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淮青山
岑点霜总觉得这事没那么容易完。
坐在对面的陶宁又开始剥莲子了,膝上放了一捧,小几上放着玉碗。
陶宁随手将一颗莲子捻去莲心,放在一边,将莲子放入口中,眉目微展。
又剥出第二个,两指捻住往前伸:“这一蓬里的很甜,你尝尝。”
伸来的那只手肤色莹润,修长有力,指尖泛着淡淡的粉,第一眼过去忍不住再看第二眼,格外赏心悦目。
岑点霜凑过去吃了,双眼微亮:“确实很甜。”
“那再吃一个。”陶宁就又剥了一颗,喂了过去,不厌其烦的,一颗又一颗地喂。
好像两人都忘记了岑点霜有手这一回事,一个喂,一个凑过来吃,位置越坐越近,倒影在水面上的身影都挨在一块了。
如一对甜蜜爱侣剪影,水波里都酿着柔情蜜意。
小舟荡漾,驶入莲叶深处,舟中人伴着莲香同眠。
*
等终于想起不见多日小师妹的离朱到的时候,岑点霜正坐在莲池中央水晶亭中,闲适地望着天边。
离朱第一眼愣了一下,她回想以前望舒峰峰巅是这样的吗?
细枝末节的小事难以占据她的心神,她迈步过来道:“几日没见你,原来是在这躲懒了。”
岑点霜回头,她双手托着玉碗,问:“师姐,吃点吗?”
懒得走莲池上的九曲回廊,离朱踏叶飞去,落在亭中,她这才看清岑点霜刚刚在看的是一叶小舟。
离朱也看了几眼:“这水晶舟颇为别致,我还未见过,竟是高阶灵器。”
说着,她落座岑点霜身旁,伸手捻起一颗莲子:“你莲池里的莲蓬成熟了?好像没那么快吧。”
岑点霜摇头:“不是我洞府前莲池中的,是其他地方摘来的莲蓬,剥出来的莲子。”
离朱吃了一颗,口感清甜,灵气涌入肺腑,使灵台清净不少。
她忍不住又捻了一颗,问:“这是哪摘的?”
岑点霜端着碗回头问:“这是哪摘的?我也没吃过。”
这还有旁人?
离朱不解:“你在问谁?”
就见不远处,岑点霜洞府里走出一道熟悉人影,神色慵懒,那不是师祖又是谁。
离朱捻莲子的手一哆嗦,有一个可怕的念头涌现脑海中,视线一顿一顿地看上手心的莲子。
不会吧?
师祖剥的莲子,我吃了?
听见声音的陶宁往这边走来,发间坠着白羽,随步伐飘荡。
离朱霍然起身,神色紧张,她今日过来本就是想跟小师妹说陶宁的,没想到她竟然就在这!
真是够灯下黑的,她堂堂寒山派掌门都没发现。
陶宁步伐看似慢悠悠,下一瞬就直接闪现亭下阶梯,提裙上来。
离朱恭敬道:“晚辈见过师祖。”
心态是对比出来的,岑点霜发现自己冷静得可怕,还有空放下玉碗,跟着站起身。
亲都亲过了,什么都干过了,也不差这点了。
陶宁走上阶梯:“离朱掌门不要拘谨,从前如何待我,现在也如何待我就好。”
离朱:“……这如何能。”借她八百个胆子都不行。
伸手一摊,陶宁指向椅子:“就当是一家人,一块坐着,聊聊天,喝喝茶。刚刚你问我什么?”
岑点霜便问了。
陶宁微微一笑,十分温和:“我是在点霜闭关时误入一处秘境,发现了成熟的莲蓬,就都摘了回来。我这还有,给你点?”
离朱勉强露出笑意:“不,不用了,多谢师祖关心。”
陶宁直接拿出一大把,抱着放到离朱膝上:“这有什么的,都是一家人。”
离朱麻了,不是因为陶宁意味深长的话,是她看见了陶宁发间的白羽。
那白羽十分眼熟,隐隐有光华流转,特别像她小师妹原型身上才会长的羽毛。
察觉到离朱的目光不住往她头发上飘,陶宁微微一笑,把落到身前的长发拨到身后。
离朱:“……”还真的是。
也是,当初在台上师祖想都不想就把小师妹挡在身后,面上的紧张忧虑并不像作假,也没必要作假。
不过直接把白羽戴在发间,也真是……够招摇的。
回想起刚刚的画面,离朱莫名觉得眼睛疼,被什么东西闪了似的。
定了定心,离朱谨慎道:“师祖之后,想如何打算?若是师祖愿意,可移居扶翠谷内行宫。”
陶宁知道她想问什么,不介意给这位殚精竭虑的掌门一颗定心丸:“我没什么打算,也不用操心我挪窝,我在望舒峰就很好,偶尔出去游历,看遍三界风光。”
离朱与岑点霜异口同声:“游历?”
站起身,陶宁朝着绕山云海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天下之大,我有何处不能去?”
离朱道:“屠冥陨落,消息不日就会传回魔域,他们群龙无首,又听闻师祖现世,怕是不会安分。”
陶宁说:“魔域精锐已死伤大半,余下不过乌合之众,我何必再起争端。”
离朱听到这话,心就放下了一半,她从不了解师祖脾性,只知道她是率性而为的主。
陶宁:“我现在只杀该杀之人,你不必担心。”
想杀人,杀多少人,不过是动动手的事情,只是她不想,觉得麻烦。
顶着寒山派师祖的身份,她做了什么,旁人无法奈何她陶宁,只能将这份怨仇算在寒山派身上。
离朱神色紧张:“晚辈并无此意。”
陶宁无所谓摆手,说:“我知你并无此意,只是我想告诉你而已。”
跟聪明人说话不用多费口舌,离朱明白了陶宁的意思,她没有什么豪情壮志,统一三界的想法,只想闲云野鹤,安然度日。
只要别招惹到她头上,以前重光界是如何,之后也是如此。
第79章 是徒弟也是师娘
重光界边缘, 隔着一重山,山的另一边就是灵气稀薄的下界。
不过下界的人不认为自己在的地方是下界,也不管自己生活的地方叫重光界, 这个称呼只留存在各种古籍之中。
这是一个有王公贵族, 三教九流的地方,如今的君主姓齐,称南周朝。
眼前的山是白雾笼罩的山,影影幢幢, 深入其中看不清真切,不知山有多深, 也不知山有多高, 只觉神秘莫测。
此山名周关山, 千尺高, 直耸云霄,望不到尽头。
传说山外有仙境, 要是翻过这座山, 就能抵达仙人居住之地, 但是山后面有什么谁都不知道,毕竟进去的人都一去不回头。
有人说是入了仙境,做了仙人, 其实大家都清楚, 八成是死在周关山里,做了花草树木的肥料了。
一边回想着祖辈流传下来的故事,樵夫边往山脚下走去。
他当然也不敢上山, 只敢在山脚附近活动, 这里还有一片桃花林,每到盛放季节漫天粉烟霞, 美不胜收。
这一座山不是谁的财产,拿走一花一叶也不必向谁交银钱,所以樵夫才敢来山脚下砍柴,以此赚钱养家。
偶尔运气好了,他随手设下的陷阱能捉来一两只野兔,皮毛卖了,肉留下打打牙祭。
但是今天他运气不好,陷阱中没有受伤的野兔野鸡,只有被吃完的诱饵。
樵夫撇撇嘴,深感失望,重新布下陷阱,拎着柴刀去拾柴火。
山脚下响起了樵夫哼曲的声音,唱的是一个疯书生:“那书生又见落榜,摔了书箱,留一封我不做凡人,欲做神仙,入了那周关山……嗯?”
唱歌的声音顿住,拨开荆棘的樵夫两眼瞪大,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入眼的不是挂满绿叶的桃花林,而是开得正盛的桃花林,芳菲粉嫩,烂漫遍野,淡淡白雾缭绕,恍若人间仙境。
可是现在已经是金秋八月,即将中秋,怎么可能还有桃花开放?
更让樵夫震惊不是提前开放的桃花而是伫立在桃林中央水晶宫,飞檐翘角,精巧绝伦,浑然天成。
不似人间工匠合力打造而成的金碧辉煌的宫苑,更像是天外来物,每个人的第一眼觉得这不是人力能造出的宫殿。
一声闷响,是他手中的柴刀因为握不紧掉落在地上。
忽然,他倒抽一口冷气,弯腰拾起柴刀就要往外跑去。
这等神迹,上报县官定能得到赏钱。
才跑出几步,他猛地身形顿住,两眼一闭,软软倒在地上。
不远处传来细微窸窣声,有一青袍年轻女子越过青草而来,裙摆擦过柔嫩的草叶却不会折损半分。
身怀通天之力,犹怜草木之青。
她站定在樵夫不远处,指尖微动,一道灵力打上他眉心,昏睡过去的樵夫眉眼一松。
温润悦耳的声音响起:“抱歉了,不能让你透露出去,就当是一场梦吧。”
头顶传来另一道声音:“还以为这里罕无人迹,没想到还有樵夫过来,差点就被发现了。”
陶宁抬头,望向树干上坐着的人:“有你我在,不会被发现的。”
岑点霜没反驳,她朝树下伸了伸手,陶宁马上反应过来,上前伸手去接人。
从树上跃下的人落入陶宁怀中,她从陶宁肩膀处往前看去,那樵夫很快就要醒了。
岑点霜问:“早知道我就不说看什么桃花了,发现越界了马上回去才是。”
那日在山巅放完话说天下何处不能去,过没几天,两人就下山了。
两人不拘方向,随灵舟方向而行,灵舟在哪里停下,那就在哪里待上几日,倒是别有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