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六月飞熊
彼时的儒家虽没发展出三纲五常,但是看天幕偏袒吕雉的德行,也能听出这不是个好词。
至少不是偏袒男人的好词。
果不其然,天幕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们的猜想,同时也因孝高武帝的行为吸了口冷气。
【老刘家的薄凉与双插头那是赫赫有名的,但是刘瑞终其一生都没有搞出桃色新闻,最后还是老刘家的粉丝给他疯狂拉郎,甚至搞出跨时空的同性之爱。】
“……什么叫同性之爱。”
“应,应就是两个男人谈恋爱吧!”上了年纪的老人秒懂道:“服役三年,母猪赛貂蝉。”
然后他又语气一转,有些困惑道:“穷人家的这么干是迫不得已,但不缺女人的皇帝走后门就是天性如此吧!”
第343章 番外(七)
“咳!”还是太子的刘启抬袖掩面,不让旁人看清自己的失态之色。
众人也是偷偷去瞄上座的文帝,只见后者神色如常,好似在听茶馆说戏般轻轻笑道:“看来朕的孙子很受后世喜爱啊!”
下座的邓通立刻应道:“陛下的孙子自然是龙凤之姿,不同凡响。”
“善。”文帝承下邓通的马匹,惹得包括刘启在内的众人都开始怀疑是不是有奇怪的基因从刘邦身上传给后代。
【UP主这资深汉粉自然也是孝高武帝的忠实粉丝,所以看过他与各种明君神将的拉郎剪辑。】解说的天幕努力克制着想笑的冲动:【比如孝高武帝和祖龙的王霸组合,孝高武帝与二凤的开疆拓土组合,以及孝高武帝与卫氏姐弟的乐活一家。】
刘邦:“……”
刘恒:“……”
直男刘启:“为啥非要给我儿子拉个男人?”
一旁的薄细君被刘启的话羞了一个大红脸,但却没有引起对方的一厘目光。
【当然,请勿把历史磕学家们的同人之作当成正史。祖龙也好,二凤也罢,都是正常的封建皇帝。至于和孝高武帝纠缠很深的卫氏姐弟……】
天幕的声音突然一顿,像是在为不合理的事情找个借口:【怎么说呢!孝高武帝作为史上第一位一夫一妻的皇帝,不仅对老婆儿女好得过分,就连老婆的便宜弟妹也沾了姐姐的光,从冒姓的奴婢一跃成为大汉新贵。】
【就结果而言,孝高武后真的算是刘瑞的福将。自己能打就算了,还给刘瑞带了一对大汉双星。】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的可信度,天幕还放出那对卫氏舅甥的画像,以及他们令人咂舌的赫赫战功。
“果真是有福之人啊!”刘邦的态度变得比他老家的天气还快,立刻收起脑子里的灰色猜想,对卫穆儿大加赞赏道:“果真是乃公的曾孙,和乃公一样慧眼识人。”
吕雉倒与刘邦不同,冷哼后用略带酸味的语气玩味道:“真不愧是陛下的曾孙。”
想起刘盈封王太子时的风波,吕雉的心里便有一股无名的怒火在熊熊燃烧,可是她的骄傲又不许她像没脑子的戚姬一样感情用事。所以在薄姬这样的外人里,吕雉显得很复杂€€€€她身上有刘邦的影子,但又不像刘邦那样能抛开感情地算计一切。
【据《史记》与延陵出土的文献记载,卫氏舅甥其实与孝高武后没有血缘关系,之所以会传出卫青是孝高武后弟弟的流言,是因其母卫媪成了卫家的奴婢后冒姓为卫,加上卫青在亲爹家里受了虐待,所以在曹夫人(卫穆儿的阿母)的安排下,由在卫府当差的卫家族叔收养了卫青,将其写在卫家的族谱上。这才有了卫青是卫穆儿弟弟的流言€€€€因为就汉代的法律而言,他们确实是名义上的堂姐弟,并且在卫青得势后宫中乃至来往的书信上也以卫国舅相称。】
【有一说一,孝高武后对这个便宜弟弟真是不错。】
【卫穆儿被选东宫良娣后,卫青和两个姐姐便以自家人的身份成了东宫女官与随侍。而等刘瑞登基后更是让便宜舅子在宫里挂了个侍中的身份。】
【要知道那时的卫青还只是个八九岁的孩子。】
好吧!这下连戚姬都酸了。
别看刘邦总想着让刘如意当太子,可是对戚姬的亲属,他却连个正经官职都不愿给,只是说着“你弟弟不行,你阿父不配”。
肉体归肉体,权力归权力。
如果不是天幕说了卫氏舅甥功绩,刘邦刘恒都要怀疑这个孙子是不是真的爱上某个女人,否则没法解释他这皇帝当得活似和尚,并且还以惊人的速度提拔皇后的家属亲信。
【因为延陵里的孝高后陵还在考古发掘中,所以我们暂时没有这对夫妻的私人信件,但是从楼兰遗迹所考古出的羊皮卷与中东留下的史料可看出夫妻二人的感情非常深刻,但又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深刻。】
“啥意思?皇帝都为她守身如玉了,还有什么深刻不深刻的。”汉初保留了秦时的风气,虽说男女可以杀死出轨的配偶,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着勇气。尤其是在繁重的劳役下,指望一对被迫分居的夫妇保持□□上的忠诚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在天幕爆出汉高武帝别说是妃嫔,连个情人都不曾有后,所有人的反应是“他是不是有难言之隐”,然后才是“他或许是真的爱她”。
可天幕不走寻常路啊!
就在黔首为着可歌可泣的爱情想入非非时,它又迎面泼了盆冷水,表示你们磕早了,这有可能不是爱情。
汝母婢的。
要不是条件不许,他们真想对着天幕射上一箭。
您丫的说话能不能一次说完!断断续续的吊人胃口真的有意思吗?
【众所周知,汉代只有皇帝与皇太后、太皇太后可以使用“朕”的自称和“陛下”的尊称。但是后者只能在正式的场合与记载里使用这种魏晋以后专属于皇上和太上皇的用词。然而在楼兰出土的外交文献里却将卫穆儿称之为“皇后陛下”。由此可见,孝高武帝时的卫穆儿虽然没有二圣临朝的待遇,可实际权力却大大超过了皇后的界限。】
天幕这是飘来弹幕:【我觉得卫穆儿的情况比阿武要好。毕竟跟名分相比,实权才是最重要的。】
【名分上也不差多少吧!毕竟卫穆儿在出任太尉后和阿武一样天天上朝。不同的是,阿武是坐在上头,而卫穆儿是坐在下头。】
【拿一份的工资干两份的活。】
【属于是汉代卷王了。】
也就是在热火朝天的弹幕下,刘邦突然看到一条让他喷血的弹幕€€€€【有一说一,如果吕雉遇到的是刘瑞,估计会和邓绥刘娥一样成为皇后之冠,再不济也官至九卿,和冯€€一样名垂青史。】
【不仅是刘瑞。换做是二凤、赵匡胤、朱八八,朱见深遇到吕雉,后者都能留个美名,被史书大赞特赞。】
第344章 番外(八)
【二凤对孩子的划分是长孙的孩子和其她女人的孩子,朱八八对孩子的划分是朱标、老马所生的其他孩子、其她女人所生的其她孩子。至于赵匡胤和朱见深……前者因黄袍加身与五代十国的道德下降而迫切留下极好的名声,加上宋朝无子摄政的太后不止刘娥一个,所以吕雉就算没有刘盈这个叉烧,也能混得如鱼得水。而朱见深就更不提了,他跟万姐姐的感情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你可以说朱见深还是像现实妥协了,但不能说小朱同志卸磨杀驴,抛弃糟糠之妻。】
有意抛弃糟糠之妻的刘邦掏掏耳朵,不在意道:“这也不能怪乃公啊!”
谁叫吕雉她……
然而想起刚结婚时,吕雉对继子刘肥也不算差,甚至在最难的时候也没想过放弃这个继子。
“都是冤孽!”
“冤孽!”刘邦烦得想把桌上东西一一扫下,但又在准备动手的那刻想起自己空得能跑老鼠的内帑,只能讪讪地收手道:“冤孽就冤孽吧!”
难道还能杀了吕雉,让刘恒一个乃娃娃上位不成。
光是想想七八岁的刘恒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而萧何张良又不想管事,陈平曹参又管不住韩信……
嗯!乃娃娃+韩信。
那画面实在是太美了。
美到刘邦条件反射地感到窒息。
“算了,还是让吕雉摄政吧!”虽然天幕显而易见地偏向女人,可从对方透露的情报来看,吕雉干的还算不错,至少她活着时没人敢跳,而她死了……
“嘶……”刘邦的脑子嗡嗡地叫着,随即用食指沾着蜜水在桌上写下自己的布局€€€€吕家与薄家,勋贵,宗室,韩信……
只要这四方互相牵制着,刘恒就能平安长大,顺利掌权。
只是……
刘邦盯着要干未干的水迹,无奈道:“吕雉那婆娘……真不是个好像与的。”
目的相同时倒好,可一旦没了共同敌人……
那就是什么样锅配什么样的盖。
流氓配毒妇,天生一对。
“算了,先保住韩信那老小子的命再谈别的。”一想到情商智商处于量子叠加状态的韩信居然是这四角体系里最放心的人,刘邦便有“大汉要完”的无力感。
“彼竖子乎!这皇帝当得还不如胡亥咧!”这一刻,刘邦和看破红尘的后世咸鱼一样,产生想要摆烂的冲动。
然而想想还没坐热的椅子,派不上用场的青瓜蛋子,他又打消了摆烂的冲动,开始思考如何避免吕雉那婆娘卸磨杀驴,把薄家踢出权力的中心。
而也是在这个时候,那个让他暴跳如雷的男人大刺刺地走进内廷,一掌撑在皇帝面前的矮桌上疯狂嘲笑道:“哈!刘邦你这老不死的也有今天啊!”
一旁的籍孺眉头一跳,但又怕来者的拳头落到自己脸上,所以只能眼观鼻,鼻观心地后退几步,给这对君臣留下说话的空间。
刘邦倒没籍孺的顾虑,而是看着来者的俊脸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你替乃公养儿子吧!”
“……你是被女人踢坏了脑子,还是被莽夫砸坏了脑子?”淮阴侯韩信用见鬼的眼神看着刘邦,拍开他的贼手斥道:“你的种又与我何干,我没道理……”
“乃公是一定要换太子的。”刘邦打断了韩信的话,似笑非笑道:“你也不想被吕雉那婆娘白白弄死吧!”
“彼……”韩信刚想破口大骂,但又怕把自己骂了,所以只能面目扭曲地坐下道:“刘恒那小子多大了?有七八岁没?”
“五岁多一点,和他阿母一起被吕雉接到椒房殿里。”刘邦喝了口蜜水,缓缓道:“刘盈那小子到底有个正统的名分,所以得等商山四皓一一死后再找机会废掉他。”
“你和萧何分别出任太子太傅与太子少傅,然后由陈平出任太子詹事。”
“你这阿父可真够狠心的。”韩信不会放过可以嘲笑刘邦的机会:“还没成功废太子呢!就先想着给四儿子铺路了。”
嘲讽归嘲讽,但却默认了刘邦的安排:“你不怕皇后与你闹翻?”
“吕家都在关中的戚里,又有什么好怕的。”刘邦笑道:“吕雉想为吕家挣条生路,而不是让吕家选个不同死法。”
天幕这时也继续说道:【除了遗憾吕雉遇到的是刘邦外,还有人为吕雉有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儿子而感到悲哀。】
【我时常在想,如果吕雉的儿子是刘恒刘启乃至刘瑞,是不是会改写吕家的悲惨命运。毕竟吕家在汉惠帝时别说掌握南北二军,甚至都没出任那时的三公九卿。】
刘邦:“……”
韩信:“真的假的?那是吕……皇后能干出的事吗?”
【和后来的王家相比,当时的吕家真的算是外戚的典范,属于那种自己吃肉了也给别人喝汤的稳重派。】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汉惠帝刘盈的早逝而消失殆尽。】天幕为此叹了口气道:【吕雉不是后来的阿武与宋朝的刘娥,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亲信。汉初的烂局与刘盈的早逝给吕雉的权力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以至于她不管不顾地大封诸吕,然后把死了不知多少年的刘邦抬出已镇压不满。】
【如果吕雉的儿子是刘恒祖孙,她兴许是卫穆儿之前最有权势的皇后吧!毕竟在吕雉之前,没人相信一个女人能让天下晏然。】
弹幕也适时补充道:【如果站在黔首和商人的立场上,吕雉可比不少君王要的民心的多。因为她的折腾对象是上层阶级,很少会把底层的黔首给牵扯进来。】
【不仅如此,吕雉主修的《二年律令》也优化了刘邦制定的分田政策,保障黔首与商人的权力。除此外,她也整改了秦末汉初的货币市场,废除压在黔首头上的夷三族罪、妖言罪、禁书令,可以说是很有头脑的经济家了。】
【主要还是不折腾吧!】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汉初的太后都过过苦日子,所以才勤俭持家。吕雉在时延续了萧何曹参的减税政策,极力压缩政府开销,所主持的大型建设有且仅有西市一项。】
经历过胡亥时代的老人立刻赞道:“真是个好人。”
然后又语气怜悯道:“就是命不太好。”
【有一说一,如果刘瑞是刘邦的儿子,以刘邦因为张苍生得膘肥体壮而赦免他的颜控程度,应该会对这个儿子高看一眼吧!】
【何止是高看啊!以刘瑞在十几岁把窦太后和梁王玩弄于股掌之上的能力,只要不与亲爱的大父正面刚上,对付刘邦的其他儿子还不是嘎嘎乱杀。】
【嘎嘎乱杀。】
刘恒除外的刘邦诸子:“……”天幕你礼貌吗?
黔首倒不在意天幕在那儿拉踩,而是对天幕提到的孝高武帝的颜值很感兴趣。
从古至今,颜值都是加分项。
尤其是对君临天下的皇帝而言,有张好脸是很加分的事。
至于后世为何会把皇帝画得那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