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83章

作者:置业 标签: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 P向

肉干是原味风干,人猫都能吃,昭昭在乾清宫饿了就会扒拉他的荷包叼出来一根用爪子按住,一边看外面的鸟一边啃,昭昭吃东西是很有食欲的,有时候他也忍不住会拿出一根来,一边思索事情一边吃。

两人装扮好了以后,李盛就自觉转到了旁边的餐桌上蹲好,继续干饭——小鱼干和羊奶那是餐前用来开胃的。

吃了一个鸡蛋黄,一个碟子底的肉羹,还有一块奶酪干,李盛看着面前的夫妻黏黏糊糊地秀恩爱。

两人你给我端一碗粥,我给你撕一块饼,这个糖蒜很好吃皇爷尝尝,这个酱瓜有些辣阿念你少吃点,这糕饼软和,皇爷肠胃不好,早上很合适......

他们俩倒还没忘了媒人,不是,红娘猫猫,时不时地给昭昭擦擦嘴,把蛋黄掰开方便他吃,如果李盛不是毛茸茸而是人类幼崽,那妥妥的一家三口即视感。

李盛一边吃一边观察古代统治阶级两脚兽谈恋爱,让系统开录像赚积分,不知不觉就吃撑了,跳下去在屋子里一圈圈来回走消食,朱厚熜还想抱抱大猫猫,被一爪子呼开了——别动肚子,本来就吃撑了难受!

“昭昭你自己玩吧,我们中午就回来了。”

这一去,要见过后宫中诸位长辈,陪坐说话,还有一些别的仪式,少说得两个时辰。

李盛有点无聊,继续一圈圈转,吃撑好难受,猫科动物本来就随性脾气大,这一不舒服更是暴躁了。

他本着自己灵魂是个成年人的坚持忍了忍,但是猫科动物的天性本能也很强大,他没忍住——老子为大明殚精竭虑的,靠着四只爪爪来回东城西城地奔波,这会儿要有微信步数都得天天霸榜,偶尔撒泼一下不行吗!啊!

这香炉怎么摆的?太靠里面了耽误他转圈,踹进去!大猫咪伸出一只前爪使劲,靠,踹不动!

看着大猫猫的尾巴尖开始啪啪拍地面,身上的毛毛一点一点乍起来,旁边麦福感觉背后自己的寒毛也都炸起来了,赶紧过来亲自把香炉搬开了;

这花挺好看,就是花粉有点多了,阿嚏——!恼羞成怒的大猫猫一尾巴呼过来,开得正盛的花落了一地花瓣,旁边的小宫女看到麦公公摆手示意,过去轻手轻脚地把花瓣收拾了;

这边的贵妃榻怎么没垫子,硬硬的一点都不舒服,大猫咪一伸爪子把衣架子上朱厚熜换下来的衣服勾下来垫在下面,抱着大尾巴盘好了,眼睛还直勾勾盯着那边花瓶里的孔雀毛,很想过去玩,但有点撑还是老实一点吧。

屋子里收拾床铺打扫卧室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看得大气不敢出,等猫卧下看起来是要安安生生地待一会儿了,他们才动起来收拾整理,擦桌子换床单,收拾梳妆台擦干净地面。

抱着衣服的宫女一脸无奈地看着被昭昭压在身下的皇爷的袍子,麦福这个宫里老人皇爷心腹都不敢惹猫,她更不敢从猫身下把衣服拽下来了,只能暂且先抱着怀里的东西出去了。

她是跟着皇后进宫的贴身大宫女青莲,另一个大宫女碧枝跟着娘娘去拜见了,她留下守家。

知道昭昭在孙家找她们姑娘玩的时候一向是霸道淘气,但是万万没想到,昭昭在皇宫里的做派也是不遑多让啊,甚至更霸道了——其实李盛去孙家是收敛了的,毕竟是出去做客嘛,在宫里才是他家,那叫一个为所欲为。

李盛在贵妃榻上趴着晒太阳,没一会儿就睡着了,猫科动物的睡眠需求量确实很大。

看着毛茸茸的一大团在阳光下,小肚子上的毛毛因为呼吸的起伏轻轻摇动,旁边的大尾巴垂下来蓬松可爱,青莲不禁露出微笑,哎,可能是皇爷和娘娘都出去了,留下昭昭自己在这里,它感觉不高兴吧,昭昭平时多懂事聪明的猫猫啊,今天也不是故意的。

李盛一觉睡到了大中午,朱厚熜和孙念面带疲色回来了,一进屋子就看到昭昭正蹲在窗户上看他们俩,爪子下面按着一个红木小盒子。

朱厚熜进了屋子换了衣服,端上茶润润喉咙,就看到昭昭拍拍盒子示意他过去。

这盒子是装的金花生吧,怎么在这里?朱厚熜一边过去顺着昭昭的意思打开,一边疑惑地转向麦福。

“是昭昭带着奴婢去后面小库房拿的。”麦福也很无奈。

小盒子打开了,李盛把朱厚熜扒拉开不让他挡光,然后开始往外用爪子勾。

金花生也不大,也就一个女生的小拇指指甲大小,上面刻了花生壳子的花纹,还很生动地拉出来一小节藤蔓的样子,李盛就勾着那一小节藤蔓把东西勾出来,然后把几天上午被他发脾气无辜吓到的宫女太监们用爪子按个拽过来,一共多少人,它就在贵妃榻前面的小桌子上摆了多少个金花生。

大家都看着昭昭很豪气地冲他们一摆爪子,冲着他们拍拍这些金花生——它自己心情不好折腾是自己的事,不能为难打工人,何况,一个成熟的猫猫,不会让自己随身伺候的人心里有疙瘩。

朱厚熜围观得乐不可支,麦福赶紧过来把事情说了。

朱厚熜心说昭昭居然还知道自己对太监宫女发了脾气要安抚,那他平时被踹被抓被大尾巴抽的,昭昭也没安抚过他啊?反而要他去哄猫猫。

但是他无意计较这些小事,天子大婚本就是喜事。

“那你们就拿着吧,好好伺候,朕和皇后都看在眼里,按着一人一对吧,屋里伺候的都有。”

皇爷话音刚落,屋子里的人都是满面喜色。

天子大婚的喜气维持了很久,直到朱厚熜接到消息——他的老祖母,寿安皇太后邵氏病重,且太医院众人看过,表示无力回天。

朱厚熜很难过,邵太后一生三子,都离开她远去就藩,两个亲叔叔先后青年早逝,邵太后多么伤痛?他的父亲,兴王,也就是邵氏的长子病逝,再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偏偏宫规祖制作再此,她连看一看遗容都不能。

三子接连病亡,这位老太后因此苦瞎了双眼,好不容易孙子登临大宝,也成婚了,正是静享尊荣的时候,部料天不假年,祖母骤然弃世,怎不让朱厚熜心痛愧悔?

而这种哀伤很快就转化成了愤怒,一众大臣们上奏称寿安太后丧礼过于隆重,是太皇太后的规制,实在是不妥。

朱厚熜的脸色很难看,在他心里,邵氏祖母的辈分高于张太后,本就应该称太皇太后,当初诸臣便一个个轮番上奏,道理说了一堆,扯着礼法正统的大旗,逼着他把祖母放在张太后之下,当时还是祖母派人过来劝慰他,说能看到孙儿就很好了,她已然满足如今的生活,不必为此多生龃龉,还是要专心朝政。

为此,他才不情不愿地依着大臣们了。

可如今祖母已经辞世,他希望为祖母再上徽称,在宪宗陵寝附近为邵太后选择葬地,兴工营建,以太皇太后之礼下葬,大臣们纷纷上奏阻拦。

朱厚熜悲愤不已,而李盛则感觉有些奇怪,历史上,邵氏的葬礼没有这么多波折啊。

他蹲在文华殿的院墙上,看着这些执拗的文臣们,他们上次拒绝奉召为兴献帝上徽号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李盛忽然明白了他们的坚持是为什么——自从朱厚熜入朝,君臣之间已经过了好几个回合,礼仪之争只能说平手;继统继嗣仍然搁置;兴献王夫妻也在皇帝的坚持下上了帝后之尊号;皇帝大婚他们也没能争夺话语权;他们就希望这次能压住皇帝。

李盛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错了,他低估了这群人的坚持。

看着人们出来,李盛盯住前面的杨廷和,他原以为杨廷和是可以退一步,能以大局为重,与朱厚熜君臣相得,共推新政,现在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他们尊崇程朱理学,推崇大宗为重,很难说谁对谁错,这是他们从进学时候就刻入头脑的政治主张。

第128章

李盛蹲在乾清宫后面的小卧室里,看着孙念送来的八鲜汤盅,香气一个劲儿地往他鼻子里飘,李盛的两只前爪在旁边圆凳子的软垫上来回踩着,又往外看了一眼小朱,还在看杨廷和送上来的奏章,越看脸色越黑。

大猫猫忍不住了,他不吃,猫猫是要吃的!

大猫咪冲着旁边的麦福叫了一声,拍拍面前装着炖盅的木盒子示意,然后舔了舔嘴巴——给我搞一碗!

朱厚熜在那边愤怒,愤怒条还没到顶就被打断了——昭昭吃得太大声了,还吧唧嘴,而且一掀开盖子,那股子香气就更霸道了,朱厚熜晚饭就没好好吃,这会儿都快晚上八点,确是饿了。

他扭过头看着那边一边吃一边摇尾巴的大猫咪,也踱步走过去坐下等着吃。

朱厚熜郁闷地撸一把旁边的大尾巴,心说昭昭真是一天比一天横行霸道,阿念给他炖的汤,他这个正主还没动,它倒是先吃起来了。

几个宫里的太监宫女们也是,待昭昭越发纵容了,先前还会问过他的。

不过昭昭可爱娇憨,就连那得意骄横的小样子他看着都心里发软,想摸摸猫头捏捏猫耳朵;但是杨廷和霸道,在朝中霸着权柄不放,他气得咬牙,恨不得把人按头摁进这锅汤里面,让他脑子好生清醒清醒。

这锅子里面放了火腿、鸡腿肉、还有瑶贝提鲜味儿,另有嫩嫩的小青菜和先前存放的笋干,干豆腐也很好吃。

李盛吃了半碟子肉,又蹲在旁边伸出小舌头啪嗒啪嗒地喝汤,喝完汤后把碗往前一推示意还要。

麦福往皇爷这边瞄,朱厚熜摆摆手不让给盛了,吃不少了,那碟子也不小的。

不给就不给,李盛也不生气,舔舔嘴巴,等人吃完了把人带去他的小窝旁边把梳子推给他——喏,伟大的猫猫允许你梳毛,毛茸茸可以治愈你!

感受着顺滑温暖的毛毛,听着耳边的呼噜声,捏捏柔软的猫爪垫,朱厚熜渐渐平复下来。

之前也跟杨廷和这些人抗争过几次了,若非事涉祖母,他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情绪波动。

杨廷和不赞成在茂陵周围为邵太后选择葬地,上奏说“一旦兴工,茂陵襟抱疏泄,其利害说关,不可不重”,提出仍去原来勘定的橡子岭阴宅。

朱厚熜不理他,坚持要在茂陵周围安葬祖母——以前我们这一支是小宗,我在安陆是个藩王世子,管不着皇家事,你们要把我奶奶葬在橡子岭也就算了;现在我是皇帝,还要听你们的让祖父母离得那么远,那我这皇帝岂不是白当了?!

最终,在朱厚熜的坚持下,邵太后被葬在了茂陵玄宫之右侧,杨廷和及礼部官员便也只能遵从。

这件事似乎过去了,但是,一桩桩一件件,皇帝与杨廷和之间的矛盾不断积攒,君臣之间更添隔阂,这种紧张的气氛,也有人能感受到,而杨廷和,在朝中也并非是一手遮天。

嘉靖元年十二月,兵科给事中史道升上疏称杨廷和左右朝廷用人,挟私报复,是为欺罔君上,威凌臣属,此乃不臣之举。

科,即六科给事中,职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查六部白司之事;道,即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负责纠劾百官,在京城巡视京营皇城,在外巡按地方,考察官吏。

科道官员在朝中地位就像是后代的督查组,虽说官职不高,但专奏事权,为天子耳目,因此地位超然,大多数官员是不愿意招惹言官的。

往日里杨首辅位高权重,又是辅国重臣,哪怕是言官也轻易不肯与首辅大人为难,但是如今这形势眼看着不对,因此,这位杨首辅也遭了弹劾。

史道升原是兵科给事中,十二月间,吏部考评,把他升任山西按察司,按说升官了该高兴,但是,外放出去,哪有京中要紧呢?那山西按察司,自有主事官员,他去了又没有实权,还不如在京中呢。

不动别人,偏偏把我打发出北京城,杨廷和这就是存心的!

于是史道升上疏称:“自己在兵部时候曾指责杨廷和,正要草疏弹劾,被其察觉,便把自己调往外任。”

为了引起皇帝的共情,史道升更是在奏疏中列举了前朝今时杨廷和的种种不好,其中有一条令朱厚熜格外心情舒畅——“先帝自称‘威武大将军’,杨廷和未曾力争,如今兴献帝一‘皇’字,乃至于多番欲以辞官去职相抗!”

说起来也是,若说你杨廷和是法理正统的拥护者,怎么,在嘉靖朝你是一片公心,为了劝谏皇帝多次以辞职威胁;在武宗一朝,怎么你这骨头就软了三分?当年梁储、陆完等官员为劝谏武宗南巡,血染宫道,你杨廷和那会儿可是好好儿地在家躲着呢!

这话实在是诛心,杨廷和也无可辩驳,他当年确实不曾参与血谏,自己理亏,但是堂堂首辅,也不能被一个兵科给事中逼到墙角不反抗啊?

那怎么办呢?杨廷和还是老套路——上疏自辩,并请求辞职。

别说朱厚熜,连李盛一只猫猫,都有些厌烦了——每次起了冲突,杨廷和就上疏辞职,不就是拿捏着皇帝,觉得他离不开这位首辅大臣,国事还需仰仗他吗?

朱厚熜忍着憋屈,令鸿胪寺官员前往劝慰杨廷和,称他“勋望隆重,朝野咸知”,劝他不必为此等言论伤神。

另一方面,为了安抚杨廷和,朱厚熜又将史道升贬斥降罪。

兵部尚书彭泽与杨廷和交情深厚,站出来为杨廷和鸣不平,说史道升素来行为不堪,这次是弹劾首辅以此邀名,这种行为很恶劣啊,不能不治,以免后来人有样学样,那岂不是朝堂大乱了。

朱厚熜噙着笑看彭泽的奏章,撸一把怀里正在打呼噜的昭昭,感受到手心里猫耳朵左右转了两下:“昭昭,你醒了?”

黄锦赶紧过来把猫抱走,昭昭在皇爷怀里被梳毛,没一会儿就睡着了,皇爷心疼他的宝贝猫,不让动,生生忍着两刻钟没动弹。

李盛过去喝水,黄锦过来收拾朱厚熜衣服上落的毛毛,还给他按摩一会儿大腿,昭昭现在可沉了。

李盛出去在院子里玩,蹦起来把树枝拽住,借助身体往下沉,然后猛然放开,树枝上的积雪便簌簌落下来。

朱厚熜在门口看着雪地里一排猫爪印,树枝被压得越狠,反弹就越利害,人,也是如此。

在兵部尚书彭泽上疏后,皇帝似乎很认同他的观点,对他的奏章进行了长篇批示,且在朝堂上对科道官以后的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

“从此以后,科道官员今后上疏,除大奸大恶机密要事,余者皆从公会本具奏,不许挟私沽名,抱怨市恩,中伤善类。”

相当于把科道官员的特权给抹了一部分。

另外,又多次下旨劝慰杨廷和,派吏部官员去他的府邸看望,催促他赶赴内阁办事,一次次地把杨廷和捧地很高,甚至在御旨中称“为天下留卿”。

他安排这些事的时候李盛就在书桌上蹲好当镇纸帮他压着纸,看着小朱写几句就要运运气,还要摸摸猫头释放一下情绪压力,不到二百字,愣是写了两刻钟。

李盛同情地用猫头顶顶铲屎官的手掌心——唉,皇帝也不好当啊,掌权之路漫漫,其中苦楚心酸,也不少。

皇帝给足了面子,杨廷和也就接了这个台阶,顺着便入阁理政。

杨廷和似乎是想展示一下自己宽广的胸襟,刚一复职,就上疏劝皇帝宽恕史道升,朱厚熜感叹“阁老实在宽厚”,便也从善如流。

这可惹恼了科道官员——言官上奏是本职工作,何况史道升奏折中也没说错你老杨啊,怎么,别人能被参,你不能被参?你被皇帝又是哄又是劝,完事儿了还要过来假惺惺地上疏劝皇上宽恕史道升,真是得了便宜卖乖!

这事儿若是风平浪静地过去也就算了,史道升平时确实也不太得人心,可偏偏彭泽哄着皇帝下令限制科道官员的谏议之权,还说什么“以免后人效仿”,你阴阳谁呢!把整个科道一百五六十人都拉踩了一遍。

这可不是史道升一个人的事儿了,这是相当于往咱们言官脸上扇了一巴掌,怎么说咱们也是个重要职能部门,在大明朝举足轻重,这场子要是找不回来,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无论是在京在边的言官,都跟着没脸!

科道中很有一批年轻气盛的御史和给事中,杨廷和在朝中积威甚重,咱们扳不动这棵大树,还动不了彭泽了?

于是软柿子彭泽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弹劾——言官们称彭泽阻塞言路,坏祖宗之法。

言官劝谏,只对事不对人,怎么?咱们弹劾重臣,就成了“以此邀名”了?

彭泽不堪其扰,便也使出了辞职大法,他越是上疏辞职,朱厚熜越是温言相劝,皇帝越是不肯惩罚彭泽,言官们就越是咽不下这口气,攻击地越猛烈。

上一篇:穿着龙袍穿越了!

下一篇:我是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