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第156章

作者:昵昵儿女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古代架空

想来那一路上生了不少事端,也教这佟镖头受到汤大公子的青眼,镖局路过幽州城时总是受到汤家的照拂。

后来罐罐大了些, 魏承也没瞒他这件事。

“镖头的好友汤大公子不在,他弟弟汤三公子却要请咱们用饭?”

海叔有些受宠若惊,又连忙回头嘱咐魏家兄弟和几个师兄:“这汤家公子来历不凡,等会到了宴中,你们可莫要乱说话,也莫要无所顾忌喝酒吵闹。”

几人都应下:“晓得了。”

没一会儿就有跑堂来迎他们,那跑堂带着一顶圆小棕帽,身上穿着极为抬脸的顺滑料子。

罐罐的目光在这跑堂身上的袍子落了落。

挺新奇的料子。

伙计微微弓着腰,脸上挂着三分笑:“几位是汤三公子的贵客,还请移步跟小的来……”

他们跟着跑堂来到二楼雅间后便发现里头珠帘精巧,灯烛晃耀,博古架上摆着三座顶好的青瓷,墙上左右挂着名家字画。

地上立着三张圆桌,那桌上菜色让人眼花缭乱,闻之见之色香俱全,实在令人口生涎水。

几个弟兄局促坐在最边角的桌上,手都放在腿上,碰都不敢碰桌子一角。

六师兄看了一圈:“大师兄和汤公子呢?”

“大师兄和汤三公子还在忙,叫我等先行吃喝。”

“东道主不在,咱们没道理先动筷。”

海叔招呼几人先落座,只留出主桌:“咱们且等一等你们大师兄和汤公子。”

跑堂小二瞥一眼海叔,那藏有倨傲的神色缓了缓,没想到这乡里村户竟然还懂两分规矩,倒是令人惊奇。

他微缩下颌,脸上还挂着笑:“小的就在外头守着,贵客们添酒缺物尽管使唤小的。”

海叔吃过的盐巴比这跑堂走过的路都多,哪里看出这人不待见伺候他们,只挥了挥手:“小哥忙去吧。”

没一会儿,就见着外头传来些喧哗,原来是那来历不凡的汤三公子被众星捧月而来。

刚刚还针掉可闻的雅阁顿时沸腾热闹起来。

两大锦衣掌柜和十来个跑堂都挤进来伺候。

“汤三公子大驾光临,小的有失远迎,还望您莫怪……”

“来人啊,快给汤公子和贵客重上好菜,这菜都过了凉气还怎么吃……”

“再上二十八道顶菜,全按着汤公子口味来……”

罐罐看一眼那还冒着热气的菜皱了皱眉,而魏承只是轻轻握住自家小娃的手。

桌上的菜换过一遍后,雅阁里的掌柜和跑堂少了一半,魏家兄弟也看清了这汤三公子的长相。

这男子个子很高,只是瘦弱非常,肤色极白,他下颌尖细,嘴唇红润,有些不类男子的斯文女气,眼底还有些团团青色。

他边摇着折扇边说话,一副漫不经心的富贵轻浮模样。

“那两位瞧着眼生。”

汤三公子忽然道。

赵重忙道:“魏学子,罐罐,这位是知府大人之侄汤三公子,那汤大公子是你们师父的挚友,赶巧大公子不在,三公子盛情难却,请了咱们在这福人居用饭。”

魏家兄弟忙报上姓名,那汤三公子的目光频频落在俩兄弟的脸上,落在魏承身上的目光更多些。

那眼神好似罐罐幼年上山寻参时遇到的花蛇,黏腻又令人脊背生寒。

罐罐气呼呼的想将哥哥藏在身后,就听着汤三公子忽然幽幽道:“凤阳是个好地方,不仅有佟镖头和赵镖头这样的英雄豪杰,竟然还生出魏家兄弟这般钟灵毓秀的清俊漂亮人物。”

魏承只淡声道:“三公子谬赞了。”

开宴后,主桌上头只坐着汤三公子和赵重,旁边两张桌子坐满镖局的弟兄们,面对满桌子稀罕菜色,罐罐却是没怎么动筷。

玉娘子也爱看哥哥,不过玉娘子却是大大方方,爽朗自然,这个汤三公子的眼神就像是沤在脏水沟子里好几个月的泥巴,又像是阴暗林中偷偷纠缠住旁人脚踝的鳖盖臭虫。

这人席间几次都瞥过来看他哥哥。

罐罐悄悄道:“哥哥,罐罐不喜欢这个汤三公子。”

“哥哥也不喜。”

这男子定是汉子,不过行为举止和长相打扮却比哥儿还哥儿,瞧着就是不好相与的。

魏承也对罐罐附耳:“不爱吃就不吃,等会儿宴散了,哥哥带你去寻家旁的酒楼吃。”

罐罐眼睛亮了亮:“好!”

好在没一会儿,外头就有小厮来寻汤三公子,那汤三公子好似不太情愿,与赵重说过几句话便匆匆离去了。

趁此机会,魏家兄弟随口编个缘由也离开这福人居。

兄弟俩寻了家不比福人居差些的酒楼好好吃上一顿,吃过之后便发现这幽州城的菜,其实也没比他们凤阳镇的滋味好多少,不过是刀工花样多些,盘子筷著雅致些罢了。

兄弟俩也不做宰客,只点上几道不贵又爱吃的肉菜大快朵颐。

饭后,罐罐一抹小嘴巴:“吃自个儿银子买来的饭菜就是香!”

又道:“哥哥,那汤三公子不像是好人,咱们以后远着他些。”

魏承掏出帕子擦擦罐罐嘴上的酱汁:“不怕,明儿再逛一日,寻摸寻摸好货拿回镇上卖,后儿咱们应当就回家了。”

“好!”

罐罐吭哧吭哧啃酱香猪肘子:“我瞧着幽州百姓穿得衣料有些新奇呢,他们弯腰询价时那布子竟然有些顺滑,远远瞧着那浅布也挺衬人脸色,有些像麻又不像麻,可瞧着当真不是什么贵重布料,我想着咱们先买几十匹回家后倒卖试试。”

“凤阳镇上多是粗布麻布还有贵重的棉布,这等布料还没出现过,想来能卖出个好价钱。”

魏承喜欢听罐罐说这些,轻笑道:“就这么一上午,你连幽州城百姓的衣料都给摸透了?”

“罐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罐罐抬着雪白小脸,点点桌子上的醋碟:“还有这醋,吃着明显比凤阳镇的老醋滋味醇厚,还有淡淡的米香,不刺舌不刺鼻,这醋咱们也买回去十来坛,到时候转手卖给镇上糟行和如意酒楼!”

魏承是真佩服罐罐对赚银子的敏锐,吃一道熟切瘦白肉都能想到要做鲜醋生意,他弟弟不发财还有谁能发财?

“还有玉娘子的酒方子。”

罐罐小脸露个笑:“这事就要劳烦哥哥将那羊奶酒的方子用旧糙纸誊写一番了。”

要给玉娘子酒方子这事还要从几天前镖局初到四海客栈落脚说起。

罐罐当时说能替玉娘子寻到酒方子,其实这酒方子极其难寻,这等玩意多是传家之法轻易不会外泄。

他们兄弟能琢磨出来羊奶酒的方子也算是巧合,当年家中第一头母羊下?奶格外多,若是不及时将奶水挤出来,母羊痛得一直急躁嚎叫,小羊根本近不了它的身。

里正娘子便帮着他们将羊奶挤出来不少,羊奶忒多,只得分给周围村户一些,兄弟俩留着吃些,赶巧那年正是大旱之年,剩下的那点羊奶不知怎么变了味道,有些酒气,也有些臊气。

为此,兄弟俩特意问过陈爷爷,陈爷爷走南闯北多年,还真听说过羊奶酒,不过也是一知半解,教不了他们太多。

好在魏承聪慧坚韧,他当年能琢磨出红黄鸡蛋,如今也是能想通如何酿羊奶酒。

因着是自家母羊,他也不怕浪费羊奶,平日除了读书便是研究这羊奶酒,春夏秋冬走过,他们也试了一坛又一坛,一年后还真教他琢磨出羊奶酒的法子。

从那以后兄弟俩便多了一个谋生的出路——酿羊奶酒。

前两年家里母羊不多,奶水喂养小羊崽都不够,哪里能大肆去卖羊奶酒呢?今年家里的羊庄子起了,羊养多少都不怕多,所以羊奶酒一事也就能提上日程。

镇上和村里人都好喝粮酒梅子酒,羊奶酒听着奶里奶气,却是真正的烈酒,庄稼汉谁闲着没事喝烈酒?在镇上卖羊奶酒那就是一个亏。

这庄稼汉不喝,风餐露宿又出大力气的壮汉定是喝的!

罐罐早就想到要牵镖局这条线卖羊奶酒,行商路上客栈多多,不是玉娘子也有旁人,罐罐都想好了,以后去个地方就将羊奶酒传出去,只赚方子钱也能赚不少!

至于离凤阳镇和幽州城都近的四海客栈,到时罐罐不仅能将自家快要出生的小羊羔卖出去,这方子钱也能赚到,还能从玉娘子身上学到点绝活,真是好处都让他魏罐罐占了!

“玉娘子心气高,决计不能叫她知道咱们捏好法子在那儿等着她。”

魏承却道:“那是个顶聪明的女子,想来再过两日她就能反应过来了。”

罐罐劝慰自个儿:“便是发现也无妨,到时候咱们回到凤阳镇,这玉娘子如何追来?等咱们开春去送小羊,没准她的气都消了。”

兄弟俩没知会大师兄等人就在外头吃饭,说出来不太好听,有点像是吃独食。

魏承想了想又要上一笼酱肘肉包子,留着给镖局兄弟们做夜宵吃。

从酒楼离开后,罐罐不去布行也不去酱园铺,反而扯着魏承的手臂道:“趁着天还没黑,咱们快些去书坊!”

魏承无奈笑道:“刚吃完饭莫要乱跑,仔细着胃腹不舒坦。”

.

这凤阳镇叫书坊,人家幽州城叫“经籍铺”,上头牌匾高高挂着“鸿运楼”三字。

兄弟俩一进来就闻到满屋墨水香,无数文集错落摆在高而深黑的排排书架子上。

不少身着青袍的学子捧着书,如饥似渴地碎碎念着,还有不少人蹲在地方奋笔疾书,瞧着应当是卖不起书便想抄写下来。

书童来迎,先是作揖:“两位学子要什么书?”

“可有马之霖先生所著的《康盛四十五年江陵会元集注》的墨程?”

“有的,学子随我来。”

书童踩上长凳,踮脚从上头拿来油纸封住的书:“这套就是。”

小书童麻溜用裁刀将油纸裁开,将书籍呈给他瞧:“您瞧瞧是不是这本?”

魏承翻过几页,点头道:“是这本书。”

这本书也是他从那位大人物给的书中知晓的,没成想能这么轻易得到这本墨程。

跟在后头的罐罐看到密密麻麻的书本就打个哈欠,东看西看后又百无聊赖的挠挠小脸。

魏承指了指旁边的桌子,笑道:“那头能坐着,你去歇歇脚。”

跟着的书童忙道:“茶水不收铜板,小学子口渴请随我来。”

罐罐有点不好意思:“好,那罐罐在那儿等着哥哥。”

魏承又看了圈,路过那些学子时见着他们不少人都捧着同一本书看,跪蹲在地上抄书的人看得也是那本书。

小书童应当是看出魏承的疑惑,小声道:“这本书贵些,要三两银子一本,这本书眼下可就剩一本,过段日子再高的价钱也买不到了。”

魏承好奇:“这是为何?”

小书童左右瞧了瞧:“这书是知府大人三年前所著自传,里头有不少大人的散文文章。”

魏承会意,县试过后便是府试,若是能知晓这知府大人喜好也能规避些,不过三两银子一本书,这不是抢银子么?

上一篇:我在大周模拟经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