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焦糖布丁
众人听了心中一抖,心道这奇普果然是个有勇无谋的,难怪不受重用,这下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吧?不过有些了解直郡王为人的,自然知道这怕是直郡王授意的。
胤禩听见张明德三个字的时候已经呆住了,看见朝臣们跪下恳请皇上息怒他也只能随波逐流地跟着行礼磕头,脑子里却是乱哄哄的。
康熙骂道最后已是咬牙切齿,大骂胤褆心肠歹毒之及,尽然连亲生兄弟也要逼死,丝毫不顾骨肉情谊,连废太子的半分也不如。当庭喝令将胤褆说的那个张明德立刻缉拿交刑部严审。
罢了朝之后,康熙留下了成年的皇子在乾清宫,继续当众痛斥胤褆“凶顽愚昧,不知义理”,“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之情”,实在是“天理国法皆所不容的乱臣贼子!”
接着,便下令将胤褆圈禁了起来。
至此,昨日还耀武扬威处处寻找太子余党错处的大阿哥一党,顿感泰山压顶大厦将倾,不明白如何在一夜之间,情势便反复至此。
太子余党倒是稍稍振作了些,有些人以为看到了希望,感念于圣上始终还惦记着太子,也许……日后还有东山再起之时,但更多的人,则是学会了明则保身。
大阿哥被圈禁之后,康熙第一次觉得自己养育儿子的方法也许错了,怎么明明如此优秀的几个孩子,都变成了这样?只是他难过得还太早了,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两日之后,康熙下旨,令三阿哥并八阿哥一同前去,严审张明德,务必使其供出党羽。这事儿前世胤禩也摊上过,不过这次他却是置身事外罢了,因此用起刑来自然不用手软,一切公事公办。
而这个时候的三阿哥胤祉,内心里却是从未有过的激动。这么多年了,他无论如何也出不了头,上面有太子自不必说,即便太子没了,还有个战功赫赫的大阿哥顶着,怎么也轮不到他。
但如今,他终于看到希望了。
第82章 变天(下)
胤禩自然知道,三阿哥在不久的将来便会给虎落平阳的直郡王致命一击,对于这样的行为,他前世也做过,不过更漂亮些罢了,倒是没多大反感。天家兄弟从来不是真兄弟,都会在背后捅人刀子。
既然他都看得出来,上面那位没有理由看不明白,相信那位也只是想借了这把刀,让自己的长子这块磨刀石真正从云端落下罢了。
帝王也是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的。
张明德一案,拉拉杂杂扯出了无数官员,以镇国公奇普首当其冲,落马者无数。大阿哥已经被圈禁,康熙便在朝堂上罗列直郡王罪状数十条,斥责其心高阴险、为兄不悌、为臣不忠。
就在这个时候,康熙下朝之后,病倒了。
这一病,让原本压抑而不明朗的朝廷局势雪上加霜。大臣们纷纷意动起来,也难怪,良禽择木而栖。不过因为废太子在朝中树敌太多,许多大臣等不及了,怕上面那位回过神来,又舍不得这么多年栽培的儿子,于是几个大臣联合起来,参了现内务府总管凌普一本。
凌普本是废太子胤礽的奶公,康熙派他做内务府总管,更多是疼惜太子从小没了额娘,怕下人怠慢,凌普既然是太子的奶公,因为太子的原因坐上了这个位置,自然会更好的照顾太子。谁知凌普一开始还兢兢业业小心谨慎,但日子长了,太子的势力越来越大之后,便学会依仗太子权势,贪得无厌,横行不法,干了不少脏事儿。
康熙看了折子,第二日便认命胤禩为内务府总管事,彻查凌普一案。大臣闻言,纷纷心思又松动起来,内务府总管事的位置颇为重要,每逢宫中重大事件,比如帝崩后崩一类的,便由皇子或是亲王担任。如今朝堂局势不明,皇上圈了好几个成年的阿哥,却不让主持礼部多年的三阿哥担次重任,而是推出了前几年离京的八阿哥……这背后的心思,很值得琢磨一下啊。
胤禩面色如常的接下了这个位置,没什么特别的表情,渀佛这次升迁跟他没什么关系一般。三阿哥看在眼里不禁有些不满起来,下了朝便阴阳怪气地叮嘱了几句,无非是让胤禩莫要徇私、卖人情一类的。
胤禩心中苦笑,之前好不容易把自己摘了出去,这么一来,又给人惦记上了。
因为胤禩接手了凌普一案,因此大阿哥与张明德那边自然便不用再去了,全权交由三阿哥负责,继续审理。几日之后,三阿哥呈上两本折子,折子里将张明德何时来的京城,又给何人看过相算过命一类的杂事写了一整本;而另一本密折中,便详细地记述了张明德如何结识的奇普,又如何在得知奇普层被太子追打之后自告奋勇提出“谋刺太子”一事,以及事后奇普又是如何拉拢顺承郡王布穆巴,到后来如何将此人引荐给了大阿哥。
康熙看罢顿时气得手足冰冷、面如死灰,狂怒着咆哮让人用重刑,一定要让这个张明德将参与谋刺太子的相关人员全部供出,并且让三阿哥去胤褆府里搜查物证,看看都是谁与直郡王往来密切、对太子图谋不轨。
再说胤禩这边。
凌普以为这个八阿哥是出了名的大善人,早年在京城的时候,便以贤德仁孝闻名,之前虽然被化为大阿哥一党,但这几年大家都看得出来,八阿哥与直郡王并不亲近,反倒是与太子一党的四贝勒走得很近,连带着太子也对他另眼相看起来——那么自然会对自己手下留情的。
谁知他完全猜错了,胤禩是半点情面也没给凌普留下,连个单独见面的机会也没找到,便被打得皮开肉绽,不管他如何咬牙威胁,那面目温和的八贝勒始终是高高坐在上位不为所动。每每他抬出太子之时,胤禩便会冷笑着斥责他败坏太子声明,狐假虎威狗仗人势,背着太子犯下这许多打错,如今还不思悔改想要攀扯太子。
几次之后,凌普完全绝望了,心知若不是上面的意思,就是这个八贝勒是铁了心要公事公办、整死自己了,但他养优处尊多年,如何受得住这些酷刑,不久便撑不住,断断续续地将自己做过的事情,避重就轻地招了些。
胤禩看过供词之后,冷笑几声,劈头朝他扔下几页写满了字的纸来,都是以往凌普得罪之人写下的状子,甚至有几份血书混杂其中,凌普趴在地上扫过几张之后,顿时冷汗湿透了衣衫,先去仅剩的一丝侥幸也没了,委顿于地。
……
如今朝堂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大臣们摸不准上面那位的心思,只能步步试探着上折子,一时间也没人敢当庭给几个被圈的皇子求情。
这样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几日之后,三阿哥与八阿哥分别将审问的结果递了上去。
八贝勒一反常态,收起了温和的面目,一张折子事无巨细得将凌普参了个体无完肤,附上签字画押的供词以及各色物证人证——虽然八贝勒明面儿上是说凌普瞒着太子做下这些个勾当,但众人心知肚明,这是明摆着不顾及太子的情面了。
于是,直郡王被斥责之后,那些害怕太子东山再起的大阿哥一党们,立刻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边,纷纷不约而同的以八贝勒马首是瞻。
于是……许多人,自以为看明白了八贝勒此举的意图,既可以表面自己的立场,又能接受大阿哥一党的势力,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不过两日,相比于三阿哥呈上的折子,八贝勒这点动作也就不值一提了。
张明德一案查清楚了,所有与之相关的人都为之获罪。张明德本人更是被立刻拉到菜市场门口凌迟处死,而大阿哥也因此被革去了郡王头衔,改降为贝勒。
也许是想给大阿哥最后一个辩驳的机会,胤褆被从圈禁的地方提到了乾清宫,被康熙当着众人的面大骂其阴险不臣之心。胤褆自然是拒不承认,口口声声道张明德所作犯上之事他并不知情,定是有人在背后搬弄是非。
此刻张明德已经伏法,康熙认定大阿哥是诡言狡辩,因为张明德已经无法活过来说话了,更是怒极,咆哮着要让侍卫进来将大阿哥锁舀下狱,严加审问。
五阿哥胤祺温厚,连忙带头跪下求情,被康熙一脚踢开。剩下的阿哥也连忙跪下纷纷抱住康熙大腿,为大阿哥求情,胤禩自然也包括在内。不管结果如何,面子上的兄友弟恭是一定要做的,否则今日没有出面的人,便是下一个直郡王。
康熙气急了,将所有的儿子都大骂一遍,更是命侍卫将五阿哥带下去重责二十大板,以示惩戒,不过终究没再让人锁舀大阿哥,只是命人将其带下继续看管起来。
这件事情如同一场闹剧一般,就这么过了。几日之后,康熙下令,将四贝勒解禁,仍回户部供差。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快要告一段落的时候,更大的事情发生了。
几日之后,三阿哥在一次请安之后,趁着众人告乏退下,偷偷得又从袖子里摸出一本折子呈上。这本折子里面写着在搜查直郡王府邸之时,查获的各种越制用度,以及在直郡王府中一间偏僻的屋子里,所获的祭祀器皿,疑似大阿哥曾以“魇胜”巫术谋害太子,以至于太子渐渐癫狂。并且呈上了手下官员顺藤摸瓜,在毓庆宫找到的,由直郡王授意,喇嘛巴汉格隆在废太子寝宫放置的“镇物”。
至此,康熙终于被打击得一病不起。
一代帝王,彻底崩溃了。他没想到自己文治武功、戎马半生,生出的孩子却是这样的。
想起多年前大阿哥与太子意气风发的样子,又有些不肯相信这些折子上的字字句句。于是,康熙在病中做了最后一搏,遣了两拨人去毓庆宫详查核对,果然找出了十数件“镇物”来,多半都是透过大阿哥手下门人的渠道流进来的。
人证、物证皆在,至此,康熙对大阿哥彻底绝望,长叹一声:“朕……真是小看了朕的这些儿子啊!”叹罢面若死灰,苍老了许多。顾念着最后一丝父子之情,康熙没再撸去他的贝勒头衔,只下旨封闭大门,将其永生圈禁起来,遇赦不赦。
权杖本喋血,与太子斗了数十年的大阿哥,在他以为终于要翻身的时候,倒了,并且永不翻身。
他弄明白,自己到底得罪了谁,又成了谁的踏脚石。
大阿哥一倒,众人的视线都聚集在了这次“出力”最多的两个皇子身上:三贝勒、八贝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