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抱错的豪门少爷重生了 第27章

作者:江色暮 标签: 强强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上辈子的记忆固然起了作用,但钟奕绝不是靠几条模模糊糊的印象走到现在。

  可现在,不止是关于前世那些不甚分明的记忆,连带重生以来的所有经验,都在告诉钟奕,是该离开股市的时候了。

  日后的涨涨落落、起起伏伏,都不该再和他有多余的牵连。

  他诚实地告诉张老师:“是这样。我之前炒股赚钱,最重要的,还是赶上了牛市。眼下,肯定不会有之前赚得那么多。”

第34章 基金经理钟奕

  要说把本金都赔进去,以钟奕的能力,也不至于。

  只是其中花费的心思,与赚的钱,不成正比。

  与其徒耗时间,不如做些别的、有意义的事。

  张老师看着钟奕,语重心长:“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像你这样,对自己要求太高、太过严苛。我问你,你的‘赚不多’,具体是指多少收益率?”

  钟奕沉吟估量,实话实说:“保守估计,一个月,百分之十五。”

  “这还不够吗?”张老师反问,“钟奕,你知道银行的利率是多少?一般信托公司在高风险的情形中敢担保的收益率是多少?我倒是觉得……”他一停,心想:罢了,人各有志。

  张老师:“这二十万,你给我一个账户,我给你打过去。然后呢,咱们签个委托书。一个月,算是个考察期吧,你也别介意。这种事,第一回 顺利了,才有第二回。只一条,回头啊,你得把这个月的操作记录给我看看。”防止弄虚作假。

  钟奕听明白了。张老师这是想给自己找个私人基金经理。

  按照市场价来算,三成收益,是个偏高的佣金。可市场上那些人,可不会像钟奕这样稳。

  真正稳的人,要找他们带着赚钱,需要门路。

  显然,在钟奕觉得自己遇到张老师是走了捷径的同时,张老师恐怕也觉得自己遇见钟奕,是运气天成。一个年轻学生,尚未走进社会,不知道自己身负多么难得的本领,就被自己用三成利收入旗下。

  钟奕想想自己刚刚从股市取出来、放到基金账户里的五十万:“……”

  见钟奕犹豫,张老师一顿,加码:“我有个朋友,他女儿前几年申了国外的学校。读了几年书,现在啊,干脆在外面结婚,打算定居了。我那老伙计就这么一个女儿,愁的天天喊我们出去喝酒,说他想把名下的产业出手,自己带老婆出国陪女儿。正好,外孙也快出生了,等出去,正好能带孙子。这样,等到咱们合同结束,你要是干得好,我就带你去见见他。老家伙手里有几个厂子,大小都有,你看能吃下哪个。他急着出国,一百万买来的机器,折旧费,加上些杂七杂八的优惠,五十万就能拿下。”

  钟奕承认,自己的确心动了。

  他迅速道:“老师,但这样一来,我手上的钱,可能不够买183号配方。”

  张老师挑了挑眉。

  钟奕:“您刚才说,给我分三成利,当做佣金。我看,咱们可以换一种分成方式——”

  “我仍和您合作。等到183号配方投产,我先拿二十万入股,享两成收益。日后,每当分成的‘三成利’达到五万,我便在直接拿五万,和放弃这五万、同时拿183号配方百分之五的生产收益中选择一次。”

  张老师失笑:“你就这么笃定,这个配方能大获成功?”比他这个发明人还有信心。

  钟奕一顿,慢慢道:“是。”

  这就是所谓“捷径”,也是钟奕唯一从十年后带回的东西:投资眼光。

  他无法回想股票涨落,要靠自己细细判断、承担风险;

  无从得知唐家如何发现孩子抱错,只能剑走偏锋,引唐怀瑾对他出手;

  无法明了池珺最隐秘的心事,干脆选择退让,继续与他以朋友的身份相处……

  可至少,钟奕知道,在未来,有哪些东西,一时洛阳纸贵、大获成功。

  他停了停,补充:“当然,第一个月,算是试用期。”钟奕有自知之明。他得真正展现实力,才有资格和张老师谈具体条件。

  “好,”张老师笑道,“你拟好合同了,就拿来给我看看。”

  钟奕颔首:“这当然,您放心。”

  ……

  ……

  拟定合同本身只是小事。

  钟奕有点无奈、有点好笑地把自己刚刚存好的基金取出来,庆幸自己没存定期。

  他原本存钱,是打算从股市中抽出精力,专心去找厂房、谈买卖。

  可张老师一句话,就为钟奕铺平道路。钟奕很清楚,七位数买来的机器,多半是早年国外进口,质量过硬。别说新货了,往前十几二十年,把国外报废的二手机器买回来改装、当新机器来用的厂房也多了去。

  再者说,顺利的话,这笔钱,能买下的不止机器本身。经验丰富的工人、厂房未到期的租金……林林总总,杂七杂八,都能砍砍价、收入囊中。

  不管怎么看,都是钟奕赚了。

  这个价格,完全是基于张老师的面子。

  当然,前提是钟奕这个月好好表现,把张老师的二十万化作可观收益。钟奕相信,以张老师的积蓄,二十万,仅仅是个开始。只要他表现良好,那往后,被交付到他手上的资金,会远远大于眼下的数字。

  只是这和他原本的计划相比,毕竟是出了偏差。

  钟奕想:船到桥头自然直,暂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张老师那边,能赚到钱,大概就一切好说。只是具体如何说服,还得仔细斟酌。

  这都是日后的事了。

  既然都是再入股市,又不用再花功夫在寻找机遇上,钟奕便快刀斩乱麻,把钱重新存入证券账户。

  这一回,账上的数字加上了张老师打来的二十万,共计八十五万。

  他想:人生际遇无常。

  钟奕这样觉得,是带着轻松与调侃。

  盛源那位惯于吃回扣的朱经理这样想,就是带着颓丧与煎熬了。

  朱经理在这行待了许久,从刚入门起,就眼看着带自己的师父对着乙方循循善诱。最后一方出钱,一方出几句美言,生意谈成,大家都有得赚。

  这是多正常的事儿啊。

  朱经理看习惯了,后来师父高升,他接替对方的职位,也延续了对方的习惯。老合作方都是一路相处惯的,有几家颇为识趣,看朱经理新官上任,还在最初的几单上另加一成,算作庆贺。

  朱经理很享受这样的“识趣”。于是投桃报李,也给对方提供了不少方便。对一些产品质量问题,只要不太过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没想到,这回,他撞上了硬茬子。

第35章 朱经理

  最初的时候,朱经理只觉得,科信的人,是群没眼色的毛头小子。

  可对方好像真不在乎和盛源的生意,转身去看了前几批从朱经理手下过的单子、如今在建的项目,然后拿出张质检报告,笑盈盈地摆在朱经理眼前。

  朱经理人长得胖,平日最讨厌夏天。做建筑的,总要往工地跑。秋冬还好,最多灰大。可到了夏天,悟出一身汗,自己都觉得自己发馊。

  好不容易坐在空调房里,按说应该吹着凉风、好好享受。然则此刻,他又出了一身虚汗。

  “你们什么意思?”他面色一冷,看着眼前几个青年。

  钟奕安静地坐在自家上司背后,想到先前跑东跑西、找机构做检验报告的艰辛,再看看如今朱经理的神色,慢慢笑了。

  ……

  ……

  面对甲方要回扣的各种明示暗示,是“遵从行业潜规则”,还是与之硬刚?

  先前几次开会,项目组的人针对这个问题讨论了很久。组里大多是年轻人,最有社会经验的组长也尚不到而立之年。自家公司的产品,成本在哪里、多少钱出掉能拿收益,他们心里有数。一般回扣,给了也无妨。问题在于姓朱的太贪,如若真按他想要的给,那势必要压缩产品质量。

  于是矛盾顿时尖锐。

  在这之中,钟奕的态度一直很鲜明:姓朱的何德何能,一直待在采购口上中饱私囊?先前自家中标,姓朱的可没把回扣写在合同上。

  如今产品已经按照盛源的标准投产,再来说回扣,不就咬死了他们没法去找第二个买主?

  既然朱经理不愿意好好合作,不如换个人来。

  就连上司都觉得奇怪,钟奕未免太有底气了点吧?难道是因为实习生身份,觉得这个项目砸了,也砸不到自己手上?

  钟奕想了想,决定还是把池珺当做底牌。没到危急时刻,没必要把底牌亮出来。

  他改作讲道理。

  和上司说:“盛源家大业大,难免出几个蛀虫。京市分公司里帮派混杂,从海城过来的,和京市本地的,基本是两波人。前者拿着股份,以老员工自居。一开始确实做出了些业绩,让盛源在京市站稳脚跟。但这些年,就有点养老的意思在,在盛源露面的时间越来越少。后者不乏地头蛇,起初是看中海城盛源的名头,想借这个平台。到现在嘛,就觉得不服了,凭什么海城过来的股东就能拿分红,他们却只能拿死工资。”

  “死工资”是个形容词,当然还有各种提成,只是没有股份得利。但钟奕这么说了,上司也领会了他的意思。

  他的上司姓赵,是个比他大几届的学长,名叫赵海东。

  钟奕继续道:“姓朱的在盛源六年,他的顶头负责人是当年带他的人,算是京市这派的中层。”大公司就是这点不好,人太多。要不是钟奕上辈子把京市盛源研究透了,这会儿,一时三刻,他还真说不出这么多弯弯绕。

  赵海东若有所思。

  钟奕:“之前肯定也有人觉得他吃回扣太狠。”事实上,在池珺的提醒后不久,朱经理就露出真面目,兴许是觉得自己先前的暗示已经足够明显,所以开始不耐烦、觉得几个小年轻不上道,难怪是小公司出来的——没办法,需要自己这个前辈好好“教导”。那副急不可耐的样子,钟奕记忆犹新。

  赵海东:“是,我打听过,但都没了下文。”要么是妥协,要么是合作中断、喝西北风。这两者,他都不想要。

  钟奕:“因为他们找错了人。一般来说,‘捅给朱鸿的上司’,意味着把材料递到孙总那里,”也就是朱经理的师父,“问题在于,孙章和朱鸿蛇鼠一窝,转眼就能找个借口,直接把项目停了。”这就是西北风结局。

  赵海东:“……看不出来,你还知道挺多。”

  钟奕想了想,决定打个幌子,增强自己的可信度。

  他说:“我有朋友在盛源实习,他和我讲了些盛源内部的事。”

  赵海东笑了:“挺好,人脉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你继续。”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考虑,等实习期结束,给钟奕写什么评价。

  钟奕:“正确的做法,是捅给孙章的对头。京、海两派矛盾愈多,而咱们可以成为海城派那些人手上的矛。有这么一份‘大礼’送上门,至少这次项目,不会再出问题。”他摊了摊手,“当然,还看海哥你。”

  赵海东沉吟片刻,悠悠道:“如果照你的想法做,那等这次项目结束,还有人愿意找咱们公司合作吗?”

  水至清则无鱼。

  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在公然和整个行业叫板。

  “那得看传出去的风声是什么样了,”钟奕款款一笑,“‘潜规则’是半分利,姓朱的要两分,其他人敢怒不敢言——是朱鸿先动手的,我们是受害者嘛。”

  ……

  ……

  就有了眼下的局面。

  朱鸿眼睛一眨,眼尾挤出几条褶子,看上去更添几分肥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