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159章

作者:置业 标签: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 P向

李盛到了雁门郡玩了没几天,就发现了匈奴人的身影,如今正值深秋,中原草谷丰熟,匈奴人又开始意图抢夺粮食侵扰边民。

不过,匈奴和中原不同,中原的统治体系决定了军队的统一意识,只要是出兵行动,必然是计划有规矩的,但是匈奴不同,虽说有单于作为大统领,但是下面的部族各有族长首领,除了全国统一的大行动,平时各部落之间是不会互相干扰的。

这一支匈奴军队,大概六百人,人不多,应该是某个小部族自己的单独行动。

李盛蹲在灌木丛里,听着这些人密谋,他们的目的是抢粮食,计划从中陵县侵袭,先烧城门,再夺粮草,夜晚出行,速战速决。

李盛眯了眯眼睛,他刚好缺个机会实战呢,正好,就用你们来练练手吧!

这会儿已经是半下午了,等这群匈奴人离开,李盛立刻飞回营地找韩嫣。

但是韩嫣一时之间没体会清楚阿曜的意图,只是像往常出门打猎一样带了一队骑兵而已。

李盛冲着韩嫣摇摇头,飞到半空螺旋上行示意。

“阿曜,你要打多少猎物啊?还是又发现了野猪群?”

不是野猪群,是野人群!

你个笨蛋啊!

最近只要是出门就是打猎,韩嫣已经思维定式了,沟通不畅,李盛拍拍翅膀,去找程不识了。

程不识的大帐里有一副羊皮的简略地图,就铺在矮桌上,李盛飞进帐篷的时候,程不识正在跟一个身穿黑色棉袍的人交流,面色很严肃。

都知道是陛下的爱宠,守门的士兵痛痛快快地给他掀开了门帘,大金雕飞进来,倒是吓了那人一跳。

程不识一挥手:“此事干系重大,你先回去,待我好好想想,若是可行,我必然为你表功。”

那人态度谦卑,行礼退下,临走前看见那只大金雕很亲热地蹭了蹭程将军的手臂,难道是程将军养的大鹰吗?真是威风啊!

李盛跟程不识已经很熟了——不是他吹牛,只要大金雕想跟武将亲近,目前还没有人能抵挡住猛禽的诱惑,都是被大金雕一个贴贴就勾搭成功了。

李盛跟程不识打了招呼,用翅膀尖尖点在地图上中陵县的位置,又拍拍他桌上代表身份的将军印。

程不识被大金雕拽着往外走,一直走到军营后面,看着大鹰在空中绕了圈,这一圈,就圈了大概六支队伍,有将近一千人进去。

程不识站在那愣了一会儿,又想起方才大金雕一直盯着地图上的某个位置,一个近乎荒谬的猜想冒了出来。

双指一并放在唇边,打了个响亮的呼哨,大金雕落在他的小臂上,程不识摸摸金雕背上那一圈漂亮的金黄色颈羽:“阿曜,你发现了匈奴人吗?”

说这话的时候,他自己的声音都在颤抖,这也太匪夷所思了点,难道金雕有这么聪明吗?能分辨敌军,还能回来报信,甚至,还知道那是地图?

“噍——!”终于有一个懂事儿的了!

程不识看着金雕褐色的明瞳,咬了咬牙:“传我的命令,带一千人跟我出营!”

就算是假的,他也认了,不过就是空跑一趟,但若是真有匈奴人侵边,那损失就大了,匈奴人不光抢东西,还会烧毁房屋,杀害百姓,更甚者,如果带不走太多东西,他们还会防火烧粮仓!

有了程不识作保,李盛很快带着大军与韩嫣、张次公汇合,一群人浩浩荡荡往中陵县的方向去。

但是走着走着,程不识发现,阿曜带的路不对啊,怎么是小路,看样子是要绕远从镇子的后边进去?

当然是为了跟匈奴人避开,不惊动他们了。

李盛带着人进了县城,这会儿已经到了傍晚,他花积分查看了一下匈奴人的位置,还在远处一个树林里躲着等天黑。

可惜,他们注定等不到天黑了。

为首的匈奴将领叫丛生,生得很高大,他是族长的侄子,族长的儿子出去游猎,伤了一个小少年,那是大单于一个最近很宠爱的小妾的弟弟,为了平息单于的怒火,被抽调了不少牲畜走,他们部族本来就小,财产也有限,为了冬天好过一点,他们只能出来打草谷。

丛生出生的时候,当时正值部落迁徙,他被母亲在路上生在草丛边,故有此名。

丛生盘腿坐在地上,把肉干裹在饼子里咬了一口,跟手底下的人小声说着话。

“这饼子也不多了,连一人一个都分不到,等抢了粮食回去,让人多做些,下雪之前再去旁边的县抢一次。”

“可是,我听说汉朝派了将军在马邑驻守啊,头儿,咱们能顺利把粮食带回去吗?”

丛生把嘴里的最后一口饼顺着冷水咽下去,一抹嘴,道:“要么咱们选在晚上呢,我已经看过了,他们的营地建得偏,从得了信调兵过来,少说要半个时辰,等人来了,咱们早就走了,中陵防守的士兵也不多,咱们速战速决,我已经让人混进了城,待天黑透了,里应外合,杀了城门的人,咱们一路往粮仓去,一路放火烧了县衙吸引兵力,路都摸透了,放心。”

“那就好,这种事儿,咱们熟得很,哈哈!”

“可惜晚上没什么人出来,若是白日,还能顺道抢两个女人回去,最近天气冷了,冻死了好几个女奴,真是晦气。”

“怎么我听着外面有响动啊?”

“不对,这听着像马蹄声!”

丛生正要派人出去看看,忽而听着一声清越的鹰鸣声,似乎就在他们上方。

大金雕在空中盘旋而上,韩嫣屏住呼吸,冲着前方狠狠地一挥臂。

不等匈奴人抬头看,伴随着箭矢的破空声,一片箭雨像是长了眼一样冲着他们落下来。

连射三箭后,程不识收了大弓,抽出长戟,拍马往林中冲去。

“儿郎们,给我杀啊!”

程不识一马当先,长戟在手,眨眼间就刺死了两个匈奴人。

韩嫣也是热血沸腾,抽出长剑来跟在后面冲上去,来边境这么久,他这还是第一次正面杀敌呢!

毕竟是在林中,影响了箭雨的杀伤力,很多箭都被树挡下了,有些匈奴人被射中了,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匈奴人毫发无伤,丛生喊着让大家赶紧分散开往林中躲,这会儿慌忙上马就要往后逃窜。

“往哪儿去?”

张次公跨在马上,泛着冷光的箭头已经对准了他的胸口,他的身后,是二百骑兵,已经把这群匈奴人围住了,披坚执锐,手持长戟,正凶狠地瞪着他们——这都是活生生的军功啊!

第232章

六百匈奴敌军,被程不识带着汉军包围全歼,当送信的使者还在路上骑着马狂奔的时候,李盛已经飞进了未央宫。

“噍————!”这一声鹰鸣格外响亮悠长,在正殿站岗的士兵们都不由得抬头看,是陛下的大金雕回来了啊!

刘彻的贴身太监春陀亲自带人大开殿门,李盛直接飞进了正殿,在半空低旋两圈,落在了刘彻的小臂上。

刘彻不知道阿曜回返长安,见它进来就直冲着自己过来,赶忙把旁边的一块狐狸皮毯子盖在了手臂上,稳稳地接住了大鹰。

这块狐狸皮还是阿曜打回来给他的呢,从云中郡拉回来的,是墨狐皮,一丝杂色也没有的上等珍品。

李盛落下后,亲热地低头蹭蹭刘彻的脸颊,啾啾叫了两声,翅膀尖尖点了点他面前矮桌上的茶碗,他好渴啊。

“这是茶水,阿曜等一等。”

说着等,可谁敢让皇帝等着?话音刚落,春陀就奉上了一盏白水,刘彻亲自递到宝贝金雕面前,李盛低头喝了一会儿,用翅膀往外推了推不要了。

刘彻抱着大金雕查看,给它把翅膀上的灰尘草叶抹去,忽然感觉手臂被一只爪子推了推。

低头一看,阿曜正伸出一只左脚来,上面绑着一只小竹筒,大概拇指大小。

“你一只金雕,倒是屈尊当起信使了?”

刘彻笑着,把竹筒解下来,从里面把信帛拿出来展开看。

“好,好啊!”刘彻激动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结果忘记了阿曜还在他怀里,大金雕摔到了地上。

李盛瞪了饲养员一眼,跑了,他还没去看卫青和霍去病呢,还有漪澜殿刚降生的小公主。

刘彻见金雕眨眼间就没影儿了,也没办法。

“陛下这样高兴,可是边军有所斩获?”

刘彻把信帛递给旁边的韩安国,连说话的声音里都透着喜意:“程不识围歼六百人,无一逃脱,虽说不算大胜,可也是保了一城的百姓安宁。”

更让人高兴的是,这次的防御战打得实在是漂亮极了。

历来匈奴侵边劫掠,汉军都是被动防御,只因匈奴人神出鬼没,机动性太强,根本无法预知,可这次,是先下手把敌兵都打杀了,程不识在布帛上说是大金雕出去玩儿的时候看到了匈奴人,才回营地报信带着他去的,阿曜可真是聪明啊!

一直到晚上,刘彻还是很高兴,他进了漪澜殿,就看见阿曜正蹲在廊下被投喂肉干,看起来懒懒的,听见他的声音,也只是抬头看了一眼,连叫都懒得叫了。

刘彻有点心疼,一路飞回来,阿曜一定是累坏了,最近还下了两场雨,路上那么冷,千里迢迢跑回来,多辛苦啊。

“给偏殿的小屋暖上熏炉,把阿曜的窝先暖好了,晚上让人好生看护着点。”

卫子夫呆了一下,但立刻答应下来——这会儿才不过十月中旬,满宫里也就只有刚出生的小公主的屋子里才暖着熏炉。

不过陛下宠着阿曜,谁能说什么?

李盛在外面吃饱喝足去了小屋,卧进了自己的窝,这窝是刘彻让少府照着野外大鹰的窝做的,用的是晾干修好的各色树枝,上面铺的是李盛上次带回来的獭兔皮,已经被熏炉烤得暖融融,李盛舒服地叹了口气,习惯性地把头埋进翅膀里,睡觉了。

李盛回来的当天夜里,报信的使者就到了长安信上说得就更详细,刘彻把信看了两遍,还不等他吩咐人查定军功分发赏赐,程不识的第二封信就到了——“匈奴军臣单于出现在雁门附近”。

与此同时,大行令王恢也求见天子,有要事相商。

——雁门郡马邑豪强聂壹提出了一条可以围歼单于的计谋。

聂壹称,他与匈奴一向有往来通商,他可以诈降跑到单于那里,称汉朝压迫他们这些商人,他们再也无法忍耐,决定投靠匈奴,投名状就是马邑整座城,骗匈奴说要里应外合,让匈奴人来马邑。

另一边,让汉军早早埋伏,便可伏击匈奴,若是能杀了单于,更是一劳永逸。

“那人有把握吗?匈奴人也不是傻子。”刘彻沉吟片刻,沉声问道。

这个计划听起来太让人心动了,但是,军臣单于会信吗?

“陛下,马邑是胡汉边境,自来关市交易频繁,马邑豪强与匈奴人消息往来更密切,也更容易取得匈奴人的信任,且程将军也来信,军臣单于确实现身了啊!”王恢的声音非常恳切,甚至还有些急切。

“陛下您想,平日里匈奴仗着骑马之便,来去如风,居无定所,不知所踪,就算咱们要打,都找不着,如今呢,他们单于竟送上门来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刘彻皱了皱眉头:“那聂壹打算如何取信于匈奴?”

“聂壹是马邑豪强,与县丞、县令也多有往来,此事,匈奴那边也知道,聂壹会假称杀了县丞,届时给匈奴人开城门,以此骗匈奴人进来。”

见刘彻只是沉思不说话,王恢有些着急:“陛下,只要作戏作得好,匈奴人会信的!昔年秦末项梁、项羽叔侄,不就是这样杀了会稽郡守吗?聂壹也有交好的匈奴人,他会买通那人,在单于面前陈情,力求说动匈奴入套。”

——秦末各地起义,会稽郡守殷通意欲用项梁为将军,顺应大势,起兵反秦,但项梁却不想屈居人下,于是先假装答应取得殷通的信任,假称去找人,令项羽靠近郡守,借机杀了郡守,随后占了会稽郡,有了起家的八千吴中子弟兵。

可见,在古代,当地豪强与地方长官之间,关系是很密切的,从客观事实推断,聂壹对军臣单于说自己杀了县丞,也并非是无稽之谈,这件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只要军臣单于动了心,一切都好说了。

刘彻让人先下去,他要好好想一想。

王恢行礼告退,李盛在院子里看着,觉得王恢有点急躁不安啊。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若是此事能成,那他王恢便是首倡大功,将来论功行赏,封爵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实际上?

李盛望着王恢的背影,世事无常,事与愿违啊。

历史上的王恢不但没能借此机会封爵,反而丢了性命。

上一篇:穿着龙袍穿越了!

下一篇:我是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