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置业
“王将军吩咐,已经在西北边给您安置了帐篷,一应用物俱全,只是军中不免粗陋,公子勿怪,一会儿还有军中的医官来给小公子看脉,一夜颠簸不免惊吓。”
嬴异自然是满口感谢:“王将军费心了,至于医官,我府中的医官也随着来了,就不麻烦军中医者了,如今战事胶着,军中将士们也多有伤痛,还是忙着大事要紧,待会儿许医官也可到军中帮忙看诊。”
“如此,多谢公子仁心,臣告退,您自便。”
两人寒暄完,李盛看向嬴异后面的许医官、侍女小婼还有照顾嬴政的林乳娘,历史上也没有记载带了这么多人出来啊。
他正疑惑,嬴异来到他面前,看起来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惭愧,虎君,你送来的那山参灵芝,还有那银黑狐皮裘衣,都被我用了。”
银黑狐皮是华阳夫人都要惊叹的珍宝,山参灵芝更是李盛翻山越岭深入险地得来,当初是为了防备赵姬生育不顺预备的,都是好东西,怪不得能多带着这三个人出来呢。
赵姬抹了一把泪:“旁的人,妾给了他们信物,让他们去投靠我母家,往庄子上一躲,起码能保住命在,将来若有运道,再行相见吧。”
李盛不由得叹息,眼下也顾不上所有人,宝贝没了确实可惜,但能换得人命,也不算错付了。
一行人往西北边帐篷走去,看他们都累得够呛,尤其是嬴异,那两只腿都软了,自己走都够呛,被说抱孩子了,李盛就想让嬴政继续进箩筐,他叼着走,但小朋友不乐意——他在箩筐里都坐了一晚上了,屁股都坐麻了!
于是李盛想了想,趴下身子,让他爬上自己的背趴好,他驮着小孩儿走。
嬴政轻车熟路地爬上去趴下,还伸手抓住两撮毛毛,免得自己掉下去。
但是虎虎巴士还是很稳当的,走了几百米,嬴政就慢慢在虎背上坐起来,好奇得到处看。
殊不知他看旁人,旁人也在看他,大老虎啊!还是从来没见过的灰黑色玄虎,还这么乖巧温和地驮着他们小王孙走,真是太稀奇了!只有话本传说里才能听到这样的事儿!
李盛一边走着,不停地听到各种窃窃私语的小话,嬴异他们听不到,但是他可是老虎哎!听力超绝,远远不是这些愚蠢的两脚兽能比拟的!
“这老虎真漂亮,你看那两只眼睛,金光灿灿的,一看就不同寻常。”——李盛扭回头看了一眼,大概一百多米后面一个皮肤黑黄的年轻小将正端着一碗药喝,手臂被麻布挂起来,应该是伤到了,不错,你小子有眼光!
“这老虎就该是咱们秦人的,看这颜色和咱们的大旗多配啊!”
李盛听到这抬头看一眼,还说真,这大旗也是浅灰色的布料,上面一个浓黑色的“秦”字,一个色系!
不过旁边还有一面稍微小点的旗帜,是个“王”字,相必就是这次的主帅——王陵了。
“你说这老虎得多少斤?那大爪子都有我两只手大了。”
“你看地上的爪子印,看!不过比我的脚还是短一点!”
“你看见那爪勾了吗?寒光凛凛啊!真是威武!”
......
李盛慢悠悠地驮着小嬴政一路走过去,一路上都在被旁观议论,嬴政一开始还有点害羞,觉得大家怎么都看他,于是趴下来,把自己躲进老虎毛毛里,后来不知不觉居然睡着了。
不过也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子,一晚上没睡,也该困了,李盛驮着他,一步一步走得很稳当,脊背当然会有晃动,但也很规律,感觉就跟摇篮似的,嬴政闻着熟悉的味道,怀抱着毛茸茸,没一会儿就睡熟了。
到了帐篷,赵姬把孩子抱下来看顾,李盛在这里看了一圈,用具倒是齐全,但是吃的就很简单了,只有些基本的谷物和咸肉干,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东西了,远途异地作战,辎重粮草运输艰难,战场上供给都是有数的。
李盛看看嬴政,扭头跑了出去。
老虎真放开速度跑起来,那是风驰电掣,于是一路上又收获了很多惊叹的眼神,嗨呀没办法,虎虎是真的很威风很漂亮啊!
李盛绕去山里,打了一只小山羊来,小山羊肉质细嫩,比较适合小朋友吃。
还有一只肥肥的野猪,被他叼着扔在了主帅帐篷门口——王陵是来打仗的,不是来营救王太子的,人家在职责之外帮了忙,而且客气周到,他就当替嬴异感谢了。
到了晚间,他闻到了煮肉的香气,军中的大锅架起来,把猪肉剁成小小的肉糜,和野菜和谷物一起煮,在军中也是很不错的伙食了,这是李盛特地越过两座山去找的最肥的大野猪,费劲吧啦又是拽又是叼又是踹地弄回来,可累死他了。
不过这猪果然很肥,今天晚上的粥上面都有一层油光,秦军们都吃得很开心也很珍惜。
嬴政举着煮好的羊排过来找他,两只手上都是油,嘴巴边上也是油乎乎的,小朋友情绪敏感,他觉得虎虎不开心。
李盛趴在林子边的一块大石头上,远远地望着邯郸城,王图霸业,底下是累累白骨,一将功成万骨枯,他陪着好几个铲屎官看了这么多年,再看到这些,还是会有些难过。
再看看旁边的小嬴政,这位更是铁血帝王。
算啦,天下分久必合,世间万物自有渊源,他也干涉不了,若没有秦国大征中原,难道这六国之间就和平共处了吗?这几百年来,哪怕秦国还没有崛起的时候,战乱离丧又何曾断过?没有秦始皇,只怕也有旁人,时势造英雄,英雄趁时势。
他也只能在将来劝着嬴政对普通百姓好点儿了,兴亡胜败,都是百姓最苦。
看着被举到嘴边的羊排,他伸出爪子推回去,用爪垫摸摸嬴政的头,你要好好长大啊!
嬴政啃完手边的羊排,很不讲文明地把骨头往旁边一扔,左右看看,找不到东西擦手,油乎乎的,他觉得手上不舒服啊,可是也没有带手帕。
小屁孩的眼睛飘过来,看了看虎虎的毛毛,这个也能擦手吧,他之前手湿着,就用毛毛擦过的。
李盛跟他玩儿了两年多,一看这眼神就知道他想干嘛,伸出前爪很不客气地把他推了个屁股墩儿:水和油能一样嘛!
等小朋友自己爬起来,李盛带着他去旁边找了大树叶擦手,嬴政被推习惯了,也不生气,拽拽老虎的胸毛,李盛趴下来用身体把小孩圈住,一人一虎在帐篷旁边看星星。
第324章
老虎出现在军营很稀奇,通人性就更稀奇,更别说这老虎还是金瞳玄色,放在这个时代的秦国,那简直是大杀器,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几个年轻小将听说这件事,还假装巡逻过来看热闹,李盛注意到了,动了动耳朵并不在意,小爷哪一世不是拉风耍帅招人眼?这种羡慕惊叹的目光他已经习惯啦!
大老虎还会用身体圈着小朋友看星星,胖墩墩肉乎乎的虎爪垫被小王孙两只手抱在怀里捏捏揉揉,带着黑色圈状条纹的毛茸茸长尾巴一半拖在地上,后边的尾巴尖尖抬起来悠闲地左右晃来晃去,看起来心情很不错的样子啊。
而且这皮毛顺滑柔亮,看起来就很好摸啊!
两脚兽对毛茸茸的喜爱是刻在基因里的,年轻小将们大都是秦国的军二代们,在咸阳时候也是驾鹰跨马的风流人物,平素也养过猛犬驯过烈马,这会儿见了大老虎,更是心生艳羡,可惜这老虎只亲近小王孙,据说连对着王太子嬴异都不大客气,他们就更不可能被看在眼里了。
几人看了一会儿,听着东边传来的号角声,赶紧又跨上马跑走了,秦军治军严格,可不敢延误。
李盛扭回头看了一眼,又低头看看怀里已经闭上眼睛的嬴政小朋友,等这些小将们成长起来,在秦军中开始发力的时候,应该也到了嬴政的时代了。
第二天一早,休整过的嬴异一行人打算慢慢启程回咸阳,他们打算跟着咸阳派来的一支传信骑兵一起走,这场仗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如果只有他们几个人,嬴异很乐意留在军营里待着,作为如今太子安国君的好大儿,他在军中和将领们多熟悉熟悉也是有好处的。
但是还有个小王孙哪!嬴异心疼儿子啊!若是这场仗打得不顺,他倒是能跟着大部队撤兵回返逃命,但小孩子呢?
还是先回去吧,早些回去,也能尽早正位,也彻底绝了他那二十几个兄弟的心思。
一家人回咸阳,但李盛没有跟着一起走,他的亲人,不是,亲虎们都在这里,他要走,总得打个招呼说一声啊。
这几个月他虽说出来自己生活了,但虎妈偶尔也会在东山那边虎啸几声,他也回应几声,知道虎崽好好的,虎妈也就放心了,他要走,得去见一见虎妈告别。
见虎虎不和他们一起走,嬴政小朋友嘴巴一撇就要哭,他不想和虎虎分开!
李盛跳上马车,把身子探进来看着小朋友,伸出爪垫和他的小手来了个击掌:放心啦!等我把这边安排好就去找你!
“虎君!这个玉牌给你!”嬴异把一个弯月形状的白玉吊坠穿上长长的挂绳,挂到老虎的脖子里,这吊坠是个一指厚的玉牌,是华阳夫人的亲弟弟阳泉君府上的信物,他在宫里,不知道虎君能不能找去,宫中禁卫森严,不如阳泉君在宫外好见面。
还算是有心,李盛低头让他挂上,又伸出爪垫摸了摸小嬴政的脸蛋,低低地吼叫一声,三两下便跃入山林不见踪影。
李盛先回了东山那边和虎妈说好自己要出门,孩子大了想去哪去哪,虎妈表示只好好活着就行,崽子出去这几个月,长得越来越大只,已经是一只成年雄虎的体格了,她也不担心,过来给崽子舔舔毛表示一下关心就玩事了。
李盛离开后并没有立刻启程,他到了咸阳肯定也不会在宫里待着,那多没意思啊,他还是要出去占一个山头的,占山头就要把原来居住在那里的大动物赶跑,也就是得干架,他肯定得先了解了解啊,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
咸阳一带的山脉主要集中在北边,北山山脉横亘于渭北高原,自西向东延伸,是关中平原的一片天然屏障。
山峰丘陵倒是不少,梁山三峰耸立,巍峨挺拔;嵯峨山山势险峻草木茂密;仲山体势雄伟,沟壑纵横;五凤山形如展翅,林木葱郁。
都是好地方,但李盛最中意的,还是九嵕山。
九嵕山是他第一任铲屎官二凤陛下的长眠之地,也就是昭陵所在地啊!
九嵕山对于李盛意义特殊,他决定就在那里找一片山林定为居所。
这时候的九嵕山和他见过的还有些不大一样,他花了积分让系统给他投影,看来看去,选定了一片临着泾河支脉的山头,山头不大,也就不到二百平方公里,他这地盘在雄虎领地排行榜上绝对垫底,东北虎的领地最大能到一千多平方公里呢。
但是呢,一般雄虎的领地大,是因为他们往往会包含多个雌虎领地,目的呢,当然是为了繁殖后代。
李盛不用考虑这件事啊,他一虎吃饱全家不饿,只要领地能养活自己一只虎就行了!
他选定的这一片山头植被还算茂密,外圈有一支泾河支脉,中间也有小溪穿过,而且有很多野果树,猎物密度不低,足够他生活了,考虑到以后可能会猎一些好吃的去投喂小嬴政,李盛又扩大了一下未来的地盘,把这片山头南边的一片针叶林也算进去了,这片林子里有一对野猪,到时候赶走就行啦。
做好了准备,李盛这几天开始努力干饭,要长途跋涉,怎么也得先把自己养好膘啊!
觉得差不多了,李盛正式启程往咸阳去,他走的时候,邯郸城的战局已经又发生了变化,
赵国眼见邯郸城就要守不住,不得不开始向他国求援,秦国来势汹汹,若是赵国守不住,只怕下一个就是自己,因此,楚国在见到了来求援的赵国平原君后,权衡利弊,很快就派出了春申君黄歇,带兵前往邯郸助阵。
秦楚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大名鼎鼎的宣太后是楚国人,秦国如今的王后、太子妃都是来自楚国的贵女,可以说,秦楚两国世代联姻,在血缘上关系密切。
但楚国对秦国确实非常忌惮,秦国若是攻下赵国,那下一个目标会是谁呢?赵国于秦国同出一脉血亲,秦国尚且不留情面,对楚国难不成还能手下留情吗?
唇亡齿寒,敌壮则我危,楚国哪怕是为了自己,这次救援也是必然要出兵的。
除了楚国,赵国还派人前往魏国求救,魏国国君的弟弟信陵君主张救赵,魏王也确实排除了大将晋鄙领兵十万前往赵国,但魏王其人心志不坚,虽然派出了大军,但心里又惧怕秦国大军,生怕这次救援不成反倒让魏国损兵折将,于是让晋鄙暂且先在赵国边境陈兵观望。
信陵君心下透亮,若是再僵持下去,只怕赵国危矣!
但他只是督军,晋鄙只会听从国君的命令,他无权调动大军。
眼看着邯郸城越发危急,信陵君心急如焚,手下门客出主意:若是能得到国君手中的另一半虎符,便可令晋鄙发兵救援邯郸了!
可国君在宫中,如何能偷得虎符?
何况,盗窃虎符,这可是大罪!
信陵君还在犹豫。
另一边,李盛先上路前往邯郸了。
他有系统开挂,一路上也没遇到什么特别凶猛的动物,一边走一边玩儿,半个月后就顺利到了关中地区,路上还遇到了一处河滩,在那边得到了一块虎头形状的褐色积岩石,打算带去送给嬴政小朋友。
一路行来,李盛不由得感慨关中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关中平原属于九州中的“雍州”,这里气候温暖,草木丰沛,川流密布土壤肥沃,虽然比不上黑土地,但黄土地带土质疏松便于耕作,且这里雨量充沛,怪不得物产丰富,实在是好地方。
且关中地势也极好,关中平原是个盆地,东临黄河,西南是秦岭山脉,背面就是九嵕山、岐山构成的北山山脉,东边是崤山,西边有陇山,堪称四面边塞易守难攻,更有函谷关这等险要关隘,“车不容方轨,马不得并骑”。
也怪不得当年六国发兵,打到了函谷关下却不得寸进。
这样大好地方,秦国是怎么得来的呢?当年周平王舍弃这里迁都,当时的秦襄公争取到了这一方土地,而后几代秦主经营下来,方有今日之盛势。
秦中自古帝王州啊!
八百里秦川,成就了秦穆公的霸业,秦孝公的王业,而将来,这里还会再成就秦始皇的帝业。
第325章
李盛没有立刻去阳泉君府上,而是先跑去划地盘了——他想要的那片山林虽然不大,但是也有两只大野猪和一家三口的灰狼,得先把这些摆平啊!
灰狼一家刚有了幼崽,都不等和大老虎对上面,一听到西北方向传来的沉重虎啸声,就麻溜地跑了,关中平原四面环山,山林起伏连绵,有的是地方可以居住,而且现在正值夏末秋初,山林中食物充足猎物肥美,何必冒着危险在这里赖着?
至于那两只大黑野猪,李盛咬伤了其中一只的耳朵,又在另一只的后背上挠了狠狠一爪子,也顺利把他们赶出了这片山林。
刚开始当老虎的时候,李盛在驱赶竞争对手划片占山的时候,还有点“驱赶原住户”的愧疚感,但现在他已经完全融入了动物界法则——老子是恶霸怎么啦?灰狼和野猪不也是欺负别的动物吗?被我欺负一下怎么啦?!再说了,老虎又不是欺负你自己,我是平等地欺负所有动物!
大老虎爬上这片山林最高的地方,长啸几声宣告自己的到来:这片山林的动物们听着!以后这片地方是本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