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置业
对于被爱宠扇翅膀这件事,其实刘彻是无所谓的,从二十几岁被扇到五十岁,他都已经习惯了好嘛!而且躲避招式都已经很熟悉了!
但是在大殿之上,众人面前,他还是想留点面子的,毕竟孙子都有了。
于是刘彻把信件一收,没事儿人似地帅帅袖子上的碎渣,肃了面孔,沉声道:“此事关系重大,速去请诸位爱卿往未央宫商议,大将军卫青卧病在床,暂且先不要传召,春陀,你亲自去侯问大将军此事。”
于是大部队就跟着皇帝跑了,只剩下刘据的一群人在这儿看着他们家太子不紧不慢地喂完了肉条,又接过一盏蜜水来亲自端着给神鹰喝了,这才整整衣裳往未央宫去。
有几个才刚进太子的博望苑的书记小吏落在最后面,小声请教前面的人:“殿下这样,岂不是有慢待国事之嫌?”
被他拉住衣袖行礼请问的那位呵呵一笑:“你来得晚不知道,慢待国事,还有陛下为太子转圜,没人敢说什么,若是慢待了那位鹰爷,哈,只怕那位祖宗能跟去未央宫找人不痛快。”
何况,陛下是走銮仪车驾,走得慢,他们快走几步就跟得上,且但凡大事,总要先吵一会儿,太子殿下就算晚去这半刻钟也不要紧。
眼看着太子的属官走得急,他朝着这位小书吏温言提醒道:“先赶过去,等下了值我再和你说。”
上次王夫人有孕,消息报过来的时候陛下手臂上架着神鹰正喝水,一高兴就忘了,猛地坐起来害得鹰鹰一头扎进蜜水里,据说半个月没给陛下好脸色,还把刚送给陛下的一个淡粉色大贝壳拿走转送给皇后了。
陛下还不好生气。
那次事情过去没两天,他在博望苑给小皇孙写字帖,神鹰就在外面架子上晒太阳,陛下就过来了,不等他出去拜见,就从屋子里听到陛下抱着大金雕又是说好话又是送吃的,还送了一套青金石的雕像巴巴地拿过来给神鹰看。
他当时立马都不敢出去了,敛声屏气地在屋子里待着,生怕陛下知道屋子里还有人,他这等外人见了天子做小伏低的姿态,简直是提心吊胆啊!
这金雕,真是活祖宗一般。
不过,也正因为有这么一尊神镇着,这些年倒是少了他们下臣们劝谏之苦,比如昔年东巡还有今年南巡,若是没拦住陛下果真成行,哪有今日征兵这等闲在?怕不是连粮草都要征措良久。
有时候太子想说些话又恐言语太过伤了父子情分,便也经常带着神鹰一块儿过去保险。
刘彻的一大堆人走了,刘据的一小堆人也走了,李盛蹲在架子上冲着旁边的小太监啾啾叫了两声,带着他进去里屋找了工具,把羽毛擦擦干净梳理整齐,又叼了一个金荷花做报酬,便一拍翅膀往未央宫去。
“......这是难得的机会,朕已决意出兵,只是出战领兵之人,诸位可有举荐?”
底下人自然是都有看法,有人觉得应该派个口舌灵便的使者去,既然左都尉有此决心,只怕匈奴内部麻烦不小,若是能劝动其他人也叛变,他们胜算更大。
这个建议刘彻很赞同,对于这种给对手添乱的事儿,他一向干得很顺手。
至于带兵将领,他思虑片刻,指了赵破奴,赵破奴是霍去病当年领兵大战西域时的司马,作战经验丰富,而且相比其他人,赵破奴显然更能配合曾经的主帅霍去病,主将副将有默契自然更好。
赵破奴领兵三万,从朔方郡出发,与匈奴大都尉约定在骏稽山等候,骏稽山在后世蒙古国土拉河一带,要急行军两千多里,最好赶在匈奴王按捺不住亲自出兵之前完成此事。
主意已定,赵破奴当天下午就出发了,一路疾驰不停。
李盛吃饱喝足,带着给霍去病的书信先走一步,送完信回去找赵破奴的时候,走到半路,路过匈奴王帐的时候发现不对劲儿。
左都尉所在的草场怎么换了守卫?还有一群穿着土黄色衣袍的人正拽着一个人从帐篷里出来,一边拽一边厉声呵斥,逼退旁边围上来的一群骑兵。
“左都尉被人告发了,就在他的使者离开草场去和汉军接触的时候,就有人看到了。”系统告诉他。
“那骏稽山?”
“你看那个头上戴着蓝色帽子的人,像不像那个送信的使者?”
李盛心里暗骂一声废物,连自己儿子都笼不住!
告发的人居然是这个左都尉和女奴的儿子,因为出生卑微总是被兄弟们欺辱,左都尉也不管,他这才心生怨恨告发了父亲。
眼下,匈奴单于已经派了五万兵马去骏稽山埋伏,而赵破奴的大军离着骏稽山也只有不到一百里,尾大难掉头,就算现在改变方向也来不及了,匈奴人也不傻,人家也有探子,一定会发觉后追击的。
大金雕在提醒赵破奴和回去搬救兵两件事之间犹豫了一会儿,真是恨不得自己会分身才好!
算了,三万对五万,一时间也能抗住,先去找霍去病搬救兵!
自从收了信,霍去病就已经开始慢慢往骏稽山方向走,正走着,就听见上空一阵鹰鸣,大金雕落下来啾啾叫得非常急切,见了他一个劲儿地用爪子拽着他往前走。
霍去病好歹也跟阿曜一起并肩作战过好几年,这点默契还是有的,他一边传令让前军精锐骑兵随他立刻疾驰救援,后军暂缓看顾辎重,慢慢往前走以作后援,另一边,已经一夹马肚子开始加速了:“情况有变?”
“啾啾!”
“那左都尉反水了?还是说,他本来就是诈咱们的?”
看大金雕不应声,霍去病继续猜:“难不成是被那小单于发觉了?”
“啾啾!”
霍去病多聪明的人,得了这一声肯定,别的不用再说,立刻加快速度往骏稽山拍马赶去。
霍去病到的时候,匈奴军已经带着人把赵破奴从四面围了起来,眼看着就要开始打了。
匈奴这边,领兵的是小单于的叔父,右贤王句犁湖,眼下看着汉军被围住时他们为首将军惊诧的样子,不由得哈哈大笑,五万对三万,优势在我!
“二郎们!给我往里杀!咱们今日,就要围杀汉人!以报当年北迁之仇!”
正在他得意的时候,忽然听到远方又有马蹄声传来,听起来人还不少。
“首领!东边又有汉军追过来了!打出来的是霍字旗!”
霍去病?!
怎么会这么巧!
就在这一瞬间,形势突变,之前是匈奴围困赵破奴想着能把这三万汉军包饺子围歼,如今呢?则变成了赵破奴与霍去病内外呼应围杀匈奴。
句犁湖恨得咬牙,小单于荒唐无知不得人心,他则是战功赫赫位高德重,论起来,该他得了单于位才是!
他早有筹谋,本来是想着打了这场胜仗,带着大军回去就发起政变,顺势杀了小单于这个侄子自己继位的。
这么一折腾,计划全乱了!
见事已不成,句犁湖干脆趁着霍去病部刚到还没形成合围之势,带着亲兵领着大军突围逃窜离开了。
霍去病与赵破奴在后面追击不断,从半上午到过了中午,杀灭俘虏匈奴兵一万两千人,辎重粮草十七辆马车。
也算是有所斩获。
霍去病拿出一块细布给自己的长刀擦干净,一边传令统计损伤照看伤兵归拢俘虏缴获,一边随口问了一句:“阿曜呢?"
“禀主帅,韩将军带着鹰扬卫,往西北方向去了。”
霍去病的动作停下来:“西北,那不就是匈奴大营?”
这祖宗又要干嘛啊?
霍去病不放心,让赵破奴亲自带了两万兵前去接应。
李盛去干嘛了呢?他去找左都尉赫迟了,这位倒霉蛋被关押在一顶小帐篷里,李盛让鹰扬卫先埋伏起来,他自己叼着一柄小刀从帐篷上边用爪子撕开个口子钻进去了。
运气还算不错,小帐篷里只有赫迟自己,李盛先是动作娴熟地一翅膀把人嘴巴堵上,然后用爪勾最锋利的部分把他手上的绳子割断,再把小刀递给他:搞快点搞快定!
李盛救走赫迟,一来,是为了给匈奴后方添乱——趁着大军出动,看看能不能烧个粮仓点个帐篷之类的,二来,赫迟再在匈奴活不下去了,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一定会带着族人投奔中原的,赫迟的部落也有六千人呢。
也多亏赵破奴前来接应,赫迟被救下,在赵破奴的帮助下杀光了单于派来的守卫官员,回到部落,振臂一呼,愿意跟着他走的也有四千多人,还有三倍于人数的牛羊。
他们回去的时候,李盛就在前面领路,险之又险地错过了句犁湖的回军。
这一次出征,也算是收获颇丰,大宛臣服,汗血宝马到手,还顺道揍了匈奴,连带匈奴俘虏和赫迟部的投奔人数,也有将近一万了。
李盛快乐地回了长安。
怎料刚到长安,就听说匈奴的小单于骤然暴毙,其叔父右贤王句犁湖成为新领袖,用爪子都想得到,一定是句犁湖打了败仗,见自己的计划失败,于是在被问罪之前,干脆先下手为强把人杀了自己继位。
谁当单于都无所谓,李盛没当回事。
但是半月后,匈奴和西域都传言,说是汉朝的金雕带着那个左都尉赫迟,在潜逃之前引着汉军烧了王帐,杀了小单于,他们小单于尸体的脖颈处分明是鹰爪伤痕!
然后,因为单于帐下侍卫不能护主,都被句犁湖杀了,也就是说,没有了任何目击证人。
李盛大怒:居然有人敢诬陷他?!真是太不要脸了!这构词一看就是错漏百出啊!居然还真有人信?!
还扯什么鹰爪抓痕?放屁!他当时就带了四百鹰扬卫,他失心疯了去刺杀单于?!
天地良心,虽然他确实不是什么好鹰,但是这事儿他真没干啊!!!
第304章
大宛的汗血宝马被带回长安,刘彻见了喜出望外,当即就称其为“天马”。
这就有点无情了,要知道,之前在没有汗血宝马的时候,刘彻是把乌孙马称为“天马”的,这会儿更优秀的大宛马来了,乌孙马在皇帝心里立马就失宠了,这还不算,还从“天马”沦落成了“西极马”。
以前叫人家大宝贝,现在叫人家西极马。
随着大宛马来到长安的,还有在这次汉匈抗争中主动归顺的匈奴左都尉赫迟,他的族人被刘彻下令安置在河套以北地区,刘彻想在那里新建一座受降城给这些草原人居住。
匈奴颓势已现,以现在的局势,匈奴对自己属国内的不少部落都是索求无度,对西域诸国更是凶蛮霸道,将来说不定还会有人来归降大汉呢,受降城落在河套地区,一来他们可以在那里放牧,二来,也是一个边境的据点。
赫迟能决意归顺,还敢计划谋杀小单于,可知是个心有决断且识时务的人,这会儿随着使臣来拜见汉朝皇帝,言辞间颇见恳切,对匈奴内部的利益矛盾托盘而出,最后,对于匈奴的新单于句犁湖,他认为句犁湖此人,虽说勇猛精进,但性格鲁莽独断,这些年在匈奴也得罪了不少人,且他得位不正,只怕也不能长久。
刘彻听了这话倒是很高兴,他还没说话,旁边的大金雕就啾啾叫了几声,张着翅膀等瞪着眼睛,一副要炸毛的生气样子。
李盛:说得太对了!居然敢冤枉他!他就看着这个混蛋怎么死!要是老天不长眼,他就亲自去!
赫迟这初次亮相的发言非常完美,最后还展望了一下未来:“陛下德被四海,威烁八方,必能收服四境万方来朝!”
这就很政治正确了!赫迟是在未央宫正殿见的刘彻,仪式很隆重,毕竟是匈奴重臣主动归降嘛,刘彻高坐御座,被捧得就很舒服,心里一爽,就大手一挥,打算给他赏些金银财宝以表皇恩。
只是刚一动,刘彻就听到了旁边“撕拉——”一声,他扭头一看,大金雕的爪子尖尖把金纹黑绸的坐垫勾出了三条裂痕,再抬头,阿曜正盯着他。
哦,刘彻秒懂,叹息一声,大手一挥,只能先挥了挥手。
但是阿曜现在小气得很,连他的后宫中现在都不穿拖地长裙了,这会儿他要赏赐,一定不能太多金银,那赏赐什么呢?
刘彻想了想,赏了赫迟一个关内侯的爵位,然后给他的儿子们都封了官职,允许他们在长安来往宫禁。
说起来,无论昔年的太宗,还是如今的刘彻,对于异族将领从无偏见,只要忠心有功,一般看待,比如当年匈奴休屠王的王子金日,作为降臣在汉宫中养马,被刘彻赏识后成了皇帝侍从,一路升官,历史上与霍光齐名的托孤大臣。
今日赫迟的儿子们,好歹没有像是金日一样沦落为养马的官奴,而是以官身进入朝廷,甚至可以直接觐见皇帝,这起点高多了。
霍去病带兵回来后,向刘彻汇报了此次攻打大宛过程中的所有大事小事,有一件事他非常在意,就是汉军远途奔波异地作战,后勤辎重很不稳定,这次是因为带了商队前往,西域各小国才大着胆子和商队交换粮食,指引水源,可若是来日大汉和西域兵戎相见,又或者攻打匈奴的时候,西域慑于匈奴不敢援助,到时候又该如何呢
大汉的兵,从来不怕与匈奴兵正面对抗,但是,“士卒不患战而患饥”,这是刘彻无法容忍的,若是后勤得不到保障,难道饿着肚子还能打赢胜仗吗?
为此,刘彻开始了”屯田计划“。
派遣近臣,光禄勋徐自,从五原郡开始,隔一段路就修建一处城堡亭障,修好后,便可以屯兵种粮,也可以哨探镇边。
负责此事的,除了光禄勋徐自,还有韩说带着骑兵往来期间,不断检查进度,还有路德博,因为在征伐南越的时候建立大功,因此进了刘彻的眼,这次也被派去在河西走廊居延泽一带修筑亭障屯兵。
这一行动进展如火如荼,但是却扎了匈奴的眼。
你汉朝多番攻打西域也就算了,这还居然设立起亭障来了,可见所谋甚大,难不成,你汉朝居然还真想争夺西域的控制权?!
句犁湖性格暴躁,得知此事当时就下令派人连夜带了三千骑兵,毁坏了三座正在修建的哨亭。
第二天一早,又亲自带人攻打河西走廊,劫掠酒泉、张掖上千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