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第17章

作者:昵昵儿女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古代架空

也不知是运气好还是这片山腰的野兔子太笨,两个没什么捕猎本领的小孩在山里转悠半天时间,竟然也捉到了三只兔子。

罐罐捉到的那只最肥,魏承后面捉到的两只稍瘦小些,但如今野物贵也能卖上好价钱。

眼看着太阳落山,捕蛙遇到狼的事情还在魏承心里搁着,他不敢多逗留,带着罐罐下山回到了草屋中。

次日一早,兄弟俩一人吃了两个煮熟的地豆就坐着牛车去了镇上。

好巧不巧,竟然在牛车上遇到了方老太太和魏琳琅。

方老太白了眼魏承,没放什么粗话,只牵着魏琳琅坐在了另一头。

魏承注意到魏琳琅今儿的穿着打扮是精心打理过的,无论是那身明亮鲜艳的粉袍子,还是头上戴着的木簪子和嘴上的一抹红都与平时的打扮很不一样。

魏承忽然想起一件事,似乎以前听过一嘴魏琳琅要与镇上的富户之子定亲……

不过这干他何事?

既然她们没来找他麻烦,他何必费神去想这家人的事情?

“承小子,这娃娃身上的袍子是新的吧?这小布料,这鼓鼓囊囊的样子要不少棉花吧?看着针脚像是豆苗娘做的?你哪里来的银子?”

一夫郎打量着他怀里的罐罐,又看一眼他放在身侧的背篓:“发财了?这是要卖什么好东西,给阿叔看看。”

见魏承不理他,说着就要上手,他哎呀一声,把手飞快拿走:“嘶,这崽子,属狗的吧!”

罐罐呲牙,凶人。

谁也别想碰他捉到的兔子!

魏承把罐罐往怀里塞了塞,大大方方道:“阿叔说笑了,不过是典了幼时戴的长命锁,换了些铜子过冬,这筐里也只是些干草而已。”

那夫郎又不甘心瞥了一眼,果然看到了一片干草。

方老太太其实早就侧着耳朵听魏承和那夫郎说话呢,听到魏承说长命锁,在心里骂了句脏,这小杂种可真能藏,她没过几天就偷偷进魏承屋头翻东西竟然都没找到?

牛车颠簸一路终于到了镇上。

第二次来镇上,罐罐已经不像第一次来时连路都不敢走了。

这片街上有不少乡下汉子扛着扁担卖柴,可来往路人全都是挥手道不要,饶是如此许多人还是陪着笑一遍遍问着。

魏承看一眼他们的柴,人家是用斧头劈的,他是在山里捡那粗细适中的树枝用镐头砸断的,一看就比不上人家的好卖。

他想了想道:“咱们去先前包子摊老板说的南街卖柴,再去皮子铺卖兔子。”

官府后身的南街有些远,两个小孩还需要走一段路,魏承背着背篓,肩上横着一根棍子,上面串着六捆干柴。他个子高些,很能唬人,可终究是个瘦弱的孩子,肩上的重量压得他有些站不稳,可他仍旧忍着往前走,不叫罐罐看出来。

“哥哥。”

罐罐仰头看他:“我们歇歇吧。”

“累了?”

魏承道:“那咱们就先歇一歇。”

这里似乎像是殷实人家的后院后墙,可这地方没有人影,想来他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魏承从怀里掏出个小棉帕子擦了擦罐罐的小脸,小孩身上的棉衣厚实,走路走多些就出了汗水。

而这帕子是豆苗娘看给罐罐做里衣的布料剩下那么几小块,就给他们做了两个擦脸巾帕,两块擦汗帕子。

“饿不饿?”魏承一边给罐罐擦汗一边问。

罐罐摇头:“不饿。”说着也抽出自己腰间的帕子给魏承擦汗。

说是擦汗更像是洗脸。

魏承被痒笑了:“好了,好了,哥哥没出汗……”

这时,只听不远处传来一声娇俏的笑声:“哎?那两个小孩你们卖什么的!”

魏承惊喜的转过头,便看到一个提着草筐的婆子和一个小丫头,连声道:“卖柴也卖……兔子。”

“兔子?”

小丫头水眸一亮,喜笑道:“还真是巧了,我家老爷正馋那口辣子兔肉呢!”

第13章

“你有几只?”

“三只。”

魏承将半厚的干草从筐上拿下来,背篓底部露出三只奄奄一息的灰杂毛的野兔子。

“呦,竟都是活的。”

小丫头揣着袖口往里望了一眼,回头看向婆子:“婶子,咱们要几只?”

婆子明显是个懂行的,粗麻秆一样的手指敏捷的提溜着兔子腿出来,先是摸了把兔儿腹部,又揉两下它短小毛绒的四肢,她眼比手快,一点也不容错地上下摸着瞧着兔子。

一连摸了三只,才点了头:“不错,三只都是整皮子。”

三只兔子都是被敲晕捆起来,身上自然没有伤口。

婆子拍拍手掌,上下打量魏承一眼:“这三只我们李府都要了!”

她摸着钱袋数铜子:“这大的肉多,皮子亮给你一百三十文一只,两只小的瘦些,毛皮发糙,也就是七十文一只,你卖不卖?”

旁的魏承摸不准,但冬日毛兔子的价格他心里有数,婆子没有欺他,毕竟村人能猎到最多的野物也就只有兔子了,口口相传,他自然也就记在心里。

“卖!”

魏承见着婆子欲把铜子数给他,他又道:“婆婆,您府上可需要细柴?”

“这是山里的油桦子,赶巧被今冬大雪砸弯几棵让我撞上了,我力气小也没有锯只能砸些粗枝下来,您家炒辣兔子免不了要用热锅热油,这油桦子树脂油多,倒是怪好起锅,您且瞧上一瞧。”

这树枝子就是从他们草屋前面那片桦林捡的。

婆子没放声,小丫头倒是道:“油桦子爱起火,煮饺子也比旁的柴熟得快些咧!”

婆子摸了摸魏承地上整齐整洁的柴,有些挑剔道:“粗些可却是些树枝子,瞧着还有些……”

“婆婆。”

婆子话还没说完就觉得自己的腿被抱住了,低头一看,便见着了一直藏在那高个小子身后的小孩。

一张小脸雪白,两腮带粉,像个小年画娃娃。

“哥哥好早,就去捡柴,我在家,等好久好久。”

罐罐蒲扇着长长的睫毛,仰着小脸看她:“罐罐揉绳,手磨小小包,但罐罐不生柴气,婆婆能吃上好饭饭,它就是好柴柴。”

“哎哟,瞧瞧这小可怜。”

婆子看了看小娃的手,果然在细皮嫩肉的手掌窝处发现个小红茧子,瞧着里面还有细小的水泡。

“你娘怎地不给你拿针挑开?”

魏承轻轻扶着罐罐的肩膀,低声道:“我们没爹没娘……”

小丫头眼睛一红:“婶子,买了他们的柴吧,您瞧这两个小孩子,多可怜啊。”

“行吧,这几捆柴我都要了。”婆子叹气。

好一点的干木柴一捆要十文钱,像魏承这样的粗树枝顶天了也只能给六文一捆。

婆子钱袋里的铜子不够,先回院里去取。

那小丫头没走,她用帕子擦擦眼角,看着他们道:“你俩以后若还卖什么东西,就在我们李府后墙转悠转悠,李府的婶子叔叔心好,真见不得小孩子遭罪。”

魏承忙道:“多谢姑娘。”

罐罐倚着魏承的腿,脸蛋有小小羞意,竟也学着道:“谢谢,姑娘。”

小丫头噗得笑出了声,蹲下身看着罐罐:“我同你哥哥差不了几岁,他唤我姑娘便唤了,你这个小奶娃,要唤我姐姐。”

罐罐乖乖道:“桀桀。”

“不是桀桀,是姐姐。”小丫头乐不可支道。

罐罐小脸一红,奶奶道:“桀桀,莫笑罐罐。”

“真可人爱。”

小丫头轻轻捏两下罐罐小脸,站起身左右望了下,忽然从袖口香囊里掏出几颗杏脯塞到罐罐小手中:“我婶子怕我倒牙黑牙不让我吃,你替姐姐吃,成不?”

这薄粉带沙的杏脯味道清香,带着半缕酸,半缕甜,闻着就叫人吞口水。

罐罐没收拢掌心,只是看向魏承。

魏承略一思索,以后少不了和这李府往来,他笑道:“姐姐好心给你就收着吧,罐罐要谢谢姐姐。”

“谢谢,桀桀。”

罐罐说完,羞得小脸又躲在魏承腿后了,免得又惹这位“桀桀”笑得花枝烂颤还捏他小红脸。

这厢李家婆子拿了铜子出来,三只兔子并二百七十文,六捆干柴那便是三十六文。

这一次他们就赚了三百多文!比村中长工月钱还高咧!且他们还没出什么力气!

魏承带着罐罐离开李府后墙,他们要先去买米买面,然后去铁匠看看锅,但菜刃是一定要买的,还有酱醋盐料……

“罐罐,饿不?”

罐罐含着两块甜津津的杏脯不舍得嚼,似乎一说话嘴里的甜味就会跑,于是只摇摇小脑瓜,示意自己不饿。

魏承嘴里也有一块,是罐罐强行塞到他嘴里的。

总共就四块,小馋罐罐还分给了他。

魏承有些心疼,摸摸他的头:“嚼吧罐罐,一会儿哥哥去给你买,咱们今儿赚了不少呢。”

罐罐还是鼓着腮帮不说话,黑黑眼珠活灵活现的转着,还伸出一只小手指晃了晃。

魏承了然,这意思是他还有一块就够啦。

“一块不够,走,哥哥带你去买。”

魏承晃了晃五根手指:“给你买五块!”

罐罐眼睛都瞪大了。

馋罐罐终究是馋罐罐,小胖手扯着魏承衣角就在街上跑开了……

上一篇:我在大周模拟经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