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孜然咩
薛瑾安没写过剧本,但他脑子里有无数本小说,他完全可以借此参考一下。
于是,一篇类似英语题的“帮李华写信”,直接变成了《从王爷到皇帝》的爽文小说。
薛瑾安手指抓住一沓纸张,法力附着其上,空白的纸张上面立刻浮现出方方正正死板的字,两面写满之后自动“刷”地跳到一边,且速度非常快,没一会儿就推出好几张。
“师父的速度还是这么快。”在崔醉眼里,对方正拿着毛笔在奋笔疾书,他唉声叹气了一句,还是认命的拿起写好的纸看了起来,原本以为又会是之前那样凌乱到叫人头脑打结的句子,却没想到竟然还挺……挺正常的。
开头一段环境描写甚至称得上优美,他惊奇至极,不自觉就看了下去,之后的句子都有些平平无奇,还过于白话了些,但通俗易懂,倒是另有一番野趣。
主要还是从王爷开始奋斗的剧情写得太扎实,他不自觉就沉浸其中,将文字的枯燥冗长忽略了一些,时不时还能看到些亮眼的句子,也不吝夸赞出声:“这剑如银蛇出洞的一段打斗描写真不错……这一段战争分析也很不错,就是有点眼熟,我似乎在哪里见过……”
崔醉的声音越来越小,他似乎有点明白了什么,小心地继续往下看,在看到和开头一模一样的环境描写后,他再翻过头去看那段战争分析,立刻就发现它出自一本兵书,原文,一个字都没改。
崔醉沉默了,他标出文章中称得上优美的句子,小心问道,“师父,这些都有出处吗?”
“常用模板,很多话本里都有。”薛瑾安用这些句子在数据库搜一搜,能搜出很多。
“师父,虽然化用是写文章常有的事情,但化用不是直接用啊师父!!”崔醉崩溃呐喊。
薛瑾安不懂的歪了歪头,想了想回了一句:“我不生产文字,我只是文字的搬运工。”
第107章
崔醉虽然已经弃文从武, 但他到底曾经是个文人,他原本以为自己看到这样的文章是会不高兴的,然而听到薛瑾安的那句话, 他实在没忍住“噗呲”笑出了声。
“师父, 你这样的文章交上去一定会把祖父气死的哈哈。”崔醉笑得没个正行, 直接笑倒在薛瑾安身上。
笑过之后又觉得心酸, 师父明明这么优秀,只要是看过的东西就能分毫不差的记在脑子里,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活学活用——嗯,虽然有时候活用的不是地方,也依旧不能掩盖那惊人的记忆力。
这么厉害的师父,却弄不明白很多基础常识, 师父的领悟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只要在他面前演示一遍,他就能轻易将其扒个清楚并还原出来, 他是能成为一个符合所有要求的完美皇子的, 原本是能的。
可就因为一场蓄谋已久的陷害, 他如同杂草一样的在皇宫中艰难求生,不,是连杂草都不如,至少随意长在路边没有半点碍事趋向的杂草, 再手贱的人也只是去乱扯几下,而不是要掘开泥土将其连根带土的毁灭殆尽。
他看着师父那张稚嫩的脸上露出的似懂非懂,已经开始脑补起来《七皇子皇宫求生记之一百零八种死法了》了,里面薛瑾安喝的每一口水那都是加料的。
实际上,这不是崔醉第一次为师父表现出来的与常人不同的一面而发愁了, 他曾经询问过祖父为什么不及时去纠正,祖父却说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时机,强行纠正只会舍得其反。
祖父说:“如果人是一缸清水,成长的过程就是往里面滴入不同颜色的颜料,滴入的是什么颜色,这缸清水就会变成什么颜色,而如果滴入的颜色太多太浓,它们最终汇聚在一起会变成黑色,之后不管是滴入什么颜料还是往里加清水,黑色都是不是消失的,除非将这缸水放逐到山河湖海之中,它才会被重新荡涤干净。”
“这些山河湖海就是死亡。”崔鹏飞说这番话的意思,是在隐晦的告诉崔醉,薛瑾安这缸清水吞没了太多颜色,已经留下了无法被消除的痕迹,做任何的弥补纠正都无法逆转这结果。
崔鹏飞说着看向拧着眉眼神写着不赞同的崔醉说道:“你该是最清楚这个道理的。”
崔醉微微一愣,随即长久沉默下来,他想起了自己刚被接回崔家之时,也是强行改变过自己试图融入那个家族的,最后得到的结果自然都不尽如人意。
“臭小子,方才在心中骂我了是吧?”崔鹏飞伸手拍了他脑袋一下,“你放心吧,我现在的做法不是放弃也不是逃避,是在以我的能力尽量为他开出更多可能,不会害了他的。”
崔醉心虚地偏头,因为祖父的话心中稍微放心了一些。
崔醉如今想起来当初的对话,他向薛瑾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却并没有再试图阻止他,决定将他留给祖父去处理,正好他也挺想看老头变脸,露出那副被文字痛揍一顿表情的。
在放下这件事之后,崔醉立刻关心起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好奇,他兴致勃勃地凑到薛瑾安面前,挤眉弄眼道,“师父,你参考的都是什么话本啊?我都没看过呢。”
薛瑾安:“……”
按照这个世界的进程,出现网络都得是千年后,更别说网络小说了,他总不可能将那些小说数据都导出在纸上给他看,虽然这并不费他多少功夫,但解释起来太过麻烦。
如果直接不搭理崔醉的话,他很大概率会耍痴卖乖胡搅蛮缠闹一通,但直接屏蔽掉声音就好了。
两害相较取其轻,薛瑾安心中颔首,决定直接无视崔醉。
“……嗯?”崔醉看着埋头奋笔疾书的师父,缓缓地打出一个问号,在发现自己被直接无视表情崩裂,露出一副天塌了的样子。
崔醉原本只是有点好奇那些话本,现在倒是真的非看不可了!他开始故意闹薛瑾安。
岑夫子就是这时候来的。
岑夫子到底是当代大儒,因为上书房先生的身份在宫中出入频繁,很多御林军侍卫都认识他,对他态度都挺友好,看他如常的站在外面等待,都忍不住看了好几眼天色,很想当场掏出一把椅子让他坐着等。
灵芝看到岑夫子的时候也很惊讶,她赶紧将人先领进去,总不好真要他在外面等着通报,这不是上赶着把人得罪。
这位早早就从官场退走半点不恋慕权势,一心教书当道士的岑夫子,有不少学生都是朝中官员。灵芝就算对这些一无所知,也该是知道能在宫中给皇子公主们当夫子的,绝对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灵芝想的是把人招呼上的同时叫人去通知薛瑾安,然而崔醉的闹腾劲儿太足,两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人在尴尬的时候总会让自己看起来很忙,灵芝给崔夫子不停添茶,“夫子您喝茶。”
薛瑾安已经听到了外面待客的声音,带着崔醉出来就碰上匆匆赶来告知的寿全,一听说来的是岑夫子,薛瑾安就把他的来意猜了个七七八八。
礼部会找外援来进行笔录讯问这件事,在薛瑾安的预料之中,也知道这大概率就是走一次形式,如今安王已经被牵扯进来,礼部绝对不会希望还牵扯进来以为皇子的。
崔醉手里还捏着薛瑾安“搬运”的作业,听到岑夫子的名字不由说了一句,“哦,岑夫子,是和老头不对付的一个大儒。”
薛瑾安难得好奇,发出灵魂一问,“崔老有交好的大儒吗?”
“……没有。”那篇《科举论》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让李太师、岑夫子这类大儒都看崔鹏飞相当不顺眼,崔鹏飞交好的都是什么都学并不能特定划分到那一派系的家伙。而如今盛行儒学,其他学说的人都是被排挤的势单力薄,换而言之就是,在朝堂混得不太好。
崔醉突然觉得自家老头人缘好差,不知道这位夫子在知道他身份之后会不会跳起来打自己啊?有点想把自己的脸藏起来了。
“崔家小子。”岑夫子的目光果然在薛瑾安面上停留之后,转到了崔醉脸上,一下就认出了这位最近在京城沸沸扬扬,恰巧同他手中这件案子有关的人物。
崔醉默默用手里的纸张挡住了自己的脸,闷声闷气地回答:“岑夫子你认错人了。”
“哈哈哈你躲什么,老朽我又不会吃了你。你放心,我虽然是儒生,也拜读过《科举论》,对其中的一些观点是持支持态度的,我们只是性情不和,没有太多的交集,即便真的有什么矛盾,也不会迁怒叫你一个小辈为难了。”岑夫子语气和蔼的笑起来。
崔醉悄悄看了他一眼,看他仙风道骨的模样半点都不像是记仇的样子,松了口气将脸露了出来老老实实的行礼,“小子无状,见过岑夫子。”
岑夫子无所谓地摆了摆手,没有要为难一个小辈的意思,视线这才看向他手中的纸张。
只一眼,岑夫子就坐不住了,熟悉的刻板到极致的字体映入眼帘,他睁大了眼睛,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冲过去,一把将他手里的纸张抢了过去,本来只是确认一下这文章到底是不是出自老祖宗之手,却没想到这篇文章的开头竟然很清楚顺畅。
遣词造句比市面上流通的话本还要更白话很多,大片的描写有辞藻堆砌之嫌疑,还有转换的衔接处处理的非常奇怪,有种不协调感……总而言之,这如果只是单纯作为文章来看的话,暂且还没有达到及格线,但这疑似出自老祖宗之手,就要另当别论了。
老祖宗!这可是写文章狗屁不通的老祖宗!能写出通顺的句子了,即便还有很多问题,但这怎么能不算进步呢?
岑夫子不自觉地就被这不符合老祖宗水平的文章吸引,一目十行地扫下去,然后出现了和崔醉一样的情况,从“这用句不错,画面感很强,很华美”到“嗯?这熟悉的文字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不过他反应过来文章的问题比崔醉快得多,在看到那战场分析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在脑中对上了相同的内容,确认了它的出处。
“……”岑夫子抬头看向崔醉的眼神变了,带着一点谴责和痛心疾首,“崔鹏飞那老东西把你带坏了!”
崔醉:“???”
“不是,我,嗯……”说好的不会迁怒小辈让小辈为难呢?崔醉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
薛瑾安看出来岑夫子是误会了,他对自己的身份被揭穿并不在意,直接说道,“那是我的作业。”
岑夫子抬头看过去,眼神有些无奈又高兴。
是的,岑夫子已经猜出来这文章的真实主人是薛瑾安,最直接简单的原因还是他第一次受到对方的灰信时,对方写的是他在上书房讲得课堂作业,那个时候崔醉甚至都不一定到了京城。
当然间接原因则是,岑夫子虽然这是第一次见崔醉,却在很久之前就看过崔醉的文章,是在崔醉第三次考举人落第之后,崔酌到底不忍,偷偷将他的文章整理成册,给京城几位大儒送了一送,就希望能有一个拉拔他哥的,只可惜全都杳无音信,他失望作罢。
所幸他觉得这件事没成功前还是不要说比较好,这才没有让崔醉遭受二次伤害。
岑夫子已经猜到这文章是七皇子所做,看东西是在崔醉手里,对方茫然却没有要阻止的意思,还以为是七皇子不想透露身份呢,于是便也跟着隐瞒下来。
现在,两个神交已久之人终于见面了,岑夫子眼中情绪颇为复杂,他想起七皇子那些传闻,觉得他并不太符合自己的心中所设想的老祖宗样子,可当他看着人的时候,又觉得很符合。
“你……所以你到底是怎么把书信送到我道观的?我能学吗?”岑夫子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满眼都写着好学。
第108章
岑夫子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三份调侃的, 那样神乎其神的手段,岂是区区凡人就能随便掌握的?别人不清楚,他一个亲眼见过的人难道还不清楚?也正是因此, 他虽然很好奇七皇子是天生神异还是后天有所机遇, 但并不指望七皇子能给出回答。
然而出乎意料的, 七皇子竟然点头了, 还非常诚实的给出了方法:“可以学。你将武功练到最顶尖,内力足够充盈的时候会发生改变成为法力,这一过程被称作量变引起质变,再通过相关的术法学习后,你就能用出这样的手段了。”
“……”岑夫子看着他真诚的脸陷入了沉默。
他原本兴致勃勃的表情在听到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僵硬住了,整个方法听起来很简单, 但是他卡在了第一步,他真的很想脱口而出:老夫为什么不想把武功修炼到最顶尖水准,是老夫不想吗?
当道士的都是有武功底子的,毕竟道教不像佛教那样“博爱”, 杀人凶犯都只要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可以将前尘往事尽数抛却剃度出家, 自从佛教正式在中原发扬光大开始, 不知道多少帝王都因为佛教的藏污纳垢而兴灭佛之事。
佛教免徭役赋税,于是有很多不事生产之人剃度为僧,但这些人只是假僧人,私底下酒肉都沾也就罢了, 还会同女香客行苟且之事,还有不少尼姑庵也是如此,都是以礼佛之名行秦楼楚馆之实,但偏偏佛教给穷苦百姓传递“今生受苦是为来生积福”的理念,深耕于基层, 为穷苦百姓带去了思想上的解脱,是很难被彻底消灭的。
无论被当权者打击多少次,只要世界上有穷人,佛教就会春风吹又生,而实际上有名的寺庙佛陀都是金身,和尚们一个个都长得膘肥体壮肌肉虬结,比绿林好汉更像绿林好汉。
道教不一样,学道的人普遍都比较任性,即便道长们见到困难者也会施以援手,也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比起授人以鱼来说,更喜欢授人以渔。比如说若是有个杀人犯想要拜入三清,道长们会选择直接送他去见三清。
道家比起香火也更讲究自身修行,如今想到捐香油钱积福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寺庙,家里发生怪事儿或是炼丹什么的就会想找道长。
综上所述,道教作为中原本土教派到如今发展不如佛教,也是因为两教侧重点不同,当然,也还有一个曾经提过的最关键缘由,佛教比道教更适合统治国家,再加上秦朝时期某徐姓大骗子的前车之鉴,当权者不一定会扶持佛教,但一定会暗中打压道教。
不过道人们也不屑与群众屈服就是了,这从大部分道观都在群山峻岭之中,有不少挂在险峰之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很多道观不在当地生活个七八年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存在,能上去的香客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活人微死急需抢救的状态。
师父岑夫子是这样,徒弟缘生也是这样。他们都是被道长捡到救活,然后留在了道观里当小道童,不同的大概是岑夫子是被养不活孩子的父母丢弃在山中的,而没有记忆的缘生很笃定他的父母很恩爱,也很爱他,他只是不小心走丢了。
总之,因为道观多在高山上的缘故,小道士们若是功夫练得不好,那真的是下山都下不去,练童子功的岑夫子对此很有感触。
不过说起来,他当初下山考科举其实心思还挺功利的,就是看不惯隔壁万福寺香火那么旺盛,每逢科举之时总有报信人跑进寺庙的禅房,书生们都觉得万福寺灵验的很,而他们这一个山头之隔的小破道观却连一个借宿的读书人都没有。
“师父,我一定要考出头来,让我们道观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定然盖过那万福寺!”年轻的岑夫子就怀揣着这样的心情,一路从童生考到进士,入朝为官桃李万千。
真当功成名就实现抱负的时候,他反而就看淡了,心情同当年的师父逐渐趋同:小破道观没什么不好的,清静,就是隔壁不是万福寺就好了。
“你的武功倒退了一些,努力练练很快就能到一流高手行列。”薛瑾安扫描了一下岑夫子的身体,很轻易就从各种细节和数据推测出他的内力水平。
岑夫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咳嗽了一声:“咳,到底是人老了。”
实际上是他年龄上来了,又有了小徒弟接班人,近来有些懈怠练功,武功这东西向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夫子您竟然这么厉害吗?完全看不出来,要不要比划一二?”崔醉有些兴致勃勃地掂了掂手里的弓,“正好同我说说您同师父是怎么认识的呗?”
岑夫子看薛瑾安并不怎么在意被知道,也很爽快地点头同意:“老……咳,七皇子这事儿倒是有得说了。”
在和崔醉去比划之前,岑夫子纠结再三还是问了薛瑾安一个问题:“殿下,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需要多久?”
他还是对那神异之术很感兴趣,他从现在开始努力,或许在死之前能攀登到顶尖高手行列,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即便只是看到那个神异世界一个眨眼,他也觉得值了。
薛瑾安给他飞快地算了一下,“修行看悟性,以你的天赋,有72%的可能性是一百二十年后。”
岑夫子:“……老夫今年六十有九。”别说活到一百二十年后了,他感觉二十年都够呛。
“你到底怎么练成的?”这打娘胎里开始修炼也不过才八年,怎么就练出了这么厉害的术法?岑夫子只觉得心里蚂蚁一样的在爬。
薛瑾安歪了歪头:“我生来就会。”
他是器灵,在诞生出器灵之前,他的本体已经在主角怀里武器只有在很特殊的时候才会形成器灵,这不仅要主人好好爱护养护武器,要时刻用灵素温养……一系列挑剔龟毛的条件之后,器灵才有万分之一的概率诞生,要不然修真界人手一个器灵。
修真界有人将器灵看做是天道对修士的馈赠,作为器灵,他继承了本体的一切记忆,最早甚至能追溯到最开始被捞出来打造成兵器样子的铁块时期,继承的记忆连带着记忆之中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
上一篇:米花刁民团
下一篇:漫画Bking自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