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221章

作者:置业 标签: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 P向

第333章

楚国很快就把鲁国打了下来,鲁国国君被贬后,封在一个小城里郁郁寡欢,倒是和前阵子被贬的周赧王同病相怜了,同是姬姓王族煊赫一时,如今却成了狼狈屈辱的阶下囚。

李盛这阵子倒是很悠闲,天气慢慢冷下来了,他会山林的次数也少了,但尽管长久不回领地,他也不大担心,因为现在他已经开发了新的标记方式。

每次回山林都会把自己这阵子睡过的气味的垫子或者毯子带回去,临行前让宫里的小宫女帮忙裁成一块一块的,还有梳下来的毛毛,之前嬴政就帮他收集起来了,现在可算是有了用处,带回去做标记!

这阵子老是阴沉着天,在旁听朝会的时候李盛就听到有年岁比较大的行伍老将军说这是有雪压着,于是这天夜里,趁着还没下雪,李盛又背着他的大箩筐,里面塞满了老虎毛毛和毯子,带着回了自己的领地山林。

半夜跑回去的大老虎忙前忙后地围着自己的领地找各种树洞、小狭缝、石头底下、灌木丛里,塞了不少毛毛和毯子细条,这样应该能管用很久了吧。

这一通忙活完,李盛也累了,但他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下风向,就忽然感觉鼻尖一凉,抬头一看,已经有小雪花落下来了。

李盛撒开四条腿往回跑,一边跑一边质问系统:“你不是说明天中午开始下雪嘛!还想捉两只野兔野鸡带回去都没时间了,退积分!”

系统冰冷的机械音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感:“我的预测是基于你提起问题当时的空气湿度和云层状态,当时的回答是准确的。”

无良系统骗我积分!

李盛哼一声,看着天空中越来越密的雪,抓紧时间往回跑,等大雪封山连跑都不好跑了。

李盛在半夜跑回了秦宫,守门的侍卫们都认识他了,见他背上的一片白,还从屋子里拿出他们自己的干衣服来帮忙擦一擦,李盛站在火炉旁边站稳,一个猛猛旋风开始抖毛,身上沾着的零星雪花都被甩下来。

他趴下来伸出爪爪烤烤火,热乎乎的,舒服!大老虎惬意地眯起眼。

其实背上就算湿了一点也没事儿,作为一只东北虎,他身上的毛毛可是两层的,里面一层底毛柔软细密,外面一层针毛比较硬,能抵御严寒也能防水,像这种程度的雪,是不会透到里面去的。

但是脚底板是真的很凉啊,就算他的爪爪肉垫足够厚实,在雪地里跑了这么久那也受不了。

有点饿了,李盛烤了一会火,从侍卫们的屋子里出来往宫里走去。

子楚现在住的宫室叫重丽殿,这会儿宫门已经关了,李盛今天跑累了,不想费劲跳墙头,于是伸出爪子哐哐砸门。

“这大半夜的谁呀?”李盛听着有人踏着雪打着哈欠过来。

“嗷呜?”他轻轻叫了一声。

脚步立刻快了。

“虎君?你怎么半夜回来了?还下雪呢。”

李盛轻轻叫了一声,踏进重丽殿的大门,在庭院里宫路上踩出一串脚印,直接去了嬴政的屋子。

猫科动物的爪垫很厚很软弹,落到地上几乎是没有声音的,李盛觉得自己身上凉凉的怕冻着嬴政,决定去书房那边睡,反正书房那边也有他的一个垫子。

可他刚进屋,嬴政就醒了,小孩儿坐起来眯着眼睛看过来,黑乎乎的夜里,只有外面的一点月光从门缝下面映进来,他看到了两只闪亮的金色猫瞳。

“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嬴政有点兴奋地说,父亲说大雪封山不好走动,但是他觉得虎虎不会那么久不来看他。

“你冷不冷?快上来,我被窝里暖和。”

嬴政小同学非常大方地表示愿意和虎虎分享他的暖和被窝,李盛拒绝了:他皮毛厚实火气旺盛,但嬴政还小,要是冻着了可就坏事了,这会儿又没有抗生素,风寒严重了可是能死人的。

嬴政还想从被窝里出来,被李盛一爪子就按住了,你可消停点吧。

书房里挪了两个青铜炭炉过去,李盛过去那边休息了。

因为下雪,骑马课程暂停了,第二天下午,李盛陪着嬴政在屋子里看棋谱,嬴政右手捏着棋子按照棋谱摆在棋盘上,左手就捏着一只虎爪,还小声和李盛说着:“等以后父亲搬到昌和殿去就好了,那边有火墙呢。”

李盛赞同地点点头,外面大雪纷飞,要是能在火墙旁边裹着裘衣看雪景,想一想就很舒服啊。

这一年的冬天,周赧王死了。

西周被秦朝灭掉,他觉得自己丢了祖宗基业,本就羞愧难当心中怨愤,被迁居后也是郁郁寡欢日日少食,夜里不得安眠,本就年岁不小了,今年冬天又是格外得冷,周赧王便一病不起随后去世。

毕竟是之前的周王,秦王下令把他好生安葬。

接下来的时间秦国没有再发起大型战役。

秦昭王年岁已高,精力不济,这两年也总是病痛不安,他知道,自己的时候不多了。

秦昭王嬴稷,十九岁登基,如今已经在位五十六年,他执掌大权五十年,一生中功绩无数,极大地巩固了秦朝的霸权地位。

远交近攻,为秦国争取政治同盟;延续改革,富国强兵;坚持军功制,削弱封君贵族势力,加强王权。

在对外战争中,秦昭王更是大开大多战有功。

伊阙之战,以白起大破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这一战,夺取了中原腹地,自此一战后,韩魏两国也国力受损,再难与秦相抗;

鄢郢之战,攻破楚国都城,迫使楚国迁都至陈留,楚国元气大伤,不复往日之盛;

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国大军就此葬送,赵国自此一蹶不振。

攻楚、破赵、逼打韩魏,在秦昭王晚年,秦国已经确立了对六国的绝对优势。

而后灭西周,夺九鼎,问鼎天下,秦昭王也算是为哥哥秦武王和自己,都还愿了。

秦武王确实好勇斗狠,但人家也不是没有作为的,宜阳一战都打到了韩国的都城,为秦国拿下了三川之地,自此,以宜阳铁矿、巴地盐泉,运城盐湖,秦军可以装备五万精兵,这贡献可是不小的。

当年秦武王远望周城,发出了野心家的感慨:“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

这话还是在洛阳说的,当面给周王寻晦气,是个猛人。

秦武王秦昭王兄弟俩,都是一脉相承的野心勃勃雄心大志。

但英雄也会迟暮,秦昭王在公园前251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

秦昭王去世后,太子安国君在守丧一年后随即继位,但这位秦朝新王在位三天就因病崩逝,谥曰孝文王。

后世关于这件事众说纷纭,还有人阴谋论说是华阳夫人为了尽快让养子嬴子楚继位,对丈夫下手。

这就纯粹是胡扯了。

安国君当了十七年的太子,去世的时候也已经将近五十岁,最后三年因为秦昭王身体不好,他承担了大部分的国家公务,而且他身体本来也不是特别健壮,当然了,这和他年轻时候的放纵有关系,足足二十多个儿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他是劳累积病,而后因病去世,李盛还陪着嬴政去侍疾过好几次。

名义上是在位三天,但其实人家也作为实权君主度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只是守礼遵循孝道,在除丧之前一直没有称王。

孝文王去世后再一年,嬴子楚除孝,继位,以赵姬为王后,以嫡长子嬴政为王太子。

第334章

李盛跟着嬴政搬家了,已经十岁的嬴政小同学搬进了太子宫,他现在读书可不是自己一个人了,还有了几个小伙伴,有的是宗室偏支,有的是亲贵大臣们的孩子,岁数都差不多。

尽管有了同伴,但李盛也经常去陪着,他陪读陪了好几辈子了,师傅讲解文章和小孩子们读背的声音早就听熟了,就跟催眠背景音差不多。

除了第一天——那天,李盛趴在书房外面的院子里,很感兴趣地看着里面的小孩们扒着窗户往外看,看两眼,又躲回去,再从窗户边上冒出来,再看几眼。

中午休息的时候,嬴政就跑过来撸老虎,抱着大爪爪捏捏,倚着大老虎闭上眼睛晒太阳,他的朋友们就在旁边看着,又想过来,又有点害怕。

呜呜呜真的很想过去摸摸啊,他从来没有摸过老虎啊好想试试!可是看起来那么大一只,要是老虎不高兴会不会给他头一口咬掉啊?老虎刚才打哈欠他都看到了,那个嘴张开了,比他两个头都要大!

李盛抬起头看了一眼,没有理会这些小屁孩,把爪子从嬴政怀里抽出来,他也不爬起来,就这么四脚朝天在地上,两只前爪使劲儿往前伸,同时后爪努力往尾巴那边抻平,伸了个惬意的懒腰,尾巴悠闲地左右甩了甩。

嬴政撸了一会儿虎虎充电,缓解了一下念书的疲惫感,转过头就看到自己一起念书的小伙伴们都眼巴巴地看过来。

“寅君不会伤人的,你们不用躲那么远。”——寅君,是嬴政最近对李盛的称呼,先秦时代已经有了十二生肖的雏形,嬴政最近应该是接触到了这些,还问了很多关于老虎的记载,这会儿老虎的称呼很多:寅客、山君、於菟、斑寅,等等。

嬴政觉得自己现在读书还不够多,没办法给虎虎起个足够响亮的名号,但他现在有了自己的交际圈,虎虎这么威风总是叫个叠字小名就有点不够格了,于是他想了想,决定在外人面前先称呼为“寅君”。

不过私底下他还是喜欢叫“虎虎”,这个从自己刚学说话的时候就熟悉的名字,当年嬴政刚开始学说话,还曾经有一阵子总是把“虎虎”叫成“卜卜”,现在想起来,李盛还记得小小的嬴政坐在床上,非常努力地第一次自己把虎虎从院子里召唤过来后,亮晶晶的两只大眼睛惊喜地看过来。

但尽管嬴政拍着胸脯保证了,也只有两个小伙伴过来,自己也不敢上手摸摸,还是嬴政拽着他的手摸了摸老虎爪爪。

“喏,给你们看这个,这是寅君换下来的虎牙,当初在邯郸的时候寅君送给我的。”

“哇,好大的牙!”

“比我手指都长!”

“摸起来凉凉的。”

......

这群小孩子吵起来也是挺闹腾,李盛转过去,把两只前爪抬起来捂住耳朵,继续眯着眼睛晒太阳。

“寅君要睡觉了,咱们进屋去吧。”嬴政觉得虎虎睡觉是一件挺重要的事儿。

下午骑马李盛就更不能跟着了,他干脆去了明宣殿睡觉,这边是嬴子楚用来接见臣子们,商议国事阅看奏疏的地方,李盛刚进来,就发现吕不韦也在。

大老虎大摇大摆地进来趴下,两只前爪往脑袋下面以踹,歪头闭眼,一边休息一边听着这两个人商量,嬴子楚刚上位,当然是想做出一点功绩来,想找个倒霉的软柿子捏一捏。

软柿子很好找——东周君。

秦昭王末期已经灭了西周,废掉了周朝最后一位周赧王,现在他作为孙子,就要继承祖父遗志,灭亡东周,荡平天下!

主要西周君是真的对自己没有一点自知之明,按照后世的话说,那是又菜又爱玩,东周君知道秦国两位君王,秦昭王、秦孝文王先后去世,想来秦国正值多事忙乱之时,他就想着趁这个时间联合各国,再次合纵伐秦。

韩魏两国首先响应,东周君一看,有门儿!于是信心大增,更多派使者去往别国游说出兵。

嬴子楚一听,哟,居然还挺有默契,那省事儿了,连理由都不用找了,直接下令,筹备大军,调遣将军,发兵!

这次是吕不韦为主帅,在嬴子楚继承王位后,吕不韦便被尊为相国,封为文信侯,位高权重,但他也需要一些功绩在朝中建立起自己的威望,于是主动请缨,嬴子楚当然是同意了。

吕不韦带兵逼近东周,东周君以为有韩魏援军,还不是很紧张,吕不韦只带了五万兵马,这点人就妄想攻下西周城?

但是令东周君没料到的是,韩魏两国还没等走到东周边境,他们俩先内讧起来了,为什么呢?分地盘没达成协议,分谁的地盘呢?没错,就是东周的啦!

天下没有白吃的饭,东周既然请他们援手,那他们自然是要收点报酬,秦国之出了五万军,他们可是都出了三万,六万人呢!

等秦国在西周攻城战中先消耗一波,他们再过去和城内的东周军内外夹击,等秦军败退,东周也必定损耗不少元气大伤,他们这时候威逼东周割让地盘,必然是有所收获!

于是这两国援军也不急,还开始商议起后面的事情来,这一商量,谈不拢了。

当然了实际上的矛盾肯定不止这一点。

李盛了解到的还有一件事,两国出兵的时候虽然都定好各自出三万,但是韩军出的是寻常军士,魏国出的精锐,魏国未免心里多想,觉得韩军来蹭功劳。

再有,关于两国在包抄的时候,谁在哪边,应该就会占下哪片地方,这个事儿也始终没谈拢。

东周王站在城墙上望眼欲穿,秦军的弓弩都快把宫墙打烂了,那两国援军也没来,更别说其他诸侯国了——离得最近的就是韩魏两国,他们就算去了,出人出力帮忙打赢了,也不可能占一块远离自己国土的飞地,还是韩魏两国最占便宜,给他人做嫁衣,没准还要被秦王记恨,何苦呢?

于是吕不韦顺利地打穿了东周,东周君绝望自尽,自此,周王室祀脉断绝。

要说起来,秦朝这几位君主对外的手腕都足够硬气粗暴,趁着打没了东周这股士气,嬴子楚又立刻派大将军蒙骜率兵伐韩,理由也是现成的——谁让你多管闲事跟着东周搞事的?不打你打谁?

当然了,这是出兵的借口,实际上,就算韩国不出兵,嬴子楚也要打他——已经拿下的西周和东周两地,地盘太小,施展不开,总得在往外拓一拓,外边是谁呢?韩国和魏国。

蒙骜带着大军,不到一个月就夺取了成皋、荥阳一带,控制了虎牢关周边要塞,再加上之前已经夺取的西周和东周故地,连成一片,合建为一郡,称为三川郡。

自此,秦国的东边边界已经紧挨着魏国的国都大梁,魏国国君日夜惶恐不安。

但秦军没有继续往下打,而是撤军回返,在新占下的城池中安营扎寨,咸阳会派人来接管治理,大军也会留下一部分驻扎守卫。

上一篇:穿着龙袍穿越了!

下一篇:我是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