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时不待我
太后想通这些,心下有些得意。
扶华倒是没想这么多,她就是感觉自己有点看不懂齐君慕了,明明母子间的气氛很融洽,她就是觉得哪里怪怪的。
@@@
皇帝这场病来的急去的也快,休养了一天病就好了。
这病好了,白封开的药他就不乐意喝了,乾华殿的宫人包括阮吉庆在内都不敢忤逆他。
关于皇帝的这场病,宫里又流言纷纷,说是皇帝月下惊见镇北侯带禁卫巡防,镇北侯邀请皇帝御花园聊天,两人性情相投,一聊就忘了时间,最终才导致皇帝生病的。
但皇帝生性大度,未曾责备镇北侯。
而镇北侯恃宠嚣张,并未前去探望过皇帝。
流言从宫里传到宫外,再传到北山沈念耳中时,故事更加曲折离奇,都变成有仙人男扮女装,借着镇北侯的脸,月下同皇帝诉情。
对此沈念很无语,他实在想不通,这有些人的脑袋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而流言传到温婉耳中时,她则暗自松了口气。
流言这东西,只有皇帝默许后才有人敢开口,后面虽然不受控制,但这么想来皇帝心里还是有她的。
那晚皇帝离开,不过是因为他气恼自己是因为温家才低头罢了。
各种流言纷纷时,齐君慕根本没有理会这些,他这些日子一直在关注西境之事。
西狄日后攻打大齐,那是必然的事,西境的边防必须要修整,而且这次绝不能马虎。
而且常胜这人,他需要让人好好查查,到底有没有问题。
西境边防那么重要,他不信西狄攻打起来能俘虏镇西大将军,还能斩杀数万西境将士,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只是现在派谁去监督西防修建之事,还有派谁去暗地里查常胜都是要细细考虑的。
常胜在西境军心中的地位,如同沈奕沈念父子在北境军的地位。
一个弄不好,那些将士对皇帝心里是要有怨恨的。
他不怕被人怨恨,但也不想因为这些怨恨,有些将士会受人蛊惑,做出不利大齐的事。
齐君慕正在制定详有关西境的细计划时,阮吉庆匆匆赶来,说太后在仁寿宫发了好大一通火,把皇后叫过去训斥一番。
贤太妃也在太后那里。
第23章
一听阮吉庆这话, 齐君慕直接选择性忽略温婉,把注意力集中在贤太妃身上。
他第一个浮起的念头是齐君佑突然招呼都没有打一下就被自己从宫里派遣出京,已有这么多天,中途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来, 贤太妃也该坐不住了。
当年景帝后宫里是压抑是平和的, 太后和贤太妃心里有什么想法众人不知道,但面上绝对是相亲相爱的好姐妹,都没红过一次脸。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贤太妃家世要比太后好, 齐君佑又是名声在外之人,总得来说当年贤太妃是高太后一头的。
景帝那时沉迷丹药, 后宫新人跟韭菜似的,一茬一茬的换。也不是没有人上奏让景帝立太子,以稳定国本。
第一次景帝还给点面子直接驳回,第二次便直接在朝堂盛怒, 问文武百官是不是没死之前都想着把爵位官位传下去?
群臣哪敢吭声, 谁家没本难念的经, 尤其是那些有爵位的,爵位按说应该传给嫡长子,可总有这样那样的事让他们无法立刻做出选择。
于是景帝便轻蔑的把群臣嘲讽了一通, 大意无非是你们自家后院的事都管理不好, 还想管到老子头上, 简直是找死。
当然言语没有这通俗直白, 要委婉一些。
最后为了安抚众人, 景帝承诺,若是朝堂百官有爵位之人都把家事处理好了,那他就立太子。要是他们做不到,就留着舌头不要管别人家的事。
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明知道景帝这是歪理,朝臣们心里憋屈的很,但立太子之事再也没有人提起了。
后宫前朝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大皇子齐君宴生母有罪,被废黜皇后之位,母族几乎被斩,也连累到了他。
齐君宴若想登上帝位,需要强有力的外家支持。
好在齐君宴即便不是嫡长子,他还占了个皇长子的身份,若真支持他的人也有名头。
只是从皇帝赐婚可以看出,他没戏。
二皇子齐君佑是朝臣最看好的,无论是相貌品性家世亲事他都占据很大优势。
三皇子齐君慕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除了长相比较好,特别突出能让人记在心里的优点没有。
至于四皇子齐君灼,身上流淌异族之血,想要继承大齐的皇位,用脚指头
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事。
贤太妃和太后心里也明白这些,太后自然不愿落下风,但当时实力又真的比不过贤太妃,心里暗自不舒服了很久。
不过太后心里想的透彻,就算是落了下风,该争的还是要争。
齐君慕生在皇家,不争就没有了退路。对林家,对所有人支持他们的人都没有退路。
再者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他们势力一般,未来可说不准。
那时无论朝堂还是后宫,所有人都觉得景帝死后,无论是谁上位肯定会经过一场血风腥雨。
景帝很年轻,众人以为景帝会活很长时间,他们还有很长时间做准备。结果,景帝突然死了。
众人刚反过神,各自准备纠集人马大战一场时,景帝遗诏被人拿了出来。上面亲笔所写,他死后齐君慕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