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生若初
眼看她们越说越不像话,王婶阻止道:“成啦,年糕还堵不住你们的嘴。”
婆娘们哄堂大笑,一边泡米磨粉,一边说笑打趣:“我娘家还有个侄女没嫁人,模样一般,但人勤快,只要五两银子的聘礼,要不我去问问梦成中不中。”
“五两银子,你家侄女是天仙呢,要这么多。”
“人家说了,五两银子是多了点,但也给嫁妆,再说也能商量。”
王婶一顿,叹气道:“云娘走了还没到一年呢。”
婆娘又说:“又不是今天下聘明天就能嫁进门,走完礼时间也差不多了。”
“我又不是他娘,这事儿我可管不了,你要有主意自己上门问去。”王婶连忙推脱。
婆娘哈哈笑起来:“那我真去问了。”
往那边瞥了眼,赵梦成干累了,将杵臼递给王明,且伸手掐了一块年糕走:“待会儿从我家的里头扣。”
“这我家的,你随便吃。”有个小伙子大声喊。
赵梦成笑了笑,走到三孩子身边:“来尝尝,新鲜出炉的。”
热乎乎的年糕十分劲道,一口下去全是糯米的香味,三小只一人小半块,吃的十分珍惜。
赵梦成也捏了一块塞进口中,纯手工打出来的年糕更有韧性,带着粗狂的口感,单口吃也觉得香甜。
看见这一幕的婆娘们啧啧称奇:“梦成也真疼孩子,比我家那俩棒槌强多了。”
“也是老赵俩口子会养孩子,梦成能干又顾家。”
也有人努了努嘴:“那头还有一个姓赵的,可见有些东西是天生的,不是爹娘能教会的。”
众人都知道她说的是谁。
赵老大统共就带了五斤米,轮到他干活的人都皱眉头。
“你这也太少了,石臼都放不满。
赵老大只黑着脸说:“家里没钱,要不你家的分我点。”
问话的人不乐意了:“又不是我让你卖粮食,你跟我撒什么气,要不你来干。”
赵老大板着脸,一副别人都欠他八百两银子的模样:“都是一个村的,凭啥别人都能来打我就不行,合着我家穷就活该?”
“那别人家还都来帮忙了,你家倒好,你婆娘不出门,你来了就干站着,你家那小子就更别提了,连个人影都不见。”被骂的人更大声的骂回去。
赵老大还要说什么,老村长喊了一声:“好了,要打就留下,不打就赶紧走,别给村里添晦气。”
又朝着其他人说:“这可是要用来祭祖的年糕,今天都得高高兴兴,别给我挂脸。”
这才把争吵中止,赵老大腿还没好,到底是有人帮他下场打完了那五斤年糕。
“什么人啊,那腿都好几个月了,咋还没好,他不会故意装的偷懒吧。”
这话却是冤枉了赵老大,他腿受伤后就没能好好养,后来拖着腿帮着儿子走动,回家就疼的厉害起来。
原本今天也该赵大嫂来,可她觉得自己丢了脸面不肯出门,赵老大打了骂了还是没办法,最后只能自己拎着粮食来了。
走了一路,赵老大又觉得受伤的腿隐隐作痛,脾气也是一点就着。
临走前,赵老大阴沉的看了眼不远处的弟弟,眼底满是嫉恨。
赵梦成瞧见了他,但压根没把他放心上。
年糕那么好吃,味道那么香,那么甜,那么糯叽叽,他全幅心思都在吃年糕上。
一小块年糕很快吃完了,赵椿舔了舔嘴角:“二弟,再给我吃一口。”
“不,这是我的。”赵茂赶紧塞进嘴巴,免得被他抢走。
赵馨有样学样的塞进嘴巴,还嚼吧两下。
赵椿耷拉下脑袋:“我连味道都没尝出来就没了。”
“猪八戒吃人参果。”赵梦成敲了一下他脑袋,又说,“待会儿就轮到咱家了,做好了你敞开了吃。”
赵椿立刻又高兴起来,也不惦记着弟妹嘴巴里那一口了,颠颠的跑过去要帮忙,倒是逗得干活的婆娘们哈哈大笑。
赵梦成说多做点,一口气做了两百斤。
弄得王明都问:“哥,你家这是要拿年糕当饭吃了。”
“年糕吃起来简单,等过年懒得做饭就煮年糕吃,还省事儿了,反正年糕跟粮食一样,都是要进我肚子。”赵梦成这么解释。
做出来的年糕不能直接收起来,得先摊开了凉透了晾干,这时候才能收进箩筐里。
赵梦成就让三孩子看着,结果这三只倒是好,一人坐着一竹篾的年糕监守自盗。
一会儿功夫,赵椿已经吃掉了三条年糕,赵茂赵馨好一些,只吃了一条。
赵梦成吓了一跳:“阿椿,不许再吃了,回头吃坏肚子。”
年糕里头可有糯米,吃多了消化不良。
赵椿遗憾的放下第五条,舔着嘴角说:“年糕真好吃,其实我能一口气吃十条。”
王明瞧见了:“怪不得你爹要做两百斤,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两百斤都不够你这么吃。”
“我爹说了,吃得多,力气大,我要变成大力士。”赵椿得意道。
王明拍了拍他的脑袋,鼓励道:“好志向,等你俩有出息,你爹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赵梦成也坐下来吃年糕,口中笑道:“有年糕吃我也不辛苦。”
“爹,可以再给我咬一口吗?”赵椿立刻蹲在他身边。
赵梦成不敢继续给他吃:“你歇一会儿,要是肚子不疼明天我们继续吃。”
赵椿欢呼一声,并且保证:“我肯定不疼。”
结果说完这话没一会儿就哼哼唧唧起来。
赵梦成十分无奈:“过来。”
赵椿苦着小脸过去,支支吾吾:“爹,你别生气,很快就能自己好了。”
“你就是一口气吃太多积食了,爹给你揉揉肚子,一会儿就好了。”赵梦成摇了摇头,伸手给他揉肚子,精神力帮助消化。
“年糕是糯米做的,一口气吃多了不消化,下次记住了吗?”
赵椿乖乖点头,怕爹跟上次一样生气,幸好这一次爹没发火。
揉了一会儿,赵椿就觉得好多了,他还是馋,看着年糕就流口水。
赵梦成踹了踹他屁股:“去那边帮忙,干干活就不想着吃了。”
赵椿只得过去帮忙。
结果他前脚刚走,后脚赵茂就过来了:“爹,我也有点吃撑了。”
赵梦成看着老二,小孩儿红着脸低下头。
他哪能不知道小孩儿心思,伸手拉过去:“行,爹也给你揉揉肚子。”
揉了一会儿就问:“好些了吗?”
赵茂脸更红了:“好多了。”
赵馨走过来把他挤开去:“爹,我也疼。”
小姑娘捂着自己的心口:“可疼可疼了,也需要爹爹肉肉。”
赵梦成哭笑不得,给她揉了揉胃:“现在好了吗。”
赵馨认真点头:“好多了,谢谢爹。”
打发走三小孩,王明憋着笑:“哥,你这是养了三个活宝。”
“自己生的还能咋地,哄着呗。”赵梦成笑起来。
气温低年糕凉的也快,很快赵梦成就把年糕收起来,担子一挑,直接往家里去了。
三小只也不玩了,立刻跟上来叽叽喳喳。
“这么多年糕,我们能吃一年。”赵椿老垫着脚想看年糕。
赵茂就说:“大哥你一顿能吃四条,也就够吃三个月。”
“我也不是每次都吃那么多。”赵椿为自己辩解。
赵馨就追着亲爹问:“爹爹,年糕怎么样做最好吃?”
“不如我们都尝尝,馨儿自己来说哪种最好吃。”
赵梦成笑呵呵的表示:“明天早上咱们先吃青菜年糕汤,后天吃年糕蘸红糖,后天吃炸年糕片,大后天吃炒年糕……”
赵馨听着他的话吸溜吸溜,用力点头:“爹爹最厉害。”
即使天气冷,但年糕不能就这么堆着放,不然南方潮湿,过一段时间要么干裂,要么长毛,或者既干裂又长毛。
赵梦成早早的准备好水缸,将年糕一排排的叠进去后,直接灌入干净的水,这样年糕能放到明年春天。
做完这个,赵梦成回头一看,三孩子都在门口堵着呢。
他正要打趣几句,却见赵馨猛地一个喷嚏,小姑娘不在意的揉了揉鼻子,继续盯着年糕看。
“馨儿,是不是冷着了?”赵梦成问。
赵馨不在意的摇头:“不冷。”
话音未落又跟着几个喷嚏,赵梦成摸了摸她的小手是暖和的,可再摸衣裳却皱了眉。
他总算想起来自己忘了一码事,冬天了,该换棉衣了。
而他忘了买棉花。
第41章 弹棉花
“棉衣,什么棉衣?”王婶一头雾水的反问。
赵梦成一顿,用心翻了翻原主的记忆才发现,大周时期棉花还未普及,百姓冬天保暖除了多穿几层之外就是烤火。
很多人家到了冬天就不出门,舍得用柴火的就烤火,不舍得的就一家子都躲在一个被窝里取暖,叫作猫冬。
以往赵家也这样,除了赵梦成要出门,刘云娘和三孩子到了冬天就会减少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