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臣韵那那
“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开上宇宙飞船?”
“不说远的,得指望保罗·史密斯大佬的星际旅游服务能把价格打下来……”
“公司科技就是好,前几天我看到公司官网有在售卖机甲,但好像大部分都是娱乐型,而且动辄上千万信用点……我就在想,真的会有冤大头去买吗?结果刚一发售,秒没。”
“啊啊啊有钱人多我一个会怎样?”
“建议去买大乐|透。”
画面摄像头慢慢360度移动,可以看清周围的一切景观,不一会儿,屏幕后的观众扑上去开始尖叫起来:
“拉帝奥教授!”
“义父,是你吗?”
“强壮的体格,比牛奶还要白的肌肉线条……呲溜,是我的主人没错了。”
作为全场焦点的怪癖学者又带上了他那英俊的石膏头,怀里塞着一本大部头的书,边走边看,天然的隔绝了外界的一切纷杂。
他身后遥遥跟着几个人,好似跟班,有地球人认出了他们,“这不是林先生吗!”“还有麦凯文女士……”“都是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大佬啊……”
除了一看就是学术界的人士之外,还有一道与众不同的身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紫色头发的女人跟在拉帝奥的半步距离后,她腰间配着一把武士刀,穿着打扮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就像是误入了片场。
实际上,科学家和屏幕后的观众一样疑惑,但由于领头人拉帝奥教授本人默认了此人的随行,因此他们没有提出异议。
记者没跑过去自讨没趣,总台的负责人早就和她说过教授本人不喜形式主义,这次能够允许他们过来直播采访,就已经是全力争取后的结果。因此,她果断选择了一位早就商量好的地球科学家进行了一番采访,采访内容主要针对学会此番对于火星的勘测布局和未来的计划打算。
知名天文学家林叔渊站定了,他看上去满面红光,精神气十足,抓住话筒,侃侃而谈道:
“……在拉帝奥教授的严厉指导下,我和麦凯文,卢瑟斯……我们几个都已经完成了相关的基础培训。这次的勘测计划大概会花费2~3周时间,第一阶段是对火星的体积地质结构和天体引力做出数据模型,大概会花费12个系统时,第二阶段是……”
记者连连点头,又接着抛出了一个个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没错,这次火星勘测事宜是我们地球人第一次亲身上阵,以往用火星探测仪、发射卫星的技术,现在已经过时了。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还有更多机会登上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人类的未来有无限种可能,哈哈,你信不信,科幻小说里的太空移民,甚至能在我的有生之年实现!”
林叔渊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在科学院里其实算是年轻的那一辈。
他性格大大咧咧,心态豪爽,做事麻利,有口皆碑。而且最重要的是,林老年轻时当过飞行员,身体一直不错,经常锻炼,不像同辈隔三差五就腰疼腿疼偏头疼,所以总部最终决定,这次宝贵的实践机会落到了他的头上。
他还想再接着说什么,忽然听见一声重重的合上书本的声音,走在最前面的拉帝奥教授顿住脚步,冷声道:“时间到了,跟上来吧,黄泉。”
这时候,他们才终于知道了那个像影子一般沉默寡言的女人的名字——黄泉,每个音节都好似浸透了冥河的寒水,低沉作响。
黄泉抬头看了看飞船,露出了恍若隔世的表情:“我上一次坐飞船是很早以前了,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请你见谅。”
言下之意就是,一般的时空旅行,她大部分都是以肉身穿梭银河。
想象力丰富的林叔渊莫名品到了这一番意味,心里咯噔一下。
他们在全体工作人员的目送下走上了飞船,由于采访,林叔渊最后一个走进大门,他急忙迈上了最后一节台阶,赶在舱门关闭前瞥了一眼身后。
他的妻子抱着女儿,站在围栏外向他拼命招手,夸张地作着嘴型,但他视力不太好,看不清楚,总归是让他平安回来的话吧。
林叔渊笑了笑,也朝妻女的方向挥了挥手。
第123章 火星救援(二)
巍峨的漆黑飞船腾空而起, 一阵迅猛的白色气浪迎面扑来,铺天盖地的席卷了地面上的围观群众们。
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驶离众人的视线,在遥远的穹顶缩成了一个黑点, 然后彻底消失不见,前往未知的行星,试图揭开那颗被载于千年史册的“荧惑之星”的神秘面纱。
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见证了无数次载人航天火箭的发射,收到了无数次安全返航的好消息, 而这次稍微有些不同的是,记者和电视后台没有放出升空的十秒倒计时,更没有哪个地球人操心宇航员的生命安全问题。
无他,有万能博学的拉帝奥教授在, 世上难道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吗?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的回归!”
“火星, 地球人来了!”
女记者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喊出了口号,尴尬又中二的台词让屏幕后的观众脚趾抠地了一瞬, 而后身体非常诚实地开始上网水帖,刷起了相关视频。
维基引擎上有关火星的词条搜索量翻了成百上千倍, 一些主题为宇宙探索的老片子也被人们从箱底翻出来, 吹吹灰重新观看, 近几个月才重新覆盖的弹幕气氛喜气洋洋,跟过了年似的。
有人感叹道:“人类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回头再看看老祖宗拍的这些玩意儿, 真是让人又想笑又想哭。”
“哈哈哈导演们看到了吗,外星人不是大头大眼的绿皮丑八怪, 也不是动不动就要消灭一半人口的极端环保主义者,以后的文艺创作记得让我们吃点儿好的!”
同一时间, 位于宇宙飞船上的三位地球学者也难掩激动之情。
在和他们分开之前,拉帝奥吩咐道:“飞船是自动驾驶,半个系统时后抵达火星。这一趟的流程安排,你们心里有数,我不多必说。”
“不要忘了佩戴氧气设施和真空装置,等到飞船一落地,我们就开始正式工作。”
三人忙不迭地点头,小鸡啄米似的,他们这一趟基本没带什么行李,船上自带的衣物和日常用品齐全,没有必要额外增添负担。
他们分配到的休息室是个大房间,有单人卧室和大客厅,环境条件非常不错。
林叔渊把手放在水平桌面上,一点儿也感受不到飞船行驶过程中颠簸的震动,和在地球上几乎没有区别。
他不禁乐呵了,咿咿呀呀道:“麦凯文啊,你说奇不奇怪?放在十几年前,老大哥刚登上月球的那会儿,大家都吵翻了天,迫不及待的想见外星人;等到航空航天热过去,大家伙冷静下来了,专心搞发展建设,结果谁也想不到,外星人自己找上门来了!这用我们的古话说,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哈哈哈,牛X的宇宙飞船,竟然轮到咱们这些老东西坐头一回!”
查理娜·麦凯文是一位金发碧眼的中年女士,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也是全球科学论坛上坐在砂金邻座的那位幸运儿。
因此,她当时自然将砂金和教授之间有关“洞穴”的哲学对话听的一清二楚。
本来还对公司资本家抱有抵触心理的物理学家,几乎没怎么推搡,顺理成章地就成了人美心善的总监本人的忠实粉丝。
她表面藏得很深,私下里已经委托自己的研究生帮自己买了几十套公司周边,连退休的老本都扔了进去。
麦凯文女士此刻的心思完全不在同事身上,迫于面子应和着林老头的话:“飞船使用的时空技术远超我们的国际空间站,这样一来,地球原本的空间站技术就要荒废了。”
“废就废了呗,既然有好的,为什么要还要用旧的?人类总该向前看的嘛。”
林叔渊往沙发上一坐,屁股扭了扭,舒舒服服的陷在棉花里。
二人又随便聊了聊天南海北的话题,东扯西拉了一阵子,差不多缓解了离开母星、初入太空的不安和陌生情绪。
麦凯文紧绷的身体逐渐放松下来,突然想起了什么,问:“老林,教授身边那个叫黄泉的女人……你怎么看?”
林叔渊翻了个身,背对着她,掏出了自己零信号满格电的手机,定定地盯着家人的屏保:“……我怎么看?我不看。”
“教授肯定有他的道理,我们只需要听从吩咐就行了。我在学术界混了这么多年,谁见了我不得恭恭敬敬喊一声林老?也就你和卢瑟斯能叫我老林……”
“但是在这艘船上,我们就是辈分最低的学生,只要做好本分之类的事情,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平平安安带回地球,就是咱们这一趟最大的胜利。”
“……你说的对。”
麦凯文叹了口气,转而眉头一皱:“卢瑟斯那家伙呢,他怎么不见了?”
被人念叨的卢瑟斯在到处闲逛。
他沿着走廊探头探脑地行走,摸摸索索,活像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进了大城市。
监控室内,由开拓者操纵的拉帝奥不由得眼前一黑。
林叔渊,查理娜·麦凯文,拉德·卢瑟斯,这三人是他精心选拔的、参演这一场火星喜剧的土著演员。
选择他们的原因,一个是三人身份具有代表性,简历过硬,经历了一轮轮残酷的选拔,最终留在了穹的桌上。
至于另外一个选人的标准,他参考了芮克导演发给他的科幻惊悚片拍摄三大禁律:
一,飞船上不要有人工智能,否则它必然会反水,抹杀人类;
二,飞船上不要有品行不端的小人和伪君子,否则必然会发生由于粗心大意或是故意导致的争端事故;
三,飞船上不要有年轻男女,否则他们必然会鬼混在一起。
芮克:“艺术在进步,观众们的眼光也在进步,千篇一律的套路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甚至会激起一定的厌恶情绪。导演,你在进行选角的时候,请一定要记住这三点。我们拍的是震撼寰宇、旷古绝唱的好片,而不是一部爆米花烂片。”
穹敬礼:“收到!”
所以,最终的三位选角,无一例外都是上了年纪的中年人,家庭美满,人格完善,三观一致,对知识有着极强的探索欲望,保证不会出现任何狗血下三滥的剧情。
但很显然,像卢瑟斯这种好奇心和探索欲太强,甚至超过了对未知和权威的敬畏,也不是什么好事。
宇宙飞船是他用银狼的以太编辑随手建的,融合了星际战争游戏和黑塔空间站的建模——漂浮着的自动一体机机器人、随处可见的全息投影、三重虹膜锁保护的机密科室,以及一些颇为高端的黑科技——外表看着唬人,实则全是纸糊的老虎,一碰就碎,有些根本不能打开,甚至会出现程序错误。
要是让地球人发现了飞船的真相,那还得了。
马甲果断出动。
下一个拐角,正沉浸在科幻世界中狂喜不已的卢瑟斯迎面撞见了那个身份来历不明的紫头发女人。
“!”
卢瑟斯立马端正身形,走起了军步,小心翼翼地瞅了女人一眼,发现对方不是来赶他走的,这才如释重负。
她似乎……正站在原地发呆。
卢瑟斯犹豫了一下,走上前问道:“你好,这位……黄泉女士?”
黄泉因为回忆而发散的瞳孔下一秒聚集到他身上:“你好,你是?”
“我叫拉德·卢瑟斯,法兰西人,今年59岁,主攻领域是恒星动力学和量子力学,您叫我卢瑟斯就好。”
“嗯,有什么事吗?”
他斟酌了一下,问出了心底的疑惑:“请问您是拉帝奥教授的助手吗?”
黄泉摇了摇头:“不,我对行星勘测和观测站建设的学问一概不知,我现在的身份,应该是你们的保镖。”
“保镖?”
卢瑟斯疑惑出声。
在他们的旧有认知中,太空旅行最大的危险,排在前列的有太空辐射、极端温度、航天器设备故障,亦或者是卫星残骸碎片撞击等,一旦不幸遭遇,宇航员成功返回的几率小之又小。
因此,这一身份对专业能力、身体素质以及对突发情况的处理反应能力等等的考核严之又严,最终选出来的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翘楚中的翘楚。
他们三人那是沾了博识学会的光,所以不用经历那么严苛的训练,只用简单培训一番就能上阵。
以他贫瘠的想象力,着实猜测不到这些客观发生的危险情况如何依靠一个门外汉来出手解决。
哈哈,莫非她能直接打爆挡路的卫星残骸?
卢瑟斯摸了把脸,干笑了两声。
“你所说的是一方面,但除了这些之外,寰宇航行面临的其他高昂风险数不胜数,远超你们的想象。”
黄泉淡淡补充道,没再继续说下去。
上一篇:怎么问题少年也来打排球
下一篇:我在咒术界伪装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