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悍屠户太旺夫 第74章

作者:发病中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甜文 科举 逆袭 古代架空

卫文康还真仔细回想了一下,“估摸着十七八岁的时候,每日清晨都很强,总是偷偷瞒着我娘洗被子。如今只能说, 哎, 岁月不饶人啊。”

柳天骄一巴掌拍在了他脑袋上, 恶狠狠道:“别他.妈装逼了, 老子腰都要断了, 赶紧捏一捏。”

卫文康从善如流, 伸着他那比许多姑娘家还柔嫩的纤纤玉手, 兢兢业业地给柳天骄捏起背来。

柳天骄被捏的舒服了, 心情也好了不少,“你怎么突然想起收江闵当书童了?”

“往后在外行走,总要有个得力的人。江闵聪慧有分寸,与你我情分不浅, 品性更是难得,是个不错的人选。且你拿他当亲弟弟,能助他得个好前程不也高兴?”

“可你先前怎么都没透个风声,把我都吓了一跳。”

“我也是临时起意,你不嫌我挖了你的墙角就好。”

“怎么可能不嫌,有江闵在,家里的东西都不必愁销路。可就像你说的,我拿他当亲弟弟,自然是希望他有个更好的前程。”

“你能这么想就好。”卫文康思虑半天,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柳家老宅那些人贼心不死,该是好生收拾一番他们的时候了。”

提起这事儿,柳天骄可是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一骨碌把自己转了个圈,面向卫文康,双眼熠熠发光,“真的啊,你想怎么收拾他们?”

“图谋这么久,他们为的不过是咱们家的钱财,要想得到这家财,必然得先除掉咱们两个。我预备办喜宴的时候,给他们一个动手的机会。”

“柳老幺最是精明不过,柳老二也有几分小聪明,他们能上当吗?”

“面对利益的时候,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保持清醒,若有例外,那便是利益不够动人了。”卫文康神秘兮兮地说,“法子我已经想好了,到时你跟着我见机行事就是。”

柳天骄现在对卫文康的脑袋瓜是佩服得不行,闻言没有任何异议,“好,那我就等着你大展身手了。”

两人说完了正事,又聊了一些零星的琐事,像是今日铺子里赚了多少钱,私塾里又发生了什么趣事。不久困意席卷而来,两人很快沉睡过去。

第二日,柳天骄从镇上赶集回来便去了柳招娣家。房子还和先前一样,只是明显收拾得不如以前齐整,院子里倒是热闹,几个老太太坐在那儿摆得唾沫横飞。

见了柳天骄,一个明显是主人家的老太太主动打了招呼,“后生你是?”

柳天骄笑道:“婆婆好,我叫柳天骄,来找何姐姐的,她这几月一直在我那做工。”

有人便揶揄道:“原来招娣还在外做工啊。老姐姐你们家也真是的,如今正清都是秀才公了,他媳妇儿怎么还能给人当使唤丫头呢。”

先前那个老太太脸色一下就沉了下来,看向柳天骄的眼里也带出不善来,明显对柳天骄落了他们家的面子很不满意。“她不做了。本来先前就是打发时间的,如今正清中了秀才,她哪里得闲。”

“也是,正清又没个一儿半女的,她先前在家也闲得难受。”

“不是我说,正清这么好的天分,没个孩子传承,可是亏大了。老姐姐你要多上心,叫小两口赶紧要个孩子。”

老太太勉强扯了扯嘴角,脸上的老皮却是一点都没有舒展开,“先前不是怕耽误了正清的学业嘛,如今正要着呢。”

“也不知道多久有消息,看正清她媳妇儿不是个好生养的,可别学她娘,一连几个都是丫头片子和不值钱的小哥儿。要我说,不如抓紧给正清再找一个,你家又不是养活不起,何苦叫正清一天在块不养庄稼的地上白忙活。”

这话说得可真是露.骨,几个老太太哈哈大笑。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哪里会因着这些小事害臊。

柳天骄却是听得很不舒服,重新问了句:”老太太,何姐姐在家吗?“

刚刚丢了面子的老太哪里愿意搭理柳天骄,直接回了句:”不知道。“

柳天骄很想冲过去吼一嗓子,在没在家你不知道,有毛病吧?可对方是个老太太,他用力过猛把人吓出个好歹,说不得要被讹多少汤药费呢。柳天骄无奈,只能转身往回走。

好在他运气不错,走了没多久就碰到了何招娣,穿着一身新衣,跟前些日子比起来,脸色却是憔悴了不少。

何招娣也看到了柳天骄,立马高兴起来,”骄哥儿,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你最近怎么都没有到清水村来?我怕你是出了什么事儿。“

”只有你想着我。“何招娣心里熨帖,拉着柳天骄到一棵树下坐,”早就想来了,家里不许。蓝正清一直嫌我在外做工给他丢人,以前还能借着生计,让公婆帮忙制住他。如今人家是秀才公了,谁说话也不好使了,非逼着我在家洗衣做饭绣花这些,没意思透了。“

柳天骄松了一口气,”没出事就好。“又问何招娣,”那你往后是怎么打算的?”

“我也不知道。“说起这事儿来何招娣就发愁,“我昨日跟他提了和离的事情,他不许,说我伤风败俗,我又想着那不如将我分出去单独过算了。我俩又没孩子,公婆催促得紧,他另外再找一个生孩子过日子也好,没成想他还是不同意,也不知道图啥。”

“他心里莫不是有你?”

“可算了吧,有我就不会让我给他家当牛做马,还一天到晚被公婆嫌这嫌那了。再说了,他一个秀才公,年岁也不大,光村里就有好几个瞧上他的,哪里会对我一个摸样不显性情不好的上心,我俩自打成亲起就没正经在一个床上睡过几回。我看他就是瞧着我一天到晚忤逆他,故意折腾我呢。”

人家两口子的事儿,柳天骄也不好掺和,只问道:“他们家没人欺负你吧?”

“我是叫人随意欺负的吗,不过说几句难听话罢了。”

“没受欺负就好,日后有什么不对你随时来找我。家里走不开也不用过来干活,我和卫文康商议过了,家里还要再请一个长工,忙得过来。”

何招娣也不与他客气,“那你们就先干着,待我想法子摆脱了蓝家就还是来找你。”

见何招娣没遇到什么麻烦,柳天骄也没怎么耽搁,又说了几句就告辞回去了。何招娣在蓝家做不了主,都不能邀柳天骄进去坐一会儿,心里过意却也无法,只想着得尽快摆脱蓝家才是。以往在笼子里待久了不觉着有什么,一旦识得了自由的滋味儿,谁还愿意在深坑里挣扎。

卫文康中了秀才,起码此后三年不再考虑赶考的花销。铺子也已经买上了,一年能省下五两房租钱。柳天骄干劲越发足了,只想着在年底前多赚些钱,再买上几亩良田。

别说,院试回村时他对着大婶说的那个优惠法子还真管用,好些村里人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想法,试着来柳天骄这里买肉。他们还思虑着大家都是大字不识的,秀才公又不能时时坐阵,柳天骄要怎么记每个人买的猪肉斤数,没想到他家那个小帮工拿出毛笔,一笔一划写得还挺像样儿。

众人反应过来,“骄哥儿,江闵这是跟着你家秀才公习字了啊?”

“可不是,如今他是我家文康的书童。”

得,又少了一个可以打的主意,众人心里有些失望。有姑娘哥儿的人家又暗暗谋算起来,这江闵竟然真入了秀才公的法眼,瞧他那写字有模有样的,说不得以后也是个秀才公呢。

当然,这也仅仅是个想法,孩子还小呢,现下说这些为时过早了,只可怜江闵时常对着那些人丈母娘看女婿的表情,有些说不出的烦躁。

卫文康这边则是忙着拜谢王夫子和吴举人。真正能走到入朝为官那一步的读书人,一生会拥有许多老师,启蒙时的一个老师,正经教学问的一个老师,科考时的一些座师,入朝为官后有庇佑之恩的上司等等,但正经老师只有一位,那就是正式拜入门下收其为关门弟子的老师。

王夫子严格来说只能算卫文康的蒙师,自他考上秀才,正式踏上科举之路后,势必要另拜他人为师,而那人的学识和地位将直接决定卫文康的科举之路能走多远。

但卫文康并不觉得王夫子在他心中的地位会低于日后任何一位老师。旬假之日,卫文康精心挑选了礼品,穿上自己最妥帖的衣服,如拜师那日一般,虔诚地叩响了私塾的大门。

第116章 钓鱼

卫文康进门便直接俯下身子跪拜, “夫子,文康幸不辱命得中秀才,特来叩谢师恩。”

王夫子把人从地上扶起来,不过一年的时间, 面前这人相貌没变, 只丰润了些, 没了以前那股子病气, 眉宇间的气质却是脱胎换骨。

就像一块璞玉,经自己的手被雕琢成人人赞叹的美玉, 王夫子心中豪气顿生。“你能得中秀才,多亏皇恩浩荡,也是你我之大运道。日后戒骄戒躁,不忘初心,定能谋一个好前程。”

年轻人再怎么也是有几分意气的,卫文康被王夫子一番勉励说得心潮澎湃,“学生自当竭力, 如夫子所愿, 为自己谋前程, 为天下谋盛世。”

王夫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日后你是什么打算, 预备到哪里求学?”王夫子也只是个秀才, 卫文康要想继续往上考, 自然不可能再在他这里求学。

卫文康道:“只是有几个想法, 如今还没有定。”

王夫子捋了捋胡须,“说来听听,我也为你参详一二。”

“想要继续科考的秀才无非三条路,一个是留在县学, 一个是去州城求学,再就是另访名师。县学好的是只要有秀才功名就能进,州学须通过考校,且参考之人众多。但从师资和前程来说,必然是州学更好一些。至于另访名师,运道好的话能进步神速,是其他两条路比不得的。只小子这出身,别说拜到名师门下,想必光是找个拜见的机会都难,实在是有些不敢想。”

科考之风兴起没有多少年,官学体系还不如前朝完善。除了州学是能保障教学条件和师资全面到位的,府学和县学都要看当地官员的作为。

像他们安泰县,如今并没有自己单独的县学,而是跟附近几个县联合承办的,好在县学就在他们邻县,半日便可往返。至于府学,他们临安府是干脆就没有设的。毕竟有心考举人的都想去州学,考秀才的多在私塾和县学,另外设个府学实在没有必要。

王夫子最欣赏卫文康的就是这一点,理智有条理,能从容分析当下自己的境遇,规划适当的路子。“说来第三条路确实不用考虑了,先不论你是否有这个运道,还是那一点,你正式入学太晚,各方面的学识还不够全面,与其蒙着脑袋走捷径,不如静下心来把底子打好。日前梁大人传来消息,乡试加考诗赋和算学的事情定下来了。”

“怎么这么快?”

“说是当今圣上极爱古风,觉得诗赋甚有韵味,弃之可惜。”说来前朝科举也是考过诗赋的,大乾朝建立之时经历了多年战乱,弱不经风的读书人死了一茬又一茬,能找到些识字会写文章的就不错了,哪里有闲情逸致来研究诗词歌赋。因而,大乾朝的科举便没再考校诗赋。

如今诗赋重出江湖,卫文康心里也是忐忑难言。他这一年光顾着学习四书五经、律法、文书、策论这些必考的内容了,诗赋的书都没怎么翻开过,如今真定了要考,少不得又要添些艰难了。“既然圣上心意已定,只能勉励学习了。”

王夫子点点头,“方才听你一番剖析,应当是倾向于州学的,为何此时还犹疑不定,是怕考不上?”

卫文康坦诚道:“不瞒夫子,州学离家太远了,我有些放心不下。”

“胡闹,我将将还说你是个心里有成算的呢,怎么这会儿就分不清轻重了?不说别的,州学里的夫子最差也是个举子,县学怎能比得上?”

卫文康沉默着不说话。州学往返得六日,一月都不能回家一回,他如何能轻易决断。

见他低着头不言语,王夫子来了火气,“说话,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卫文康只好道::州学离家太远。”

居然是为这个?王夫子叫他气笑了,“我倒是不知道,你还是一个恋家的。既然舍不得,把家眷带到州城去就是。州学头三年是供吃喝的,你家里又只有你夫郎一人,单你如今的秀才身份,倒也撑得起这几年的花销。”

“我夫郎是不会同意的,他昨日才在镇上买了铺子,正等着大展拳脚呢。”

王夫子本想训斥卫文康”你都是秀才了,家里怎么还由得他一个小哥儿说了算不成?”又转念一想卫文康才拜师时的窘迫,不由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你还是与他好生商议吧,他一个小哥儿供你读书不易。我只告诫你一句,读书的精气神就那几年,错过了可就晚了,别因小失大。”

卫文康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就是因为知道才万分纠结,对于王夫子的关心,他道过谢,言明会慎重思考。临走前又给王夫子送了请帖,他的秀才喜宴,自然是要邀请王夫子坐主桌的。

从私塾出来,卫文康又去了吴举人家。却没第一时间见到人,他家下人说老爷有事,让卫文康稍等一会儿。两人来往这么久,吴举人从不拿乔,今日想必确实是有事耽搁了。卫文康也没急,只坐在那里细细品茶。

说来卫文康很是喜欢喝茶,但如今文风盛行,茶作为文人墨客必不可少的交际消遣之物,价格被炒得很高,有些名茶甚至到了一两茶叶十两金的地步。反正卫文康是不愿意花钱买的,到了吴举人这里,倒是乐得多蹭几口,他家的茶比村长家的茶又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果然,没过一会儿吴举人就出来了,见了卫文康便是喜笑颜开,“恭喜卫秀才,年纪轻轻就得偿所愿。”

卫文康起身施礼,“多亏吴举人相助。”

“还是卫秀才有天资,我也不过是稍加点拨罢了。”吴举人看来是真的高兴,都还没待卫文康问起,他就主动说道:“还有一事你我同喜啊。”

“哦,何事?”

“金儿有了身孕,你和令夫郎要当舅舅啦。”老来得子,不拘男女,吴举人都乐得不行,真是恨不得见个人都与之分享喜讯。

卫文康笑道:“可真是大喜事,恭喜吴举人。回家后我就告诉骄哥儿这个好消息,他必定也高兴。”

“对,你回去了就跟你夫郎说,金儿最喜欢你夫郎,叫他没事儿多来陪陪金儿。”

“好。骄哥儿正记挂着小夫人呢,特地叫我带了些自家产的吃食。”

“哟,都带了什么,我瞧瞧,金儿这些日子胃口就是不好。”吴举人被老来得子的喜悦占据了全部心神,也顾不得体面了,叫小厮把卫文康带来的背篓呈上来,自己亲自扒拉,神仙肉、炸萝卜丸子、卤猪杂他都是吃过的,菜蔬分不出品种来,好歹知晓是菜,有些就是从前没见过的了。

“这鸭子色泽深红,也没什么味道,是怎么个做法?”

卫文康道:“这是酱板鸭,骄哥儿在州城时跟一户外省人学的。里面加了十余种香料,经过风干、烤制等好几道工序,皮肉酥香,麻辣中带着回甘,味道再好不过。且吃起来没有一丝油腻之感,怀孕之人吃最适合不过。”

“不愧是亲兄妹,还是令夫郎知道疼她。”吴举人对这个酱板鸭很满意,又问了其他几样吃食,才叫来小厮,“你把这些东西送达厨房,好生放着。”

小厮领了命正待下去,吴举人又把人叫住,“送到西苑的小厨房吧,往后柳姨娘的吃食都在小厨房另做。”

这可是只有夫人才有的待遇,小厮吃了一惊,却不敢提什么异议,只暗道这后院怕是又要不得安宁了。

卫文康自然不关注这些内宅阴私,柳天骄听后却是感慨颇多。“你说金儿这日子到底是叫过得好还是不好呢?”

“好也不好,看她自己怎么想了,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之事。”

“也是,不说了。先想咱家的喜宴,宴席和村里的一应事务不必你操心,只是要把宾客提前邀好,你来往的都是读书人,讲究多,可别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将人得罪了。”

“好,这事儿我来办,明日就能将宾客名单给你。”

“还有老宅那边,不会出什么岔子吧?”

卫文康笑道:“放心,我都安排好了。”

很快,柳家要办秀才喜宴的消息就传得到处都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