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竹叶
“这么多东西,他一家四口带得走吗?”
光想着好带好吃够营养,没想到份量这么多。
算了,先拿过去,实在不行就让他们送掉一些做人情。
离开前江济堂打开之前的论坛帖子,点赞数最多的三个回复已经出现。
“揭露某特殊数字部队的罪恶暴行,将他们制作的细菌弹送回他们本土,让那些狂热的军国分子好好感受一下战争的残酷。
“虽然我更想导弹犁地,但只有24小时,而且当时东瀛和联邦对上,东大陆不能再吸引来联邦的注意力,所以静悄悄的是最好的……”
这个回复者说了很多,还附上当时东大陆受到的细菌弹侵害的记录和证据,从共和国长子,到最晚归家的宝岛,每个地方都遭遇过残酷恶行。
他还没有算那些大屠杀,几十次的大屠杀,每个省每个市都有份。
“那个时代的东瀛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是军国主义分子,死不足惜!”
江济堂将这些资料下载下来,再看第二条回复。
“如果真的可以回到那个年份,一定要救救中原地区的灾民,告诉当时的高层政府灾区真实情况,同时发动社会舆论的监督效果,让他们全力救灾。”
这条长评是关于那次残酷饥荒的,造成那么多人死亡的原因很多,三年旱灾、政府不作为甚至盘剥灾民、东瀛人入侵……
这原本就是江济堂要做的事,他下载了那些报告和照片,看向第三条长评。
“只要有机会,炸掉东瀛人的飞机,杀死那些飞行员!
“仗着高空优势,东瀛人不知道杀死了多少我夏国战士和百姓。咱们的战士和百姓不怕死,但怕死得没有价值。记得,一定要彻底毁灭东瀛人的制空权,让那些盘旋在上空的厄运死神都沉没到海里!”
长评之后还附带当时的东瀛空军力量分布图,尤其是那些用于军事的飞机场。
三个长评中,主张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回复断层第一。
还有更极端的回复,比如火山复苏,全覆盖的核弹雨,但因为用词比较激烈被屏蔽,但就是这么短短几分钟的未屏蔽时间,都积攒了几十个赞。
可见,没有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之战,大家永远不会释然。
除了这三个,还有其他一些点赞数比较高的。
比如‘救助因联邦杜立特空袭事件而冤死的25万夏国民众。’可遗憾的是,那个时间点,这件事已经发生了。
联邦对东瀛空袭,东瀛却对着夏国人泄愤,残杀25万人,这就是弱国的悲哀,更是不可遗忘的耻辱。
“我记下了各位。”
他给最前面的三个帖子主人私信了账号,但没有立刻进入任务世界。
或许他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同情,在当时那个疯狂的年代,也有少数的东瀛人保持着理智,一直走在反战的道路上,并且遭到同胞迫害。
他即便厌恶这个国家,但也无法不钦佩这些选择公理和正义的人。
当然,这么一丝丝的同情不能改变任何事,正如那微乎及微的反战声音无法改变大势。看起来这点犹豫更像是鳄鱼的眼泪,仅用于排除多余盐分。
内心已经有了答案,但进入任务世界之前,江济堂给帕森斯打了个电话,没头没尾,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做一件一直想做的事。”
“做你想做的。”帕森斯只有这一句话。
“好。”
电话挂断了,帕森斯看着手机,不远处一个穿着体面的老爷子嗤笑一声:“我真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好是坏,你已经被夏国男人迷惑了心智。”
帕森斯抬起头,看着自己的爷爷:“你没得选。你想要两边投资,但除了你选择的那位继承人,其他几个,蠢的蠢,软弱的软弱,还有一个太过阴毒。一旦你指认他继承,恐怕活不过第二天。我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老爷子气得吞了一粒速效救心丸:“算了,我不管你,这个产业我会割离出来,只要你别把它变成夏国国企就行。”
“不会变成国企,但会接受夏国国家控股。”
老爷子又是气到脸憋红:“你这个混小子!夏国是你亲爹吗?!”
“不是,”帕森斯淡定地回答,“但不趁着夏国还需要的时候进行合作,过个几年他们转赛道研究出自己的,我们手里这些专利就成了烂纸。”
“怎么可能这么快研究出来?”老爷子说是这么说,自己也没有太大底气。哪怕一年两年研究不出来,给夏国十年,还真有可能转赛道,跳过他手里这些专利。
“呵。”帕森斯的回答就是扯一下嘴角。
他爷爷看着他半晌,转头问安静到没有存在感的老管家:“你看看这个坏小子,他一声不吭跑到夏国,把一堆烂摊子丢给我,我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才摆平那些家伙,到头来他这样无礼。”
“小少爷十分优秀。”管家可不想介入这对倔强祖孙的战争,他只是说出一个客观事实。在众多孙辈中,看起来最不合群的帕森斯才是最优秀的,也是最有潜力的。
恐怕作为继承人培养的大孙子都要差一点。
老爷子也知道这是一个事实,他其他的孙子孙女都是温室花朵,以后只能当个基金宝贝,如果看潜力,还得是帕森斯。
所以他只是轻哼了一声:“不管怎么说,既然你已经选择了夏国,那就全力以赴。以后遇上其他兄弟姐妹,也不需留情。”
已经选了立场,再左右摇摆,只会让投资前功尽弃。
完了老爷子又加一句:“虽然这个国家很排外,但你也算有自己的优势。那个人……有机会见一面吧,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家人。”
他本来想说带回家看看,但大概率对方不会出国,还是算了。
“嗯。”帕森斯应了声。
好处已经拿了,还是给点面子,免得倔老头一气之下又不给了。
第167章
此时的江济堂已经做好准备,并且进入任务世界。那正是夜晚,村庄漆黑一片,村里各户人家却都点着灯。
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夜间点灯,必有反常。
江济堂竖耳细听,原来,明天一大早这个村子的人就要出发去逃荒了,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一个个的睡不着,索性爬起来收拾东西。
全村如此,许愿者更是彻夜难眠,不因为别的,他们粮食不够。
江济堂扯着缰绳,引导着马车走到一个小院前。稀疏的栅栏挡不住他的视线,他看到里面的屋子大门开着,四个蜡黄干瘦的大人坐在方桌前唉声叹气。
嗯?四个大人?
他差点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可明明许愿者的标志就在那个大娘的头顶上。
那怎么还多出一个小老头呢?
哦,说小老头也不合适,虽然人家有点头发花白,但站起来可比青年还高大健壮一些,身姿也挺拔。不像其他三个,像是挂着衣服的骨头架子。
“谁?”
小老头第一个注意到院子外的异样,他一双眼睛格外锋利,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这什么情况啊系统?”
“……许愿者的相好,山上的老猎户,这次准备一起逃荒。人家还带了一辆小驴车来,还有不少肉干和存粮,保暖的皮毛也不少。”
“啊?”他冒出了无数个问号。
这会儿屋子里的人都已经出来了,很是警惕的看着和环境格格不入的江济堂。
他这一身打扮,瞧着和那些留洋回来的少爷一样,偏偏还坐着马车出现在这里,大家不敢轻举妄动。
“你是谁?你来做什么?”青年第一个喝问。说是喝问,有气无力,反应也很慢,像是饿久了,身体大脑都没有养分。
“何金花是你家人吧?有人托我为你们准备食物,经费是一个银镯子和一串银锁。”江济堂指着车厢,“东西都在里面,现在拿出来?”
“是我们是我们。”老太太迈着利索的腿走过来,“这位少爷,这里就是何金花家。”
“娘。”青年无奈地喊了一声。
“你闭嘴,我说了我找了可靠的人购粮,这不是来了吗?”他娘一拍背,“还等着让客人搬?一点不懂事。”
说完,这位大娘又朝着小老头笑:“生哥,咱们把东西归整归整。”
“诶。”小老头干脆地应了。
青年已经掀开车厢帘子,只见车厢里东西层层叠叠几乎要顶到天花板,他愣了:“这、这都是送我家的?”
他母亲那两样嫁妆虽然还值钱,但这年岁,能换回来一大袋发霉的陈年杂粮就不错了,青年一时不敢相信这些东西都是他们的。
“都是你们家的,这里具体有什么,怎么用,我得坐下来同你们细说。”
江济堂微微一笑,认真看向青年,试图说服他配合。
他不笑的时候就是很普通的矜贵小少爷,这一笑,忽然有那种不动声色的大人物的气势,青年一时被气势震慑住,伸出的手都轻了:“是,您说的是。”
他走进何金花的家,里面已经收拾过一次,除了桌子凳子,几乎什么也没有。
不过地上倒是放着一条扁担两个筐,一个筐里有个小凳子,另一个筐装着锅碗瓢盆,底下压着粮食。
那也不是什么正经粮食,倒像是树叶之类的东西。
他都能想象出那个画面,逃荒人挑着担子,一方是儿女,一方是生存。
可这生存也不好生存,都到吃树叶的地步了,还能有多少存粮?说不好就要走到吃观音土,吃树皮的地步。那个时候,大人都顾不得了,还能顾得了儿女吗?
“这这,放这。”江济堂转过身,就看到几个人一趟把东西搬完了,都叠放在桌子上。然后他们就停下来眼巴巴看着他,似乎等着他的‘讲解’。
“这两袋是炒面。”江济堂把两袋炒面粉抽出来,并且打开封口给他们看,炒过的面粉有些发黄,但在这个时代,最好的面粉本身也是发黄的。
“精白面!”年轻女人捂住嘴巴。
“炒过了,用的时候拿热水一冲就能喝,可以加糖吃,也能加盐吃。这两袋有两百斤。”
“乖乖,两百斤的精白面。”老妇人拉住儿子,“有田,把咱家那独轮车和你叔的驴车推过来。”
“啊?”
“啊什么啊?得收拾好,别让人看出来。”老妇人打发她儿子走了,又问江济堂,“这位小少爷,那其他的呢?其他的都是什么东西?”
江济堂就把最后一袋麻袋抽出来,他打开封口,拿出一袋真空密封的压缩饼干:
“这里头都是这样的硬糕点,用白面、油、花生碎、白糖之类的东西做好,再封在里面。用的时候顺着这个口子撕开,直接吃就行。不吃不要撕开,撕开就只能放几天,不撕开能放三四个月。”
“哎呀,用了这么多的好东西呢。”
老妇人拿起一袋掂了掂:“怪道这样压手。这一袋都是这样的好东西,哎呀,这位少爷,不是我老婆子疑心重,实在您这些……我那点东西,哪儿买得起啊?”
“或许是您善有善报呢?”江济堂神秘一笑。
毕竟,若没有何金花的任务,他又怎么能跑到这个时代呢?
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善’了。
得是多大的善啊?经得起这么报的?
何金花可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能用三大袋的粮食回报的善举,她连香油钱都没捐过,还是村里出了名的泼辣,等闲没人敢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