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置业
对于胤禛这种拖了两年才下旨的行为,李盛很是无语,封建社会姑娘的好年岁就这么几年,还耽误人家。
果然,当皇帝的都太自我了!
李盛历任宿主都是皇帝,他对于这种事儿,也比较熟悉了,现代社会还有特权还有不公平呢,更遑论现在,皇家,就是最大的特权阶级。
铲屎官这事儿确实办得不地道啊!
得补偿人家点才好。
还是得元福出马啊!
于是,李盛正大光明地从皇帝的库房里叼了一对青玉雕成的同心结,瞅准富察氏去寺庙的时候,死拉活拽着弘历也去了,然后大摇大摆地跑到富察家的马车前面汪汪叫了两声把人家逼停,把弘历推过去了。
于是未婚小夫妻就隔着一道马车帘子说了会儿话,弘历当着富察氏夫人的面,把青玉如意同心结递过去,两人又寒暄一会儿,弘历就走了。
富察氏自然是高兴得很,额娘告诉她,那另一只青玉同心结,就在四阿哥的腰间系着呢。
四阿哥能有这份心,她心里安定了不少。
然后弘历就被苏培盛叫走了——胤禛知道了这件事,正好这会儿下午五点了,他歇息一会儿,听听儿子的八卦也挺有趣的。
李盛蹲在金鱼池前,听着里面胤禛盘问儿子的声音,无聊地拨拉了两下鱼池里的水草,果然,不分男女老少,无论古今中外,八卦,是人类刻在基因里的天性啊!
还是去外面转一圈吧!
然后就被弘昼抓住了:“元福,你可不能偏心,我福晋也定下了,你也得去皇阿玛的库房里偷一件好东西给我!”
李盛当然不会缺了他的,都知道他是胤禛的宝贝狗子,他的意思,就被认为是皇帝的意思,他安抚富察氏却不理会弘昼的福晋吴扎库氏,那就会有人私底下揣度,是不是弘昼不得皇父宠爱?又或者,是有人对这桩婚事不满意?
但是一码归一码,李盛一爪子呼在他额头上:你小子会不会说话?嗯?我那是偷吗?我明明就是当着内库库房总管的面,光明正大拿的!甚至连装同心结的大荷包,都是他亲自给我找的!
弘昼第二天进宫见额娘,又碰见了元福在咸福宫里吃点心,于是又抱住大狗狗念叨了一遍。
李盛有点烦,当天下午就去库房,又找了一对同心结,这一对是黄玉的,也很好看。
旁边的库房总管都有经验了,早拿了一个石榴样子的大荷包在旁边等着,身后有个小太监,手里托盘上还有一溜荷包,什么双蝶牡丹、喜鹊登枝、富贵白头(一对白头翁鸟和牡丹花)、相思解语(相思雀和海棠花)......应有尽有,都是好意头的吉祥花样。
李盛一瞧,哎,这些荷包们都好好看啊!而且弘历他们兄弟七个,这也不能偏颇啊!
于是李盛又扒拉了扒拉,又多拿了几对。
一对黄玉,一对墨玉、一对白玉、一对糖玉、一对芙蓉色独山玉、一对天蓝色独山玉、一对紫色岫玉。
虽然大小颜色之地都各有不同,暗纹和盘结也不一样,但都是如意同心结的样式,李盛也有点奇怪,怎么正好有这么多等着他挑。
——这是今年贡品里最好的一批玉料,胤禛令内务府新制的。
等库房总管打包好后,李盛就带着人,拿着荷包去挨个发了,弘晖夫妻的、弘昀夫妻的、......,就连还没订婚的年氏两个儿子都有,还剩一个,李盛叼走藏起来,等着以后留给刘氏的儿子弘曕。
胤禛也知道元福拿了东西,但是元福经常拿东西,他已经习惯了,当时正在想事儿,苏培盛报上来,他不过一点头就算了,没往心里去。
直到皇后生日的时候,胤禛打算去内库给皇后乌拉那拉氏挑一对同心结当礼物,兴致勃勃地叫人把东西拿出来亲自挑,这才发现:怎么这质量这么差啊?就没个好的?他记得让人新做了好多呢。
库房总管顶着皇上怀疑的目光,上来就给跪了,满头大汗地把事情一说。
胤禛这才回想起来,那天见弘晖,他腰上系着的那个芙蓉色同心结,确实很眼熟啊!怪不得!原来是元福偷家!
第210章
雍正十年秋天,胤禛大病了一场。
先是胃口不开,不到两天就开始上吐下泻,随后低烧不断,不停地出虚汗,一件寝衣不到两个时辰就汗湿了,吃不下东西,吃什么吐什么,脸色苍白四肢无力,头部晕眩不能站立。
别说嫔妃们吓得不轻,李盛都吓了一大跳,这病情发展太快了,胤禛从第一次吐到躺床上起不来,也才几个时辰。
但他也没办法。
意外可以提前规避,突发疾病可以及时提醒,但是,胤禛这是积劳成疾,就算不是今天病,来日也免不了的。
登基十年,顶着满朝勋贵天下士绅的压力力行改革,严查贪腐朝堂换血填补亏空、西北青海边境战事一起,大军一开拔,在边关苦战的数万人就是一个巨大的烧钱机器,后勤补给、人员调动、哪个不用操心?
胤禛又是个操心的命,这几年岁数到了,也五十多了,本来就睡得少,每逢大事,又总是夜不安寝。
神经紧绷,心血亏耗,对身体也是巨大的损害。
这一场病,断断续续持续了将近二十天。
李盛哪儿也不去了,就整天趴在胤禛屋子里看着铲屎官。
好歹弘晖这几年也历练出来了,朝中的一般事务,也能处理了,胤禛也能放心养病。
皇后和嫔妃们派了班日夜看护,但这会儿的卧室都不是特别大,何况太医说病人屋内不能留太多人,以免空气污浊不利于养病,于是屋子里一般就只留一两个人在旁边看护,其他人在外面候着。
白天还好一点,病人脸色不好或是声音不对劲儿都能及时发现,夜里就麻烦了,胤禛现在睡觉,是一点光亮和声响都受不了,为了能让皇帝好好休养精神,所有的蜡烛都熄了,黑灯瞎火地什么也看不着。
这时候,元福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李盛夜里就趴在胤禛床边的脚踏上,胤禛夜里一醒,都不用出声,手从床边一垂下来,就能摸着一片毛毛,元福感觉到了,就爬起来看看,蹭蹭铲屎官的手心,出去叫人。
元福在旁边,还能时刻监察铲屎官体温,有时候晚上烧起来了病人自己都不知道,狗狗就已经悄咪咪地跑出去把太医拽进来了。
唯一的不好,就是困,虽说狗子需要的睡觉需求没有两脚兽那么多,但是这一天十二个时辰盯着,也是受不了了。
后来李盛就调整了一下自己的作息,白天有妃嫔皇子看护着,没什么问题,李盛就跑去后面的小书房睡觉,然后晚上过来上夜班。
过了五六天,胤禛情况好一些了,能吃点东西了,各宫的娘娘们就都开始炖各种补品送过来,就连还没什么名分的答应官女子们,都凑了钱请厨房炖了些药膳来,不管皇上能不能用上吧,咱得有这个意思尽这份儿心啊!
胤禛当然吃不了多少,他之前吐了好几天,这会儿只能吃些面食米粥汤品之类的,至于补品,也不能浪费啊。
他转眼一看元福正趴在脚踏上守着自己,就大手一挥,自己吃不了,都给狗子吃了吧!
然后李盛迅速胖了一圈——整天除了补觉就是上夜班,日均步数不超一千,还吃着补品,他不胖都说不过去啊!
李盛看着自己身上的肉,第二天就把补品推给小谷了——他不能这么吃下去了!
小谷跟这边的大太监们着吃了,别说,各宫娘娘们送来的都是好东西,李盛看着苏公公前两天因为伺候病人消瘦下去的两颊,这就又补回来了。
李盛自己也胖了,胖狗狗虽说不难看,甚至胤禛还夸夸元福“这是有福相”,但李盛还是开始运动了,每天傍晚在交班前在宫里跑一圈,希望能恢复自己矫健威猛的形象。
就这么将养了快一个月,胤禛终于养好了身体,照常上朝视事了,经了这一场病,又被哭得眼圈通红的胤祥劝了几回,胤禛也想开了,把手里的事交给了弘晖一部分,让他跟着十三这个总理王大臣去涨经验了。
至于他自己,还是想多活几年的,这次生病最重的时候,他眼前都是一片花,感觉房顶都在转,太医在旁边说话的声音都好似隔着一层,他是真吓着了,好不容易把亏空补上,朝中也都梳理明白了,还没过几年顺心舒坦的好日子呢!
对长寿康健的渴望压倒了理智,胤禛把目光转向了道家术法,一开始还只是阅看书籍,后来似乎是觉得不够,就叫了两个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来进宫来给他讲道,还让弘历他们去听。
李盛对此很不解,历史上秦始皇就曾经派方士陈福出海寻长生不老丹,后有汉武帝封方士为官、有唐一朝炼丹的皇帝也不少,牵扯到死因的也有,上一任铲屎官,嘉靖皇帝更是道家毒唯,要不是当时李盛阻止,估计也得折腾,如今,胤禛也迷上了!
难道道家炼丹术,在古代皇帝圈这么流行的吗?
李盛看着胤禛还只是跟道士探讨,跟着人家练练拳法身法,强身健体,也就没太上心,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一辈子没啥特别的爱好,岁数大了,想玩儿点啥就玩呗。
但是,这种有些不良的爱好,还是不要影响下一代了。
那个白胡子的老道士正在演示身法,就看见角落里蹿出来一只大黑狗,很凶地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挨个把皇子们都叼着衣角拽出去了。
他有些惊愕,来之前知道皇上有只爱犬,但还真没想到,这狗这么嚣张啊!
看着元福一脸地看不上和嫌弃,还把儿子们都拽出去了,胤禛无奈地摇摇头,元福这脾气,算啦!
要是整天就练练武听听讲道,那也无所谓,但是胤禛他上头了!他要开始炼丹啊!
李盛当时正在年贵妃的屋子里被六阿哥七阿哥梳毛毛,听系统报告说宫门那边正在进各种炼丹用的黑铅、桑柴、白碳、矿等物,大狗子当即就一个翻身爬起来,飞奔着去了琼苑西门。
奉命运送东西的太监王太平也是养心殿出来的,刚带着人进了门,迎头就看见门里蹲坐着一只威风凛凛的元福大狗狗。
他有点摸不着头脑,元福一般不往这边来玩儿啊!
还不等他想清楚,大狗子瞅准了这边的马车,冲过来一个起跳,就跳上了车辕,动作迅速地钻进去,然后,里面包装好的东西就被扔出来了!
李盛一脚把朱砂踹出去,白瓷瓶子砸到地上,朱砂撒了一地。
王太平人都呆了,但是还不等他反应过来,就听见马车车厢里面又是一阵嘁哩喀喳的声音,随后,一匣子各种香料和矿料都被踹了出来,不过还好,这些都是木头匣子,里面是油纸包好的,倒是没洒出来。
——那也不行啊!
王太平都快哭了,养心殿那是藏龙卧虎,能耐人多着呢,他平时都到不了皇上的眼里,这他好不容易被安排了这么个差事,还想着在万岁爷跟前露露脸呢,这还办砸了!
哎哎,这怎么还又去后面那辆马车上翻腾去了?!
王太平哭丧着脸,都快给元福跪下了:“元福大爷,您抬抬爪子,放我一马吧!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李盛把里面的东西翻腾地乱七八糟,心里这口气算是撒了一半,慢吞吞地从车厢里爬出来,瞥了一眼王太平,放心,牵连不到你头上,到时候小爷亲自保你!
一列车队将近二十人,就看着那只黑色大狗子往他们车队前面一蹲,看着就是要拦车不让过,那气势,一狗当关,万夫莫开啊!
李盛眼睛看向路边撒了一地的朱砂,眯了眯眼睛:这些东西要是有一件能进得了那俩道士的炼丹炉,他这么多年就算白混了!
第211章
大黑狗往路中间一蹲,两只眼睛目光炯炯地望过来,这谁也不敢动啊!
但是这桩差事是万岁爷亲自吩咐的,差事办坏了,大家都挺慌,为首的太监王太平更甚,大冬天的愣是急出了满头大汗。
跟元福大眼对小眼地看了一会儿,王太平自觉这事儿已经超出自己能力范畴,于是麻溜儿地回养心殿摇人了。
胤禛正在接见大臣,苏培盛出来听人一说,也是挠头,说句实在话,他宁可是被几位皇子为难,也好过被元福折腾——这位祖宗,它不讲理啊!
苏培盛往里面看了一眼,皇上正令人展开一张大地图看呢,眼见着是要长谈,那就先去一趟看看吧!
苏培盛面子稍微大点,但也不够——元福不但没起开,还打了个哈欠,就地一躺,趴下了。
最可恨的就是小谷,还特殷勤地给元福从旁边的宫殿里借了一张厚厚的草席铺上了——这大冬天的,这会儿太阳都快落山了,眼见着就冷起来,这石头地砖多凉啊!
苏培盛真是没法子,不光没把狗劝走,还多了一桩顾虑:元福要是在这儿待着,回头再真冻着感冒了,那这责任谁担着?
于是苏公公也回去摇人了——皇上还正忙着,听着就是边地大事,他也不敢进去打扰,于是跑到阿哥所那边,亲自去把大阿哥请来了。
两人再过来的时候,就看见元福正在啃肉干,小谷在旁边正从荷包里往外掏奶酪干。
李盛听见脚步声,扭过头来看了一眼,冲着弘晖眨眨眼睛,连动都没动。
弘晖还是靠谱的,上来就摸摸元福的爪垫,冰凉啊,于是很心疼地摸摸狗头:“元福乖,你先回去好不好?我看着他们把东西先送到库里去,把宫道先得让出来啊!你放心,我一会儿就去养心殿见皇阿玛。”
大黑狗狗蹭蹭他的手心,站起来了。
苏公公用袖子擦擦额头上的汗,心说这祖宗可算是起来了,幸亏今天这边没什么人,不然还得多事儿。
李盛被弘晖带着往外走,苏培盛赶紧让人过来收拾这一片狼藉。
李盛走着走着,身边的弘晖突然蹲下了,毛毛耳朵被拽了拽,弘晖凑到元福耳边:“元福,你一会儿也去养心殿,皇阿玛这几天被那两个道士迷惑,说不得便要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