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置业
“哎,这也没办法,死人管不了活人,子孙后代不孝,他也没办法啊。”
“不过说起刘彻后期的财政状况,也是很好笑,每次刘猪猪攒了一些钱,蠢蠢欲动地想出去玩,就会被大金雕无情镇压,然后不久后就会有别的事情把攒的小金库消耗掉,要么是要赈灾,要么是要屯兵,要么就是要远征啥的。”
“所以说嘛,我们神鹰还是很有远见,而且能管得住铲屎官,鹰鹰好棒!”
“不过我老觉得有点不合理,就算是再喜欢宠物,那可是皇帝啊!真会这么听话啊?”
“???你是没怎么了解过西汉历史吗?元曜大金雕可是那会儿朝野闻名,甚至西域都会祭拜的神灵!打匈奴的时候带着鹰扬卫当探子,在好几支队伍之间来回传信,在古代这个行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能及时了解同伴的情况,能及时救援自己人或者躲避敌兵!简直开挂好不好?甚至,在沙漠和草原上,鹰鹰还会带队,夜里行军哦!”
“后世多少武将馋得流口水啊!卫霍两人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全了,加上自己能力出众,双子星照亮了整个西汉的历史!”
“讲真的,我有时候看到很多历史上的有名战役,尤其是被偷袭地那种,都会想到,如果他们也有一只大金雕,那就不会这样了。”
“别说武将馋了,很多皇帝也很馋啊,东汉多少皇帝,每年来祭拜宗庙的时候都要专门再去拜一拜大金雕。”
“要我说,刘彻还是有点太飘了,要是我,我就给元曜塑个像,一天三次地上香,它那翅膀呼我我都得心疼它翅膀疼!”
“有的,姐妹,有的!我在《汉家杂忆》上看到过,当初刘彻想去东巡,就被神鹰打了一顿,然后打累了还得刘彻给宝贝大金雕揉肩膀捏翅膀尖尖。”
“这本书据说是当时的大太监春陀的后人写的,春陀退休后就回乡养老了,刘彻还允许他过继了两个侄子,其中一个好像还在宪帝一朝当了官。”
“哎哎哎前面是不是就是那片特别有名的鹰林?”
“就是这儿!我那年去旅游,还去看了,但是那会儿正好是什么保护动物的繁殖期,不让我们进去,只能在边上看来着。”
“这也是一大奇迹啊,当年刘猪猪一嘎,大金雕跟着去送葬,仪式结束后在茂陵上空哀鸣盘旋七十二圈,而后收拢翅膀直冲而下,随着风云大作沙尘骤起,金雕就不见了,但是茂陵西侧留下了一大片土痕,史书记载是‘如水干之痕,百尺见方’。”
“七十二圈,刘彻就活到七十二岁呜呜呜我的鹰鹰!”
“据说当时刘据哭得比死了爹还凶,当场就哭得站不住,‘委顿跪拜于地,泪流不止’,后来刘据还自我反思没有注意到神鹰的异常,还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好所以神鹰不想留下。”
“但是我觉得其实鹰鹰就是想去陪铲屎官了吧。”
“但是它扑进土里不见还是很神奇的啊!”
“后来刘据冷静下来后就让人把那一片鹰鹰形状的地都圈起来,在中间为鹰鹰修了陵墓,陪葬了好多东西,还在上面建了一座特别大的石像,每年都来祭拜。”
“这也就是为什么汉武帝的陵墓能保全到后世开采,神鹰在这里,根本不敢动啊!”
“抗击匈奴这个buff在整个大汉都太重要了,而且神鹰是整个国家都知道的,哪怕是中间有几次叛乱和离散,也没人敢去动这边的墓葬。”
“不过后来经过几次地动,这一片地方也还是丝毫不受影响,就真的有点玄学了。”
“神鹰在保佑着吧。”——其实是李盛贷款的积分保护啦!
“所以后世很多皇帝也都很信这个啊!每次国朝更替,都会来拜一拜求保佑。”
“进来了进来了!哇哦,好漂亮哦!我打算明年去那边玩,先在节目上了解一下,没想到这么美!这一片是湿地吗?有好多没见过的鸟鸟哦!”
“这一片是公认的绝佳观鸟区,每年只有三个月开放,每次开放都有一群大叔阿姨带着长枪短炮过来拍各种鸟类,还有警察巡逻。”
“说起来,这里的环境真的很不错啊,我以为墓葬群都是那种孤零零土哈哈的青石头建筑物,没想到这一片景色这么生动。”
“只有鹰鹰的墓葬风格是这样啦!据说是因为大金雕最后几年特别喜欢吃各种鸟类,什么鸽子鹌鹑榛鸡斑鸠燕鸥白鹤野鸭......,每次出来玩都要带回去好多只给刘据送去,还给住在甘泉宫的刘彻也送很多。”——其实李盛不是自己喜欢吃,是捉了给他们父子俩补身体的,他只是跟着吃一些而已啦。
“然后后来大金雕不见了,刘据怕它如果再回来找不到地方捉好吃的,就在这一片又是种树又是通河,就是为了能让鸟类栖息。”
“然后方便让金雕来捉了吃是吗?”
“哈哈哈,鸟鸟:本以为是世外桃源,没想到是天罗地网!”
“汉朝历代皇帝都特别关注这件事啊,每一位皇帝登基后,都会好好修缮一下,然后再扩张一下,再多栽种一些树苗花木,多扩一下河道啥的,然后千年之后的现在,这一片就真成了自然保护区。”
“好有意思啊!决定明年暑假就去看!”
“只有六月中旬到七月下旬是开放的,但是中间如果出现什么珍稀鸟类过来繁殖,也会不定时关闭,所以要及时关注官方消息。”
“前面鹰鹰的石像出现了!哈哈,他们几个居然也上去拜了!”
“我小时候也去拜过,求健康长寿,那会儿还有那个打磨成鹰形的红木小吊坠可以买,现在都没有了,自从在这边设立保护区,很多建筑都要让位,都搬走或者取缔了。”
“预备备,一大批许愿即将来临!”
“前方大型许愿现场!”
“神鹰保佑我今年补考顺利,我不想重修啊啊啊!”
“神鹰保佑我明天检查结果没事儿,自从偏头疼,我越查越害怕终于打算去做检查了!”
“保佑我面试顺利啊鹰鹰,我要是过了就带炸鹌鹑和烤乳鸽去看你!”
“鹰鹰,求保佑我手术成功!终于决定去做眼睛手术了但是还是很害怕啊呜呜呜!”
“你们许的愿也太乱了吧!一点都不沾边啊,看我的,我许愿今年夏天让我顺利拍到我的梦中情鸟,小青脚鹬和黑脸琵鹭!”
“你这个虽然沾边儿,但是更不靠谱吧喂!谁会保佑自己的小零食啊!”
......
第315章
茂陵的建筑群是西汉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处,岁月更替日月轮转,神鹰元曜的传说永远庇护着这里。
“......众所周知,茂陵是西汉帝陵里规模最大的一座,甚至超过了高祖刘邦的长陵,刘彻在临终前亲自为自己选定了陪葬物品,其丰裕华贵,天下共知,但奇怪的是,这些年来,茂陵从未被盗过,直到四十年前的一场洪水冲开灌口,茂陵的真容才现于当世。”
负责介绍的工作人员带着大家一起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讲解。
既然说到这里,来参加节目的嘉宾自然是要捧哏:“那这是因为什么呢?很多皇帝的陵墓都被盗过吧?”
“难道是因为神鹰吗?不敢?”
弹幕上更是踊跃答题。
“一部分原因啦!一些大人物会在乎名声,也会在意神鹰的特别之处,但是盗墓的根本不在乎这些啊!我也是在论坛看的,说很多盗墓的每次进山,都会莫名其妙地鬼打墙,还会被藤蔓绊住脚啊,被蛇虫咬得中毒啊之类的,据说是有书籍记载的。”
“的确是这样的,我祖父还参与过东汉阳丰公主墓的挖掘,其中有一卷竹简,上面就说过这样的事,偷盗的贼人被捉住后审问,说他们先后祖孙三代都是盗墓,但是每一代都进不去茂陵。”
“上面祖父和父亲一辈的人都失败了,怎么他们还要去啊?”
“这怎么不是一种传承呢?!狗头”
”算了吧,是非观念我们还是要清醒的,盗墓可是大罪,何况是盗皇陵。”
“服了,一家子反骨。”
“哈哈哈哈!”
“哎哎往里面走了!怎么这次可以进去了,上次我去茂陵参观,说这边是不让去的啊。”
“楼上,你没看见都穿了那种蓝色衣服吗?而且还有专业人士指导一边拿着仪器的,这节目就是科普宣传类综艺,中央扶持的呀,不然怎么可能进得去?乌泱泱一堆人进去了,把文物弄坏了怎么办?”
“说起来刘猪猪真的很认真地装扮他的陵墓哎,看这大床大桌子,还有旁边的多宝阁,上面还有一排花瓶,还有刻字!‘兰馨’、‘丹阳’,据说他晚年的宠妃很喜欢牡丹!”
“牡丹不是中宫才能用吗?”
“那是后来唐朝才把牡丹花抬上神坛的啦,之前就是一种普通的花。”
“兰馨呢?”
“卫子夫喜欢兰花啊,她得宠后住的是漪澜殿,那里就遍植兰花,后来她在那里生下了三女一子,封了皇后,就算后来挪去了椒房殿居住,漪澜殿也一直都没有让别的妃子居住,是卫后的三个女儿住了,也是一种移情吧。”
“这么看,刘猪猪还是有点良心的嘛。”
“有一点点吧,卫皇后死在他前面三个月,临死前刘彻从甘泉宫赶回来,‘后凝目久望君上,耳语当年,帝潸然泪下’,两人也是有过恩爱时光的啊!就算后来慢慢没那么亲密了,但刘彻去了甘泉宫后,卫后也是‘时时查问,处处妥帖’,从鹰扬卫的神鹰起居注里能看得出来,每个月都给刘彻送新衣服和新鲜吃食,也算得上是模范帝后夫妻档了。”
“想想也是,陪着自己从年少时期走过来的人都没了,就只有卫子夫还陪着他,现在也要先一步而去了,流泪一半是为皇后,一半也是为自己吧,风烛残年,谁不是内心凄惶?怎么说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总有旧情在的。”
“所以卫子夫下葬后不久,刘彻就传令少府,在自己的墓葬中添了这一对花瓶。”
“不过刘猪猪真的,他几乎把所有的家居喜好都加在自己的墓葬上了,少府说是‘一如旧时安明殿’,安明殿是刘彻晚年在甘泉宫长居的一处地方。”
“古代事死如事生啊,不过其他皇帝真的没这么夸张哎。”
——说起来这件事李盛就有些心酸又心虚,铲屎官纯粹是被他忽悠傻了,觉得能跟着自己的鹰鹰走,还问能不能自己安置好居所到时候让鹰鹰直接带走,那会儿刘彻都糊涂了,李盛为了哄他高兴就点头了,呜呜呜我是个骗人的鹰!
“往里面居然还有书房和内间!哦哦哦那个就是最近很火的鹰纹双翅茶台!”
“一边是喝茶吃点心的地方,另一边就给鹰鹰趴着或者站着玩耍,看这个方向,如果是实地的话,应该还是向阳的,一边喝茶一边撸鹰鹰晒太阳,想想就很美好很舒服啊!”
“这边的所有东西都是镶嵌在地上的,复原的那个放在博物馆展出后,当年就有很多厂家也出了这个,我一个养鹦鹉的哥们儿就买了,但是他家鹦鹉根本不配合啊!”
“还有旁边那个大窝窝!是按照野外的金雕鸟窝对照着制作的!后来也有厂家制作,我买了个小号的,真的就是树枝垒的,我家猫贼喜欢,商家还放了很多羽毛,我家猫每次叼一根下来玩,半年就薅秃了。”
“这边都是些随葬的器具了,不得不说真的保存得好好啊!”
“当年开采的时候,整个长安都特别关注来着,我现在还记得,街上都特别挤。”
“楼上一定也岁数不小了,而且当时一定住在关阳街是不是!当时那边的旅馆都不接外客了,都是来救援开采的人员。”
“哎哎怎么出去了,不往前走了吗?”
“前面那几个屋子的墙上都有很多文字,比较珍贵吧。”
“就是这样啦,考古学里,带字儿的比较厉害了,就算工艺再精美,只要不带字儿,总感觉差点儿意思,但就算是一堵墙,只要记载文字有意义,就身价倍增咯!”
“博物馆里那些都是拓本,我之前看过,主要是记载了很多武帝晚年的诗歌画作,还有很多以前和老臣们相处的事情,比如卫青韩嫣霍去病,出现频率比较高。”
“所以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当时发现神鹰墓里居然有一大箱子完整起居注的时候,当时的考古人员们都很兴奋了。”
“说起来,那一箱子真本,应该到现在还在国博吧。”
“陕博:拼尽全力仍无法抵抗,哭唧唧。”
“都没轮到陕博争好不好,据说当时刚抢救出来就送去首都了,建国八十年来第一次有这么完整的成套文字出土,那可是重宝好不好!”
“出来了!啊啊好亮!”
“在里面的时候不觉得,一出来感觉还是自然光舒服啊!”
“这是往哪边去啊?”
“哦,是去前面祭拜了,我也要拜,接刘彻事业运!”
“这个确实要接,刘猪猪真的是幸运值加成满分了,前面几代皇帝给他攒了家底,卫霍给他打了匈奴,儿子给他填了旧账,还有比他还好运的皇帝嘛!”
“也不能这么说,刘彻自己的军事政治素养也是顶级的,当时才二十岁,就敢顶着国内的压力开打,真的是有魄力的,到后来图谋西域继续追着打匈奴的时候,连朝中有不少大臣都觉得有点过了,边境已经安稳太平,何必得陇望蜀再去掌控西域,但后来宪帝明帝光帝三代,都用事实说明了西域的重要,各种作物进入中原,除了带来贸易的利润,也极大程度地丰富了百姓的餐桌,像是孜然、茴香,棉花、苜蓿等各种作物,都很有用啊。”
“而且刘彻自己也是很有头脑的,刚成年就能在老太后眼皮子底下组建嫡系班底,每次出战和大型决策都是他拍板,而且在攻打匈奴的时候,很多次战事的细节,包括部队转移和将领任命等等。”
“这么一说确实哦!”
“哎我没看清,刚才刘涵是给我们汉武帝供的啥?巧克力吗哈哈哈!还有何文欢,居然是一整本的《武帝传》,我没记错的话,这本还是评释版?让他看看后人眼中的自己吗?”
“那刘猪猪很骄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