你去看海军电影首映,见识一下海军力量, 你来了正好,他和你讲讲海上巨无霸的故事。”

  航空母舰在韩训心里,一直是气势磅礴的大家伙,搭载歼-15,长程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等等大杀伤性武器。

  他以为,邵舰长想要炫耀航母强大的武装力量,和陆军来一场口头比武,心里暗暗回忆起拍摄《代号枭鹰》时,军人们的有趣之处。

  然而,邵舰长一脸严肃,常年在海上风吹日晒,见面就行了一个标准军礼。

  “韩训同志你好。”

  韩训愣了愣,回了一个标准礼,仿佛回到了当初感受庄严肃穆的军营。

  “我听郑老说过你。”邵舰长微微一笑,似乎对他标准的军礼很满意,“吃得苦、想法多,唯一遗憾的是没加入部队,不能让他带着海陆空三军跑。”

  “您说郑雪松导演?”

  邵舰长点点头,“对,郑雪松郑老,他这会儿正在我们北海舰队拍戏,知道你要来,叫我一定要给你好好讲讲航母,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有机会写个航空母舰的剧本。”

  他说完就笑起来,严肃的气氛散了不少。

  韩训浑身笼罩在郑导的殷切期待中,这位老人家,真是走到哪儿就夸他到哪儿,搞得韩训十分不好意思。

  他说:“我对军事力量的见解实在是太浅薄了,写写故事还行,一涉及专业军工、军备,还是长空影视的编剧更擅长。”

  “电影嘛,对观众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故事。”邵舰长眼角纹路深皱,透着些许长辈的慈祥,“真正需要如实拍摄军工军备的时候,自然有其他的方式,比如小盖他们擅长的纪录片、宣传片。如果不是郑老说你在深山老林里拍星星,我都想学邱烨斌把你请过来改剧本了。”

  说完,他忽然疑惑的问道,“这次你和小盖合作,是对纪录片有新想法?来航母取材?”

  “不是新想法。”盖路哭笑不得,“是姥爷和爷爷他们说,想见见韩老师,才肯接受拍摄,我都说不动。我就问韩老师想不想看卫星发射基地和最近军备,韩老师都说没兴趣,但是想看航母,我就赶紧打申请来参观航母,看完之后,我带韩老师去见爷爷们。”

  邵舰长笑意更深了,“你姥爷带坏了一帮子人。”

  盖路特别护短,辩驳道:“哪儿啊,是郑爷爷带坏的!连你都知道他爱夸韩老师,知道我打申请是为了韩老师,才同意得这么快!”

  两位熟人,一听关系十分融洽,刚才严肃正经的气氛,全都揉散在海风里,只剩长辈和晚辈的笑声。

  邵舰长说:“郑老确实没说错,韩训同志一表人才,为人谦逊,又是编剧,掌握的是宣传口啊。”

  韩训跟着他往上走,说道:“那就麻烦邵舰长,跟我说说海上巨无霸的故事,我好回去跟人宣传宣传。”

  此时,他们正从室内走上甲板,宽敞的起飞航道近在眼前,一侧停满了战斗机与运输机。只看这副安静的场景,韩训似乎都能听到战斗机起飞时的轰鸣,随着红遍网络的起飞引导员直指的方向,冲向天空。

  他等着听海军炫耀强大的军备力量,邵舰长却说:“这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历时四年才从乌克兰到达中国,建造改装工程持续十年,交付海军进行巡航演练。”

  十年漫长的制造、改装,满是工程师的心血与付出,从无到有的零经验试验,轻描淡写的带过,凝结了数十人的鲜血和期望。

  邵舰长讲述的也只是从前任舰长那儿传承下来的只言片语,他看了看盖路,说道:“论军工制造、改装的历程,小盖比我更清楚。今天韩训同志来参观,我就从甲板上搭载的歼-15,慢慢和你说。”

  讲起军备,邵舰长的语气平静,远不及说起航空母舰时凝重深邃。

  这些他每一天都会仔细端详的战斗机,说起来一点儿也不困难,还能指着脚下跑道线,和韩训轻松的讲述网络红极一时的“走你”手势。

  海风烈日,航空母舰的参观充满收获。

  韩训心情无比愉快,考虑待会买两艘航母模型,自己也拼一个放在卧室,镇宅辟邪。

  临走,邵舰长才说道:“郑老和我聊你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代号枭鹰》的创作原型。我认为你们编剧是手上有力量的人,这个力量能够让消失的声音重新出现,让他们活在更多人的心里。”

  他说:“虽然我不知道这次小盖负责的纪录片是什么内容,但是你们去见盖老顾老的时候,请代我向他们问好。”

  邵舰长的态度格外郑重,盖路连连答应。

  上了车,盖路崇拜的说道:“韩老师,您真的很招军人们喜欢,不光是郑爷爷夸你,邵舰长也很喜欢你,还和你说笑话。”

  韩训在陆军待了这么久,习惯了和军人们沟通,参观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困惑,他向来直言不讳,邵舰长听了问题,竟然有些开心的和他聊起近程防空导弹。

  如果不是手上没有笔记本,韩训肯定马上拿笔记下来,留到以后参考备用。

  韩训脸颊晒得通红,无奈的说:“邵舰长的笑话太冷了,比郑导说的还冷,我差点没反应过来。”

  什么光学助降系统是为了防止敌军撞舰,对空警戒雷达能够捕捉海鸥,邵舰长的表情过于严肃,韩训都要信了。

  盖路回忆起韩训一脸受教,半晌回声说“邵舰长你另一个身份是不是战忽局成员”的神情。

  他笑着感慨道:“韩老师,明天我们去见顾爷爷和孟奶奶,您能答应我一件事么?”

  韩训眼梢微扬,盯着他看,“什么事?”

  “爷爷奶奶年纪大,可能有些小孩儿脾气。”盖路十分不好意思,仿佛觉得自己得寸进尺,却仍是解释道:“他们如果说什么不想拍摄,不想接采访的话,您帮忙劝劝他们。”

  一直以来,韩训始终认为接受国家级纪录片项目的拍摄是一项荣誉,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不可能会拒绝。

  而且,这对他们来说应该是任务一样、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的东西,他们为什么会拒绝。

  困惑萦绕韩训心头,使他问道:“你这些爷爷奶奶,实在不想拍纪录片,我勉强他们不太好吧。”

  “他们不是不想,是觉得……愧疚吧。”

  盖路神色十分无奈,说道:“拍摄项目刚开,我就和他们联系了,但是他们说,张总工才是研发脊梁,他都不愿意上镜,他们这些受到栽培和指导的人,更应该向他学习。我劝了好久,他们才提条件,说你来拍就拍的。我现在都怕他们会反悔,我再劝肯定没有您来劝有效果。”

  如此谦让,仿佛是老一辈的传统,韩训理解爷爷奶奶,但是不理解盖路。

  他说:“那你为什么不拍张总工。如果你拍了张总工,你的爷爷奶奶们肯定没有拒绝拍摄的理由。”

  盖路忧郁的说道:“可是,我们根本不可能拍张总工。”

  “为什么?”

  “……他走了。”盖路说,“三年前张总工负责新的研发项目,心脏负荷过大,去世了。”

  和平年代,韩训没想到还会听到这种消息,一时半会错愕不已。

  盖路说:“张总工生前忙于工作,不接受采访、不见媒体,上面安排他拍纪录片,他都说等自己退休养老的时候,慢慢拍,现在忙,没空。可惜……没有等到他退休养老的时候。”

  他神情无奈,“韩老师,我身边这些投身军工研发的爷爷奶奶,都是一群工作狂,一旦有新项目需要他们,他们只要能挪得动,都会去奉献最后的力量。至少,我希望能在他们有机会的时候,记录下他们满腔热情的样子,而不是等到没机会的时候,将他们写为单纯的牺牲数字。”

  韩训听完,沉思良久。

  在航空母舰上,邵舰长的话里隐隐约约就提到了,装配航母的过程中,牺牲了无数人。

  他本以为是军人,仔细想想,只不过是装配的过程,并没有交付海军使用,牺牲的……恐怕是这些废寝忘食埋头钻研的研发人员。

  韩训看过军工相关的纪录片,那些白手起家,怀揣着为国奉献伟大理想,除了满腔热情,几乎一无所有的开拓者,算算年纪,应该比盖路口中的爷爷奶奶大不了多少岁。

  韩训总算主动关心起盖路了,他无比好奇这位想要记录研究员们身影的编导,会怎样布局这场饱含无私深情的纪录片。

  他说:“你的纪录片大纲呢?拿给我看看。”

第136章

  韩训要大纲,盖路当然立马就翻包。

  作为一位专业编导, 随身携带项目稿件简直是基本技能。

  可韩训接过“大纲”, 没想到……这么厚。

  一叠打印稿订成本, 边缘还微微发黄, 一看就是经常翻阅的痕迹。

  盖路说:“这是初稿,里面有很多地方是手工修改的,但是因为手上没素材,所以暂时拿不定主意,我想等拍完片,过一遍素材再决定怎么剪辑。”

  韩训写剧本,大纲往往一两百字, 最多不过千。

  盖路的大纲初稿, 洋洋洒洒的样子, 仿佛一首跨越年岁的叙情诗, 列出了纪录片的所有形式, 还详细的写明了他的想象。

  比如, 开篇的特效是做自然风景还是老胶片, 整体的风格是怀旧还是现代写实, 他都用文字写了好几种选择,甚至犹豫不决的用黑色签字笔、蓝色圆珠笔、蓝黑钢笔的字迹,又在空白纸页里临时做了补充。

  内容详尽, 写满了盖路对这部纪录片的期望,韩训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往后翻,见到了人物传记。

  时任航天卫星的工程师, 负责导弹研发的研究员,院士、总工、副总工,一页一页翻下来,韩训甚至能够从他们简单的生平中,读出盖路的崇拜之情。

  他抬起头,看着满脸期待的盖路,神情复杂的问道:“这些人,不会都是你的爷爷奶奶吧?”

  “是。”真正的红后代连生活环境都十分高端,盖路语气里都透着晚辈对长辈的崇高敬意,“我从小就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小时候我们都住一个院子,我还去研发工厂玩过。可惜我资质有限,没法像哥哥姐姐一样读研读博,跟着爷爷奶奶搞科研,又吃不得苦,所以读军大选的编导专业,大学到现在,一直在做军工方面的纪录片。”

  军工敏感、审核多,绕是盖路这样浑身都是关系的关系户,很多东西也只能剪辑点儿视频自我欣赏。

  他聊起韩训手上这本准备已久的大纲,满是感慨的从大学毕业作品谈到近年参与的拍摄。

  几乎每走一个地方,每完成一部作品,他都会对这本大纲进行改动。

  他说:“我一直想剪出最好的纪录片,来回报他们,所以前期准备做得很细,能够想到的地方都认真的考虑过,像我姥爷、顾爷爷这样比较熟悉的人,我都经常去看看他们,想想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没有考虑进去。”

  韩训看着文字和修改的地方,连拍摄对象的兴趣、爱好都列得清清楚楚。

  这一次的大型纪录片,不是什么人物传记,盖路写的这些东西,剪辑之后可能根本不会出现在严肃正经的镜头前。

  可他还是写了,只期望在拍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的展现出这些爷爷奶奶们的伟大。

  纪录片拍摄的第一位对象,时间约在下周。

  韩训收拾了一身潮湿的海风,背着厚重的大纲回家。

  他坐在沙发上仔细翻看盖路对纪录片的设想和主题,脑海里清晰的浮现出好几种纪录片的严肃旁白来。

  穷苦、落后、技术封锁,这群人在荒芜的土地上徒手造出了一个时代,说他们“点石成金”也不为过。

  徐思淼下楼就见到韩训盯着厚厚一叠打印稿,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剧本?”徐思淼一瘸一拐过去,沉沉的砸进沙发。

  韩训帮他把拐杖放好,说:“是纪录片的资料。”

  徐思淼随手翻了翻,里面大部分篇幅都是人物的经历和性格。

  他疑惑问道:“你们纪录片要拍这么多人?”

  韩训说:“虽然资料里有这么多人,真的剪辑下来,一个人的镜头不超过五分钟吧。”

  纪录片拍摄的人物,总是离不开他的追求和事业。

  韩训看着这一大段的军工研究人员的相关资料,拼凑起的不是一个人的孤独人生,而是一群人帮助扶持艰苦奋斗的历史。

  韩训见徐思淼看得认真,笑着伸手捂他眼睛,“涉密资料,徐总看了不怕被判个间谍罪?”

  “要判也判你泄密。”徐思淼笑着握住韩训的手,摩挲着他手上的戒指,“这些都是过了保密期的东西吧,卫星、潜地导弹、驱逐舰、还有爱国者,都成历史了,一点儿也不新奇。”

  确实已经是失去保密意义的军工项目,参与这些项目的研究员,大部分已经退休了,只剩寥寥几人还坚持在岗,从资料上看,他们为之奋斗的热血青春,早已成为了老掉牙的历史。

  韩训露出一个浅笑,说道:“正因为是历史,我们才要去记录它。”

上一篇:斜阳若影

下一篇:恋人患了忧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