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爷靠玄学爆火人间 第72章

作者:芝华玉树 标签: 打脸 爽文 升级流 玄学 正剧 玄幻灵异

之后,沈镜和徐五爷结结实实的吃了一顿,吃完两人都满头大汗,十分餍足。胖胖打着嗝跑到黄桷树上去消食了,齐凌桥和四凶神也砸吧着嘴餍足地回了神像里。

沈镜把那五个小碗端出来看,里面的食物还是原封不动,但是连肉带碗都冷冰冰的,一丝香味热气也没有。就好像这些美食都已经“死”了,失去了它应该有的精华。

原来鬼神是这么吃东西的,沈镜把碗里的死肉都倒进了垃圾桶,估计这些被鬼神“吃”过的东西,只怕连虫子都不会来吃的。

沈镜把碗筷洗干净,又去洗了个澡,就把今天的账本以及钱都带进房间清点了。徐五爷今天累了一天,他实在不忍心让他这么晚了还劳心劳神。

沈镜苦逼地数着快堆成山的零钱,羡慕嫉妒恨地瞥了眼窗外正趴在树上打着瞌睡的胖胖。

好吧,再忍一忍,等明天张越明来上班就好了!

第58章

第二日刚九点过, 张越明就已经过来上班了。此时庙里还没什么人,但门口的商贩已经陆陆续续摆起了摊子,四处都较为忙乱。他骑着新买的电瓶车, 一时竟没有找到合适的停车的地方。

恰好沈镜正把后院的香烛拿出来摆在两殿旁的柜子上供来往的香客们使用。打眼便看见门口一辆白蓝相间的电瓶车在门口一晃而过。

他拍了拍手,走到门口往外张望, 就瞅见张越明推着电瓶车站在一旁东张西望,显然还在找合适的停车位置。

沈镜眼睛一亮, 立刻上前喊了一声,张越明见到他过来, 也一脸喜色, “老二你来了,快过来帮我找个停车的地方。”

沈镜走过去, “你什么时候买了电瓶车了?”

“就昨天下午,专门买来上班用的。”

从他住的藤花小区到城隍庙没有直达的车, 即使坐地铁, 下了车也还要换乘公交车坐四五个站才能到。先不说麻烦,就是等车换乘也耗费时间, 这要遇上公交晚点堵车, 岂非一不小心就容易迟到?

虽然他跟沈镜私交很好,但之前也说了, 公是公私是私,他能在毕业季之后许久还能找到这么个工作已经不容易,实在也不想沈镜为难。

但要他每天打车,打工人的钱包也支撑不住这等花销。所以昨天下午回去后, 他把自己找到工作的好消息告诉了自己老妈。两人商量了一下, 就决定去买了个电瓶车。自己骑车过来只要半个多小时就能到了。

虽只是电瓶车,但好歹花了四五千。这庙里人来人往, 随便停放一不小心丢了才得不偿失。

沈镜也扫了圈门外一圈,随便放个电瓶车倒是没问题,不过想找根柱子锁起来一时半会倒没找到合适的。于是沈镜便带着张越明把电瓶车推到了后院去。

进了后院,张越明脸上便露出了几分向往,城里的高楼大厦住多了,这种田园式的古风院子倒成了许多上班族梦寐以求的宜居之地。

沈镜帮着将车子靠在黄桷树下,不禁打趣道:“你要是想来住也可以啊,这里还剩几间房,我可以收拾一间出来。”

张越明嘿嘿笑了一声,两人都知道他不会丢下张姨一个人住进来的。不过平时累了到可以来这里休憩片刻。

沈镜又带他看了厨房和卫生间,这才回到了前院。

院子中间的香炉中已经插上了好几支长长,白色的烟雾徐徐上升,空气里弥散着呛人的香火味。

沈镜把他带到树下,“以后上班你就坐这里了!”

他一一拉开桌子下面的抽屉,露出里面已经提前放好的符纸,从左至右便是桃花符,驱邪符,平安符等一些常用符纸。

他最近还发明了驱虫符,散热符,保鲜符。顾名思义,驱虫符主要就是驱蛇虫鼠蚁,尤其是万恶的蚊子。而散热符相当于空调,但比空调更实际划算,还不易感冒。保鲜符主要就是能保持食物的新鲜一段时间,适合爱出门徒步,旅游,或者自己带饭的上班族等。一张符能用半个月左右。

在夏天这几种符纸尤为受欢迎。附近居民尤其喜欢,经常三五成堆地涌过来买符纸,即使沈镜加班熬夜的画,也供不应求。

虽然价格比其他符纸低但走量,给庙里增添了不少收益。

“这些符纸统一八百一张,其他的驱虫符,散热符,保鲜符五十一张,有人买你就收下,把账记上就可以了。”

沈镜拿出账本给他,张越明翻开了账本,里面每日的记账明细清清楚楚。他瞥了眼右下角的每日总金额,心里就是一跳。他之前就知道庙里符纸的价格,可也万万没想到这收益竟然这么高!

他心下立刻谨慎了许多,暗自告诫自己接下来工作一定要细心一点,莫要出了差错。

沈镜看他了解了,又拿出另一个账本,“这是大殿每日香油钱的账本,你也看一下。目前庙里大部分收益就是靠这两个,当然我有时候替香客算卦,会收取一些卦金,这个你可以不用管。”

沈镜把东西都交接清楚,张越明也长松了一口气,不管是从沈镜的说法上,还是从账本上看,庙里的会计工作都不难,可能就是清点金额和记账比较繁琐。

但是工作嘛,就没有什么轻松简单的,这工作对于目前的他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了。七千的工资比他上一个工作高多了,还没有乱七八糟的人事关系。而且福利待遇也不差。

说实话,张越明心里很高兴,只觉得他要不是沈镜的朋友,指不定还捞不到这个好工作呢。他坐在凳子上,手翻着账本,暗暗下决心要保住这个工作,不让沈镜为难。

随着太阳的升高,庙里好像一下就热闹起来了。人声沸腾,烟火尘嚣。

因为张越明第一天上班,沈镜也没躲懒,时不时在庙里左逛逛,右看看,偶尔和一两个相熟的香客聊上几句。

一开始那些买符纸的老香客们还习惯性地拉着沈镜要买符纸。沈镜耐心地带着他们找到了张越明。

张越明急急忙忙地打开账本,先问了各位要买什么符纸,他一一将所需要的符纸从抽屉里拿出来摆在桌子上后,再一一递给所需要符纸的香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收到钱立马放进钱柜里,再收取第二位的钱。绝不将钱放在桌子上。毕竟周围人太多,要是一晃眼丢了对不上帐,还得要他自己贴上去。

买的人虽多,但张越明有条不紊,自己又细心,虽然开始有些忙乱,倒也没出错。

好容易送走了第一批涌过来的香客,他这才发觉自己额头已经出了一头的汗水。虽然树下晒不着太阳,但到底太阳大,人又多,难免也觉得燥热。

“还好吧?”沈镜递了一瓶水给他。

张越明接过水,从兜里掏出纸巾擦了擦汗水,笑道:“还行,不过他们买符纸怎么也堆着来,这突然来那么多人害得我心里怪紧张的,生怕弄错了了。”

沈镜也笑了,“都是附近的居民,他们就喜欢成群结队的来,习惯就好了。”

沈镜看他热得一身汗,这才觉得这办公环境有些艰苦。以前他自己来,除了坐得久有些无聊外,到不觉得有多热。

当初坐树下就是临时找了个较为敞亮的地方,现在看来,这冬冷夏热,风吹日晒的,实在不是个好地方,万一生病了怎么办?

还是得换个地方啊。

他正想着,徐五爷就找了过来。

说是市旅游局的人打电话给他,他们打算派个人过来他们城隍庙做个实地考察,到时候市电视台也会派人一起过来。让徐五爷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沈镜都有些惊了。他们小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隍庙怎么还劳动到旅游局和电视台了?

不过沈镜倒是谦虚了,若说以前,那这个城隍庙确实是名不见经传,但现在有了他几次三番的上热搜,庙里每日香客迎来送往,不仅拉升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推进了新安市旅游业的发展。

这两个月因为城隍庙的关系,来新安市周边景点旅游的游客大幅度提升,旅游局副局长谭红磷得到调研部送上来的数据统计后,便起了心思。

这分明就是一个初生的金疙瘩啊。要是好好好好宣传一下,市里再扶持扶持,说不定能发展成他们市里最著名的庙宇。说不定还能和海市最著名的天宇观争一争锋。

当然,他也就是想一想。人家天宇观那是上千年历史,经过多少战火纷飞,无数名人赋诗题词,光环无数。享誉内外。

但不能和人家比第一,还可以争个全国第二,新安市第一嘛!他收集了最近网上关于城隍庙的新闻,觉着这事儿大有可为。

他们局长马上就要退休了,他要是把这业绩做上去,带动整个新安市的旅游业更上一层楼,说不定下一任局长便是他了。于是,谭红磷一拍手,就派了宣传部的人过去看看情况,多收集一些现场资料以备之后的宣传工作。再通知了电视台的人,拍一些视频,做个访问什么的。

沈镜挠了挠头,“他们什么时候过来?”

“说是明天上午10点。”

“明天上午?这么快!”沈镜无语,还让他们准备,这么点儿时间怎么准备啊?

算了算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无非就是打扫干净一点罢了。虽然不知道旅游局的人过来干嘛,不过有电视台的过来也不错。说不定到时候还能蹭个本地新闻呢!

这不就是又多了一条宣传路子嘛,虽然他觉得他们城隍庙目前人气还不错,但多条宣传渠道也好。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但还是有许多老人不爱上网,他们获取信息还是靠看电视,或者和身边的人口口相传。

若是上了电视新闻,他们城隍庙知名度又能大大提升了。

这样一想,沈镜又高兴起来,没一会儿,庙里一众人人鬼鬼,猫猫狗狗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

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道观庙宇数不胜数,想要出头除了拼资历,就是拼实力。

他们城隍庙虽然资历约等于没有,但实力可是不容小觑的。

齐凌桥他们兴致高昂地出着主意,怎么样才能在明天让他们城隍庙在全国观众面前留下深刻印象,做大做强,一举成名。

尤其是胖胖,兴奋得爪子不住刨地,这可是它喵生的毕生目标啊。

沈镜摸摸鼻子,觉得他们想得太多了,只是电视台有人来而已,能不能上电视新闻还不一定呢。都是他的猜测而已。要是人家就只是来看看,完成个日常指标啥的......他们这么激动,岂不显得太尴尬了?

万一他们激动过头再做出点什么不太理智的事情,还得沈镜来给他们擦屁股。

于是沈镜摆手让他们都冷静一点。

胖胖却不以为意,机会都是掌握在自己爪子里的。既然人要来,它就不能错过。它拍着胸脯表示明天一定要给大家一个惊喜,保证让所有人都忘不了。

沈镜一听,心下立刻打起了鼓。千万别啊,就怕惊喜变惊吓!

但他还没来得及好好说道说道,胖胖一甩尾巴就没了影子。

沈镜:......

算了算了,随他去吧,反正明天他多留个心眼就是了。

沈镜扫了一圈院子,忽然想到明天旅游局和电视台的人过来他该怎么招待他们啊?连个能坐的地方都没有,总不至于就让大家伙都站在院子里晒太阳吧?

这也太寒酸了。

他拧眉想了想,深刻觉得他们应该修一个办公室了。不止张越明,包括他和徐五爷,也很需要一个办公室,不仅用来办公,还需要用来招待各路朋友。

第59章

为了迎接他们, 徐五爷特意找出了两套道服,好给沈镜和张越明穿上。

第二天上午时时点左右,大门口就来了一群明显和香客不一样的人。其中旅游局来了两位中年男子, 电视台一名拿着话筒的年轻漂亮,大气温和的女子, 以及两名扛着摄影机的记者,甚至还有两名网报记者。一群人浩浩荡荡, 引得周围的人不断侧目,好不热闹。

沈镜和徐五爷两人自然也迎了过去, 两人都穿着长袍, 一个长须垂胸,身如长松, 精神奕奕,端的是一派风雅。一个长身玉立, 脸白如净, 笑意相迎,气质斐然。立刻就惹得扛着摄影机的记者下意识就对着他们连拍了好几张照片。

两人笑容不变, 双方打了招呼, 又握了手,态度都格外的好。

最先开口的便是那位看起来年轻, 但实际经验丰富拿着话筒的女记者:“这位就是徐五爷和沈道长吧?两位有礼了。外面嘈杂,不若我们先去办公室聊聊如何?”

办公室?

沈镜一僵,弯唇笑了起来。他抬手面不改色的将众人引到树下 ,那里, 有他提前放好的几张长凳。

烈日当空, 万里无云。灼热的光线自茂密的枝叶间投射下来,稀稀落落地打在地上, 投影出斑驳的光影。

众人坐在长凳上,迎接着香客们来自四面八方的好奇眼神,仿佛一群误入动物园的猴子,一时之间都有些面面相觑,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在众人嘴角处蔓延开来。

沈镜心里浮出了两个字,总之就是寒酸,真的寒酸!!

还是那位善解人意的女记者打破了僵局,女记者名叫王珂,她轻咳了一声,问了一些玄门术法上的专业问题,当然,这都是由徐五爷回答的。徐五爷于道术经文上多年的钻研,让他一开口便有了大师风范。

随后王珂又问了沈镜一些问题,是他之前网上的一些传闻,以及他对城隍庙的规划之类的采访。沈镜都一一回答了。两方配合极好,时不时有闪光灯啪啪亮起,将他凯凯而谈,从容不迫的模样拍了下来。

采访的差不多了,王珂便起身,让沈镜等人带他们参观参观城隍庙。

其实要沈镜来说真的就没什么好参观的。前院一扫而尽,后院住宿,也无特殊之处。唯一可取之处便是大殿和东西两个配殿。

沈镜带着他们在院子随意绕了一圈。扛着摄影机的刘德扫了眼城隍庙的情况,不由得瞥了瞥嘴,嘴角处浮上一抹嘲讽。按他来说,本来像这种小庙就数不胜数,布局风格千篇一律,就没什么好拍的。除非是那种位于名山之上的道馆庙宇,不光是他们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光是周边的自然风光都值得拍上一拍。

如今再看这庙宇,既简陋,又单调,除了香客众多,倒没什么稀罕的。他心底不禁有些气愤台里怎么把自己派到这里来了。拍摄之上便不怎么用心,只敷衍了事。

反倒是另外一名摄影记者易学信,他年纪较小,唇红齿白的,脸上还带着一抹初出茅庐的兴奋。其实按他之前了解过的情况来看,这庙属实已经好了太多。虽然简朴,但四处打扫得干干净净,香客络绎不绝,面容虔诚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