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快递 第3章

作者:青竹叶 标签: 幻想空间 系统 爽文 升级流 玄幻灵异

江济堂已经看到了某张桌上放满的白菊花,又想到楼下的警戒线。

出事的是这个班?

“老师放心,那张桌子我不动。”

江济堂注意到他手里的袋子装着几张揉皱的画纸,边上还露出金属颜料分装盒的一角:“这些东西要扔吗?我可以一起处理。”

“……谢谢。”

“不客气。”

教室里有外人,就不太方便在这里祭奠,老师放下白菊就走了,江济堂将这间教室也打扫一遍,该留的留该丢的丢,除了那张放满花束的桌子。

这真是一张奇怪的桌子,上面似乎用铅笔写满了字,从灰色铁架到原木色的桌面,密密麻麻都是。

文字像渔网圈住这个角落,可是细看才发现都糊了,根本不知道写的什么。

江济堂看了一眼就低头专心打扫。

就这样,仅用了一个小时四十二分钟,他将三间教室清扫一遍,同时也收集了满满一袋国画颜料和画具。

现在只差一件东西,画箱。

画箱不好捡,但可以低价淘。

江济堂站在窗口远眺,那是毕业季跳蚤市场的方向。

学院内的跳蚤市场是季节性的,每年毕业季的几个月出现。

里面摆摊的全是来清旧物的毕业生,他们给出的价格远低于正常二手价,若是拉拉关系,还能更低。

学习用具,书籍和衣服就很适合在里头淘。

“十六,顺便把这套墨砚给我做个添头。这种初学者用品留着没用丢了可惜,带回去么压箱子,不如给我处理。”

“给你给你,太能砍了。”着急回家的学子大手一挥。

于是江济堂只用了十二块就买到九成新的便携型油画画箱,还用四块钱买到带墨块的圆砚。

第一单的收集任务圆满完成,而且比计划中的更顺利。

“搞定,回家,还能顺路去处理另外两件单子。”

从大学城出来,逆着老城公交的路线就到了老街,老街在锦城西南角,处在大学城和江济堂家的夹角上。

老街是被时代遗弃的旧城商业区。市中心东迁之后已经没落了三十多年。

东新西旧,南贫北贵,城市大框架固定下来,等闲不会变动。锦城的四个角有着截然不同的四种风景。

老街由三条只能过一辆车的青石路组成,青石路两边都是两层带店面的砖瓦房,低矮的铺子里什么都卖,实用且价格低廉。

不过他选择这里的最重要理由是:除了三条街道的头尾,整个区都没监控。里头卖货的商家也是不装的,很方便他行事。

江济堂走进巷子尾一家贩卖成鸡、鸡蛋和鸡雏的店,店长是位老先生,看到有客人进来就摇着蒲扇热情介绍:

“都是自家散养在山上的土鸡,吃草籽虫子玉米谷物不吃饲料,满山跑,肉质劲道久煮不烂。”

“要炖汤的老母鸡,两年以上的两只。”

“有的有的。”

老先生给他选了一只养了三年的老母鸡和一只养了两年半的老母鸡,仔细说来不算大:“瞧瞧,精神着呢。”

是挺精神,爪子也利。

江济堂和老母鸡对视半天,又抓起来掂了掂,遂点头:“就它俩了。”

两只老母鸡最终以一百二十成交。

江济堂一手一只出了门,他拐进巷子里,出来时手上两只鸡就不见了。

任务者背包是好东西,否则带太多东西回家惹人注目。

那左邻右舍大爷大妈一碰头,情报一交换,说:305号那小江啊,见天儿的往家里倒腾东西,怎么不见他往外拿?别是家里养了只吞天的饕餮。

好,分分钟暴露。

将两只鸡丢进任务者背包后,他擦干净手,还喷了随身携带的消毒水。接下去该买算盘。

老街也有卖算盘的,都是实木的老式算盘,他没瞧新的,反而去二手里头淘。

将三个纸箱都翻找过,一堆看着差不多的算盘中被他找出一把厚重的十三档算盘,那四角还包了黄铜。

“三十六。”老板没细看,随口那么一说。

“三十六块,老板您收好。”他生怕对方反悔,立马扫码成交。

算盘到手的江济堂走出去,在路边石凳上稍稍擦拭抛光,旧算盘便在这一擦一磨间展露真实的样子。

竟是红木制作的上好算盘。

“哎呀,走宝了。”无聊探出头看的老板拍着大腿。

江济堂笑得更开心,原本苍白的脸色都带出几分健康的红晕。

好东西接触过就知道,外头那些染色的杂木算盘没有这种温润细腻的手感。再看四角包铜的工艺,就知道出自老手艺人。

这样一把使用红酸枝作为珠子、中隔和边框的算盘,平时买也得好几百。但之前堆在二手算盘里,灰扑扑的,让他捡了漏。

江济堂抚摸着温润的木头。

他特别喜欢这种捡漏的过程,一开始是因为缺钱,后来却是喜欢上挖掘被遗漏的宝物,将它擦拭干净让它重现璀璨的感觉。

不管是物,还是人,他都很喜欢这种重新打磨雕琢的过程。

放下手中算盘,江济堂的思绪随着天空的鸟雀掠过这块区域,乃至整座城市。

他四年前考上这里的大学,江女士跟着来了,准备来这里暂住,但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他就利用网络办好了所有事情,这个城市政务的高效便捷深深震撼了来自小县城的他们。

“快捷高效,不经人手不走人情,政通人和,好地方。”那时江女士就说,这里环境挺好的,适合居住,不然他们来这座城市定居吧。

于是他们在地价最便宜的西南角买下一间刚刚被火烧了一半的小楼。

小楼死了人,又烧了小半,价格很低。但买下小楼后他们就没什么钱了,接下去还要上学,要装修房子,总觉得哪儿哪儿都缺钱,不知道怎么省出来。

江济堂低下头去学,于是他知道了旧物市场,知道了犄角旮旯的很多宝藏店铺,还学会了捡漏和旧物改造。

其实也才四年,总觉得已经很遥远了。那时候江女士还没有出国逐梦,他们在这座城市的一个角落相依为命。

江女士负责和建筑团队沟通,他负责设计和采购。

她是个心大的女孩,他就得细心一点。

这座城市的边边角角他都跑遍了,只为找到性价比最高的装修材料。

他可以因为听到别人谈论哪个师傅物美价廉就厚颜去询问,因此认识了很多人,得到了热情的回应和各种省钱攻略。

放学后他也会来帮忙,就为了省一点人工。一来一往他不知不觉掌握了许多装修技巧,甚至家里某些家具,还有软包,还是他动手做的。

那段时间带给他的见识和学到的知识比四年大学学到的还要多,俯下身去看,才能发现世界的另一种模样。

第3章

回到他参与修建的三层小楼时,老小区的街面上已经飘起米饭的香气,卖完菜回家的老人踩着三轮车,车轮直溜溜地转。

“小房东回来啦?来来,吃块西瓜,都是本地瓜。”楼下卖水果的刘姐和他打招呼。

“谢了刘姐,我就不用了,您留着吃。”

小楼的第一层租出去,租给水果商,一年有八万租金用来贴补生活。二三层自己住,还有个阁楼空着。

这样一栋占地百多平米,自带五十多平米后院的小楼,又靠近菜市场,若非落在不允许拆迁扩建的西南旧城区,且当初发生火灾还死了人,绝不会落到他们手里。

将电驴停在后院院子里,他提着东西上二楼。才走了几个台阶,胸口忽然有种针扎般的刺痛。

江济堂捂着胸口扶墙坐下,他有些喘不上气。小命被蛛丝吊着,活不好,也死不了。

这糟糕透顶,孱弱的样子。

等缓过劲,江济堂扶着楼梯扶手一步一步走到二楼,光穿过阳台和客厅,折射到玄关处。

抬头看着自己亲手装填的小屋,所有疲惫都消散了,力量又回到身上,他露出浅浅的笑。

东西都已经准备齐,但江济堂并不着急交任务。

距离放牛郎任务的倒计时结束还有一个多小时,他进厨房抓了一把米泡在清水里,这才带着那袋颜料和画具去阳台。

江济堂戴上口罩,套上胶皮手套,开始清理回收物。

画室里很多被丢弃的吸水布和吸水海绵,他只选了其中两块八九新的吸水布。

吸水布加入清洁剂搓洗一番,很快在冲洗下恢复原本白净的颜色,之后拧干,放在外面晾衣篮上。

接着是被丢弃的宣纸,既有适合画工笔的熟宣,也有适合画写意的生宣,它们被分作两堆。这其中大部分是全新的,也有小半边角沾了颜料,有瑕,加起来一百八十七张。

他将它们压平整,分开卷好,放在画箱最下面一层。

此外还有笔洗、笔搁、调色盘,江济堂翻出几件同样白瓷质地的笔洗、笔搁和调色盘摆放在一起。

有这样一套就足够了。

洗干净擦好的白瓷三件套放在第二层,又放上淘来的墨块和圆砚。

墨是油烟墨,常用来作画,而这块圆砚带盖,且砚池较深,可多存墨,同样适合作画。

杂物他只留下一套,但毛笔全部留下来,一共十六支,羊毫、狼毫、兼毫,可用于多种类型的作画,同样八九新。

洗干净擦干的笔用笔帘卷好放在白瓷画具旁边。

这样一层一层一件一件摆列整齐,看着也很舒服。

从接单开始,已经过去三个小时三十八分钟。

他起身去厨房,将泡过的米放在白瓷小蛊中,再取一小块瘦肉剁成肉沫,和米放在一起,开启熬粥模式,接着回到阳台,将之前留下的来自某老师的颜料分装盒拿出来。

颜料分装盒里码放着三十六色的固体颜料,但颜料基本用尽,只剩下分装格子。

这些下面贴着磁吸片的分装格子被取出来,快速刷洗干净放在客厅的小型消毒柜里消毒烘干。

他则回到阳台,将同系列的颜料残管拿出来按着颜色分开。

水彩和国画颜料都可以凝成固体,使用时蘸水,所以预算不足还可以买分装。江济堂从浴室拿来牙膏挤压器挤压颜料残管。

分装格是可以装2ml颜料的大格,差不多装下从几根残管里挤出来的颜料。但也有几个只装了一半,怎么看怎么格格不入。

上一篇:恶魔幼崽饲养指南

下一篇:玩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