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驸马但误标记太后 第190章

作者:江俯晴流 标签: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情有独钟 甜文 复仇虐渣 GL百合

“应姑娘,收下她吧。”林惊寒的双眼蓄着些微弱的水意。

慕兰时语塞,向来能言善辩的她,竟然找不到什么切中情理的拒绝的话。

“就当……就当是我送你们的。”林惊寒倏然又笑了起来,甚至偏过头看了一眼戚映珠,“这个印信呢,也还有兰姑娘的一份。”

从想要慕兰时,到将这宝贵的印信送给慕兰时和戚映珠。

慕兰时本来还想拒绝,却看见了戚映珠投来的目光。

那是同意的意思。

好吧。

林惊寒倏然笑了,递过来印信,紧紧地将它按进慕兰时的掌心,看着慕兰时的眼睛,珍而重之地道。

“相信它一定能帮到你们。”

第119章 119

慕兰时浅笑着收下了那枚印信,郑重回道:“那就多谢林姑娘了。”

是否能够帮到她倒是次要的事。

此行应做什么,能做什么,做到什么,一切都在慕兰时的计划之中。

她只是看着林惊寒的低垂着的、颤动着的眼睫,不能违心地说出别的话。

林惊寒大笑:“不必谢我。此行山高路远,还望二位姑娘珍重。”

慕兰时点了点头,以同样珍重的语气道了谢。

“遇见林姑娘乃是意料之外,如今看来,甚为宽慰……”她说道。

林惊寒脸上笑意不减。

她不知道“应时”说的是真话还是客套话,但最要紧的是,“应时”说了。

戚映珠在二人对话辞别的时候,眼睛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慕兰时。

她的阿姊也跟着出来了。

戚映珠这才收回目光,看向戚漱玉。

她张了张嘴,本想同戚漱玉打招呼,但后者微微张了张嘴,示意她不用再说。

戚映珠闭上嘴,她猜想阿姊有什么事情要做。

今日辞行时二人便说得分明,等候下次再见,为何阿姊现在又出来了?

戚漱玉只静静地凝望着两人。

慕兰时和林惊寒。

林惊寒还一口一个“应姑娘”,眼含热泪似的。

戚漱玉方才瞧见了,林惊寒居然将自己那个珍贵的印信交予了慕兰时!这东西对通行极有裨益,戚漱玉本想着倘若到了时候,就要将林惊寒和这枚印信一并收入。

不成想……林惊寒却将这枚印信给了慕兰时。算了,那也无妨。她们倒也不缺这一个两个东西。

“希望我们以后还能相见,应姑娘。”

林惊寒的声音传入戚漱玉的耳中,她再度皱了皱眉。

这次无关她的妹妹,而是关乎这说话人与听话人。

慕兰时与林惊寒道别了。

以“应时”的身份同林惊寒道别了,戚漱玉突然好奇,慕兰时会不会在一瞬,看见林惊寒泛着些薄光的眼睛时,心软一瞬,告诉她自己的真实身份?

或是说,否定“应时”这个身份。

但不远处的两人似乎没有再多说什么,慕兰时又道了谢,戚映珠也跟着走到身边,齐齐向众人拜别。

没有再说什么了。慕兰时没有再同林惊寒多说一句话。

似乎方才的话已经全部言尽。

……这名冠天下的慕大小姐,大抵还是不屑于暴露自己的身份。

戚漱玉的脑海中霎时间想过了很多。

她目送了二人远去,复琢磨起接下来的安排。

皇朝那边并不安生,老皇帝,还有他的几个子女之间都矛盾重重……到底什么时候起义,才能乘上这最好的东风?

大概是沧州事了,等着妹妹那边再从慕兰时那处打听一点消息回来。

届时,便是真正的举事之日——而今四处流亡的起义军并不成什么气候,戚家人也只是藏在幕后,给予这些起义军援助。

她们要等到最合适的时机,才能给这摇摇欲坠的皇朝、恶贯满盈罄竹难书的皇族世家烧一把大火,焚尽一切。

只是戚漱玉想到这里时,忽觉心抽疼了一下,那是一种迟疑。

……她迟疑什么呢?这是她们所有人的心愿,没有人会迟疑,想要覆灭掉这恶贯满盈的大祁王朝。

戚漱玉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希图减弱这种怀疑的疼痛。

***

慕兰时也同戚映珠一起,重新踏向了前往沧州的路。

因着两人遇袭,轺车翻了,两人的马车还是镖队的——林惊寒本想做大家的主,将马车送给二人,但慕兰时执意不受,甚至将双倍的价钱付给了镖队。

虽然换了马车,但是两人出行时的“分工”还是没有变化,依然由慕兰时在前面驾车,而戚映珠坐于车厢。

尽管误入镇远镖队实非慕兰时计划之中,但并未影响她太多。甚至让慕兰时的某个愿望成真。

譬如这次不曾让那坐在车厢后座里面的人“如愿”,倘换个地方如何呢?

……至于那位大当家的,慕兰时也对她颇有兴趣。

她总觉得,自己同这位大当家的见面的时间还多着呢。

说不定她会帮上她的忙?算了,慕兰时很快打消这个念头。

这些行走江湖之人,能够不麻烦她便是极好。她并不怎么愿意同她们沾染上关系。

这辈子,她最在意也最想弥补的不过一人尔尔。

为了将一切做到最好。慕兰时垂了垂眼睫,她知道有些事情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思及此,慕兰时忽然转过头问戚映珠:“兰姑娘,接下来往什么地方走?”

她仍旧逗她玩。

戚映珠闷闷带些嗔怪的声音立刻传了出来:“马的缰绳在应姑娘手上,应姑娘想往什么地方走什么地方走!”

“再说了,应姑娘难道忘记此行去何处了?”

不去沧州,那便打道回府吧!

“不若现在掉头也可以?”戚映珠哼哼一声,放大了声音,“我看有人很闲,忘记身负什么了?”

“好好好好,那应某人这就想起来啦。”慕兰时接了戚映珠的话,笑嘻嘻地回道,“那这就去。”

瞧,这就哪里都不用去了。慕兰时轻轻地弯了弯唇,自得于自己做法的同时,

“嘁,”戚映珠嘟囔着嘴重往后面一靠,“倒是还知道自己姓什么。”

前世,戚映珠便对沧州之事有所了解——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是皇帝要借此发挥而已。

更重要的,是慕兰时从沧州回去之后。

……那时候她们会如何呢?戚映珠默默地在心中祈求,漱玉姐姐能够答应她。

其实阿姊是个心软的人。只是不知,母亲她们的看法如何了。

戚映珠忽然挑起帘子,不知何时日已西沉,窗外是浓浓的暮色,将天空烧灼成一片金黄。

也灼得她心疼。

明明是秋日,她本不该有这样的感受。

二十余个秋天从来哪个没有像这样让她心抖。

她诧然地看着天际的阳光,淡薄地散尽,最后一缕孤独凄寂的红光,也渐渐地没入进云层。

***

沧州一案的进展,快马加鞭到了朝廷。

皇帝本来面容严肃,翻阅了呈上来的奏折后立刻笑逐颜开,抚掌大笑:“看呐,这便是慕司徒的女儿……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啊。”

“抑或是说,青出于蓝。”他默默地念叨着。

安华早就在旁边静候了许久,一见龙颜大悦,立马笑嘻嘻地说道:“陛下,这是怎么着了?”

老皇帝缓缓地收敛了笑容,“就是朕差慕兰时去办的沧州案。”

安华仍旧装作浑然不知似的,“沧州一案勾连甚多,慕大人查出了些什么东西?”

“查出的东西多着呢,”老皇帝冷哼一声,后背往椅上一靠,“瞧瞧看,这些刁民流寇,怪不得能猖狂这么久!原来后头有这样的靠山呀。”

“还真是以为山高皇帝远,朕治不了他们是么?这下好,慕兰时倒是做得好,不愧是慕氏之女啊。”老皇帝阴恻恻地笑了起来,“朕若是换个别人出马,恐怕都查不得这么仔细。”

安华小心翼翼地问:“那慕大人这次功劳很大?”

“是,”皇帝动了动喉结,浑浊的眼珠子泛出精明的微光,“她也理应这么做。不过正好,朕手底下正好差这样的人……倒是想要看看,这从不参与夺嫡之争的慕氏,这回换了个家主,会如何?”

安华闻说至此,连忙道:“不管如何,慕大人呀,一定是效忠于您的!”

老皇帝眼角的褶皱又慢慢地散开了:“是啊,她当然是要效忠于我了。”

“待她回来,朕还得好好‘嘉奖’她一番呢。”

安华静静地伫在一旁,将皇帝的一言一行、神态反应全部铭记于心。

……再怎么样,陛下的岁数也已经到这里了。

指不定哪一天,就得龙驭殡天,而她自己还年轻,还得为自己找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