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置业
干就干了嘛!嬴政和大臣们商议过后,给楚国的暗探去了信,最好挑动一下负刍和其他大臣的矛盾,负刍的敌人越多,将来推出熊启的时候才越方便成事嘛。
像是离间君臣这等外交手段,秦国用起来那是驾轻就熟,从孝文王时期,秦国就多有这等行事,人手套路资金都是成熟流程。
而这件事进行得也很顺利,因为负刍也本就对熊犹心生不满,他觉得自己的地位并不比熊悍熊犹二人低微,但是地位却天差地别。
论长幼,楚国宗室内承认的王子中他是长子;
论母系地位,他的母亲是楚国昭氏贵女,虽说是旁支所出,可也比那李氏高贵多了,李园不过是一介小吏而已,不过是靠着巴结当年的春申君才有了后来的运道;
论才学能干,他自认也是十几年手不释卷军法政事都有涉猎,自觉并不比两个弟弟逊色。
可偏偏他父王熊元就是喜欢李氏,抬举她当了王后,愣是压在了昭美人头上,那两个弟弟也成了嫡出宗脉。
更不用说,他那两个好弟弟接连做了楚王,对他这个长兄却是一直冷待,不说给他加封爵位也就罢了,前两年秦楚边境有些摩擦,他请命要去征战立功,熊悍不但不允,还把他斥责一番,说他自不量力冒进贪功云云。
又不给他封爵,又不让他立功自己挣爵位,负刍恨得要命,这是要让自己就这么寥落尴尬地过着这破败日子!
他偏偏不肯这么认了!
他拉拢了不少昭氏的军中力量,只等着找个机会发动政变,杀了熊犹,那时熊犹无子,楚王的位置只能是他的!
转过年来的春天,在熊犹为王太后举行生辰宴席的时候,负刍带兵杀进了楚王宫。
熊犹被杀害身亡,其亲近大臣被害者二十有三,政变一起,朝政不安,正在这时,边境来报,秦军大军压境,连夜突袭,行军迅速,已经连下楚国十二座城池,逼近都城了!
“哐当!啪——!”
一架子的摆件都被新上任的楚王负刍摔了个粉碎,这无耻的秦王,打出的旗号居然是“伐不义之臣,举仁安之主”!
秦王是怎么好意思说这话的?难道他很仁义吗?整天打打这个打打那个,打得人家亡国灭种的,他才是那个不义之人!
还推举那个不知道是不是楚王血脉的熊启为楚王,他连宗室名册都没上,一个被舍弃的人,居然也有脸来争这个楚王的位置?
——熊启倒还真没这个念头,但是秦王把他传进宫里说了两句,他难不成还敢违抗命令?说句人心险恶的话,他要是不配合,嬴政把他囚禁起来,再随便找个人说是熊启,带着人出征伐楚,他也没办法啊。
他妻儿老母都在咸阳,他敢吗?
何况他自己对于这件事也并不反感,不就是借个名头吗?而且秦王还承诺,待大事完成,会给他封爵加邑,其二子一女皆有封赏。
在明光殿里,熊启只能是恭敬应诺。
负刍政变夺位,本就有不少大臣不服气,尤其是李园一派的死忠大臣们,他还大开杀戒,把不少反抗的大臣都投入牢狱,如今秦军把熊启推上来了,这些被负刍逼到绝路上的人家一想,反正左右都是死,还不如干脆投了熊启,没准能留下一家性命,于是干脆利索地反了。
这些人家夜里联合起来,带着家臣私兵,从城内杀出一条路来,在西北角逼近城门,杀了守城士兵,放了一把火,趁着火势逼开城门,逃了出去,另一边,秦军趁机用弓弩射杀楚国守城兵士,破开城门攻进来。
和历史上的政变相比,负刍失去了把控朝政的时间,显得太过忙乱无措,秦军来得太急了,他还没有把反对派的力量打压下去,秦军就已经兵临城下。
负刍登王位十二日后,秦军当夜攻破都城。
熊启带兵攻进王宫,亲手杀了负刍,成为楚国最后一任楚王。
又十日后,熊启以楚王的身份向秦军投降。
楚国就此灭亡。
第362章
就在楚国这边顺顺利利按照计划进行的同时,嬴政也派了兵前往齐国边境陈兵示威,又派了使者进齐王宫面见这时的齐王田建。
齐王听闻秦国大兵压境,本来是很慌的,这不对啊,这十几年来,齐国对秦国可是一向“侍奉谨慎”,一直是作为一个非常听话的小弟,指哪打哪,之前五国联合攻秦,齐国也很乖地一点不掺合,秦国攻打其他国家,齐国也老老实实地给秦国借道,有时候还上贡粮草,秦国应该不至于上来就打他啊。
而后,听闻秦国只是陈兵,而并没有直接开打,反而派了使者前来觐见,齐王建这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田建虽然懦弱无为,但是他能在强秦旁边苟了这好些年,还一直能保全宗庙,使得秦国最后才清算他,除了眼力见,这脑子也是有的,和秦国打交道多了,也多少了解了这位秦王的行事水平。
像是之前的燕国,因为派刺客去行刺秦王,惹得秦王大怒,哪怕是后来燕王意图求和,秦王也毫无接纳之意,一直把燕王赶出都城逃亡北上。
哪怕他还杀了自己的儿子燕太子丹,亲手把头颅送回咸阳以示自己的臣服之心又如何?秦王不还是在前年腾出手来,愣是派了人去将燕王的参与力量全都剿灭,燕王也被杀害。
由此可见,若是秦王铁了心要打你,那就一定要打的,你要投降他都不肯接受。
可如今秦王派了使者来,就说明事情还有转机,他还有活命求存的可能!
齐王田建眼看着这些诸侯国一个个灭亡,早就没了强兵富国再创辉煌的抗秦勇气,他面对着秦国使者,只有一个请求:“愿以齐之地奉秦,但求为五百里一封君”。
我愿意投降,只求秦王给我留五百里地,让我做个小封君,我就满足了。
这事儿秦国使者做不了主,他把消息传回了咸阳。
历史上的嬴政是答应了齐王田建这个请求的,但是后面却失约了,齐王投降后,秦王把他接到秦国,但却把他“置于共地松柏之间,饿而死”。
共地,大概在后世河南的辉县。
这就有点不要脸了,既然答应了人家,却又暗地里下黑手把人搞死了。
可见历史上三十多岁的嬴政也是已经修炼得心黑手狠,远远不是这会儿二十来岁能比的,前阵子李盛跟他说让熊启去争王位再投降的计划嬴政还迟疑了一瞬呢。
这一世,齐王田建面对的就是二十多岁的嬴政了,年轻气盛锋芒更盛的嬴政懒得找借口,直接就是“不允”。
你田建以为自己是谁啊,还跟我要五百里封地,还要保留封君的名号?你一个亡国之君丧家之犬有什么资格啊?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你输了就老老实实认命!
“富贵一生,嗣庙可继,齐王犹有不足?若不依从,秦国不惧相争。”
——寡人让你荣华富贵地活着已经够给你面子了,你别不识抬举,再闹腾打你丫的!
齐王委委屈屈地从了,不从有什么办法,自己跪了总比被打一顿再跪好吧,起码自己田氏宗庙能留下,不像是燕国,都被烧毁了,自己跪下起码没有被打死的风险。
于是,齐国平定。
视角转回另一边的楚国,昌平君,哦不,是楚王熊启大开城门带着楚国文武大臣们出城投降那天,齐国早就已经被秦国火速接管,李盛想了想,这不双喜临门嘛,而且齐国一降,楚国一灭,六国这不已经都搞定了?
这大好的日子,必然得有点表示啊!
又把那个虎形云搞出来了,还多了个黑龙云,震惊了一波楚国百姓。
其实李盛高调展示这个天象,也有镇压一下楚国残余势力的意思,熊启确实是以楚王的身份投降没错,但是他毕竟是几十年没回过楚国,全靠着秦军撑场面,在楚国是没有自己的根基的,他带头投降,朝中也是有些军中力量不服气的。
但是那是后边的事儿,只要名义上这个投降的流程走完了,就算再有人不服,那也是“叛军”,就是秦军的业务范畴了。
卥瘀
但这天象一出,起码能镇住七八成的人,老百姓和底层士兵大概率不会再支持那些起义的楚国旧部了,比如项燕,他再扯大旗,可够呛了。
那天上午天上有点云彩,天气算是多云,太阳一会儿出来又过一会儿被遮住,李盛蹲在楚王宫西边的山窝窝里仰头看了一会儿,毫不犹豫地跟系统高利贷了积分打算搞个大的——这种多云天气一会儿阴一会儿晴的,最适合搞天象了!
城门大开后,秦军刚进城,就听到了掠过耳边的风声,眼前一下子暗了下来。
大家下意识地抬头看去,就看到天空中的云彩渐渐积沉着压下来,本来是这边一片那边一片的云正慢慢地聚起来。
乌云卷集起来,很快就慢慢形成了形状。
“这是虎形,咱们在郢陈的时候就见过,难道是大王的玄虎又要来了?”
“但是那边是什么?”
“长身四爪,头有须尾带鳞,这是龙啊!飞龙!”
这幅场景曾经出现在赵姬的梦境里,就在她当初怀着儿子嬴政的时候。
玄虎飒飒而行,黑云的边际随着天上的风流飘忽动着,看起来倒像是玄虎周边的毛毛在随风吹动。
就在玄虎上方,有飞龙形状的云图昂然而立,四爪腾空,龙须飘动,威势凛凛。
风流云动,玄虎和飞龙的云图很快就聚集起来,黑沉沉地压在楚王宫上空。
别说楚国这边的人了,连秦国自己带过来的军队都看呆了,这场景太玄妙了,他们真没见过!
龙盘虎踞,天上的黑云持续了大概有半刻钟。
而后风吹云动,两方云图保持着原来的形状,居然分开了,玄虎云一边散开一边往李盛所在的这边山林而来,黑龙云却是往东北方向秦国都城咸阳的方向而去。
“这黑龙是去咸阳啊!”
“六国灭,如今我们大王已经是天下共主了!”
“我大秦崇尚墨色,这黑龙就是大秦的神灵!”
下边秦军都欢腾一片议论纷纷,而楚国这边的人却都有些面色灰沉,前些天就听秦军说过齐国已经投降,如今楚国亡了,这天下,终究还是让秦国得了!
就在玄虎云散去的时候,楚王宫这边的所有人都听到了一声响彻天云的虎啸。
“吼——!”
巨大的玄虎从西北一路风驰电掣地跑来,一路旁若无人地跑进城门,而后腾空跃起,借着城墙边上堆积的战车架子直接跳上了楚王宫的宫墙,站在高高的宫墙上,虎啸声震百里。
而随着这一身虎啸,天边云彩散开,天地间一片大亮。
而另一边的咸阳城,本来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忽然起了风,天边黑压压地沉下一层云来。
“要下雨了?去嘱咐他们把寅君的垫子拿进去放好。”嬴政正握着一卷书在窗边看,觉得天色暗下来,皱皱眉头吩咐道,今天太阳好,他从后殿过来的时候看到虎虎常用的几个大垫子和那个藤编的大窝窝都在晒着的。
“大王,您看,您快出来看啊!黑龙!”
小宦官连滚带爬地跑进来,连话都说不完整了。
嬴政大步踏出门,只见西边一片黑云正飘过来,刚才就是这片云遮住了阳光,才暗下来,但是,他仔细看去,那云昂头飘尾,居然是黑龙的形状!
他想起母后给他说过的梦中场景“有玄虎黑龙相伴而来,黑龙扑入腹中而有子,第二日有玄虎临门”,玄虎,就是陪伴了他二十几年的虎虎寅君,这黑龙,难道是他自己的伴身玄灵吗?!
第363章
黑龙云一路从楚国都城飘到秦国的都城咸阳,一路上多少郡县都看得清楚真切,而到了秦国后天上的龙形云却不再飘动,而是在秦王宫上方停滞半刻钟方才随风散去,而后云动风起,金日复现,天地间才恢复了正常的颜色。
秦国百姓们都是兴致昂然,大街上田野里到处都是跑出来看的人们,秦国先收齐地,再攻西楚,一统中原就在眼前啊!
寻长百姓尚且如此,朝中的文武大臣们只会更加兴奋,一卷卷恭贺大王喜逢祥瑞的奏疏接连送进明光宫,而这种欢乐的气氛,在当日傍晚,信使把楚国投降,秦国接管楚国都城的消息送回咸阳的时候,攀到了顶峰。
“我大秦一统天下了啊!”
“来人,明日寡人要去祭拜宗庙!我大秦六世之祖业,终得大成!”
“传下去,遍请朝中文武大臣,宗室亲贵,三日后大军班师会咸阳,寡人要大开夜宴!”
嬴政在大殿上兴奋地来回走动,一条条诏令发出去,下面的宦官宫女们也是高高兴兴的,按照以往的惯例,只要外面有大捷,前朝后宫必然都有赏赐,大王的赏赐还不算,后面的王后,还有各位夫人美人们也必然会有赏赐,这是普天同庆!
等这股兴奋劲儿过了,已经过了半夜三更时分,嬴政还是睡不着,在他宽大的床上坐起来看着空荡荡的床边和脚踏旁孤零零的藤编虎窝,哎,这么高兴的时刻,他最想分享的对象就是虎虎,但是虎虎却没在。
想起大老虎,嬴政就不由得想起帛书上写的“虎形云遮天蔽日,威势慑人,更赖寅君飞跃入城,登墙长啸,震动人心,楚人颇见异动,城中大户多有献金宝相拜者,更兼云中有龙鸣虎啸相传,直至午间天色大晴方止,臣斗胆一言,至此,楚人心神服膺者多矣”。
虎虎没回来陪他,是因为虎虎在楚国帮他震慑楚人了,虎虎太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