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孜然咩
只不过薛瑾安并没有让他们出现,指挥的将军在附近埋伏了一会儿,见薛瑾安没有什么新的命令,也就按照之前薛瑾安信中的计划跟着做了。
他们把戎狄的溃兵给全部清剿了,没有放一个出去通风报信,然后换上对方的盔甲,跟在戎狄军大部队后面,一路就这样游荡到大军新的驻扎地。
他们自然没有就这样潜伏进戎狄军中,毕竟换一两个人还好,换一支万人军队属实还是有点太离谱了,戎狄人得有多瞎啊看到这么一支都是陌生人的面孔还看不出来。
他们只是装作溃兵的样子在附近游荡躲藏——溃兵也算是逃兵的一种,甚至有时候比逃兵更可怕,他们的情绪会如同病毒一样把其他士兵的情绪感染,尤其是在吃了大败仗的如今。
有时候为了稳定军心,领军会杀溃兵,再加上溃兵本来在战场上就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是非常逃避继续上战场的,所以很多时候溃兵都是不敢回大部队的,他们会三三两两游荡在战场之外,从兵成匪。
当然,古代的军队其实也跟匪也只是一线之隔,能真正令行禁止不扰民不欺压百姓的军队是很少见的,赫连城的西北军算是其一,由此也可见赫连城在军事上的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那万人的西北军就这样以溃兵之态在戎狄军驻扎地附近埋伏了起来,为了不让队伍太显眼被发现,领兵的将领还将手底下的人分成了几股小队,分散在附近。
他们中还有一支直接遇上了一支出来打猎的戎狄兵,他们转身就跑,戎狄军也完全没有追,看他们身上破破烂烂的本国盔甲,都沉默地当做没有看见,显然是完全没有认出来。
“将军,我们打扮成这样,伪装得这么像,到时候和小龙将军他们装上了,会不会被打啊?”身边的副手忍不住问道,问题一出口就被他家将军毫不留情地拍了下脑壳,“想什么呢,小龙将军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认不出我们。”
“万一,我说万一!再说小龙将军是聪明,但其他人就不一定了啊,尤其是xx……”副手鸡贼地报了一个和自家将军不对付的将领名字,这人恰巧就在薛瑾安的对付之中,看着将军一脸若有所思地样子,他连忙趁热打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您说,我们是不是要做点什么标记啊?”
将军认真想了想:“不戴头盔?我们的发型和戎狄人的发型不一样,一眼就认得出来。”
游牧民族因为生活的环境原因,以及领导人的审美问题,他们的男性都是需要剃头的,他们要只是剃头也就算了,偏偏他们还只剃中间,直接人为制造地中海,丑得人根本睡不着。
这审美问题从前朝时候一直被蛐蛐到现在,也就是他们中原国家礼仪之邦,私底下说几句也就说了,当着人家的面也还是很给面子的,不会当场嘲笑他们,也就让这些戎狄人顶着这秃瓢头一直到了现在。
副手虽然觉得这特征过于鲜明很好认,却还是摇了摇头,“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如此并不安全。”
将军想想也是,他又动了动自己不太擅长的脑瓜子,“那我们遇到的时候说官话?总不会被错认吧?”
副手还是摇头,委婉提醒道:“我们军中会说戎狄话的也不少。”
毕竟都是在边关生活,没道理他们军中有会戎狄语的,戎狄军中就没有会大启话的,他们叫阵挑衅什么的,很多时候会特意用对方的语言。
再且说,在和戎狄关系紧张之前,祁州是最大的边境通商贸易之地,甚至与他国通婚者都有不少,边民中有不少大启官话说得有浓重口音,但戎狄话西域话却说得很是不错。
如今祁州的对外通商贸易已经关闭多年,倒是兖州一直都与西域、南夷有通商往来。
将军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到什么了,不由摆烂道,“那干脆就像上次演练一样,我们在手臂上系根细带,到时候是什么阵营也就清楚明白了。”
副手觉得这法子很好,虽然很简单很容易被模仿,但战时用一下也没问题。
“小龙将军真是高瞻远瞩。”副手不由吹嘘起来。
将军有点不乐意了:“……一根系带而已,有什么?而且这还是我提出来的。”
“哎,将军你听我说,小龙将军那算无遗策的能力,你说为什么会在演练之时用这种简单的办法区分队伍?这样简单的办法太容易被模仿利用了,一根系带,都不需要多想,随随便便就能被冒充,不是吗?……”副手叽里呱啦地一顿乱吹,将军的表情也从茫然疑惑到恍然大悟。
副手最后下结论道,“小龙将军定然是早已经料到会有这一天,所以才会提出这样容易被模仿的区分之法,就是为了这时候我们能想起来使用。小龙将军,当真不愧是被大将军看重的接班人,聪明绝顶当世无双!想来就连那十全公子见了我们小龙将军也要自叹弗如甘为其下!”
将军成功被洗脑,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小龙将军吹,而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的洗脑也如同病毒一样是很容易扩散的,自此西北军的信仰再也不独独是赫连城一个人。
等赫连城匆匆从京城赶回来就发现,这边大启和戎狄大军对上,为了战争他不能换掉七皇子这个指挥,且在这么短短的掌兵时间内,七皇子已然是君心所向,被西北军视为新一代战神,除非直接杀了七皇子,不然他已经没有办法再收回给出去的军权。
赫连城自然不可能对七皇子下手,不说他能不能真的杀了这为手段诡谲疑似有玄学鬼神之神通的七皇子殿下,就单说情感上,他对七皇子的能力是持肯定态度的,不提身份的事情,他将西北军交付于这样敏锐聪慧的人手中,他是放心的。
赫连城忠诚于皇帝没错,但他并非愚忠之人,他不会为了皇帝舅舅弃边关百姓不顾,于是他便只能放权给薛瑾安,让他能够全权指挥西北军和戎狄军打,甚至为了边关的战局,他还会向主动隐瞒下薛瑾安的身份,替他向京城那边遮掩。
赫连城并不想参与皇子之间的夺嫡之争,也并没有效忠于薛瑾安,但他们之间从赫连城关注薛瑾安开始,就已经注定牵扯不清了。
对此,赫连城也只能感慨一句:“天意如此啊。”
当然,这些都是后事,现在,赫连城还在京城焦急地等着常大夫的回信,和戎狄的对战也才刚刚开始。
黎明时分,薛瑾安带着吃饱喝好睡足的人马突袭戎狄军新驻地,比起他们的养精蓄锐来说,戎狄军整个一疲军败军,他们的领军也没想到薛瑾安竟然这么大胆,人数悬殊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还敢拼正面,叫人也不由喊一句:“小子,好胆色!”
最开始戎狄军确实被薛瑾安的突袭弄得乱了一阵,但能率领二十万大军的戎狄领将也不是省油的灯,很快就稳定下来局势,并且充分发挥自己兵力多的优势,打算直接将薛瑾安他们留在这里。
然而就在这时,四面八方涌出万余溃兵直接就将他们的方阵给冲乱了,那些溃兵混在军队之中,还用戎狄语说着什么“大将军要杀人啦”“大将军战败”之类动摇军心的话。
大军一下子就乱了。
薛瑾安当即抓住机会,结成阵法,将冲散的戎狄军包裹在其中,又分而化之,直接歼灭近万戎狄军!再加上那万余趁机冲入戎狄军中乱杀乱砍的西北军的战力,此战总共杀敌近三万,俘虏五万。
戎狄领军很快发现那些溃兵是大启军假扮的,然而事发突然,再加上军阵已然被冲散,军心已乱,没有了再继续下去的必要,他非常干脆的整军后撤。
“穷寇莫追。”薛瑾安依旧没有追击。
“啧。”韩副将等人看着那人数依旧浩荡的军队,有些不爽地咋舌,他们自然知道自己不追是正确的,毕竟他们现在兵力摆在这里,可是他们也还不甘心,很想将这支戎狄军直接留在这里。
“不用着急,还没完。”薛瑾安道。
“还有?”韩副将等人登时眼睛冒光地看向了薛瑾安,很想知道他肚子里还冒着什么坏水。
薛瑾安不说,只是依旧让人打扫战场,收缴粮食辎重,让火头营放开手做饭。
“明日还是要袭击吗?”虽然说敌疲我扰的战略非常好用,但一而再再而三的,戎狄军总得有所防范吧,也不知道小龙将军还有什么招数。韩副将心中有些嘀咕,却并没有说出来。
薛瑾安微微摇头,这次什么都没有吩咐。
韩副将和郑将军——正是带领这一万余西北军佯装溃兵的将军——两人勾肩搭背的窃窃私语,猜测着小龙将军将要用什么样的计谋,最后没能得出像样的结论,倒是郑将军的副手似乎想到了什么,问了郑将军一句:“将军,我们大军是不是也要跟我们汇合了?”
郑将军这支带的也都是骑兵,是先行一步来执行薛瑾安计划的,其余近七万西北军都在他们后面。
“这时候应该到了吧?”郑将军觉得没什么,他随意说道,“也许是小龙将军给他们安排了其他计划,去清剿剩余的二十五万戎狄军了。”
这边二十万戎狄军是主力,还有二十五万人可是分散在祁州各处,也是一大祸患。
郑将军觉得他的猜想没问题,韩副将也觉得挺有道理,副手眨巴了下眼睛,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很快又是一夜过去,黎明时分,薛瑾安再次带着吃饱喝足睡好的军队出发,只是这次也不知是人数增多了,还是几天的长途奔袭疲累了,他们这一次的行动速度远远低于前两次。
等他们沿着痕迹一路追踪过去的时候,只能看到戎狄大军撤退扬起的灰尘。
跑路的戎狄军中,领军听到斥候来报,哈哈笑着直拍大腿,一边的手下谄媚道,“将军料事如神,算准了奸诈的大启军一定会再动用阴谋诡计来袭击我军,直接釜底抽薪,当真是厉害!”
领军哼笑了一声:“大启那小儿诡计多端,偏偏年少轻狂了些。”
“我在他手中吃了这么个闷亏,也得好好还回去!”领军想起手中缩水一半的军队,面色便阴沉下来。
他嘴上说得好听,其实心里对大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新将领很是忌惮,要不然明明还有十多万大军却根本不敢赌对方手里还有什么招式,直接就撤退了。他打算趁对方没反应过来,直接撤回国内,然后将其余二十五万军队召回,也不来虚的,直接攻打祁州。
领军想得很好,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薛瑾安给他们准备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本该和薛瑾安他们汇合的七万军队,直接在他们交战的时候,跨越两国边境,将军队直接开进了漠北黄沙里,以逸待劳,接阵以待他们自投罗网。
两日后,西北大营里收到了赫连城密信正头疼的常大夫收到了捷报,这场在史书上有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以歼灭戎狄军共五万,俘虏八万为结束。
薛瑾安没有带西北军返程,而是直接将边境线推至沙漠,剑指漠北王庭,逼得戎狄大汗不得不召回兵马。
大启和戎狄正式宣战,进入对峙之中。
第123章
戎狄军被迫回援王庭, 祁州危机已解,薛瑾安却完全没有就此放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意思, 而是顺势就地陈兵, 直接将西北军大营搬了过来, 边境线平推数百里。
他这一举动, 同时也有敲山震虎之意,敲得戎狄的山,震得沙俄大帝国的虎,叫他们消停一些,少掺和大启的事儿。
薛瑾安数据里的各种年代小说非常有力地说明:和平和尊严是没办法靠软弱退让得来的,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
“强者之心+武器=和平。”薛瑾安对身边的勤务兵小贾如是说。
小贾虽然不太明白,但非常诚实的从兜里掏出纸笔将这句话记了下来——记录小龙将军的言行,这是整个西北大营给他的唯一任务,为此他要干的各种琐事都被别人承包了。
小贾在征询过小龙将军同意之后, 就成为了他的贴身史官, 专门给他写起居注。
小贾觉得这事儿简单至极没有半点挑战, 欣然接受,然后很快他就发现了这件事的难度:小龙将军过于低调,低调到他经常找不到人。
要不是每天早晨小龙将军都会和士兵们一起操练,他真的会认为小龙将军失踪了。
小贾这个工作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寻找小龙将军。
话说回来, 薛瑾安除了手动扩张大启版图之外,他最绝的还是让人给戎狄老汗王带信,以翁天信的性命相要挟逼迫汗王退位,要扶持葛尔丹上位当新汗王。
——翁天信和葛尔丹现在算是人质也算是使臣,自古以来都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 虽然这只是君子协定,真打起仗来,来使那是冒头一个杀一个,毫不含糊。
然而架不住大启和戎狄两边都有休战的意思。
大启和戎狄已经交锋数次,但戎狄现在吃了亏,老汗王损失惨重必然不想打,薛瑾安这边没有朝廷的支持补给,他这战争也是没办法继续进行下去的,更别说还有个敌我不明的沙俄大帝国在隔岸观火。
两边就是打起来但没完全打起来的程度,再水火不容也还没彻底撕破脸。
当然,薛瑾安有意封锁了祁州的消息,暂时还没有将战报传入京中,他也完全没有表现出大启不想打的意思,每天故意让士兵们去阵前叫嚣挑衅一会,摆出一副来势汹汹的样子,拿翁天信和葛尔丹说事,也不是他真心想要扶持谁上位,纯粹就是挑拨离间的。
翁天信用来挑拨汗王和相国必勒格的关系,而葛尔丹则是用来挑动汗王和其他王子的神经。
要知道,葛尔丹是三王子,这意味着他至少还有两个哥哥,而葛尔丹这个序齿不低的三王子会在戎狄有意起兵的情况下被派出来出使大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汗王对这个三王子并不怎么宠爱。
毕竟一旦战事爆发祁州失守,皇帝再怎么软弱也势必要做些什么,戎狄来祝寿的使臣团就首当其冲,更别说他们之前还刻意在宴席上找事,下大启的脸面,新仇旧恨之下,死少了都是意难平。
——反正使团两位领导者翁天信和葛尔丹,必然要用其中之一的死亡来平息民怨。
换而言之,这时候来出使的都是炮灰。
葛尔丹对自己的处境大抵是不怎么清楚的,但翁天信有80%的可能是知道的,说不准戎狄还就打算用“葛尔丹的死亡”这个导火索,来宣扬自己的战争正确性。
然而现在,薛瑾安直接就把葛尔丹推了出来,说要扶持他上位,现在的汗王是个野心勃勃的汗王,他那两位成年的王子也不是什么善良没头脑的货色,整个漠北王庭也绝不可能接受一个大启扶持出来的汗王。
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怎么办呢?最好的一个办法,那就是葛尔丹痛骂大启狼子野心,大义凌然自尽而亡以全戎狄颜面,之后戎狄使臣团带着他的尸体北上归国风光大葬,获得一个虽死犹荣的历史评价。
很可惜,根据薛瑾安脑中的葛尔丹人物模型来测算,葛尔丹是绝不可能慷慨赴死的。
他根本讲究不会想死,而且他也拒绝不了当汗王的诱惑,他最有可能走的剧本是“认贼作父”。
那么在双方意愿相悖的情况下,汗王他们就只剩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让葛尔丹死在大启境内,最好是直接死在京城。
最佳动手人会是翁天信,但动手的人会不止翁天信,整个戎狄使臣团都会成为葛尔丹的催命符。
这个时候,被整个国家联合背叛的葛尔丹带着敌国君主的册封圣旨回国了的话会如何呢?
“不管他有多少本事,在他活着的日子里想来很热闹。”常大夫在伤兵营给对小龙将军要放走戎狄人归国这一决定不理解的小将士解释完,不免叹息了一声,“七……龙将军真是大才。”
伤兵营的众人也纷纷点头附和,直呼小龙将军威武。
常大夫笑了笑,低头清洗手掌,看着铜盆里清水和鲜血逐渐交融稀释,心情颇为复杂。
他和赫连城有通信,对京中发生的事情有所了解,他对龙傲天竟然是七皇子的消息十分震惊,也知道了戎狄私底下曾刺杀七皇子的消息。
常大夫听七皇子的那些传言,还以为他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杀神,却不曾想转头就打算放过与他有生死之仇的戎狄使臣一命,忍辱负重以谋求更大的利益,情绪在心中百转千回,最后都只化作一声微不可查的轻叹。
“总归……”有龙将军镇守边关,无人敢犯就是了。他只是一个军医,不必要想那么多。
常大夫将那些翻来覆去的思绪全都抛诸脑后,专心致志地处理伤兵。
薛瑾安若是知道常大夫的心声,一定会表明:那些得罪过他的最后都会付出代价,他们只是死得晚不是不会死。
上一篇:米花刁民团
下一篇:漫画Bking自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