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置业
突利不光上表归降,还顺带坑了颉利一把——他把突厥的重要兵源地契丹劝降了。
突利给契丹描绘了非常美好的蓝图——我大哥李世民,唐朝大皇帝,为人没得说,讲义气,大方和气喜欢交朋友,中原富饶丰茂,跟了他好处大大滴有,还有神马庇护,咋样?跟我干不?
第88章
契丹琢磨着这颉利都认怂把自己的汗帐都迁走了,看起来这东突厥的大腿近来确实是不够给力,是时候找个新老大了啊。
看看那边受封后拿着神马的鬃毛供起来的薛延陀部,夷男被李唐王朝罩着,扎旗扎得那叫一个稳;再想想最近部落中对颉利的不满和抱怨,契丹果断一拍大腿,去他的颉利,老子不跟你玩儿啦!
契丹率众来投,李世民大喜,一样好生接待安抚了他,这可是突厥部的重要支柱力量啊,照旧赏赐了契丹首领,在他的再三请求下,也获得了神马的鬃毛。
看着鬃毛上闪烁着的紫色光亮,契丹首领喜不自胜。
这边一片和乐载歌载舞,颉利那边就是另一番景象了——真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突利这个狗崽子,居然敢反!
自己反了还不算,居然还买一送一策反了契丹,果然是早有祸心,早知道的话就在囚禁的时候把他饿死拉倒,也免了今日之大祸!
薛延陀部和回纥离开,都没有给颉利这么大的危机感,契丹可是重要兵源地!颉利和自己的部下们商议后,给李世民去信——你之前不是打梁师都吗?他现在在我这儿,我把梁师都交给你,你把契丹还给我吧。
李世民看了后反手就把信给了契丹首领。
契丹自然是更生气了——李世民都把我当人看,给我封赏官位,你倒是把老子看成个物件儿一般换来换去,我契丹部族数万人,难道就值一个梁师都?呸!那个软骨头傀儡,不过是突厥养的看门狗罢了,他也配!
于是当即抽出短刀给自己手上来了一下子,以此立誓与颉利不共戴天!
李世民挑拨成功,挺高兴地回去找飒露紫玩了,想到颉利的书信他就忍不住冷笑,还换?换个鬼!连突厥带梁师都的头颅,早晚都是他的!
李盛一边吃草一边听着二凤在他旁边嘀嘀咕咕嘟嘟囔囔,过了一会儿,二凤跑到地图那边拿着手杖划来划去,李盛悠悠然踱步过去,看着他满脸的势在必得,很想给他配个音:额滴,额滴,都是额滴!
贞观二年,有更多的小部落来投奔大唐,有的是分析利弊看着眼下情景做出的选择,有的则是在颉利那边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啊!
颉利失去了不少部落,在征兵的时候不免要征的更狠一些,就连马匹牛羊,之前是所有部族摊派,现在呢?人少了,那每个部落摊派的就多了,有些小部落受不了掯勒,干脆跑了。
李世民亲切地接见了他们,对他们能弃暗投明加入大唐这个温暖大家庭表示非常欣慰,同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在这些族长的请求下,李世民还带着他们去见了神马,飒露紫神态威严不为所动,目光睥睨地扫过这一片人,高贵冷艳地越过他们去蹭了一下旁边的二凤,然后去草坪上卧着了。
尽管神马没搭理他们,这些人还是激动地不得了,纷纷跪下叩拜乞求庇佑。
至于神马不理他们,正常啊,神马嘛,怎么会理会他们这些凡夫俗子,拜托那可是神哎,就该是这种视众人如蝼蚁的眼神才对嘛。
贞观三年,颉利向大唐请求和亲,李世民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敷衍过去了——和亲?还要娶我妹妹?你怕不是在想屁吃!做梦去吧!
同年,大唐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有所恢复,于是有大臣上书说是不是修修长城啊?
李世民大手一挥:不用修,长城不就是要防备突厥嘛,突厥,早晚被老子打下来,还是别浪费人力物力了。
很霸气,很大唐。
同年十一月,兵马齐备,粮草足成,大唐正式启动了对突厥的全面战争。
李世民在太极宫正殿,抽出宝剑,剑锋扫过地图上的诸般关口,最终,剑锋悬在了突厥汗帐所在——“此一战,是兴国之战,亦是必胜之战!朕,要的是突厥俯首,要的是边境太平。”
“铛——”地一声,剑尖深深地扎进了地图上突厥版图的中央,李世民松开剑柄,负手转过头来看着眼前的几位将军:“我要看着颉利,亲自到我面前投降!”
在堂众位武将轰然应喏,抱拳垂首:“臣自当尽心竭力,为陛下达成此愿!”
这次战争,可以说是倾国之力,阵容相当豪华——李靖,张公瑾、李世勣、柴绍、李道宗、卫孝节、薛万淑......都是开国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猛将。
六路大军共十万之众,在李靖的统领下向着突厥进发。
624年正月,李靖带兵奇袭颉利牙帐,一直被颉利控制在手里的旧隋萧皇后和杨政道向唐军投降。
这一场仗打得颉利措不及防,仓皇中带大军逃向漠北,但在白道遭遇了李世勣的埋伏。
李靖猜到突厥一定会逃跑,因此分兵李世勣,早早就令他在白道设伏。
盛名之下无虚士,白道一战大捷,证明了李靖无愧后世“战神”威名。
眼看着自己这边落了下风,颉利便派遣执失思力入长安见李世民求和。
李世民接见了执失思力,说好好好咱们坐下来谈一谈,派了唐俭和安修仁去与突厥和谈;但是另一边,他转过头就嘱咐李靖:突厥恐怕是在拖延时间,你警醒着点,朕信得过你,你随机应变看着办!
事实证明突厥确实是在拖延时间,李靖随后便要对突厥汗帐发起猛攻。
这里还有个插曲,当唐军发起攻击的时候,唐俭还在突厥大帐中,有部下对李靖提起此事,李靖觉得国事战机要紧,至于唐俭嘛,相信他会有办法哒!让我们真诚地祝福他!
为此,后面唐俭和李靖俩人一直不对付,当然,这是后话了。
但是现在,突厥老巢就在前面,儿郎们,战功正在向你招手,策勋十二转,封爵亦可行,升官发财封妻荫子就在今日,TM给老子往死里打!冲!
李靖带大军把突厥军队打得七零八落,两军交战时,颉利一看大事不妙,干脆调转马头向着漠北跑了!
他的部下一看你这当可汗的都跑了,我们还打个什么劲?于是士气低落纷纷投降,唐军大胜。
李靖没管那边一身狼狈正在用愤怒的眼神扫射他的唐俭,脑子一转,觉得颉利的脑袋还是可以争取一下,于是派了人去追。
与此同时,受命在漠北关口埋伏的李世勣也等到了如同丧家之犬一般逃来的颉利,后面追着的是江夏王李道宗,两边合兵,颉利走投无路,只能下马投降,至此,这个在武德年间的庞然大物终于倒下,至此,东突厥政权彻底向李唐王朝臣服。
李靖带兵返回长安,场面非常壮观,突厥俘虏十几万,牛羊牲畜几十万,浩浩荡荡回了长安。
一般来说,都是在太庙献俘,但是大唐对突厥的这一场大胜,政治意义非同凡响,因此,李世民额外安排了顺天门献俘,先让长安百姓文臣武将们看一看,再去给祖宗报喜。
于是,颉利被放在囚车里展览了一大圈才在顺天门见到了李世民,望着城楼上意气风发的李二,旁边还站着他那匹神骏的紫色大马,李二正一手撑着栏杆,一手抚着那紫马的鬃毛,一人一马都是眼睛闪亮神态兴奋。
颉利低下头看看自己身上已经脏污不堪的衣服,再回想当年李渊都要在他跟前恭敬卑下的样子,往事不堪回首啊!
胜者英雄败者寇,颉利长叹一声,从囚车里下来,向李世民下跪叩头行大礼谢罪。
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但是,李世民赦免了他,这让他大感意外,忙跪下拜谢唐皇大恩。
李盛一边看一边指挥系统录像,看着自己的积分哗哗往上涨,他高兴地甩了甩尾巴,颉利真是值钱啊!
李世民没杀颉利,是因为他心胸宽广吗?是也不是。
一方面是要留着他收拢突厥之心,就算突厥被打败了,但如果心不服,未免还有后患。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要让边夷部落认为他心胸宽广——连和我仇恨最深的突厥首领,我都赦免了他,我当然也不会对你们怎么样,所以,快点放心大胆地来投奔我,加入大唐吧!
至于颉利,简直是完美的活体广告招牌,妥妥的工具人。
突厥让李世民挑了!突厥老大都让人俘虏啦!草原上变天儿了!
这件事迅速占据了贞观四年的热搜榜第一,消息向着四面八方传去。
边境各部落闻风而动,这时候不表忠心难道还等着唐军亲自来吗?很快,大唐迎来了一大批来请求归附的部族。
当年,自塞外来归以及突厥前后来内附、开四夷为州县者众,有一百四十万人之多。
四夷宾服,进拜长安,西北诸藩商定,以大唐为宗主国,愿行朝贡之礼。
“陛下安定海内,平静诸边,文武高才,功业煌煌,我等已然商定,愿为大唐皇帝陛下上尊号,名曰——天可汗!”
第89章
李唐王朝打下东突厥,向周边国家亮了亮肌肉,周边部族也都识相地来进贡朝拜,但是,其中也有几个比较有个性的势力不太服气,比如吐谷浑。
吐谷浑在后世的甘肃青海一带,他们是鲜卑民族,这一代的领导人叫做慕容伏允。
青藏一带离着关中比较远,因此,慕容伏允对于李世民这个位面之子也就不太了解,当李世民派遣使者来的时候,他用了一个相当敷衍的借口来拒绝朝见——他说自己生病了,无法前行去拜见大唐皇帝。
李世民想一想,确实,这远途跋涉对病人确实不太友好,于是就退了一步,让他的的儿子来朝见。
慕容伏允这次的借口那都不是敷衍了,简直可以说是挑衅——他年轻力壮的儿子也生病了哟,也去不了哟,哎呀真是好可惜呢。
大唐贞观初年猛将云集,都是厉害人物,听他这么说,立马就不高兴了——你这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啊。
于是李道彦攻击了吐谷浑,斩首七百人,慕容伏允得知后连夜派了使者去长安。
但是,这个人可不是那种老实人,他虽然已经派了人去求和,但是在边境上仍然不老实,还在劫掠汉民,这谁能忍?
李世民大怒,于是决定给吐谷浑一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知道厉害。
唐方派出大将段志玄和吐谷浑展开战斗,大破之,慕容伏允也老实了不少。
李世民毕竟刚结束了和突厥的战争,不太想连年征战让百姓受苦,于是就派遣使者去与吐谷浑修和。
但是,这一行动反而助长了慕容伏允的嚣张气焰。
哟,连东突厥都能打赢的大唐居然主动来找我求和,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厉害啊,那我这么厉害,干嘛要以你为尊?
非常膨胀的慕容伏允给李世民的回信也很不客气,狗叫声非常刺耳:“你李世民凭什么叫我服你啊?你算老几?”
当使者会来后把国书献上来的时候,李世民就在安和殿里待着。
安和殿是李世民在这两年把飒露紫的两间小屋子扩张后新建造的小宫殿,就挨着太极宫,没办法,他的东西越来越多,飒露紫已经很不高兴了,于是他就在旁边另外起了三件大屋子,命名为安和殿,用来接见亲近大臣并商议一些机密要事。
如今,众位大臣都以能进安和殿为荣——大朝会谁都能去,能进神马的安和殿接受陛下召见,那才那说明进了陛下的眼了,前程一片光明啊!
接过国书来看的时候,李世民还在慢悠悠地给飒露紫剥干果吃,飒露紫已经是十岁左右的马了,但是他仍然健壮英勇,岁月对这匹漂亮的大紫马没有任何侵扰,他的眼睛还是像当年随他征战时那么明亮热情,牙齿也很健康,热爱一切好吃的。
对此,李盛表示这都是积分的功劳啊,他心甘情愿每年都出去忙碌一个月积攒积分,以此来换取能长长久久地陪着二凤。
李世民正乐呵呵地看着他的宝贝大马一口一个果仁嚼得嘎嘣脆,但是接过国书扫过内容后,脸上当即风云变色,面色都黑了,李盛在旁边看着好奇,也过去看。
旁边伺候着的小太监很有眼力见儿地躲开,看着飒露紫的大头凑过来非要挤着看,把陛下头上的金冠都挤歪了。
李盛一目十行地看完,心中给这个慕容伏允点了根蜡烛——自求多福吧。
他就没见过敢在李世民跟前这么狂的,当年颉利也没这么狂啊,就这,还已经在宴会上跳舞来着,这个慕容伏允,要是活着被俘虏送来长安,只怕连跳舞的机会都没有。
李世民果然很生气,当即拍案而起——MD老子不跟你计较,寻思两边和平相处过安生日子得了,你倒是好,蹬鼻子上脸没完了,这要不给你个教训,我这天可汗的面子往哪儿放?
于是非常膨胀,觉得自己是个强国的吐谷浑国主就得到了他应有的尊重——635年正月,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李道彦、突厥降将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全明星阵容就踏上了吐谷浑的土地。
635年四月,李道宗在库山大败吐谷浑,但是慕容伏允跑了,跑到了大沙漠里面。
李道宗本想着反正这一回也把吐谷浑打得半死不活了,他跑了就跑了吧,带着斩获班师回长安好了,但是契苾何力,这位突厥降将不肯,他带着亲近部将,一路进了沙漠。
——作为突厥将领新归附不久,还没有战功呢,他一定要捉住慕容伏允,用他的人头来铺就自己的青云之路!
这位猛将一路追着慕容伏允穿过柴达木盆地,又进了塔里木盆地,最后吐谷浑族人扛不住了,军队哗乱把首领杀了投诚。
至此,吐谷浑归于大唐。
但不知道是不是太嚣张的报应,还没恢复过来的吐谷浑在四年后又被打了,被谁呢?西藏高原上的吐蕃国。
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很羡慕吐谷浑和突厥都娶到了中原的公主,于是他也想向大唐求娶公主。
——吐蕃遣使献黄金器千斤以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