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我今天夺嫡成功了吗 第131章

作者:孜然咩 标签: 宫廷侯爵 爽文 成长 正剧 无C P向

薛瑾安作为他的手机,也习惯了有空调的日子,穿越到古代这么久,终于开始不适应。

古代降温都是用冰,皇宫的冰都是有份例的,皇子分到的不算多也不算少,反正肯定不够他降温到十六度盖被子睡觉。

薛瑾安觉得自己该想点办法弄冰,他第一想法就是直接把皇帝的冰抢来用,想得很好,奈何皇帝去了避暑行宫,他份例的冰也送到了那里。

宫里有名有姓的主子都跟着去了避暑行宫,只有一个庄妃留下管理后宫,庄妃身边有武功高手,拿她的冰难度比较高,而其他的小妃嫔,她们那点份例自己都不够用,薛瑾安不至于劫贫济贫。

而且抢冰是治标不治本,治本还是得制冰。

薛瑾安开始搜索自己的数据库,龙傲天看的那些穿越基建小说里,甭管主角穿越前是什么身份,穿越后制盐、制糖、制冰、制火药算是四大基础技能。

薛瑾安如愿检索到了相关数据,并顺手直接整理了一番,弄了个基建文件夹放进去,觉得说不准什么时候有用呢。

方法找到了,然后就是要开始试验了。

硝石目前是医用,是的,现在已经有了火药,只是最原始的火药伤害度有限,现在也就是当烟花在使用,江湖倒是有门派研制了霹雳弹,不过也是暗器,比起伤人来说更多的是用来做掩护,丢出去基本都是烟多无伤。

霹雳弹的造假不低,放到战场上造成的伤害又不高,是以,现在还是冷兵器为王的战争,杀伤力最强的是弩,威力最强的千米之外可取人性命,国家军备研究自然也还是奔着造更好的弩去的。

当然,如今的冶炼技术也还不达标,真造出了威力巨大的火药,也会因为造不出相应的承载体而被暂且搁置。

虽说火药还没军用,但国家也限制了民用,一旦购买超过一定限度,没出事都会被官差找上门问询,这是管制品,且价格不低。

当然外面买卖困难的东西,在宫中那都是能找到的,太医院就有硝石,福禄安插的小探子已经是胡院正的小药童了,离徒弟只差一步之遥,拿点硝石没问题。

薛瑾安是早上说的要硝石,吃了个早餐,东西就已经出现在桌上了。

薛瑾安按照步骤做硝石制冰的实验,结果有些不如人意。

倒也确实能制出冰来,但是旺旺碎冰冰,直接让灵芝拿去做了沙冰,味道很不错。

薛瑾安觉得可能是硝石不够多,太医院的硝石拿一点没事儿,拿多了就要暴露了,福禄安插个人进去不容易,薛瑾安也没有为难他们,直接让崔醉找关系买了一些硝石,出宫去了九添一做实验。

九添一客人多,而且多是达官显贵,囤买了许多冰,房间里的温度竟然比昭阳宫的还要低,然而再怎么财大气粗,看到每日冰支出这一栏的消耗,还是会让掌柜的心痛。

得知小东家要来制冰的时候,掌柜的高兴的都想出去跑两圈了,也不怕得罪人了,把想要结交小东家的人全都找理由拦住了。

谁都不能妨碍小东家制冰!

掌柜的刚下定决心就被打脸了。

五人组来了,尽管五个人气质状态都和先前截然不同,掌柜的还是认出来了他们就是三月会试那会儿,拿着试卷来找小东家的人。

掌柜的也刻意留意过他们,也围观了新科进士打马游街的盛况,知道他们现在都是官身,甚至还认出了谭灵越这个小探花。

这些人同小东家有旧,被问到小东家的时候,他也就没有隐瞒,又在问过小东家之后,将几人送去了包厢。

说起来,这其实是自殿试之后,五人时隔四个月的第一次全员到齐的相聚。

这也不怪他们,实在是赶考碰不上。

三年一届的科举已经结束,没考中的举子们收拾东西回乡再备战下一届科举,取得功名的也要衣锦还乡,确认在京中述职的就要举家搬入京城,毕竟官员都是三年一考核,不出意外他们至少在京中待三年,需要外放做县令的,他们要等朝廷官缺文书,再举家赴任。

很多同期考生基本上这次分别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了。

他们五人倒还好一点,都留在京城,不同的是谭灵越、刘正、柳固是在京城为官,杜寅和田呈闵是在京城等官。

实际上,历年进士中能当官的是少数,官位总共就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更多的人就算考中了也做不了官,只能年复一年的等缺,时间越长希望就越是渺茫,多少人等了一辈子都没能等来一个位置。

杜寅和田呈闵便是这等缺位的其中之二。

杜寅的情况要好很多,他好歹出身杜家,便是长公主驸马杜仲亭的那个杜,即便作为主支混得不如旁支,淮北杜家和京城杜家关系有些僵硬,但到底都是一个老祖宗,杜寅也有会元的名头,殿试排名不算太差,京城杜家老爷就在吏部任职侍郎,他还是愿意给一些脸面,帮他捞一个富庶之地的县令当当。

杜寅倒也不是清高死犟的人,只不过他也放不下好友,有心想要帮田呈闵求一个官位。

田呈闵农家子出身,会试殿试排名都不佳,勉强够上的二甲同进士,他又长得五大三粗的武夫模样,半点都不符合文人审美,还穷得根本走不起后门,不出意外的话,基本是无缘官位的。

田呈闵虽然郁闷,但也看得开,不觉得有什么,反而是杜寅不忍他落得个蹉跎的机会,虽然看起来不像,但实际上田呈闵是他们五人中年龄第二小的,方才二十出头的年纪,杜寅成婚早点都能直接生下他了。

而且田呈闵在文学上查了一些,却很有想法,他对农田研究很深,在老家读书的时候,他种的田地都要比别人家的好,收益也多两成,他还无偿教导同村之人种田之法……总之,杜寅觉得这样的人才是国之栋梁,他不应该被埋没。

已经在翰林院任职的柳固和谭灵越知道这件事后,也帮忙找关系,在户部轮转干杂活,忙得脚不沾地的刘正虽然没露面,但也托人送了百两纹银过去,还直言疏通关系需要钱财尽管找他。

然而四个月悄然过去,杜寅和田呈闵还在京城,就知道这件事没那么好办,杜寅不免有些气馁,正巧另外四人官场初体验也都算不得太好,有很多话想要吐槽,五个人就这样又齐聚一块。

他们五人相聚不易,想找个有意义的地方放松一下身心,自然而然地就来了九添一。

然后就看到了薛瑾安制冰全过程,看着这神奇的一幕,所有的烦恼在一瞬间全部都抛之脑后。

第137章

“水变成冰, 这是道术吗?好厉害!”田呈闵发出了没见识的声音。

“一般。”薛瑾安对制冰的结果不太满意,硝石制冰的比例倒是一比一,而且以沙冰为主, 很难凝结成大冰块, 而且此化学原理本来就是放热吸热, 对环境有一定要求。

能用, 但不建议用,毕竟硝石太贵,就他制一斤冰的钱,换算成现代的电费,是会被税务局怀疑家里是不是干了什么非法勾当的程度。

薛瑾安看他们满脸写着感兴趣,歪了歪头, “要来试试吗?”

“好!”五个人眼神亮晶晶地凑了上来,体会了一下自然科学的魅力。

杜寅忍不住呢喃道:“滴水成冰原来是真的,那难道点石成金也……”

薛瑾安颔首:“可以。”穿越基建小说里写什么的都有,只是靠谱靠谱就另说了。

薛瑾安带着五个人玩了一天的神奇实验, 五个人看向他的眼神已经从看“崇拜的大儒”到看“神仙”了。

“您是仙人吗?”年纪最小的谭灵越已经憋不住了, 眼神亮晶晶地看着他问道。

薛瑾安解释:“这是知识的力量。”

谭灵越兴奋地点点头, 问道:“您会白日飞升吗?”

被白日飞升过的薛瑾安:“……会挨雷劈。”

“哇——”五人组眼神更亮了,满脸都写着都知识的渴望,就差拉着薛瑾安的手说“我想学这个”了。

薛瑾安看了看这五个没有被科学浸染过的全新大脑,无情拒绝了这个苦差事, “死心吧,我不会教你们的。”

“诶——”五人眼睛暗了下去,比焰色反应的变化还要明显。

薛瑾安:“……”莫名感觉良心有点痛是怎么回事?

不对,他是手机,他没有良心, 那没事了。

薛瑾安一个小火箭清空了所有情绪,回归到一派平静。

他起身翻出一叠纸,一股脑直接将整理好的基建文件夹中相关的所有数据都导了出来,递给他们,“只有这个,想看就看。”

“什么也不准问,我不会回答。”薛瑾安觉得一条条解释起来太浪费时间,索性直接从跟上杜绝这种事的发生。

五人看着这上面的文字只觉得如获至宝,连忙点头应是。

他们各自找了感兴趣的部分,如饥似渴地低头看了起来,一看就入了神,直到暮色四合,到了九添一打烊的时间,他们才被薛瑾安喊回神。

“还没看完?”薛瑾安对人类的阅读速度有了新的认知,也终于知道为什么会试那么点题量,要考三天才能考完了。

五人闻言都面露羞愧之色。

“九添一不留人,你们该回去了。”薛瑾安道。

“公子,等等!”谭灵越有些激动地站起来,因为坐太久了腿麻,差点没直接摔地上,他也顾不得这些,只期期艾艾地问道,“我们,我们明日,还能,还能来吗?”

“这些我们都尚未看完……对不起老师,是我们太笨了。”谭灵越越说越羞愧,面红耳赤地低下了头,其他人反应虽然没有他那么大,但也露出了愧疚之色。

“我明日不来这里。”薛瑾安看出他们是舍不得那《基建手册》,直接道,“送给你们了就是你们的,你们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十全公子真的好温柔,他们看书这么慢,公子不仅不嫌弃他们,还直接把这称得上稀世珍品的宝书送给他们!五个人热泪盈眶,心中情绪满溢地快要喷薄而出了。

杜寅保证道:“这原稿如此珍贵,是公子的心血,我们定然抄录好将其完整送回。”

“不用。”薛瑾安拒绝,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有用的都在这里,那只是一部分的载体。”

“快到宵禁了,回去吧。”薛瑾安冲他们挥了挥手。

五人镇重作揖退出去,柳固落后一步,犹豫了一番,还是压低了声音开口问道,“您,是七殿下吗?”

薛瑾安不由看了他一眼,没有否认,而是问道,“你从哪里知道的?”

“额,是偶然。”柳固摸了摸鼻子,将事情娓娓道来。

在翰林院就职的日子非常清闲无聊,早朝记录的活儿和给皇帝读书的活儿都有老人们去做,他们这些新翰林每天就是看书修书,枯燥乏味没有半点技术性。

刘正在户部忙得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时候,他们在翰林院里晒书,谭灵越都私底下抱怨,“早知道还不如不考这探花郎,二甲也挺好的。”

“这话可别让刘兄听见,到时候他要打你我可不拦着。”柳固斜了他一眼。

谭灵越唉声叹气。

谭灵越年纪小坐不住,一心想要学点什么,没几天他就主动跑去帮忙整理陈旧文书资料了,柳固倒是挺怡然自得,他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尤其是官场上的人,一嘴官腔,他索性就看起翰林院的藏书来。

柳固每天都埋在藏书室看书,偶尔眼睛累了就抬头歇一歇,每当这时候他总能看到有一个人也在埋头看书,数不清第几次看到他的时候,柳固主动过去搭话,和人交换了书单,然后继续埋头看。

就这样看了三四本,柳固没有察觉什么不对,直到他看到一本讲民俗的书,他看着书上描写的某个西南小镇的山川地貌人文风景,只觉得分外熟悉。

柳固按照书单又翻出好几本类似的书,越看越心惊,终于他忍不住把今年的会试试卷全都找了出来,找到看图写策论的题型对着书找,很快就找到了对应的描写。

“这是十全公子的书单!”柳固惊喜地找到对方,“你认识十全公子?”

对方缓缓眨了眨眼,好一会儿才听明白是书单的问题,他摇头道,“十全公子此人我听说过,却并不认识,这书单是我从崔相那里得来的,是崔相教导七皇子用的。”

此人名为秦廉,是翰林院侍讲,正六品的官职,今年年初皇帝解印之后破格升得官,据说是立了大功,也算是柳固的顶头上司了。

说起七皇子,秦廉就很是激动,拉着柳固的手说道,“七皇子是我见过这世上最聪明之人!”

“不,十全公子才是!”柳固下意识反驳。

秦廉试图卖安利:“七皇子博闻强识,过目不忘。”

柳固也拿出了自己的安利:“十全公子十项全能,天赋异禀。”

秦廉试图绝杀:“七皇子今年方八岁!”

柳固反击:“十全公子也尚在总角之龄!”

……

秦廉:“七皇子卫玠之容!”

柳固:“十全公子潘安之貌!”

两人对视,忽然觉得有些不对,秦廉做了个打止的手势,凑过来小声问道,“等等,这个十全公子是何模样,身长多少,性情如何?”

“十全公子一双桃花目顾盼神飞,甚是夺目,身长约莫……性情很是冷静自持。”柳固觉得说可能不太够,他直接就拿起毛笔画了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