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第122章

作者:昵昵儿女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古代架空

魏承替甘九说公道话:“甘九不是好逸恶劳、贪图钱财之人,他往日不想走镖也不过是家中妹子太小,无人照看,眼下有人帮他照顾妹子又攒下几分银钱,这才放下心来随镖局走镖。”

二师兄点头:“原来是这样。”

又笑道:“那小子颇为桀骜,不爱与我们触碰,搭个肩膀都要推我们老远,你倒是与他熟稔至此了?”

“也是因着几桩事有了交往。”

魏承想了想道:“甘九独来独往惯了,想来不是高傲,只是不太习惯与人交际,他这人心地善良,还是可以相处的。”

至于甘九这事……

魏承觉得还是让佟镖头自个儿发现吧,他个外人就不做什么出头鸟了。

他见着罐罐与小汉子们玩得欢快便也没上前打扰,那日他与李家大少爷约定此日在徽林私塾签契,眼下到了时辰,就与二师兄打声招呼先行一步。

二师兄道:“你忙去吧,待会儿我告诉罐罐一声。”

魏承赶着驴车往私塾走,脑子正想着事,忽然只听一声:“魏承!魏承!”

他忙勒住驴车,见着一个眼熟的女人抱着个包袱,正哭哭啼啼的看着他:“求求你,求求你,借我点银子,救救我的孩子吧!”

第84章

魏承定睛一看, 竟有些认不出眼前的人是早已嫁人的魏琳琅。

她穿着灰扑扑的褂子,头发梳成妇人发髻,脸色蜡黄, 一手抱着包袱一手紧紧拽着驴板车, 苦苦哀求道:“承小子,姑姑听闻你现在挣了不少银钱, 我们到底是一家人, 姑姑遇到难事, 你应……”

魏承面无表情, 挥着鞭子就将驴车赶出老远,也把魏琳琅索要钱财不成, 就恼羞成怒的斥责声抛在身后。

魏琳琅也是疯了,她就算再缺银子,过得再贫苦, 找上的人也不应该是他。

想当初去年也是这样的四九寒天,魏琳琅和魏老婆子为了口腹之欲,就让连身像样棉衣和棉鞋都没有的自己,去荒地里捡富户人家遗落的地豆。

魏承也因着那次受冻,感染上风寒, 呕血几天都不见好,后来为了活命去上山猎兔子时阴差阳错救下罐罐。

每每想到此事, 魏承都觉得若不是遇上罐罐, 他怕是早都久积成疾,命不久矣。

所以,魏承不会可怜任何伤害过自己和罐罐的人。

那样冷的天,谁又可怜过他们呢?

他欲将驴子拴在私塾门前的柏树上,忽然跑出来的知文师兄迎上来帮忙:“魏学子, 我来帮你拴驴子,你快快进屋去,夫子说是有贵客想要见你。”

“那就麻烦知文师兄了。”

魏承来到堂屋内,就见着李家大少爷李行君正与诸葛夫子相谈甚欢。

“魏学子来了。”

李行君看一眼仆从:“快,给魏学子倒杯热茶暖暖身子。”

魏承道了声谢,几口热茶下肚,身上的寒气真的消散几分。

李行君又笑道:“不知魏学子家中爱犬恢复如何?我们回春堂的药材可是有用些?”

“家中都安排妥当了?”诸葛夫子也问道。

诸葛夫子知晓“黑狗”受伤一事,也深知这“黑狗”对他们兄弟的重要,所以特意让魏承可将“黑狗”照看痊愈后再来私塾读书,这可是把整日想方设法不想来私塾的李行谦羡慕坏了。

“多谢夫子和李大哥挂念,这回春堂的药材果然是名不虚传,只用了几天,那黑狗身上的伤处就有所好转,再过两日怕是又要跑到山上疯玩了。”魏承笑道。

李行君点点头,又道:“今儿央着诸葛秀才来,也是请您做个见证,我李家要与魏小兄弟因着红黄鸡蛋食料方子一事签契,他到底年岁小些,还是要您这个亲近长辈替他掌掌眼。”

当时约定来私塾签契这事是魏承提议的,李行君便将还未说出口的“回春堂”三字收了回去。

他那日倒是没觉得旁的不适,只欣赏的目光频频落在魏承脸上,心道这个魏学子是真谨慎聪慧,他们家行谦若是赶上他一点点,那他这个做大哥的也是知足了。

实话说来,魏承倒没觉得自个儿聪慧,他只是认为自己这是多思多虑,遇到事情喜欢做些防范准备。

虽说他们兄弟俩与李老夫人交好,可对这李家大少爷却是第一次交往,真不甚熟悉。

自古秀才见县官不用跪,诸葛夫子在镇上也是极受尊重的人物,有着亲近的夫子帮他们做立契的见证,这事总归是能落在肚子里的。

诸葛夫子看一眼魏承,接过李大少爷手中的契书,笑道:“我这个徒儿向来聪慧稳重,难得有事情要我这个老夫子帮忙掌眼,我这看得慢些,还望李大少爷莫怪。”

李行君道:“应该的,应该的。”

诸葛夫子当真仔细看起那契书,还时不时与魏承私语几句,见着魏承没有质疑,又复读一遍才点头道:“这契书字字句句有条有理儿,说来还是李大少爷照顾,让我这徒儿占了些便宜。”

李行君笑道:“我拿魏学子也是当弟弟看的,既然是弟弟,自然是要多给他些照顾。”

见契书没差错,双方都按下手印,一人一份都好生收了起来。

最后,魏承也将袖口的薄纸呈给李行君:“李大哥,这便是那红黄鸡蛋的鸡食粮谱了。”

李行君接过来一看,看到什么后就是一愣。

这魏承竟然将养多少只鸡,该添多少斤两的食粮,该加入多少药材粉末都细致写出来了。

巨细靡遗。

“这几味药材……”

李行君脸上惊疑,这几种药材他都听过,可凑在一处就让他有些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然而这还没完,再看到最后“番椒”二字时更是震惊。

给鸡喂养番椒?

药材也就算了,这给鸡群喂养番椒却是前所未闻。

想来是药材和番椒凑在一处才有了红黄鸡蛋,少了哪样怕是都不成。

魏承似是看出李行君的困惑,道:“小子已将要养多少鸡,就该喂养多少药材和那物都仔细写过,这事也是要慢慢来,想要得到红黄鸡蛋,最迟也要将此食粮喂养鸡群七到十二日。”

李行君听罢,便将这张纸仔细收起来,又看向立着的仆从:“将定子拿来。”

仆从低眉顺目的将木匣子呈上来。

李行君道:“说好卖出一枚鸡蛋给你五文,我约莫着先给你三千枚蛋钱,也就是十五两银子,这银子你先收着,下月再来送银子时,我会让下人带着账本给你瞧,定不会教你亏了去。”

三千枚鸡蛋?看来就算幽州城缺鸡群,这李家也是有门路寻来的。

魏承大大方方接过木匣:“李大哥哪里的话,小子定然是信得过李大哥的为人。”

三人又一道说了些话,李行君便起身告辞。

魏承见状,也动身前往镖局把在武场疯玩的小罐罐送到陈爷爷家中。

“今儿有没有练拳?”

罐罐背着小书箱蹦蹦跳跳:“练啦!罐罐练得最好,最快!”

又高兴道:“二师兄说,趁着没下雪,到时候要教罐罐练小木剑!”

“练剑?”

“对呀对呀。”

罐罐想象着自个儿手里有把青木剑,一边嘿哈一边胡乱刺几下,又威风凛凛的将“剑”插回腰间,大眼睛溜溜圆,一本正经道:“二师兄说了,罐罐挎上小剑,往那儿一站,就是个兵!”

“什么兵?”

“佟家军的兵!”

魏承忍笑摸摸他小脸:“你这二师兄当真没少教你们。”

第85章

将罐罐送到小院后, 魏承只与陈老童生说几句话,便匆匆往私塾赶去。

屋头炉子烧得正旺,上面铺着块光滑的黑石盘, 上头有着两个小肚陶罐, 还烤着圆滚滚的小枣桂圆,旁边几个小托碟里头的四色糕点也极其漂亮。

“爷爷, 你这是在干嘛呀?”

“爷爷想着你冒着寒风过来, 就预备了些东西, 与罐罐一道围炉煮茶。”

“围炉煮茶?没听说过呀。”

罐罐放下小书箱, 先扑到陈爷爷膝前抱了抱,小脸仰着:“那爷爷你膝盖还疼吗?”

“不疼了, 喝了你和你哥哥带来的药材,身子骨哪儿哪儿都舒坦,这腿疼也是年轻时候不顾忌, 为了跑商大冬天也爬那雪山峰顶落下的病。”

陈老爷子和蔼笑道:“要么爷爷总是说,咱们罐罐小时候要多吃肉多吃粮,就算是玩闹也不要伤了筋骨,不然老了后这些毛病都缠了上来。”

“来,坐着小凳儿上烤烤火。”

罐罐乖乖坐到炉子前, 小手烤着火:“爷爷,要怎么烤茶呀?”

陈老爷子轻轻拿起小肚陶罐的把手:“你瞧, 这陶罐要先热好了, 放些糯米慢慢炒香。”

罐罐捧场的动动鼻子:“香哦。”

“还没炒呢就闻出香味了?”陈老爷子笑道。

罐罐嘿嘿笑,撒娇:“就是香呀。”

翻炒一会儿后,陈老爷子将茶叶倒入一边的扁长石器里,缓慢细致的磨茶,又道:“待香气散出来, 就加入茶叶烤出茶香。”

罐罐小手撑着脸,好奇道:“烤出来的茶香和泡出来的茶香不一样呢。”

“烤茶会让茶香更为浓郁,饮时只觉得清香回味,润人肺腑。”

陈老爷子用长筷夹个枣送到罐罐眼前的小碗里:“仔细着烫,来尝尝这个。”

罐罐左右手来回陶腾着小枣,见着不那么烫了才轻轻咬上一口,眼睛一亮:“好甜好香!”

陈老爷子满意笑笑:“等会儿配着茶吃,更觉得香。”

外头寒风呼啸,而爷孙俩就这么守着温暖的小炉子,品着茶吃着果儿。

“爷爷。”

罐罐肚子吃饱就有点昏昏欲睡,小手撑着肉乎乎的下巴:“罐罐今儿要学什么呀?”

“今儿要先学会儿辨认茶叶……”

陈老爷子温声道:“爷爷教的都是罐罐日后要遇到的,有些个富商自诩风雅,整日醉生梦死,却是连品茶都不懂。”

“爷爷希望罐罐能文能武,遇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好高骛远的蠢笨之人,你要藏拙,清正爱才之人,你又要有所长处……”

罐罐眼睛清明:“罐罐明白了。”

上一篇:我在大周模拟经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