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的北宋生活 第92章

作者:六号良铺 标签: 爽文 美食 穿越重生

“这一套粉白以……”

陈记成衣店,陈三进到店铺,他发现店里好像没几个人。

他拉过小二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店里没有什么人?”

小二摸着头,愁眉苦脸的说道:“掌柜的,昨天街上不知怎么的出现了几个美貌少女,她们身上穿的衣裳非常好看,许多客人都想穿那样的衣裳。”

“今天有几个客人来问我们店里有没有那衣裳,可我们店里没有,那几个客人就走了,去找有那几件衣裳的店铺了。”

“什么?”陈三惊了,“什么时候汴梁还出现了新的衣裳款式,我怎么不知道?!”

第48章 048 秋游

李记成衣店的生意出乎意料的好, 短短一天里,就收到了许多的订单,有普通人家的, 也有大富人家的,这些订单的量, 足够李记成衣店做一个月的了。

“拾哥儿, 多亏了你的那些设计图, 店里才能接到这么多的订单。”李三姐翻着手里的册子, 笑着对魏拾遗感激的说道。

魏拾遗摆手笑了笑, 道:“三姐, 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你安排的这些也很厉害,绣娘啊,裁缝啊, 手艺都是顶级的高, 不然我画的那些东西也做不出来。而且店里也亏了你看着经营, 不然我们的成衣店也不能这么顺利的开门营业。”

因为店里面的生意太好了,这一天李三姐就盘点了一下订单的数量,她盘点着就忍不住向魏拾遗道谢,当初她想开成衣店是为了出一口气,现在成衣店的生意这么好,完全都是魏拾遗出的主意。

她真的是太感谢魏拾遗了。

“三姐,拾哥儿, 们两个这么感谢来感谢去的这多浪费时间啊,这店都不是你们两个的吗。”就在这时, 郑双成的声音突然响起来,他一边吃着嘴里的馒头一边说道:“三姐, 我说我可以把拾哥儿带走吗?长夏过去,金秋到了,今日书院里的学生全都约好了去山里游玩赏花,要是今天我不把拾哥儿带去,书院里的师兄们一定会撕了我。”

“之前我们就跟拾哥儿提过,可拾哥儿一直不答应,我们想着店里忙,所以也就没一直提。可现在店里没那么忙了,嘿嘿,我可以把拾哥儿带走吧?”

秋天到了,书生们都喜欢到山里游玩赏花,吟诗作对,在北宋也不例外。今天一早,郑双成就到了店里,说要把魏拾遗带走出去秋游。可魏拾遗和李三姐在那里看店里的订单,他已经在这里等了许久了。

“哈哈。”李三姐笑了笑,说道:“行行行,可以带走,你们两个在外面玩很久都没关系。”接着她侧头对魏拾遗道:“拾哥儿,店里的事你就别担心了,我全都会弄好的。对了,你们等我一下,我去去就回。”

李三姐说完,转身就跑出了店里,一会儿过后才回来。她出去的时候手里空空如也,回来的时候,手里却提了好几代装饰精美的盒子。

“秋游怎么能不带食物呢,拾哥儿,你不让小厮给你送东西,我就给你买了一点点心。这些点心凉了也是能吃的,虽然味道可能比不上刚出锅的时候,但也不错,你带上,和书院的师兄师弟们分一分。”

李三姐走到魏拾遗面前,就把那几个盒子递到了魏拾遗的手里。魏拾遗先是惊讶,随后就是感动,他对李三姐点点头,然后拿着那些点心和郑双成离开了店铺,坐着马车朝山上赶去。

秋游的时候,许多学生出门都会带上一个小厮,马车里也会让上他们在野外做饭的工具和材料。魏拾遗就是一个普通家庭,所以没小厮,吃的用的都得自己准备。

郑双成家里倒是有小厮,但魏拾遗也总不能吃白食,也得自己准备一点东西。

“成哥儿,今天去的人有很多吗?”魏拾遗把点心放好,问郑双成。

郑双成把手里的最后一点馒头送进嘴里,口齿不清的说道:“唔嗯唔嗯。”

魏拾遗无奈:“到底多不多啊。”

咽下馒头,郑双成才清楚的说道:“不多不多,就几个人。就是送外卖的那几个师兄师弟,他们之前找到我的,我们学堂里的有一两个,其他的就没了。”

“不是我说,拾哥儿,以前游玩的时候你也不去,你和学堂里的人都不熟。要不是你落河失了忆,做了外卖,也不知道你能不能认识那么多人。”郑双成感慨道:“我突然觉得你失了忆挺好的,性格比之前都开朗多了,话也多了。”

魏拾遗听了,有些哭笑不得,他拍了下郑双成的脑袋,道:“你说我变开朗就算了,还提什么失了忆挺好的,要是可以选,谁想失忆啊。”

要是可以选,他才不会选穿越。

郑双成他们决定好的那一座山是汴梁城外的一座小山,虽然不出名,也比不上汴梁八景,但是也是一座风景比较好的山,那里有一片格外出名的枫树林。

枫树林从山脚一直蔓延到山顶,有一条路上更是栽满了枫树。每到秋天,枫叶都会变成火红色,落到地上就变成深红。到了秋天,这一片山便是一大片火红深红的枫树叶,层层叠叠的颜色堆积在一起,很是艳丽。

因此有人在山顶修建了一个小广场和几个亭子,专门用来欣赏枫树林。有广场有亭子,游人们就能带着自己的美食小酒在这里惬意的欣赏美景了。

魏拾遗和郑双成到达山顶的时候,那几个师兄师弟已经占到了一个亭子,在那里已经摆好了吃食美酒,还有一个学子在那里吟诗作对。

太医局的学生虽说和要正统科举的人学的不同,也不需要学习那么多的诗词,可也不代表他们没有学识,只要是学生,都有一个想成为风流才子的梦想。

魏拾遗和郑双成走过去,那学子刚作完,见到魏拾遗和郑双成来了,连忙让他们过来坐下,然后热情的让魏拾遗和郑双成也来一首。

魏拾遗哪会作诗,作诗的要求可多了,平仄,押韵,对仗,每一处都要仔细小心注意才能出来一首诗,这还不算,要说一首诗的完成度,还得看整首诗的意境。只凭借技巧做出来的诗只有形没有神,这也不算的。

他连忙摆手,直直说道:“别了,师兄你就饶了我吧,我这水平就不拿出来献丑了,你们作,我在旁边看着就行了。”

魏拾遗不作,那几位师兄侧头看向了郑双成。郑双成小胖子比魏拾遗还不如,他是一心钻在医学里去了,让他说医理还行,作诗……可以说是非常有难度了。

可令魏拾遗意外的是,郑双成竟然答应了下来,许是今天的天气好,他的性质高涨,于是就说:“行,拾哥儿不来我来。不过我这水平一样不行,所以就不作诗了,背一首可好?”

“哈哈哈,行,不作诗背一首也行。”

郑双成小少年连忙说道:“那我便来背一首杜老先生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好!”一个师兄拍手说道,“杜老先生的这首诗和我们现在很是相似,有车,有亭,还有枫叶。”

魏拾遗也跟着笑着说道:“成哥儿选的这一首诗确实不错,非常符合我们现在的情景。”

杜牧老先生的《山行》,讲的就是他太过于喜欢那美丽的枫叶而停下车来欣赏,看着那绚丽的晚霞和火红的枫叶交相辉映,最后流连忘返,不舍离去,然后在那样的情况下有感而发做了一首诗出来。

更深层的意思或许和他们现在的意境不符合,但至少从诗句表面看来,是符合他们现在的情景的。

作完了诗,众人就开始吃东西了,一边吃着点心一边说笑。这些师兄师弟大多都是学正统中医的,只有吴飞他们几个是学的外科,不过此时他们之间已经不见疏离,反而很是和谐。

“吴师兄,不瞒你说,以前我们都觉得你们那个院的人非常的古怪,还曾今对你们有所偏见。可这些日子相处之后,我们才发现,你们和我们也是一样的。”一个学子拿着酒杯和吴飞对饮,“之前是我做得不对,在这里,师弟敬你一杯,还望你不要介意。”

吴飞倒是不介意,他笑着喝了那杯酒,说道:“哪能呢,对于不了解的事物,人总会有一些想法。但只要了解了,理解了,不有偏见,那也是没有关系的。”

“魏师弟,我也敬你一杯。”

魏拾遗在旁边吃着点心喝着茶,就听见那个师兄端着酒杯向他敬酒。

魏拾遗是没有喝酒的,他年纪还小,还没到喝酒的年龄。虽说十二岁在古代不小了,可是在现代还是小学生,他作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主义接班人,坚决贯彻党的未成年不喝酒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