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龙袍穿越了! 第96章

作者:丛璧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沙雕 迪化流 无C P向

却也并未犹豫地答道:“只知孙文台自荆州长沙来。”

其实他还知道些什么刘备投靠荆州刘表,关羽大意失荆州之类的东西,但这全是历史上许多年后才会发生的事情,和现在有什么关系?

就拿倒霉的刘表来说,他不光没当上荆州牧,还因董卓仓促撤兵长安,也被一起劫走了!

谁让之前,他也在洛阳。

好好一个能干大事的汉室宗亲,八俊之一,现在也变成了董卓手里的人质。

郭嘉摇头:“不,陛下应该还知道一件事,此事还是公达提起的。”

刘秉似有恍然:“你是说,朕的招贤令下达,没有荆州人来京师?”

“正是!”郭嘉回道。

他拱手道:“恕嘉大胆,为陛下分析一二。”

得到了刘秉的授意,郭嘉继续说道:“这并不意味着,荆州人已不是陛下的子民,而是因为,陛下的这封招贤令,只见求贤若渴之心,不见帝王杀伐果断的威仪!对于早有州郡长官起兵应和的兖州豫州来说,贤才势必蜂拥而至,可对于凶贼遍地的荆州来说,您的威仪压不过地头蛇,士人便难以北上!”

“……凶贼遍地,你倒是会说。”刘秉低笑了一声,却也默默记住了郭嘉说的这句少了杀伐果断。

他是头一回当皇帝,荀攸也不是个太激进的脾气,最后成文的招贤令是这个样子,真是一点也不奇怪。不过看起来,效果卓越之余,还有不少改进的余地。

“继续说吧。”

“孙文台自长沙起兵后,同为吴人的苏代,联合华容长贝羽占据长沙,若非陛下于司隶仍有要事,孙文台早该请辞,折返长沙平叛。我向孙文台问及,他为何不将此事上报陛下,他说,此二人反叛,不过小事而已。此为小事,何为大事?”

郭嘉只短暂地停顿了一下,就已一口气说了下去:“大事便是,荆州宗贼林立,土霸豪酋胁迫乡人割地自立,做了盗贼,也正是在这样的四分五裂中,会有昔日的零陵人观鹄叛乱,号为平天将军!”

“而那荆州士族既不欲与宗贼同流合污,又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制衡,间或往来,看似收容士人入襄阳太平之地,实则又是断绝了他们向陛下效力的希望!”

简而言之,全是想要割地为王的恶徒。

孙坚在这种环境中任职,不为人凶悍一些,根本不可能有今日的威名。

但正是这样的地方,为陛下欲解燃眉之急,提供了莫大的机遇。

刘秉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你的意思是,派遣军队扫平荆州,从这些裂土称霸的宗贼处得到一笔购置冬衣的钱财?”

虽然知道他的部将里贼寇出身,或者能去打劫的不少,但这么直白地说出来,是不是有哪里不太对啊?

郭嘉理直气壮:“陛下的招贤令,是否也是圣谕的一类?荆州迟迟不应,便如叛逆,陛下讨之无妨!再者说来,陛下可知这些宗贼囤积米粮几何?”

刘秉不语。

郭嘉道:“北方偶见坞堡,其内可藏千户,米粮供给千户食用数年,南方因河流山谷便是屏障,多为据险而守,一处宗贼聚居之地,逾两千户,米粮两倍于坞堡不止。”

刘秉心中飞快地盘算,若是一处宗贼的存粮够他们吃五年,换算到洛阳的人口,平均分配下去,也够吃上一个月的……

比卫觊的存粮多出不少,还是现货。

最重要的是,卫觊现在是忠臣,不好压榨得太狠,但对逆臣就没那么多顾虑了。仅有的几个问题是——

“有这么多?”

“只多不少。譬如黄金布匹之物,更是多不胜数。”

“可这不是出兵的好时候,我想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我不欲在此时与董贼开战,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又如何还能大举攻伐荆州呢?”

郭嘉回答得依然果断:“并非大举进攻!”

他自袖中取出了一团乱线,搁在了面前,向刘秉道:“此乱局,陛下当作何解?”

事实上,他这结打得巧妙,只需解开一处线头,其余各处便可顺势解开。

然而下一刻,他便见陛下抽出了腰间的短刀,斩向了眼前的乱线。

刀刃锋利,吹毛断发,也在即刻间将这团乱线斩成了数段,又何来的打结。

未着帝王冕服的青年从容地吹了吹刀刃,答道:“当快刀斩乱麻。”

郭嘉噎住了一下,答道:“……那,那也未尝不可。只需抓住这个聚集起绳结的契机,一举而破之!”

刘秉问道:“由谁前去?”

郭嘉目光中闪过了一缕异色:“陛下不怀疑我的计策?”

刘秉答道:“你不动大军,信一信你又有何妨?去做些什么,总比坐以待毙要好。哪怕耽误的时间久一些,冬日已过,在今岁洛阳秋收前仍是缺粮得厉害,能自荆州补给,何乐而不为?所以,你需要什么人?”

郭嘉心中一定,连忙答道:“一位汉室宗亲,准确的说,是一位能与襄阳士族说得上话的汉室宗亲。还有,孙文台孙将军!”

刘秉刚要开口,忽听郭嘉又道:“您那匈奴外甥不成!”

刘秉无语凝噎:“……你管他叫汉室宗亲?”

不能因为他舅舅喊得响亮,就有这种离谱的误会吧?

郭嘉干笑了两声:“那草民就直说了,想请陛下派刘玄德与孙文台,并一千精锐前往荆州!若不能平荆州定宗贼,为陛下填充国库,嘉愿提头来见!”

刘秉听着他这豪气干云的话,也忍不住笑了:“若能成呢?”

郭嘉眉眼间神采飞扬:“那就请陛下御赐好酒一坛,告知京师众才子,谁为这唯才是举的招贤令前翘楚!”

……

“什么招贤令!他赢了吗,就已这般广告天下了!”

“砰”的一声巨响。

正是董卓猛地一巴掌,将那张招贤令拍在了桌案上,随即发出了一声怒喝。

刘秉确实没打算将那招贤令送往长安,毕竟人过不来,送了也白送,但董卓此人正处被迫撤离的逆境当中,总算还有几分明智,让人留意着洛阳的动静,截得了一份招贤令的誊抄本,经由函谷关,快马加鞭地送到了他的面前。

可这东西不送也就罢了,这一送,可算是把董卓气了个七窍生烟。

好,好啊,好一份招贤令。

一份向天下散布,告知明君正在洛阳的招贤令!

还是一份语气从容,一边淡定地警告着他不许苛待大儒,一边向天下名士发出邀约的招贤令。

而他呢?

他倒是已经抵达长安了,并未还在那迁移逃命的路上。沿途被饿死冻死的人,对于董卓来说也没什么分量。

但他的处境依然不妙。

他才刚按照李儒所建议的那样,以刘协这位皇帝的名义,先褫夺了皇甫嵩的兵权,后向凉州送出了两份诏令,意图招揽马腾、韩遂这两路势力,可因送信时日尚短,至今未得应答。

这关中长安,也远不如洛阳繁华。

前汉末年的赤眉军起事,焚毁了众多长安的宫室。

后汉建立于光武帝之手,又定都洛阳后,长安的宗室太庙确实被修缮重建,部分宫室也还保留着,但再有多少繁盛,是万万没有的。

从此前风华鼎盛的洛阳,到此刻这常被凉州羌人劫掠的关中长安,有着多大的落差啊。

董卓恨得牙痒痒。

偏偏他的对手,在已证明了身份,恢复了帝位后,又立刻寸步不让、咄咄逼人地用出了下一招。

作为皇帝,他要选贤纳士!

像是在回应着董卓,朝廷百官被劫持走了之后,他应该做出怎样的回应。

“现在不是太尉生气的时候。”李儒望向那封招贤令摹本的目光格外凝重,甚至有好一阵都停留在那个最是要命的唯才是举上。“我们不能任由他广招英杰,统领关东,在洛阳整顿兵马,随后攻向长安!就算关中有要冲拦截敌军,这优势也不在我们。”

董卓闭目凝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愤怒与……慌乱:“那你是什么意思?”

他要如何应对!

李儒咬牙答道:“以我们这位皇帝的名义招募贤才,因是跟风而动,便落了俗套,反易遭人耻笑。”

董卓点头,冷声吐出了一个“是”。

“那就顺着他们的意思做一件事,再给他们额外找个麻烦吧。”

“何意?”

李儒解释道:“他指责我们徒慕虚名,劫持荀爽蔡邕卢植等人在手,却不用他们,只将其束之高阁,当个摆设,那好!如今关中破败,急需人手,也需关东诸州知晓天子在此,那就以此三人为名,重建太学,且看看各地士人,当作何表现!关中地界上,扶风马氏长于经学,就连卢植、郑玄也曾拜于已故的马融名下,也请他们来长安!”

董卓不置可否地扯了扯嘴角,但想到此事也不过是个面子工程,在短暂的沉吟后,还是同意了。“给洛阳找的麻烦是什么?”

他还是对这件事感兴趣一些。

李儒答道:“自然是让他们不能稳坐洛阳,为他们找一路敌人。如今天下有两个朝廷,不是人人都要听洛阳那位的。”

“这洛阳周遭,并州便不必想了,有吕布等人在,此地必是刘秉掌中之物。冀州韩馥无能,迟早被撤职拿办。兖州是他那偏师所在,声称要恢复他帝位的檄文也从此地发出。豫州正是汝南袁氏的本家,与您早已势不两立,唯有——”

董卓转头看向了屋中悬挂的舆图:“唯有荆州!”

宗贼纵横,乱匪林立的荆州。

若能抢先一步联手荆州,袭扰洛阳,必能令洛阳那位睡不安寝,为他们聚集凉州兵马反攻,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第66章

可在这个斩钉截铁的答案给出后,董卓的脸色又很快阴沉了下去:“纵然知道我们要插手荆州,给洛阳找麻烦,但谁可为我往荆州一行?”

李儒是必然不行的。

向西凉发出的诏令,应当很快就会得到马腾韩遂的回应,李儒必须要留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与他商定如何对待这两人。卢植等人虽屈从于武力,被挟持至洛阳,但这些人个个都是人精,也需要李儒留神他们的举动。

让他去荆州,反而令关中空虚了。

但往下看去,董卓是真难从自己的部将中找出个可用之才。

就拿他的亲弟弟董旻来说,连丢了假皇帝这种事情都做得出来,他还能干什么!

还算稳重的将领,一个段煨,已投了对面,一个徐荣,还守在函谷关……

李傕、郭汜、牛辅等人,也都不是什么独当一面的人才!

真是让人头疼!

董卓却见,李儒的表情并不似他一般纠结:“我既向太尉提出了这个建议,必不是说出来叫您为难的。这前往荆州的人选,有一个,只看太尉敢不敢用他,又能不能暂时说服他。”

董卓急问:“是谁?”

“北军中侯,刘表。”

……

刘表被董卓的部从找上时,都被吓了一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