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学霸 第302章

作者:一苇以渡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听上去就很不靠谱的样子,王工倒吸了一口凉气,看向廖元白说道,“廖教授,您这也太乱来了吧。”

“还不算太乱来吧。”廖元白看了王工和程院士一眼,笑眯眯地说道,“我其实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不过估计要在材料实验结束之后才行。”说道这里的时候,廖元白停顿了一下,他环顾着四周,看了看程院士和王工错愕的神情,笑眯眯地说道,“我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不过现在还不是拿出来的时候。”

“关于机床的计划?”王工有些不可置信地看向廖元白,天知道这位教授究竟在想些什么。一个物理学的学者,现在已经不满足于材料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甚至还想跑来工程学横插一脚。这……

王工现在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真是不知道该说廖教授太疯狂了还是该说廖教授太妖孽了。似乎廖教授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什么是失败的。也就是说,廖教授其实是有很大的概率是能够做好这个东西的。

想到这里,王工心中一片火热,看着廖元白的眼神都在绽放着光芒。他低声地询问道,“廖教授,您真的能够做出来吗?”

“不一定。”廖元白没有把话说满,而是沉吟了片刻说道,“没有做出来之前,谁都没有把握一定能够做出来,但是我已经有了一个雏形,算是有极大的概率能够做出来吧。”之前廖元白在设计火箭的时候就已经很注意发动机的问题了。

他是知道现在华国没有可能将发动机制造出来的,所以他翻阅查找了许多的数据与论文,就是想要制造出高精密度的机床,这样发动机才可以被真正的制造出来,而不是只停留在纸面上。

“这样啊。”王工笑了笑,对着廖元白说道,“那廖教授今天就打扰您了。如果您开始研发的话,请您一定要叫上我,我想我还是能够帮上您一些忙的。”

“那是当然。”廖元白笑着说道,“王工您是军工厂里对于机床最熟悉的一位,我的这个计划还不太完美,需要您多多指点呢。”

王工一瞬间有些哭笑不得,“什么指点,我一辈子都想要将高精密度的机床给制造出来,奈何自己的能力有限,没有办法。但是您却能够想到办法,从这方面就可以说,您已经远远超过我了。”

送走王工之后,程院士看向廖元白说道,“廖教授,我觉得你这样太冒险了。诚然,发动机的确是一个问题。但是王工提出来了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将以往的发动机,甚至是进口的发动机进行改造,虽然离设计图纸上的发动机有些遥远,但也是一种方法。你想要制造机床这件事情,我觉得很大概率会失败的。”

“为什么?”廖元白没有反驳程院士的话,而是疑惑地看向程院士,他不明白为什么程院士觉得这件事情会失败呢。

“你想想看,这么多年,我们华国还是落后发达国家这么多。其中不泛一些天才,当然或许和你对比起来,没有你这么聪明。但是要知道,这么多人的智慧合在一起,不可能没有你一个人想得少吧。为什么他们都不行,而你却一定能够可以呢?”程院士并不是在训斥廖元白,也不是在劝导廖元白,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的确华国研究发动机这么多年,但还是没有能够创造出能够步入世界前列的发动机。甚至许多产品的发动机都是需要依靠国外进口的。

“程院士,您说得没有错。”廖元白看见程院士,一脸平淡地说道,“但是您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种情况。”程院士愣了一下,看向廖元白,“什么情况?”

“就是,我们有人进入了思维误区,或者是说已经走入了固定思维里没有走出来。”廖元白笑着说道,“这么多年,我们的发动机也一直不断地在进行改造,机床也是同样在进行改造。但是为什么机床和发动机好像看上去还是全球二流,甚至是三流的样子呢。有没有可能是,工程师们之前因为学习和思维的限制,所以他们进入了一种固定思维中,走不出来。”

程院士愣了一下,廖元白说得不是没有道理。的确是有这样的可能,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所有的工程师加上一起,还真可能没有廖元白一个人想得那么多。

毕竟一旦进入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只会跟着以往的模式这么走下去,很容易钻入牛角尖的。廖元白的确是说了实话,如果他能够不局限在以往的固定思维模式里,很有可能创造出新的智能机床。

“我前些日子大量浏览了关于机床的论文和模型,我发现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固定了机床的模型思维,他们一直跟着这样的思维在走。其实,如果跳出这个思维模式,在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的话,创造新的高精密度机床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发现国外大量的高精密度机床,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甚至可能只是品牌的变化,其实的零件,或者是原理根本没有丝毫的变化。”廖元白想了想,说道,“总之,程院士我想要试一试。如果没有试过就放弃的话,并不是我的作风。”

“廖教授,既然你已经这么说了,我也不会在劝你。不过你也知道,你说过一年的时间一定要将火箭发射成功。”程院士像是在提醒廖元白。

“这个我当然知道。”廖元白笑了笑,“您放心吧,我研究机床也不会耽误其他事情的,况且,明天材料就要进行实验了。该我做的事情,我绝对会做好的。”说起来,廖元白才是总负责人,但是程院士还是忍不住想要提醒廖元白一下。

对于现在而言,火箭发射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至于机床和发动机的事情,都可以容后再议。但是看着廖元白,似乎他是想要直接将机床和发动机给制造出来才行。程院士有些不太明白廖元白的想法,但是作为总负责人,廖元白究竟有什么想法,究竟做什么事情,根本没有必要和他说。

和程院士说了一会儿之后,程院士便走出了小别墅。程远进来的时候,询问道,“廖教授,您和程院士吵架了?”刚才程远看见程院士出门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并不是太好看。他有些疑惑,王工出门的时候,明明是喜气洋洋的。为什么到了程院士,就有些怪异呢。

“没什么事。”廖元白笑了笑说道,“就是和程院士在理念上有些诧异,我们两人各自辩驳了两句而已。过会儿,程院士就能自己想清楚的。”廖元白从来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大家都是搞科研的,有争论,有争议很正常。求同存异嘛,搞科研又不是谁的一言堂,大家有意见和建议都是可以说出来的。

“这样啊。”程远点了点头,其实争议这种事情,他也是知道的。不过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院士们一脸闷闷不乐的从廖元白的小别墅里出来,所以他有些诧异。

“明天就要开始做实验了,程远你帮我准备一下数据。”廖元白站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我去睡一会儿,资料弄整齐就行了,我明天早上就带去实验室。”

“好的。”程远走到桌子便,开始收拾桌面。廖元白洗漱之后,躺在床上睡了一觉。第二天廖元白醒得有些早,程远刚好端着早餐进门,廖元白已经洗漱完成,坐在椅子上,看着资料了。

“廖教授,您的早餐。”程远刚放下来,廖元白便站起身来说道,“程远打包吧,我现在就要去实验室。”

“好的。”程远将早餐打包好之后,将汽车开到了大门前,廖元白拿着资料坐在了车上。程远平稳地开着车,廖元白拿出手机给刘尚打了一个电话,让他快些到实验室里来。接到廖元白的电话,刘尚鸡飞狗跳地收拾着。

来到实验室的时候,刘尚还没有到。廖元白随意地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看着手中的资料。过了好一会儿之后,刘尚这才急匆匆地跑进了实验室,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对不起廖教授,我来晚了。”

廖元白回过头来,冲着刘尚点了点头说道,“没事儿,现在开始做实验吧。刘尚,你负责记录数据。”

“好的。”刘尚急忙拿着电脑,跟在了廖元白的身后。

将所有的实验道具都准备完成之后,廖元白穿上了白大褂开始做实验。“首先,要看看这个材料究竟能不能够合成。”廖元白低沉着说道,“这是第一步的实验,刘尚你要记录下来。”

“好的。”刘尚将电脑放在了桌面上,敲打着键盘。

过了一会儿之后,廖元白低声说道,“实验成功,材料已经合成了。”说道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看向刘尚继续说道,“记录好数据,接下来是进行第二次重复实验。”

刘尚点了点头,看着廖元白一脸面无表情的模样,他觉得此时的自己压力非常的巨大。

第199章 失败

廖元白的速度很快,刘尚几乎快要反应不过来了。看着廖元白一丝不苟地做着实验,刘尚额上的冷汗直冒,要知道,廖元白做实验的速度太快了。这组数据他还没有记录完整,下一组数据紧接着又出现了。刘尚吸了一口气,看着廖元白的动作,笔走龙蛇似的在记录本上不停地写着数据。

“第二次实验完成。”廖元白停顿了一下,他的眉头微微蹙着,看向实验器材中的材料。抿着嘴唇说道,“刘尚,你先不要记录。我发现了一点儿问题……”刘尚愣了一下,将记录本放在了桌面上,随后拿着白手套戴上,走到廖元白的面前询问道,“廖教授,出了什么问题吗?”

“这里。”廖元白眯着眼睛将器材递给刘尚说道,“第一次的结构和第二次的结构分布有点儿不太一样。”刘尚愣了一下,拿着器材看了起来。一边看着材料的结构分布,一边看着自己刚才记录的数据。

很显然,第二次的结构数据和第一次的结构数据并不是吻合的。也就是说,材料结构没有稳定,甚至还有出现差错的可能性。

“廖教授……”刘尚这个时候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如果说要安慰廖元白的话,好像也不太好。毕竟廖教授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几乎这段时间所有的心里都用在了这个材料结构上面。第一次的实验结果和第二次的不相同,听上去就已经很尴尬了。要是在出现什么其他的问题,岂不是更尴尬了。

抿着嘴唇,刘尚看向廖元白。

“没事。”廖元白吸了一口气,喃喃自语似的说道,“看来,结构不稳定的确是一个问题。在最完美的环境下面,结构是稳定的。但是现实当中,因为许多其他的因素导致结构不稳定的话……”廖元白低着头沉思了起来,看来自己还是要想想办法才行。

他很确定,这次的材料就是他最需要的一种材料。但问题是,尽管这种材料是他最需要的材料,但是廖元白也必须要将他做出来才行。

现在不可能回到自己的小别墅进行思考,只能一边实验,一边找出不合理的部分加以修改。想到这里,廖元白瞬间就已经打定了注意,对着刘尚说道,“这样吧,我们继续做实验。刘尚你负责进行数据记录,等实验做完了之后进行数据的对比,我们在其中找出疑点然后进行分析。”

廖元白停顿了一下,看向刘尚非常认真地说道,“必须要在一个月之内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是三月底了,在四月底之前,他必须要将这个材料给做出来。毕竟到了四月底、五月份的时候,还有发动机的事情需要做。

既然要做发动机,自然就需要高精密度的机床。这个玩意儿,可不是这么简单随便就可以弄出来的。上次光脑能够制作得这么成功,除了他吃透了设计图之外,还额外获得了大量系统提供的信息学技术。这次他没有系统提供的大量机械工程学的技术,只有靠自己独立研发。虽然他有些头绪,但是还是需要完善的。

时间已经不多了,虽然说他已经说过要在一年之内将火箭发射。但是就算是晚个半年或者是一年也没有人会说一句什么。但是廖元白还是想要早些发射航天火箭,满打满算,他的时间如果进度快的话,一年之内是能够完成的。

所以,他现在不能继续浪费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