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皇子升职记 第228章

作者:六月飞熊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正剧 无C P向

只能说真是长相与书面长相是两码事。古代为了神化某些君王圣贤会故意用些奇怪的词如:鹰目,重瞳,龟背。

而刘瑞……

天幕在黔首的期待下放出刘瑞的3D复原图,众人不禁吸了口冷气。

阅美无数的刘邦更是毫不客气地赞美道:“确实长了张酷似乃公的好脸。”

【为了表示对汉高武帝的尊重,文物局没有撬开汉高武帝的棺木,而是用仪器扫描了主棺的骸骨并据此进行3D建模。】

【参考史书对汉高武帝的描述与尸骨数据,我们重建了汉高武帝的样貌并推测出汉高武帝年轻时的个头在一米八到一米八三之间,符合当时的伟丈夫标准。】

【得益于父母的优秀基因,孝仁女帝的金缕玉衣就有一米八六。难怪在长安生活的楼兰使者安归亚于家书中记载汉高武帝身材高瘦,容貌俊秀,脸上缀着湖泊般温和的眼睛与亲切笑容,属于是在女人堆里很吃香的长相。】

【而安息帝国的约雅斤就更直接了,说他可以去罗马饰演风流的酒神,一定会场场爆满。】

作者有话说:

汉代出土的男性金缕玉衣大都在一米七五到一米八八之间,所以老刘家的个头绝对不矮。而女性金缕玉衣最矮也有一米六五。如果那时没有谎报身高的说法的话,真的是让后人都羡慕的身高了。

第345章 番外(九)

【赛里斯的皇帝和希腊人一样蓄着胡须,并且留有不剪的长发。以罗马人的眼光来看,这无疑是极为粗鲁的蛮族打扮。可是在良好的谈吐与用树上的羊毛(古罗马人对蚕丝的另类理解)所编织的华美服饰下,这种野蛮也可称之为异域风情,让人想到贞女的面纱。】

【塞维鲁在看到皇帝的那刻很难不把他与罗马的东方皇帝相提并论,但又在产生这个荒谬念头的瞬间而感到羞愧。】

【他怎能将温文尔雅的赛里斯皇帝与荒淫无度的埃拉伽巴路斯相提并论。同是东方的异教徒,但前者像个黑发的奥古斯都,后者顶着太阳神的名字却过得像个无耻的麦瑟琳娜。】

天幕压抑着想笑的冲动,读出某部冷门作品的精彩节选:【对历史小有研究的同学肯定看得出小说里的皇帝原型是孝高武帝。虽然在大汉与罗马打通信件后,与罗马保持频繁交流的皇帝就不下六位,甚至还有灵帝那种向罗马公主求亲的奇葩。然而在有关罗马的架空小说里,赛里斯皇帝的原型永远都是WULI刘瑞。】

【什么是世界级的影响力,这就是世界级的影响力(战术性后仰)。】

【不过这种跨时空的同人也是满炸裂的。因为刘瑞与埃拉伽巴路斯差了三百来岁。并且在埃拉伽巴路斯当政时,西汉已步入末年,在位的是襁褓登基的献帝。】

刘邦收起散漫的姿态,准备听听天幕对末代皇帝的评价,以及大汉是如何走向末年的。

【要我说,献帝真是末代皇帝里最可惜的一位。】

【是啊!后人评价他是在牢笼里挣扎的鹰隼。如果没有摊上一个无恶不作的阿父和摆烂的姑祖母,献帝绝对可以排进皇帝里的第二梯队。】

【孝肃女帝的摆烂也是可以理解的吧!如果没有她去推行二次分田,大汉早在灵帝登基前彻底玩完了。】

【可前期的勤政也不能为后期的摆烂做开脱吧!这种因私生活而置国家国家于不顾的行径简直是对人民的犯罪。】

【西汉后期是真的惨。先是被司马家篡了,然后是三王之争,孝肃上位。结果这上位的女帝后期因为精神问题而长期掉线,最后让狗屎一样的灵帝上位,给献帝留下没法解决的烂摊子。】

【献帝:有你们是我的福气.】

【怎么说呢!无论是从古人的角度还是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孝肃女帝都太可怜了。】

【哎!曹老板他不做人呐!当着还是孩子的孝肃女帝的面把伏皇后给幽闭了,然后还依次杀害了孝肃女帝的两个兄弟。但凡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面对这种家破人亡的局面都不可能无动于衷。更别提汉悼帝(孝肃女帝的阿父)在伏皇后和董贵人伏诛后放飞自我,和惠帝一样往死了折腾自己的身体来毁掉老板的“摄政”借口,所以为了日后还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孝肃女帝的下场可想而知。】

【暗通司马家灭曹,然后请刘皇叔与西凉骑进京勤王。】

【前半生美强惨,后半生爽文烂尾。】

【也不算烂尾吧!毕竟对那时的孝肃女帝而言,母族已灭,阿父与兄弟姐妹接连遇害。如果思悼太子还活着的话,她兴许能振作起来,可儿时的经历与数次流产败坏了孝肃女帝的身体,更是让她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我要是孝肃女帝我也摆烂。辛苦治理的江山不能传给亲子,甚至连关系较近的侄子外甥都找不到,还要在儿子的忌日里被人催着另立太子】

【我的天呐!孝肃女帝这是啥命啊!难怪女帝晚年频召蜀王禅的孩子进京,甚至还把交趾那块儿封给蜀王的第五子。属于是你们不让我好过,我就给你们的疯狂添堵的发疯典范了。】

【发疯文学的创始人,领先网友一千八百年的精神状态。】

“乃公之前就很好奇后人为何称大汉为西汉?莫不是献帝后还分了个东汉?”因为天幕还在念些酸了吧唧的东西,所以刘邦想从闪过的弹幕里捕捉可以参考一二的有用信息:“还有那个姓曹的和姓司马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邦用可怕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平静语气缓缓问道:“难道是曹参的后人对乃公的后人行伊尹之事?”

若是旁人见着这暴风欲来的神情,即使不被吓了一跳,也会斟酌着少说两句。

可韩信不是一般人呐!

他甚至能顶着刘邦的大黑脸疯狂笑道:“哈哈哈!你这惯会拿捏人的居然也有被拿捏的软弱子孙。”

刘邦的回答是一记巴掌,听得籍孺脑瓜一疼。

“没尊卑的。乃公现在可是皇帝。”话虽如此,可即便是叔孙通给刘邦镀了雅乐的金皮,也不能使内里换上矜贵的芯子。

至少在韩信面前,他别说是皇帝,估计连汉王的架子都摆不起来:“乃公的孙子只是差了一代,之后还是风风光光地杀了回去。”

然而想起杀回去的孝肃女帝晚年是个什么德行,他又不免露出一副牙疼的表情:“乃公的曾孙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开了女帝的先河。

不过想想孝高武帝打下的庞大帝国,以及那个孝仁女帝在位时不仅维持了阿父留下的庞大疆域,更是在这个基础上又扩张了五百万平方公里。就这手腕,即使是刘邦站在曾孙的立场上也会为其开了先河。

【提到孝肃女帝,就不得不提孝高武帝的长女孝仁女帝了。】

黔首们对弹幕的爆料大呼过瘾时,天幕也在思考观众爱看什么,于是提到了刘邦在意的孝仁女帝€€€€大汉的第一位女皇帝。

【说到孝仁,最合适的形容便是女版文帝。】

文帝本人:“……”

下座的刘启偷偷去看阿父的脸色,非常好奇自己那不走寻常的儿子如何生出他的阿父。

啊不!是他儿子如何生出像他阿父的女儿。

一想到孙女的脸上缀着阿父的五官与温和笑容,刘启就一阵牙疼。

#有时候,早死也是一种福气。

第346章 番外(十)

【我没记错的话,司马公对孝高武帝的评价也是颇似文帝,并且在文帝生前得到一个“类己”的评价。】

牙疼的刘启:“……”

“……??”

什么叫孝高武帝颇似文帝。

合着我孙女像阿父,儿子像阿父,我这做阿父的搁在他们祖孙四代里就只混了个谢谢参与是吧?

这一刻,刘启的信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相反,文帝在小小的惊讶后唇边绽出一抹微笑:“朕很荣幸成为后人争相效仿的榜样。”

刘启:“……”与天幕的扎心相比,来自亲爹的凡尔赛更令人受伤。

弹幕也是很恰当地“想起”某个被遗忘的人,哪怕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幸灾乐祸,也能从中想象藏在键盘后的可憎笑脸,气得刘启恨不得往天幕的大脸上怼上两拳:【怎么说呢!景帝的水平是无可争议的。即便是搁五千年里也能杀进五十位前。】

【要是只给西汉……啊不!是汉代的皇帝做个榜单,景帝排进前十也是绰绰有余的。只可惜……】

【可惜他生得不好。大父是亭长起家的刘邦,阿父是尧舜禹后的第一仁君,儿子是把大汉带进巅峰时代的孝高武帝,孙女是史上第一腹黑女皇……】

【噗!论全家都是大热IP,而我只是普通皇帝的尴尬之处。】

【唐高宗:我终于不是最惨的那个了。】

还没当上普通皇帝的刘启不知该笑该哭。

好消息是天幕盖章他会是个好皇帝。

坏消息是他家老幼全是狠人,衬得他像混水摸鱼的摆烂派。

【刘启对孝高武帝而言是个好父亲吧!虽然他对薄皇后很渣,但是为了好大儿也还是恢复了薄皇后的中宫地位。】

【薄皇后的不幸得看跟谁比。跟卫穆儿那种爱情事业双丰收的赢家比那肯定是拍马不及,可要是和国内其她皇后相比,她也算是善始善终了。】

被提及的薄细君眼神一黯,但又立刻振作起来。

凄惨的女子何其之多,像她这样无貌无才的村姑能嫁给太子,一生无忧,以及是多少人都想象不出的好日子。与之相比,受冷落也不算什么。至少她能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不必费心讨好皇帝。

【是啊!按照网文的套路,薄皇后的经历也以写部《咸鱼皇后的天才宝宝》,要是加上锦鲤重生五岁半的BUFF,绝对能在18年的红袖晋江冲上金榜。】

薄细君:“……”她能理解对方给她的儿子扣了个天才之名,但咸鱼皇后是什么鬼?宫中尚简,哪怕是文帝和薄姬也没奢侈到把咸鱼当饭吃。

【不是有野史说孝高武帝对他阿母薄皇后不好吗?又是不给薄家要职,又是把薄皇后赶到甘泉宫……】

庆幸自己结局不错的薄细君:“……”你能不能一次性把话讲完呐,别在这种关键的地方大喘气。

【大姐,野史之所以是野史就是因为其真实性是不可考的。你说刘盈不想让吕雉掌权这我相信,可刘瑞是谁?他连皇太女都立了,难道还怕他妈篡权?】

【是啊!吕家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刘瑞登基时,薄姬已垂垂老矣,薄家更是除了女人,就只剩下轵侯撑起薄氏颜面。比起薄家,和还有成员担任要职的窦家才是值得关注的吧!毕竟窦漪房在景帝时可是想让小儿子兄终弟及,甚至为此数次敲打薄细君与刘瑞,差点闹了个不死不休。】

“小儿子?天幕指的是武儿?”文帝瞥了眼不敢说话的窦漪房,轻笑道:“真敢想啊!”

“妾不敢。”窦漪房虽偏袒自己的小儿子,但也好奇未来的自己怎么可以蠢成那样。

别的不说,宗正与丞相那关她过得去吗?

还是那句话,别忘了吕家的下场。

更别忘了文帝是怎么登基的。

因为天幕没有提及作妖的细节,所以文帝暂时放过了自己的皇后,谁料后者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天幕就揭老底道:【说起刘瑞把叔叔坑得体无完肤的操作,那可真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什么叫科学改变命运,技术影响人生。】

【哈哈哈!文帝生前把孙子当成胁迫阿母的人质,结果死后遭到报应,被孙子当成坑死梁王的借口。】

出封代王的刘武:“……”

梁王刘揖:“我,我不是慎夫人的养子吗?怎么会与皇后……”

一旁的傅母赶紧捂住刘揖的嘴,额上流下一滴冷汗。

梁王换成刘武的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刘揖本人无嗣而终,否则陛下不会改封代王为梁王,让其守住藩王“入侵”关中之地的大门。

【如果不是wiki……啊不!是延陵出土的竹简证明梁王的倒台是孝高武帝一手设计的,估计后人还会以为梁王倒霉遇上日食之日。】

【日食不打紧,打紧的是在日食之日里给阿父上坟。】

【给阿父上坟不打紧,打紧的是陪他上坟的还有驻守关中的宗正等人。】

【可怜已经五六十岁的刘氏宗老,天不亮地陪梁王折腾也就算了,居然还在点香的那刻碰到日食,差点把楚元王的儿子吓得当场升天。】

别说是天幕提到的倒霉鬼被吓得当场升天,就连还是大男之龄的刘武都被吓得小脸惨白,甚至跑到文帝跟前掏心挖肺道:“父皇明鉴,儿臣绝不会有不孝之意……”

以孝验人的方法虽然迂腐,但是在普世的价值观里,一个对亲眷残忍的人也很难让人相信他有良好的品行。

窦漪房也担心这事影响刘武的大好前程,所以拉着小儿子向文帝求道:“陛下明鉴,武儿他一向孝顺,怎会遇到日食之谴。”

古人爱把自然界的异像归于上苍的惩戒,尤其是与太阳相关的异像,更是与君王的德行息息相关。

先秦时就有不少君王因日食差点丢了性命,以至于在《礼记》、《左传》里对日食之景,日食之说大书特书。

擦边碰上的都有这等威力,更别提是上坟烧香时遇到日食,其杀伤力与周幽王遇岐山地震没啥两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